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综述: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且我国的汽车检查和维修系统不完善,及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水平低等原因,致使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大量汽车尾气污染物集中在城市,造成城市中汽车污染源的污染分担率明显增加。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另外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在强日光的作用吓,遇到不利于扩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时可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眼中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限制和治理汽车排气污染已迫在眉睫。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三代的Pt/Rh/Pd三金属三效催化剂。该技术充分利用了Pd的耐高温性能和Rh优异的NOx催化净化能力,大大提高了三效催化剂的活性。它的净化原理是:将贵金属三效催化剂制成净化装置后装入汽车内,使催化剂与尾气中的CO、NOX和有机物起氧化还原作用而生成无害物质排出,从而达到消除有害气体的目的。

二、思路及方法:

三效催化剂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包括:载体、涂层、活性催化剂、催化剂助剂。三效催化净化法,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都有催化作用。本实验准备制备以γ-Al2O3及其他金属物质或陶瓷为载体,用La和Ce作为催化剂助剂的三效催化剂,并初步研究其催化性能。

三、主要内容:

采用浸渍法、机械混合法、离子交换法等制备三效催化剂

改变不同条件和助剂,改良单钯三效催化剂的性能

探讨改良三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四、工作计划:

1、2021年12月至2021年2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2、2021年3月:拟定实验方案;

3、2021年4月:进行实验研究;

4、2021年5月: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大学生2014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雾霾}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班级:20134041 学号:2013404145 姓名:苏芮 论文摘要: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的成因与防治;PM 2.5;环保;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一.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一些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却极少降雨;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是雾霾天气持续的自然因素,而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

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文对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首先分析了传统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先进项目管理理论 产生的背景,指出研究先进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的必要性;同时论述了目前船舶管理的现状和项目管理对船舶行业的适用性。本文对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一网络计划评审技术(PERT)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灰色评估和灰色嵌套技术到PERT中来,首次提出Grey-PERT方法,既解决了进度计划中返工回路的计算问题,又增加了进度计划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并通过船舶项目大节点进度计划为例,详细分析了Grey-PERT方法的计算过程、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本文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方法(PM)的基础上,有效的集成了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电子商务(EC)、供应链管理(SCM)、伙伴关系管理(ARM)等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首次提出集成化的先进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框架。这是对传统项目管理理论方法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有意义的补充。同时在集成化的先进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框架中,首次提出承包商关系管理模式,是对传统项目管理理论模式的发展。 指出承包商关系管理是伙伴关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外包是21世纪灵捷制造模式企业间业务关系的主要运作形式之一。在详细分析承包商关系管理的功能、特点、重要性和关键技术之后,结合信息项目外包例子,详细的论述了承包商关系管理中的业务外包管理关键技术,并对其在船舶行业的应用改造方法予以讨论。在行业应用方面,本文首次把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引入船舶工程项目中来,拓展了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针对船舶项目的特点,首次提出先进船舶项目管理系统模型,成为实施先进船舶管理的理论基础。 并详细论述了实施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包括系统的实施方针、体系结构、功能设计及其关键技术。指出并详细论述了实施本系统部分功能的主要关键技术,即:灵捷船舶项目组的构建模式研究,船舶项目管理和企业资源计划集成模式研究、船舶项目一体化计划管理技术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开发,以及灵捷船舶项目供应链管理技术研究。最后针对船舶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船舶供应链承包商选择、评价体系,改进了船舶产品承包商选择方法和流程。

智能化电网大数据平台与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是大数据的重要技术应用领域之一。智能电网大数据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给大数据处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挖掘的基础,通过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可实现智能电网全数据共享,为业务应用开发和运行提供支撑。 引言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见图1。它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对电力市场中各利益方的需求和功能进行协调,在保证系统各部分高效运行、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自愈性和稳定性。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网在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状态监测、用电信息采集、营销业务系统等各个方面产生和沉淀了大量数据,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智能电网示意图 大数据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概念,一般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用传统的IT技术、软硬件工具和数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智能电网被看作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目前许多学者正在进行智能电网大数据研究,包括发展战略研究、大数据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等。 智能电网大数据应用众多,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节能经济调度、供电可靠性、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等诸多方面,进行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需要统一智能电网大数据,并且由于应用众多,对计算、存储、网络等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需要构建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统一大数据处理平台。本文首先分析智能电网大数据特点以及业务应用需求,接着结合业务应用介绍大数据关键技术,进而提出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和应用框架。

科研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

科研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 科研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下面小编具体给大家介绍下,供大家参考。 一.封面 封面主要包括项目名称、负责单位或主持人姓名,参加单位,主管单位,起止时间,填报日期,项目类别,保密等级等内容。项目类别由主管部门填写;密级由课题主持人和科研主管部门商定,或由下达任务的部门规定,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等级;其余各项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二.内页 (1)课题的由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该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背景、原因;提出课题研究的目标·阐述课题研究对科学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人民生活、教育发展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学科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简介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概况、已经达到的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和技术关键。主要内容是指需要进行的考察、调研、实验、设计,以及研究途径;技术关键是指课题研究的主要技术环节、关键技术、技术难点、技术指标、预期研究成果。 (3)研究方案的选择与论证·阐述选定某个研究方案的

依据,对所选项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4)准备情况和主要措施。写明主要的参考文献资料、人员选择、所需仪器设备、材料及加工实验条件等准备情况,并且把完成研究任务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交代清楚。 (5)地点、试验规模和进度安排。分阶段安排试验地点、试验规模、试验进度等,以便明确各阶段要达到的研究、试验目标。 (6)经费预算及其来源。预先概算出研究中所必需的材料、仪器设备、资料、差旅、基金等费用,写明预期的经费总额及各阶段所必需的经费数额,同时注明经费来源。 (7)所需仪器设备及其解决途径。说明科研需添置的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并且写明哪些仪器设备要从国外引进,哪些在国内购置等。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其分工。如果课题研究是由几个单位合作进行的,应有牵头单位,单位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 (9)具体进度和完成时间。进度要求具体、明确。 (10)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成员。写明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成员的姓名、单位、职称以及业务简历等情况及任务分工。 (11)有关专家的评议意见。凡是重点科学技术项目都必须经过有关专家评议,一般由科研主管部门委托有关专家填

(完整版)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 A .活性组分 B .载体 C .助剂 D .助催化剂 2 . BET 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 A . I B . II C . III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 A . B 酸 B . B 碱 C . L 酸 D . L 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 A . Cu/ Y AI 2O 3 B . Ag/ a Al 2O 3 C . Ag/ Y AI 2O 3 D . Ni/ 丫Al 2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 ___________ () A .易失去电子 B .易得到电子 12 .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 L 碱。 13 .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 .吸附的逆过程称为 脱附。 15 .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 _____ 联结成环。 16 .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 能带理论 、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 Cu 的加入使 Ni 的d 带空穴 变少 。 18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 晶格氧 。 19 .三效催化剂中Pt 能有效的促进 一氧化碳 和HC 的催化氧化。 20 .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 衰老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26 .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C .易强烈吸附反应物 D .有着d 电子结构 6 . X 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 A . 0.4 nm B . 0.6 nm C . 0.7 nm D . 0.8 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 A .分散度表示 B . 单层分布表示 C .粒度表示 D . 比表面表示 & Ziegler-Natta 催化属于( ) A .酸催化 B . 金属催化 C .金属氧化物催化 D . 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 型半导体的是( ) A . ZnO B . NiO 纸 订 装 C . Cu 2O D . CuO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V” ,错误的打“x”并 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f ) 22 .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 L 酸位催化。(t ) 23 . X 型和Y 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 A .燃料电池 B .蓄电池 C .发电机 D .燃烧反应器 24 .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 .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f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20分)

2021年科研项目开题报告

科研项目开题报告 科研文本由封面、内页内容等部分组成。 封面内容分两部分,其中类号、编号、密级由科研主管部门填写,其余部分:项目名称、承担单位、起止时间、填写时间由课题承担人填写。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洁,承担单位指直接从事该科研课题研究的单位或召集单位;起止时间是指该科研课题从立题到完成的时间。 内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课题目的.、意义:说明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技术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上作用。同时说明有关课题所在学科国内外发展情况。 课题内容和技术关键,课题内容包括课题具体由那些部分组成,逐一列出;技术关键是指该课题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技术难点、技术指标和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文献资料、研究人员选择及该课题的前期准备情况。

课题进度安排,一般分月度、季度、年度来进行安排。进度安排要明确、具体,并要留有余地。完成每个课题进度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经费概算,指完成该课题所必须的材料费、设备购置费、旅差费、资料费等,在概算经费时,要从需要和可能出发,只有这样才有获得批准的把握性。 关键设备和材料,这是指要完成该项课题需要添置的关键设备和材料,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 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若有几个单位协作承担,要分清主次,为主的单位是承担单位,是该课题的组织单位,对该课题负主要责任。 .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包括姓名、职称、所在单位。 .主管部门和审查意见,由主管部门填写。 1、选题论证 2、研制计划

3、申请立项 4、组织开题 5、实施计划 6、总结结题 7、运用成果深入研究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内燃机紧耦合三效催化剂性能研究

第31卷第9期 2008年9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 U RN AL O F H EFEI U N IV ERSIT Y OF T ECH N OL O GY Vol.31No.9 Sept.2008 收稿日期:2007-09-2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KJ 2007A061);安徽省科技厅2005年度重点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继先(1950-),男,安徽萧县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内燃机紧耦合三效催化剂性能研究 王继先1, 王大祥2, 黄新林3, 业红玲1, 曹 丽1 (1.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62;3.安徽省安凯福田曙光车轿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 摘 要:催化剂是整个催化转换器的核心部分,决定催化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Pd -YCZ 紧耦合型催化剂的制备和加工工艺过程,并通过催化转化率、起燃温度、空燃比特性和抗高温老化能力等实验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Pd -Y CZ 紧耦合型催化剂性能良好,完全能满足紧耦合型催化剂的使用要求,为紧耦合催化转换器的进一步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P d -Y CZ 催化剂;紧耦合;内燃机 中图分类号:T P336;U 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8)09-1386-04 Performance study of engine close -coupling catalyst WANG J-i xian 1 , WA NG Da -x iang 2 , H U ANG Xin -lin 3 , YE H ong -ling 1 , CAO Li 1 (1.C ollege of En gineering,Anh ui Agricultural U nivers ity,H efei 230036,China;2.C hina Automotive Techn ology an d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300162,C hina; 3.Anhui Ankai Fu tian Shu guan g Axle Co.,Ltd.,H efei 230001,C hina) Abstract:The cataly st is the co re part of a catalytic conv erter,w hich affects main per for mance index es of the catalytic conver ter.The paper presents the Pd -YCZ catalyst desig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 ical pro cess in detail.Per for mance tests o f the Pd -YCZ cataly st are carried o ut in term s of the catalyzed conversio n rate,co mbustion temperature,air -fuel ratio char acteristic and ant-i high temperatur e abil-i ty.T he ex peri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for mance of the Pd -YCZ catalyst is goo d.As a result,it meets w ell w ith the operation requirem ents of the catalytic converter,and it is valuabl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 f the cataly tic conver ter. Key words:Pd -YCZ catalyst;close -co upling ;engine 0 引 言 紧耦合催化器就是将催化转化器安装在靠近发动机排气口的位置,利用发动机本身的排气高 温对催化器进行迅速加热,达到缩短起燃时间及降低发动机冷起动排放的目的。但由于紧耦合催化器距离发动机排气口较近,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进入催化器的排气温度可能会超过1000e ,因此对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要求较高[1]。 目前车用催化剂大都采用贵金属铂(Pt)、铑(Rh)、钯(Pd)作为活性组份,而其中又以钯的耐高温性能最好。由于钯的价格又最低,更适合于国内的经济型轿车[2] 。 选择贵金属钯作为活性组份,同时选择Y (钇)、Ce(铈)和Zr (锆)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单钯紧耦合催化剂的热稳定助剂,制得储氧能力较好的单钯紧耦合催化剂,简称为Pd -YCZ 紧耦合催化剂。 1 Pd -YCZ 紧耦合催化剂的研发 催化剂是指催化活性组分和水洗涂层的合称,是整个催化转换器的核心部分,决定催化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图1所示为研发的Pd -YCZ 紧耦合催化技术路线图 [3] 。

三效催化剂

4 三效催化剂反应机理 4.1 参与反应的物种和反应条件 汽油车排气组成成份非常复杂,除和燃料和机油的品质有关外,还受发动机和整车的状况、运行工况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除氧气O2和氮气N2外,目前已检测到的汽油车排气中的物种约有130多种,其中多数为碳氢化合物及其燃烧、热解的中间产物(丙烷、丙烯、甲醛、丙烯醛等);另外还有水蒸气、氢气H2、CO、CO2、NO2、NO、N2O、SO2、SO3及磷P、铅Pb、锰Mn、钙Ca、锌Zn的化合物和硫酸盐等。三效催化剂的目标反应物主要有丙烷C3H8、丙烯C3H6、CO和NO x等,三效催化目标反应物的浓度一般在10-9─10-6范围内,远小于障碍物N2(>80%)和CO2(>10%)的浓度。这就要求三效催化剂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这也是三效催化剂区别于一般工业催化剂的主要特征之一。图35对比了工业催化剂和三效催化剂的工作环境。如图35所示,与工业催化剂相比,车用三效催化剂的工作温度范围在0 ℃以下(冬天冷启动)至1 000 ℃以上,且温度升、降速率很大(骤冷骤热);空速在0~30000 h-1范围内变化;工作压力的变化范围也很大。尤其是三效催化剂目标反应物的浓度一般在10-9~10-6范围内,而有碍物(指不参加反应的惰性组份、杂质及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等)浓度大多数在10%以上。因此,相对而言三效催化剂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同时,受装车及实际使用条件所限,车用催化剂在使用空间、再生与更换等方面都不如工业催化剂。所以对车用催化剂要求其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选择性、更强的抗中毒能力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从理论上说,图2所示的电喷闭环控制系统能精确控制排气气氛空燃比为14.63。但实际上采用图2所示控制系统发动机排气气氛在14.63左右振荡,振荡的频率与幅度与电喷系统的性能有关。如图36所示,电喷系统匹配较好的发动机空燃比变化幅度很小,排气气氛基本维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若电喷系统匹配不好,排气气氛变化范围较大,会出现过稀或过浓的气氛,从而使排放变差并加重三效催化剂负担。另外,对于多缸发动机,顺序的排气过程造成排气管内存在很强的气流脉冲和偏析,排气温度变化范围也很大。由此可见排气组份在流经三效催化剂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极不均匀的,从而导致催化剂某些部位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另外一些部位因利用率较大而过早失活。因此在开发三效催化剂时一定要根据发动机的实际情况,结合电喷系统对整个排气系统(尤其是转化器的扩张管形状与锥角等)进行匹配和优化设计。 4.2 三效催化反应历程 如前所述三效催化反应是一类气——固异相界面反应,反应过程包括两相传质、扩散、换热及吸脱附和表面催化反应等过程。反应速率有可能受扩散过程控制,也有可能受吸脱过程或表面反应过程控制。三效催化反应过程可用图37简单表示。 反应物(1或2个以上物种)先从载体孔道的主气流中经传质过程到达氧化铝涂层微孔内,再经扩散到达催化剂活性位。在活性位上,发生吸附、迁移、反应、生成产物、产物脱附等过程完成表面反应,再按相反过程经扩散、传质回孔道内主气流中。汽车排气空速很大,也就是说孔道内气流速率很大,无论反应分子或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驻留的时间都很短,这就要求三效催化反应过程速度要足够快,效率要足够高。三效催化剂传质、扩散和吸脱附特性等都会影响催化反应的速率,而成为三效催化反应的速控步骤。当催化剂表面温度较低时(如怠速或冷起动),表面反应速率较低,反应过程是速控步骤;当催化剂表面温度较高时,反应速率足够大,微孔内的扩散过程将成为速控步骤。 4.3 三效催化反应机理 所谓三效催化反应是指在三效催化剂表面同时发生对HC和CO的催化氧化反应和对NOx的催化还原反应,其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1) 氧化反应 2 CO + O2→ 2 CO2 C m H n + (m + n/4)O2→ mCO2 + n/2 H2O 2H2 + O2→ 2H2O

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和三维引擎技术逐步完善,三维可视化应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三维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建筑、交通、电力、安监、环保、军工等多个领域,三维可视化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并具有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三维可视化系统将多种复杂信息融汇在虚拟仿真环境之中,充分利用了空间的第三个维度,自然呈现三维形体的复杂信息,提升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对三维可视化应用的实时性和真实感的要求逐渐增高,更优化的可视化系统架构和实时渲染算法的研究成为了研究重点。 亟需构建一套完善的可视化系统应用架构,能够支持动态构建应用模型,为具体应用提供便捷的运行管理模式,能够降低三维可视化应用的门槛,并且加快其研发的进度。此外,还能够完善动态场景的管理,提高场景结构的组织效率,完善三维场景实时渲染(在交互的实时性和场景真实感方面)。 针对上述需求和问题,本论文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相关项目支持下,对三维应用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工作:1.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型。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视化系统应用架构,支持动态构建应用模型,加快三维可视化应用的研发进度,降低三维可视化应用的门槛。 本论文提出基于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型,首先分析了传统的三维应用程序构建方法、三维引擎及其内核,围绕课题项目背景,提出了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架构。在此基础上,围绕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核心控制,提出基于角色、组件、消息(ACM)模型,能够有效管理角色、组件等资源及通信控制。 为满足动态构建三维应用的需求,采用“模型-实例”思想,提出了角色模型

(模型-算法-属性-消息)和运行管理模型,能够动态绑定角色算法和数据属性,形成可配置管理模式及运行工作机制,并给出了如何快速构建三维可视化应用逻辑流程。同时,本论文考虑多终端可视化应用模式需要,采用改进的负载均衡策略完善多终端应用模式。 最后将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型应用于三维应急救援模拟演练系统。实验证明,本论文提供的方法支持动态构建三维应用,能够为具体三维应用提供便捷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三维可视化应用的开发效率,满足多终端可视化应用需要。 2.基于自适应二叉树和场景图的场景管理方法。场景管理技术是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三维可视化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为解决加速室内外物体的实时渲染、如何有效精准地实施场景空间剖分及提高场景结构的组织效率等难题,通过研究传统的场景管理技术并结合应用需求,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二叉树和场景图的场景管理方法。首先,阐述了自适应二叉树的剖分算法,引用分割平面评分标准,形成自适应的行为,通过搜索有效分割平面算法,提高分割的有效性,有利于后续渲染。 其次,利用自适应二叉树空间剖分准确性高以及场景图适应性强等特点,采用自适应二叉树空间剖分算法与场景图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场景管理模型,可以对不同的场景类型运用不同的ABT权重,形成相应的场景管理策略。最后,将基于自适应二叉树和场景图的场景管理方法应用于机房可视化管理系统。 实验证明,本论文提出的场景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三维场景组织效率,加速三维场景实时渲染。3.基于复杂场景的可见性裁剪算法。 研究可见性裁剪技术及传统裁剪算法,在第三章已建立的优化场景空间结构

汽车尾气催化剂的进展

汽车尾气催化剂的进展 【摘要】: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N0x、HC及CO,对人体危害很大,而高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实现车外净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催化消除汽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三效贵金属催化剂、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催化消除机理作了简单的概述,最后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汽车尾气;催化剂;净化;贵金属,钙钛型催化剂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不断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头。有效治理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是环境保护专业和汽车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由于全球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更大关注。因此,研究开发催化汽车尾气催化剂便成为汽车尾气催化剂科研的一个主要热点和可行方向。 2、复合型催化剂 2.1、钙铁矿型氧化物(ABO3) 为了降低成本,作为贵金属的替代物,近年来,钙铁矿型氧化物(AB03)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钙钛矿结构催化剂的分子式为ABO3.A位通常是La系元素和K,Rb,Sr,Pb等半径0.90-1.65埃的金属离子,B位是过渡金属Ni,Co,Mn,Cr,Cu,Fe,Ti等。AB03的重要性质在于: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能在维持其基本晶体结构的同时,具有可变价的阳离子和颇多的氧空位,其他体系是难以相比的。由基本结构派生出不同构架的可能性,A和B位阳离子的可替代性使我们可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修整,设计新材料。ABO3作为一种原型体系汇聚了催化领域的众多学科,B位过渡元素离子的活性和选择性是催化研究的主题。Ru、Rh和Pt在B位上的部分替代提高和稳定了ABO3的活性,增强了抗毒性;另一方面,Ru的易挥发性,Rh的氧化扩散,Pt颗粒高温下长大,都由于它们进入了ABO3结构中而被抑制。选择B位上的阳离子和组成比,使之有适当对称能级的轨道,对提高还原N0x 的选择性和三效催化剂的功能尤为重要。1972年Wiswanathen对钙铁矿型氧化物作过系统的评述,其中对LaCo0,的初步检验表明,N0x的高转化率可在C0高浓度时达到,CO和HCx 的高转化率可在C0低浓度时达到。 虽然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近来在尾气消除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这类

3G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 -.. 《移动通信》期中论文论文题目3G的关键技术研究 姓名X 伟 学号P091813077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2009级通信工程1班

3G的关键技术研究 专业:09级通信工程1班XX:X伟 摘要3G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数字手机,第三代手机一般的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是以宽带CDMA(码分多址)技术为主,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其最终目标是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X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发展概况,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如:Rake接收技术、信道编译码技术、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等,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分集接收,软件无线电

ABSTRACT 3G refers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munication technology, pared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nalog mobile phone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mobile phone,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phone generally speaking. Refers to the wireless munication and Internet and other multimedia munications with a new generation of mobile munication system. It can handle images, music, video and other multimedia forms, including the webpage browsing, conference calls, e-merce and other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 third generation(3G)mobile munication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the wide bandwidth CDMA technology and could also provide the service of vo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The target of 3G system is to support the free and high quality mun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by the personal terminal,no matter any where,anytime,any information and with any person. A 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mobile munications is taken in this paper.The key techniques involved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munication system (3G)such as Rake multipath diversity receiver,channel encoder and decoder,intelligent antenna,software radio are addressed.The perspective of 3G system is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Third generation mobile munication system(3G),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iversity receiver,Software radio

三效催化剂资料

对稀燃条件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有关汽车排污控制的世界性难题。由于发动机在稀燃条件下工作时,空燃比远大于理论值,燃烧充分,提高燃油经济性,其排放的污染物中CO和HC的含量大幅度下降,但富氧使得尾气中O2及NOx含量较高。目前的铂族金属三效催化剂不适用氧过量条件下的尾气净化,在富氧下NOx还原性能大幅度降低,因而研究稀燃(富氧)条件下的催化净化技术成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稀燃条件下的催化净化技术对柴油车、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车的尾气排放控制也可提供相应的技术平台。 目前,世界各国均是以铂族金属(铂、钯、铑等)或铂族金属与稀土为活性组份,其中铂族金属用量1.5克~2.5克/升。全球每年在汽车催化剂上耗用铂、钯、铑152.1吨,占总消耗量的58.9%。为降低催化剂生产成本,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铂族金属的三效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研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以研究、开发低含量铂族金属稀土基三效催化剂为主,工作集中在尽量降低铂族金属含量上,目前铂族金属含量已降至1g/L左右。但由于我国铂族金属资源非常短缺,每年都需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铂族金属;并且近年来国际市场铂族金属价格上涨迅猛,因此研究进一步降低铂族金属用量和以稀土为主,添加其它贱金属氧化物制成非铂族金属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针对国内燃油稀燃条件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特点,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铂族金属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及配套技术,主要分为以下6个方面: 1)纳米稀土基复合催化剂活性组分和助剂的制备技术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制备关键技术一是配方,二是工艺。近年来在非铂族金属催化剂上最终确定了几种较为成熟的、三效催化性能较好的催化剂配方。如Ag系列、Au系列催化剂等,这几种催化剂已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同时为给催化剂提供良好的催化环境,并提高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我们现已将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等先进技术用于制备活性组分与涂层助剂,由于纳米粉体的尺寸效应,使得催化剂、活性涂层助剂组分更容易达到均质、稳定。其中对活性涂层中应用广泛的Ce-Zr 粉体的研究较为深入。我们对包括Ce-Zr在内的二元和二元以上的复合稀土纳米?br /> 劢 辛硕嗄甑难芯浚 丫 圆 返拇慷取⒕ 唷⒘6取⒈缺砻婊 确矫婺芙 醒细竦目刂疲 ⒕哂幸欢ǖ牟 倒婺!K 没钚酝坎鉉e-Zr粉体高温老化后比表面仍保持25m2/g以上,对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与高温稳定性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仍需对复合纳米粉的修饰与稳定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储氧能力与高温老化后的比表面积。 2)催化剂的活性涂层涂覆工艺 涂层的涂覆工艺对涂层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抗热冲击能力有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催化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涂层的多种涂覆方法进行考察后,建立了独特的真空多层渐变涂覆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增加催化剂体系的热稳定性和抗热冲击的能力,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使涂层与蜂窝载体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大幅度提高了涂层的热稳定性和抗热冲击能力。按此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经高温老化试验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3)催化剂热稳定性及抗中毒能力等各种性能评价 主要针对国内燃油中苯系物、不饱和烯烃和硫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提高催化剂抗中毒能力,延长使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精)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 一、稀土催化材料的种类 众所周知,我国稀土矿以轻稀土组分为主,其中镧、铈等组分约占60%以上。随着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在冶金工业中等应用领域逐年扩大,国内市场对中重稀土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造成了高丰度的铈、镧、镨等轻稀土的大量积压,导致我国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应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研究发现,轻稀土元素由于其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使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助催化性能与功效。因此,将轻稀土用作催化材料是一条很好的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出路。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且在反应前后自身不被消耗的物质;加强稀土催化的基础研究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到目前为止,能够在工业中获得应用的稀土催化材料主要有3类,包括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稀土钙钛矿催化材料、以及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等,见表1所示。其中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又可细分为中孔、微孔、介孔、以及纳孔稀土催化材料等几大类,且目前主要用于炼油催化剂。 稀土钙钛矿催化材料由于其制备简单、耐高温、抗中毒等性能优越,目前主要用作环保催化剂,也广泛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碳氢化合物重整反应等方面。目前已开发并应用的主要有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掺杂微量贵金属的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等。 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是应汽车尾气净化市场的需求发展起来的一种稀土催化材料。早期主要利用铈的储氧性能来调节汽车尾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后来发现单一的铈储氧材料其持久性耐高温性能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寿命要求,而添加一些锆可明显改善储氧材料的抗高温性能,从而改善催化剂的耐久性。目前,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不仅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各种催 化过程,也广泛用于汽车尾气净化、以及其它环保领域。 与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相比,稀土催化材料在资源丰度、成本、制备工艺、以及性能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目前不仅大量用于汽车尾气净化,还扩展到工业有机废气、室内空气净化、催化燃烧、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的环保催化剂市场一直以20%速度增长。因此,稀土催化材料在环保催化剂产品市场,特别是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汽车尾气净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量及保有量一直呈高速增长势态。自2002年10月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平均增长率超过37%。2002年产量为325万辆, 2003年已达440余万辆。预计2004年汽车产量将超过510万辆。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中国2003年汽车产量已超过法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国。 汽车的大量使用,使我国许多城市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主要依靠安装含催化剂的三元净化器。由于稀土催化材料可以扩大三效催化剂的操作窗口,提高净化效率和稳定性,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仅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稀土年消耗量可达1.5万吨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

2007年第7期,第40卷 通 信 技 术 Vol.40,No.07,2007 总第187期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187,Totally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 刘 元①,彭 端②,陈 楚① (①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②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部,广东 广州510006) 【摘 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新的智能无线电技术,它通过动态的接入频谱为用户提供高容量的服务,能极大的改善现有的低效的频谱利用率。文章重点分析了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检测、频谱管理、功率控制等关键技术,以及认知无线电在超宽带、Mesh网、无线区域网的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认知无线电发展需要关注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频谱管理;功率控制 【中图分类号】TN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802(2007)07-0050-03 Investigation on the Ke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Radio LIU Yuan①, PENG Duan②,CHEN Chu① (①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②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Cognitive radio is a new intelligent radio technique, it can provide large capacity services for users by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improve the in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pectrum in existenc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radio, focuses on the key techniques, such as spectrum detection, spectrum management and power control,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radio in ultra-wide-band, Mesh network and wireless area network.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possible problems of cognitive radio which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detection; spectrum management; power control 0 引言 无线通信频谱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目前主要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授权使用。每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独立地使用一个频段,以使各个不同的系统互不干扰。这种授权的、静态(固定)的频谱分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系统间的干扰。但是,随着无线通信业务和需求的快速增长,频谱资源的缺乏日益严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研究报告指出频谱的使用情况极不平衡:一些频带大部分时间没有用户使用,另一些频带只是偶尔使用,而剩余频带的使用则竞争很激烈[1]。因此,在各地区、各时间段里充分利用空闲的频带,提高频带的利用率,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1999年,J.Mitola博士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R)的概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连续不断地感知周围的通信环境,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分析、理解和判断,然后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自适应地调整其内部的通信参数(如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编码方式等)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检测哪些频谱处于空闲状态,在不影响授权用户的前提下智能地选择和利用这些空闲频谱,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1 CR的关键技术 1.1 频谱检测 频谱空洞是指分配给授权用户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具体的位置该授权用户没有使用的频谱。如果将待检测的频谱分成三种情况:黑色区域,常被高能量的局部干扰所占用;灰色区域,有部分时间被低能量干扰所占用;白色区域,只有环境噪声而没有射频干扰占用。一般情况下,白色区域和有限度的灰色区域可被等待的用户所使用。频谱检测的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频谱空洞并反馈至发送端进行频谱管理和功率控制。 在CR系统中,频谱检测不仅对频谱空洞的检测起决定作用,同时也对频谱状态进行监测。典型的频谱检测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发射机的能量检测,另一种是基于接收机 收稿日期:2007-04-26。 基金项目: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6JI-C0331)。 作者简介:刘 元(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彭 端(1963–),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与网络研究工作;陈 楚,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