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垃圾箱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垃圾桶研究报告作文

垃圾桶研究报告作文

垃圾桶研究报告作文英文回答:Garbage bin research report.Introduction:In this research report, I will be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garbage bins and their impact on our daily lives. Garbage bi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cleanliness and hygiene in our surrounding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proper wast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enefits of garbage bins:1. Waste segregation: Garbage bins help in the segreg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 such as organic waste, recyclables, and non-recyclables. This segregation is important for effective waste management and recycling.2. Odor control: Garbage bins with lids help in controlling unpleasant odors that can arise from decomposing waste.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public places to maintain a pleasant environment for everyone.3. Preventing littering: Garbage bins placed strategically in public areas discourage people from littering. It provides a convenient and designated placefor people to dispose of their waste.4. Health and hygiene: Proper waste disposal through garbage bins helps in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diseases and maintaining a clean and healthy environment.5. Wildlife protection: Garbage bins also play a rolein protecting wildlife. By providing a proper place for waste disposal, it reduces the chances of animals consuming harmful waste materials.Conclusion:Garbage bin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and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cleanliness and hygiene inour surroundings. They help in waste segregation, odor control, preventing littering, promoting health and hygiene, and protecting wildlife. It is crucial for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to be responsible in using and maintaining garbage bins for a cleaner and healthier environment.中文回答:垃圾桶研究报告。

垃圾桶的调查报告

垃圾桶的调查报告

垃圾桶的调查报告垃圾桶的调查报告引言:垃圾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承载着我们产生的废弃物,是城市环境卫生的一部分。

然而,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设计和使用情况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垃圾桶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垃圾桶的使用情况。

一、垃圾桶的摆放位置通过对城市街道、公园、商场等地的垃圾桶进行观察和统计,我们发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垃圾桶摆放得过于集中,导致某些地方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和卫生。

其次,一些垃圾桶摆放得过于分散,使得人们在需要丢弃垃圾时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垃圾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摆放垃圾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

二、垃圾桶的设计垃圾桶的设计对于提高使用效率和环境卫生至关重要。

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垃圾桶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垃圾桶的容量过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垃圾溢出。

其次,一些垃圾桶的开口设计不合理,使得垃圾无法顺利投放,增加了使用者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设计垃圾桶时要考虑容量和开口的合理性,以及方便清理的设计。

三、垃圾桶的使用情况垃圾桶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人在使用垃圾桶时存在不文明的行为,如随意丢弃垃圾、不分类投放等。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环境,还给清洁工作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善垃圾桶的使用情况,我们呼吁公众加强环境教育,提倡文明使用垃圾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投放习惯。

四、垃圾桶的清理与维护垃圾桶的清理与维护是保持城市环境整洁的重要环节。

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垃圾桶长时间未清理,导致垃圾满溢、异味扩散等问题。

同时,一些垃圾桶的维护不到位,如垃圾桶损坏未及时修复等。

为了改善垃圾桶的清理与维护情况,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增加清洁人员数量,加强垃圾桶的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

结论:通过对垃圾桶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公共垃圾箱市场调研报告

公共垃圾箱市场调研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市场调研报告题目:新型垃圾容器的设计姓名:郭伟学号:200809010119指导教师:王海峰班级:工设081所在院系:设计与艺术学院一、课题背景分析由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一直是中国最严重的社会公害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场合的垃圾不能很好的收集,造成垃圾污染环境和影响市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所以,把垃圾良好的收集、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如何科学合理的收集和处理垃圾,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垃圾箱,毫不起眼而又不可或缺.其造型的设计、尺寸的选择、材料的使用、摆放的距离等诸多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垃圾回收的效率.也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因此,为了更好的回收和处理垃圾,对现有的一些公共垃圾箱进行了调查。

二、市场调研情况1.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公共垃圾箱和普通人群2)调查方法:通过网上收集公共垃圾箱资料、访谈调查和群众问卷2.调查内容公共垃圾桶的类型:类型照片主要价格段(元)优点缺点主要容量(L)塑料垃圾桶150~450 加工简单,易于清洁。

价格比较便宜,防臭、防水比较好。

容易老化,人们扔垃圾难。

清洁工倒垃圾难。

50~150不锈钢垃圾桶200~500 不会被雨腐蚀,耐用。

扔垃圾难,清理垃圾难,室外可能会被偷。

50~200陶瓷垃圾桶500~600 易于清洁,表面光洁度高,不会被雨腐蚀。

撞击易碎,颜色区分不明。

50~250木质垃圾桶350~550 质感好与环境容易协调,加工简单。

易腐朽,难清洁。

100~200水泥垃圾桶不定耐用、坚固、防盗扔、取垃圾困难 50~100金属垃圾桶200~500 耐用性高,以后可以回收利用。

扔垃圾和取垃圾困难。

颜色单一。

100~400钢木垃圾桶200~500 比较美观扔垃圾和取垃圾困难。

颜色单一。

100~400玻璃钢垃圾桶200~500 强度高,耐腐蚀,耐酸碱,抗老化,暴晒下不变形,易清洗,操作方便。

校园公共垃圾箱研究报告

校园公共垃圾箱研究报告

校园公共垃圾箱研究报告作者:庞博学号:090104022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校园公共垃圾箱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箱自身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垃圾箱在校园内摆放位置的合理性。

通过对垃圾箱进行人机分析以及人体测量学分析找出本校校园垃圾箱的不合理之处并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最大化利用每一个垃圾箱,最合理分配每一个垃圾箱,使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目的。

关键字:垃圾箱;人机分析;人体测量学Public bins on campus studyAuthor: Pangbo Student ID: 0901040223Abstract:This paper bins for the campus public research, the study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ir own trash and garbage in the campusplacement is reasonable. Through the trash man-machine analysis, and anthropometry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chool campus trash unreasonable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solution, and ultimately maximize the use of each bin, the most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achbin,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clean, tidy purposes.Keywords: dustbin analysis of man-machine;anthropometry0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垃圾箱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已经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所。

校园垃圾桶工作总结

校园垃圾桶工作总结

校园垃圾桶工作总结
作为校园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桶在校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校园垃圾桶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进一步提高校园环境的卫生水平。

首先,我们对校园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进行了重新规划。

通过对校园内垃圾产生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对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进行了优化,使得每个角落都有足够的垃圾桶供学生和教职工使用,从而有效减少了校园垃圾乱扔的现象。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校园垃圾桶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我们制定了清洁工作的时间表和流程,确保每个垃圾桶都能够及时清理并保持整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垃圾桶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及时修复损坏的垃圾桶,确保其正常使用。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校园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形式,我们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提高了学生和教职工的垃圾分类意识,有效减少了校园垃圾的数量。

总的来说,校园垃圾桶的工作总结不仅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校园垃圾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校园环境的整洁程度,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整洁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关于垃圾桶的研究报告

关于垃圾桶的研究报告

关于垃圾桶的研究报告一、引言垃圾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它对于环境卫生、资源回收以及公共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垃圾桶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

二、垃圾桶的分类1、按材质分类(1)塑料垃圾桶:常见于居民区和公共场所,轻便且价格相对较低,但耐用性一般。

(2)金属垃圾桶:如不锈钢垃圾桶,坚固耐用,但成本较高。

(3)木质垃圾桶:外观较为美观,但容易受潮和损坏。

2、按使用场景分类(1)家用垃圾桶:尺寸较小,通常用于厨房、卧室和客厅等。

(2)公共垃圾桶:分布在街道、公园、商场等地,容量较大,以满足多人使用的需求。

(3)工业垃圾桶:用于工厂、建筑工地等场所,能够承受较重的垃圾负荷。

3、按功能分类(1)普通垃圾桶:只用于存放垃圾。

(2)分类垃圾桶:通过不同的颜色或标识,引导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有利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

三、垃圾桶的设计要点1、容量垃圾桶的容量应根据使用场景和人流量来确定。

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需要较大容量的垃圾桶,以避免垃圾溢出。

2、形状常见的垃圾桶形状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

圆形垃圾桶外观较为流畅,不易造成人员碰撞;方形和长方形垃圾桶则更能充分利用空间,便于放置和排列。

3、开口设计开口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垃圾投放的便利性。

较大的开口便于投放大型垃圾,但也可能导致异味散发;较小的开口则可以控制异味,但投放不太方便。

4、密封性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垃圾异味扩散和蚊虫滋生,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5、稳定性垃圾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避免被风吹倒或在投放垃圾时倾倒。

四、垃圾桶的使用现状及问题1、垃圾混装现象严重尽管许多地方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足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垃圾混装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2、垃圾桶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地区,垃圾桶的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导致人们在需要丢弃垃圾时找不到垃圾桶,从而随意丢弃。

校园垃圾桶设计制作的报告

校园垃圾桶设计制作的报告

校园垃圾桶设计制作的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处理问题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尤其是在校园环境中,学生们产生的大量废纸、塑料瓶等垃圾需要得到及时处理。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效率,我们小组决定设计和制作一款智能校园垃圾桶。

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制作一款集垃圾分类、垃圾压缩、智能传感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垃圾桶。

通过简洁实用的设计,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设计原理1. 垃圾分类功能垃圾桶内部设置多个分隔区域,根据垃圾的属性将其放入相应的区域。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区域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如纸张、塑料瓶等,另一区域用于收集可堆肥垃圾,如食物残渣等。

2. 垃圾压缩功能垃圾桶内部配备压缩机装置,可以将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减少垃圾占用的空间,延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

3. 智能传感功能垃圾桶内安装感应器,当有垃圾投放时,感应器会检测到垃圾的重量和种类,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垃圾的种类和重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

制作材料和方法1. 材料- 垃圾桶外壳:选用耐用、防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或塑料。

- 垃圾压缩装置:选择强力压缩材料,如液压系统。

- 分隔区域:使用环保材料,如可回收塑料。

- 智能传感器:采用先进的感应技术。

2. 制作方法1. 制作垃圾桶外壳:将选用的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组装,确保外壳坚固耐用。

2. 安装垃圾压缩装置:根据设计要求,将液压系统安装在垃圾桶内部,并与外部的控制系统相连。

3. 设计并安装分隔区域:根据垃圾分类的要求,设计合适的分隔区域,并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制作和安装。

4. 安装智能传感器:将感应器安装在垃圾桶内部,确保它能够准确地检测到投放的垃圾。

使用和维护1. 使用方法- 用户投放垃圾时,将垃圾放入相应的分隔区域,感应器会自动检测垃圾的种类和重量。

- 垃圾压缩装置会在垃圾桶内部垃圾达到一定量时自动启动,将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2. 维护方法- 定期清理垃圾桶内部,确保垃圾桶的卫生状况。

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校园垃圾分类现象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篇1)都说保护环境,再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而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我们学校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意识如何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学校同学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

一、实地调查我们在学校小卖部附近连续几天对同学们进行了观察,并作了一些记录。

我们发现:同学们大多数都能自觉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能不随地扔垃圾,有时地上出现零食包装袋,废纸等,也会有同学主动捡起。

可是,我发现,同学对于垃圾分类,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校虽然在垃圾桶上都贴上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但还是有同学把它们分错,有时候可回收垃圾桶里装着果皮,而不可回收垃圾桶里却出现了许多矿泉水瓶。

二、同学谈话我们随机抽问了几位同学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发现虽然有些同学都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并切身实际去做,但仍有少数同学不清楚到底如何做好垃圾分类。

从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在同学心中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却还是不明白怎么去实践。

比如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还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不知道塑料纸到底应该仍在哪个垃圾桶……接着我们还问了一些老师,老师们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可以说是我们的榜样作用了,而且学校里也给同学们发了关于一些环保的小常识,还在垃圾桶上贴了标识,并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志愿者的活动。

综合以上调查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在学校,个别同学在垃圾分类这方面做得很好,环保意识强,但仍有少数同学在这方面意识薄弱。

而且在家里时,同学们也没有这种意识,没有向父母宣传这些,而在农村,也没有完善的条件来支持垃圾分类这项行动。

从对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对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公共垃圾箱研究报告作者:庞博学号:090104022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校园公共垃圾箱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箱自身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垃圾箱在校园内摆放位置的合理性。

通过对垃圾箱进行人机分析以及人体测量学分析找出本校校园垃圾箱的不合理之处并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最大化利用每一个垃圾箱,最合理分配每一个垃圾箱,使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目的。

关键字:垃圾箱;人机分析;人体测量学Public bins on campus studyAuthor: Pangbo Student ID: 0901040223Abstract:This paper bins for the campus public research, the study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ir own trash and garbage in the campusplacement is reasonable. Through the trash man—machine analysis, and anthropometry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chool campus trash unreasonable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solution, and ultimately maximize the use of each bin, the most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achbin,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clean, tidy purposes。

Keywords: dustbin analysis of man-machine;anthropometry0引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垃圾箱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已经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所。

垃圾箱看似不起眼,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垃圾箱对环境是有特殊要求的,它要求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耐高低温,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易清洁且能够与环境相融合。

同时公共垃圾箱的摆放位置也是十分考究的,不合理的垃圾箱区位选择会是垃圾箱的作业趋近与零。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必须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然而,大学校园垃圾随便丢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垃圾箱的设计及安放位置的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为了使本校垃圾箱的分布更为合理,为校园环境的建设出力,我们针对本校垃圾箱的结构与分布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垃圾箱的人机分析,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1 研究时间、地点,参与人员1。

1 研究时间2010年10月21日星期五1。

2 研究地点湖南科技大学南校区1。

3 参与人员2 研究的过程及方法2.1 研究过程2.1.1 在校园确定一些有代表性的垃圾箱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六个主要垃圾箱进行研究,分别是美食广场前圆柱形银白色垃圾箱,宿舍区圆柱形蓝色垃圾箱,宿舍区树墩状灰褐色垃圾箱,宿舍区圆柱形蓝色垃圾箱(三垃圾投放口),三教长方形银白色分类垃圾箱,一教圆柱形绿色垃圾箱。

2.2。

2 通过现场测量确定各个垃圾箱的尺寸在现场,通过皮尺的初步测量对垃圾箱的尺寸进行整理,并利用观察法初步判断垃圾箱摆放位置的合理性。

2.2.3 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获取与垃圾箱设计的有关资料主要查阅人体尺寸学方面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垃圾箱高度、垃圾投放口大小等参数的合理性。

2。

3.4 将搜集的信息整理归纳确定合理的标准通过各种信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垃圾箱设计标准,其中包括高度、大小、投放口位置、投放口大小等.2。

3。

5 设计合理的方案并进一步研究2。

3.6 撰写研究报告2.2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功能分析法3 研究成果3.1 与垃圾箱尺寸设计相关的人体测量学尺寸3.1.1 手功能高手功能高的定义:上肢自然下垂时,从手握轴至地面的垂距。

在垃圾箱尺寸设计中,最重要的人体测量学尺寸就是手功能高.这一参数直接决定了垃圾箱垃圾投放口的高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垃圾投放口高度都会使人们在投放垃圾的时候产生不便,有可能导致在仓促投放垃圾时无法将垃圾准确的投入到垃圾桶内。

所以说这一参数对于垃圾桶的设计至关重要.3。

1。

2 中南地区男女人体尺寸表由该表格可知,如若在本校安放垃圾桶,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中心位置高度应在75至80厘米为最佳。

这一高度完美的符合本校学生的手功能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投放垃圾时的便利程度,不易出现在仓促情况下无法将垃圾准确的投入到垃圾桶的情况,符合人机学的原理.3.2 各垃圾箱尺寸、位置测量结果及简评3。

2.1 美食广场前一体式圆柱形银白色垃圾箱该垃圾箱尺寸设计较为合理,其垃圾投放口的高度为74。

2cm,基本符合了本校大部分学生手功能高的需求,使垃圾的投放较为简便。

但是该垃圾箱的垃圾投放口较小,一些体积较大的垃圾无法方便的投入,在这一方面需要改进。

此外,该垃圾箱位于美食广场门口的十字路口处,该地点人流量较大,且该垃圾箱的位置位于路边,在此处设置垃圾箱十分合理. 3。

2.2 宿舍区一体式圆柱形蓝色垃圾箱该垃圾箱的尺寸设计不合理之处较多。

第一,它的垃圾投放口高度过低,中心位置只有59cm,垃圾投放很不方便。

第二,其投放口较小,大型垃圾无法投入.该垃圾箱位于宿舍区一丁字路口出,该路口连通宿舍、一教、三教,人流量大,且该垃圾箱距离路边仅30cm,在此处设置垃圾箱十分合理。

3.2.3 宿舍区一体式树墩状灰褐色垃圾箱该垃圾箱的尺寸设计极为不合理。

首先其垃圾投放口的高度仅有47.3cm,正常身高的成年人如不弯腰根本无法将垃圾投入其中;其次其垃圾投放口的大小仅有13。

0cm×15。

5cm,这种大小的投放口向其投入一瓶可乐都是十分困难的。

虽然该垃圾箱设计成树墩状,与周围的环境可以完美的结合,但是由于其尺寸设计完全不符合人体测量学和人机学的基本要求,应将其尽快淘汰。

此外,该垃圾箱设置的位置也极为不合理。

该垃圾箱设置在宿舍区内,平时人流量极小.且该箱距离路边十分遥远,不宜在此处设置垃圾箱。

3.2.4 宿舍区一体式圆柱形蓝色垃圾箱(三投放口)该垃圾箱的设计基本符合人体测量学和人机学的要求。

其垃圾投放口为70。

2cm,略低于华南地区大部分成年人的手功能高,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其投放口虽然较小,但是设置了三个垃圾投放口,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投放垃圾,这一设计值得称道。

不足的是,该垃圾桶的安放位置十分不合理。

该垃圾桶设置在宿舍区草坪内,距离路边十分遥远,且该位置人流量极小,在此处安放垃圾箱十分不合理。

3。

2。

5 一教前一体式圆台形绿色垃圾箱该垃圾桶尺寸设计不够合理.虽然其垃圾投放口足够大,便于各种大型垃圾的投放。

但是投放口的位置过低,使得垃圾的投放并不是那么便利。

如果该垃圾桶能够将投放口高度提高到70cm以上,那么该垃圾桶的尺寸设计将较为完美。

该垃圾桶的安放位置十分合理。

该垃圾桶为于一教前转角处,每天来往行人极多,在此处安放垃圾桶十分符合人机学的要求。

3.2.6 三教前双箱式银白色分类垃圾桶该垃圾桶无论从垃圾投放口高度、垃圾投放口大小还是安放位置来看,都是本次调研的垃圾桶中最合理的一个。

该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高度为78。

0cm,垃圾投放口大小有31×31cm,十分符合人体测量学和人机学的要求。

且该垃圾桶为双箱式垃圾桶,可进行分类回收垃圾,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在该垃圾桶的中间位置还设置了一个烟灰缸,这有效的降低了烟头引燃垃圾桶内垃圾的危险,这一设计虽然小巧,但是作用却十分重要。

此外,该垃圾桶设置在三教旁的路口处,此处人流量较大,且紧邻路边,在此处设置垃圾桶十分合理.4 研究结论4.1 本校垃圾箱设置的不足之处4.1。

1 垃圾箱高度不当,设计不合理很多地方的垃圾箱都太低,人们使用垃圾箱时不得不弯腰,十分不便。

一些垃圾箱的投入口太小,垃圾很难扔进去。

另外,垃圾的回收不方便。

4.1。

2 垃圾分类不合理,标志不明确一些地方设有垃圾分类的垃圾箱,但其分类不明确,没有明显的标志及文字,颜色也各式各样的,效果不好。

现在通行的是将垃圾分三类:蓝色箱放置“可回收垃圾”;黄色箱放置“不可回收垃圾”;而红色箱放置“有害垃圾"。

4.1.3 垃圾箱设置区域不合理在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安置的垃圾箱过小,相反在人流多的地方安置的垃圾箱却比较大,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分类箱在偌大的南校区也仅仅只有一个。

4。

1。

4 垃圾箱安放位置不合理垃圾箱距离人行道比较远,学生需要进入草坪才可以扔垃圾,对校园环境有所破坏,有违绿色精神。

4.2 关于本校垃圾箱问题的合理化建议4。

2。

1 垃圾箱设计方面的建议此方案属于分类垃圾箱设计,双箱设计,容量较大,投入口高度770mm,采用一般的颜色分类标志,蓝色箱放置“可回收垃圾",黄色箱放置“不可回收垃圾”,比较适合行路的人使用。

下部设有倾倒垃圾的抽板,方便垃圾回收.表面涂有荧光漆,夜间比较容易看清楚;固定架牢固,不容易被移动;顶盖设计避免雨水渐入;实用性与美观和理性统一.建议学校大面积采用此种垃圾箱.4.2。

2 垃圾箱安防位置方面的建议对于校园内垃圾箱的安放,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多设置垃圾箱,如各教学楼各食堂前的主要路口等,但是在图书馆前花园等人流量较小的地方就不要过多的设置垃圾箱。

第二,在设置垃圾箱的时候一定要贴近路边,否则学生老师在仍垃圾的时候还需要绕路而行,十分不便。

第三,在安放垃圾箱的时候考虑垃圾投放者的心理,力求使垃圾投放者花最小的精力投放垃圾。

相信通过合理的设计、设置垃圾桶,力求最大化的方便垃圾投放者投放垃圾,使垃圾投放者愿意、乐于投放垃圾,一定可以使本校的校园环境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赵江洪,谭浩,等。

人机工程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工业产品及设计中人体测量学特性测试的被试选用原则GB/T 23699-2009[S]。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美)威肯斯等著,张侃等译。

人因工程学导论(第二版)[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