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预习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过程板块一明确要求,导入新课1.单元导读。

(1)观察:请认真观察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理解“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含义)(2)推想:想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单元安排的内容有何不同,以及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3)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4)齐读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

2.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整理衣柜时,你也许会发现去年的裤子短了一大截,手套小了一大圈;有的同学在上个月养的还不能睁开眼睛的小灰狗,这个月不仅毛色变了,还能机灵地围着你上蹿下跳。

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畅谈)那么,你们知道,万物在哪个季节生长最快?(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里的成长”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板块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课件出示活生生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软绵绵谚语棚架农作物尽量指名认读,互助正音,齐读。

课件出示缝.隙(fènɡ)尽.量(jǐn)指导书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预习卡(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预习卡(答案)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领取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生预习卡设计(全册)(完美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生预习卡设计(全册)(完美版)

2020年最新
学生活动卡设计
3. 古诗词三首
活动内容 诗词题目
同样是写月夜的景色,《宿建德江》 与《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读读两首诗词,摘录关键词句,写一写。
摘抄关键诗(词)句
感受
《宿建德江》
《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
活动效果评价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活动建议 1. 默读《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思考: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 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 同桌交流自己填写的内容,根据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填的内容。 3. 集体交流的时候要大声说出自己填写的内容。
2020年最新
1 草原
学生活动卡设计
活动内容 自主探究: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序号
具体描述
概括总结
我的感受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活动建议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第 2~ 5 自然段,理清课文层次,并画出相关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找到描写生动具体的语句。 3.集体交流,在完成活动卡的同时,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两族人民的深情厚 谊。
2020年最新
10 宇宙生命之谜
活动内容
先精读第 3自然段, 画出相关句子, 了解天体生命存在的条件, 再 精读 5~7自然段,对比地球和火星,分析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略
读第 4自然段,分析其他星求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生命存在条件
(填关键字词)
星球 太
星球特征
结论

火星
系 其他星球( )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制作指南
制作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竹节人》课文原文写字词语预习和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竹节人》课文原文写字词语预习和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第9课《竹节人》知识点课文原文+写字表+词语表+知识点+课后习题答案+同步练习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课文朗诵下载https:///s/1Knh_l_p77KG8Jtul_lyT6Q 提取码: 74c2课文写字表凛然疙瘩木棍裁剪筹备橡木雕刻跺脚颓市沮乱丧气趴活儿屉子课文词语表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跺脚大步流星颓然暴露无遗沮丧抽屉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课文原文文字版《竹节人》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

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人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同步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同步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上册《语⽂园地四》同步习题附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上册第四单元《语⽂园地》同步习题⼀、交流平台1.《桥》《穷⼈》《在柏林》这三篇⽂章的体裁都是________。

2.理解⼩说的⼈物形象。

(1)下⾯句⼦是对桑娜的什么描写?填在括号⾥。

①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②桑娜⽤头⼱裹住睡着的孩⼦,把他们抱回家⾥。

( )③“喂,西蒙!”桑娜喊了⼀声。

( )从这些描写桑娜的句⼦中,可以感受到桑娜对丈夫的____________和对邻居的____________。

(2)关注⼩说情节。

从桑娜把两个孤⼉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_____________的善良。

(3)“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冷,这间渔家的⼩屋⾥却温暖⽽舒适。

”这两句话是________描写。

作者把故事安排在这样的⼀个夜晚,有利于表现穷⼈⽣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__________以及他们内⼼世界的富有。

⼆、词句段运⽤1.品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段,体会关公的神勇之⽓。

兰兰:“众诸侯听得关外⿎声⼤振,喊声⼤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崩,众皆失惊。

”这⼀句并没有直接描写关⽻和华雄的交战过程,⽽是借助描写战场上的声⾳让⼈感受到战⽃的激烈,从⽽表现了关⽻____________的英雄⽓概。

军军:“其酒尚温”虽只有四个字,写的是关⽻斩华雄以后,那杯酒还未冷,可见关⽻的速度之_________。

2.读《穷⼈》第9⾃然段,试着写⼀段⾃⼰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积⽉累把下⾯这⾸诗补充完整。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优质教案+导学案精选全文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盼》优质教案+导学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6盼【教学目标】“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板书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2)引导: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学生交流)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铁凝,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

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

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3.过渡: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的心理的?【设计意图】谈话激趣,理解题目,初步感受“盼”带给人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盼望着什么。

(2)交流想法:读完课文,说说“我”特别盼望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盼穿新雨衣)(3)认读生字。

引导:看下面的字词,说说自己是否会认、会读、会理解。

【课件出示】嘟囔痱子瞟一眼玛瑙腥味焖米饭窸窸窣窣①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②引导学生猜猜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斗篷情况袖子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酱油逗引嘴唇楼梯缩手疯狂叫嚷蹦跳③指名认读,互助正音。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过程】板块一明确要求,导入新课1.单元导读。

(1)观察:请认真观察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理解“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含义)(2)推想:想想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单元安排的内容有何不同,以及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3)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4)齐读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

2.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整理衣柜时,你也许会发现去年的裤子短了一大截,手套小了一大圈;有的同学在上个月养的还不能睁开眼睛的小灰狗,这个月不仅毛色变了,还能机灵地围着你上蹿下跳。

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畅谈)那么,你们知道,万物在哪个季节生长最快?(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里的成长”的?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设计意图】观察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重点。

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长现象展开谈话,拉近学生与课文题目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新课的教学作准备。

板块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优质教案+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优质教案+导学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

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

《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

《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心灵。

《在柏林》则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残酷现实。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会写22个字,会写29个词语。

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能紧扣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能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能自主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三部小说,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口头表达◎能根据对象,把说服别人的具体理由讲清楚。

◎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获得对方的支持。

书面表达◎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沉默时的心理活动;能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12 桥【教学目标】“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