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艾灸,看似病情加重,却是身体好转
艾灸后的各种好转反应修订稿

艾灸后的各种好转反应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艾灸后的各种好转反应艾灸操作时顾客反应和灸后反应在艾灸操作过程中顾客会有很多反应也叫灸感。
如酸、麻、胀、痒、热、痛、冷气外冒、出汗等顾客回家后还会有很多反应。
在销售沟通过程中应该打好预防针。
顾客灸时的各种反应(除以上正常灸感外)1、肚子咕咕响并有动的感觉——说明肠胃蠕动起来代谢加速是好转反应“灸贵通腑”。
2、肚子胀感觉有气——说明肚子里有浊气一直排不出去在身体得到阳气后血液循环快代谢也快了肚子里的浊气在瞬间被聚集在体内但随着代谢的加快浊气会逐渐被排出去是好转反应。
3、肚子痛或小腹痛——说明有炎症艾灸的药理成分刺激炎症炎症部位会暂时痛这是正邪相搏的反应灸完后很快就好。
是好转反应。
4、迷迷糊糊想睡觉——艾灸有安神的作用所以在做火龙灸时很多人有想睡觉的感觉。
5、浑身很懒散很累不想动——说明身体得到阳气后阳气在体内循环起来体内的寒湿邪气在往外排因为也是一种看不见的运动所以会有浑身懒散很累不想动感觉。
一般休息一晚上就会好而且会感觉浑身很轻松心情很愉悦。
6、顾客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感觉——这说明顾客体内的湿寒气很重阳气进入体内很困难随着体内的阳气不断增加顾客就有感觉这是正常反应。
7、顾客在做的过程中一会儿有感觉一会儿没有感觉而且感觉不一样。
—当体内的湿寒邪气很多时感觉就不会明显当体内的阳气循环起来时就会有温热感当阳气跟体内湿寒气正邪相搏时就会有风、凉、寒、痒等感觉。
8、顾客手心脚心或灸的局部有水液渗出——说明体内的湿气被排出。
9、顾客在做灸时浑身寒冷如同覆冰一样——说明体内的寒气很重在向外排寒气排完后就好了是好转反应。
顾客灸后的各种反应1、顾客灸后回家多次便溏——说明顾客体内有宿便或者是便秘做艾灸后肠胃蠕动加速代谢加快体内的宿便逐渐往外排。
2、顾客灸后腰酸背痛——说明顾客长时间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寒湿邪气很重做完火龙灸后经络被打通气血循环加快寒湿邪气往外排这时全身的经络和气血在艰难的运行过程中身体就会出现腰酸背痛反应当全身的经络和气血畅通后寒湿气排除体外后就不会有腰酸背痛的反应。
艾灸的好转反应

文档可编辑艾灸的好转反响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
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逝。
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服很多,心情很放松。
非常好的感觉。
6、夏天要出大汗为佳。
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肯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7、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
经络通,效果好。
9、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援助排解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说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枯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劳累、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缺少,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缺少、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缺少,阳虚。
神奇的艾灸:看似病情“加重”,却是身体好转

神奇的艾灸:看似病情“加重”,却是身体好转疫情让中医回归大众视野,同时也使得许多新人开始接触艾灸,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艾灸新手上路了。
而新手艾灸,最容易遇见问题,尤其是体质差,有疾患的灸友,艾灸后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但他们并不知道,艾灸后的一些看似病情“加重”的症状,反而是身体在好转......一、灸后嗜睡、乏力有些人总是没精神,没力气,便想通过艾灸调理,结果艾灸几次后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乏力,嗜睡,便以为艾灸没什么用。
其实这是艾灸后,人体浮阳归元的好转现象。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阴平阳秘”的,身体各项机相互协调,阴阳平衡。
当人体气血不足,阳气虚时,体内的阳气就会上浮,是为浮阳,人也因此变得虚弱,没有力气。
而在艾灸特定穴位之后,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良性刺激,引火下行,能够把浮阳引下来,回到它该去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需要休息,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尽快恢复,因此短时间内有可能变得更加嗜睡乏力,遇见这种情况,只要跟着感觉走就好,该吃吃该睡睡。
二、灸后经脉痛、关节痛有些人艾灸之后,身体会莫名其妙的疼痛,这多半也是身体在好转的反应。
所谓不通则痛,艾灸后疼痛,反应的是人体有瘀堵。
而艾灸促进血液循环,刚开始艾灸时,体内淤堵还在,气血的冲击下,自然容易出现轻微的疼痛,跳痛,头疼,尤其在手肘膝盖关节等气血交汇的地方。
这表明经脉中的阳气开始得到补充,淤堵开始疏通。
灸友可通过温灸疼痛处,促进外邪排出,不适感会逐渐缓解。
三、灸后冒凉风、发冷刚开始艾灸的人,有时会觉得身体在冒凉气,皮肤发冷,以为是病情加重,其实它是一种灸感。
它反应的问题是艾灸者体内寒气偏重,随着艾灸,寒气在体内散开,四面游走,从而产生冒凉风或者发冷的情况。
发冷的部位会因人而异,从头到脚都有可能,或者全身发冷。
应对的方法很简单,除了多艾灸冒凉风的部位外,可以结合艾草生姜等泡脚,补阳祛寒。
随着阳气壮大,内寒无法躲藏,逐渐被赶出体外,人的体质也能随之提升。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在艾灸的过程中,人体会出现一些好转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身体对治疗的正常反应,有助于促进人体的自愈能力。
下面将介绍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1. 疲劳感减轻:艾灸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疲劳物质,从而减轻疲劳感。
2. 睡眠质量改善:艾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促进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3. 精神焕发:艾灸可以激活身体的气血流动,增加氧气供应,让人感到精神焕发。
4. 食欲增加:艾灸可以刺激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使食欲增加。
5. 皮肤改善: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皮肤营养供应,改善面色暗黄等问题。
6. 体质改善:艾灸可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体质。
7. 疼痛减轻:艾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轻病痛。
8. 免疫力提升:艾灸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力。
9. 便秘改善:艾灸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10. 经期调理:艾灸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如经痛、月经不调等。
11. 去除湿气: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祛除体内湿气,改善湿疹、湿疮等问题。
12. 改善血液循环:艾灸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减少血压问题。
13. 提高性功能:艾灸可以促进生殖系统的血液循环,提高性功能。
14. 养颜美容:艾灸可以提升面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改善面部肌肤问题。
15. 声音改善:艾灸可以刺激咽喉部位,改善声音沙哑等问题。
16. 头晕眩晕减轻:艾灸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头晕眩晕问题。
17. 消除体内寒气:艾灸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改善手脚冰凉问题。
通过艾灸治疗,人体可以产生以上多种好转反应。
当然,在使用艾灸疗法前,需要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艾灸是一个温和的疗法,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频率下进行,避免过度使用。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了解艾灸的好转反应有所帮助。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艾条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而在艾灸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反应,这些反应是身体正在积极调节和恢复的表现。
下面我们将介绍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1. 发热:艾灸能够刺激人体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
在艾灸后,很多人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是因为艾草的温度和灸热在刺激血液循环的同时,也使体温升高。
2. 出汗:艾灸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通过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增加汗液排出,使体内毒素得以排出。
3. 红肿:艾灸中的热量可刺激皮肤,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
因此,艾灸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这是血液循环加速的表现。
4. 瘙痒:艾灸可能刺激皮肤,导致局部瘙痒感。
通常情况下,瘙痒感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5. 轻度疼痛:在艾灸过程中,由于热量的刺激,一些人可能会感到轻度的疼痛。
这是由热量对局部神经末梢的刺激引起的,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艾灸的时间和温度来缓解。
6. 疲乏感: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从而消耗一定的能量。
因此,在艾灸后,一些人可能会感到疲乏乏力,这是一个正常的身体反应。
7. 皮肤过敏:个别人在进行艾灸时,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
这通常是因为个体对艾草或火热刺激的过敏反应,避免艾灸可以缓解这种过敏症状。
8. 血液淤积: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量。
在一些局部血液淤滞的部位,艾灸可能引起血液排出,使得淤积的血液得以疏通。
9. 胃部不适:在进行腹部艾灸时,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如腹痛、腹胀等。
这是因为腹部的脏器受到热量的刺激后,引发了一种反应,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
10. 嗜睡:艾灸可以调理人体经络,促进血气流通,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因此,在艾灸后,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嗜睡,这是身体适应习惯改变的正常表现。
11. 头晕目眩:在进行颈部或头部艾灸时,由于热量对局部血管的刺激,一些人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燃烧的艾草放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热刺激,以改善身体健康。
虽然艾灸在许多人身上有良好的效果,但在进行艾灸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适的好转反应。
本文将介绍17种常见的艾灸好转反应。
1. 汗液增加:进行艾灸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血管扩张和代谢活跃,导致汗液增多。
这对于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是非常有益的。
2. 皮肤局部红肿:局部红肿是正常的艾灸反应,说明血液循环得到了增强。
这种反应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消失。
3. 瘙痒感:在进行艾灸治疗后,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局部皮肤瘙痒。
这是由于局部神经兴奋导致的,通常在几分钟后消失。
4. 虚汗:虚汗是由于艾灸治疗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而引起的。
这种反应通常在治疗后几小时内消失。
5. 鼻塞或通气感增加:艾灸治疗可能会增强鼻腔和呼吸道的通气性,使一些人感到鼻塞减轻或呼吸更畅通。
6. 体温升高:艾灸刺激能够引起体内代谢活跃,造成体温升高。
这种反应通常在治疗后几小时内消失。
7. 体力增强:通过艾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提高气血运行,增强体力和精力。
8. 睡眠质量改善:一些人在进行艾灸治疗后报告了睡眠质量的改善。
这可能是由于艾灸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9. 情绪改善:艾灸治疗有助于平衡人体内的能量,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10. 食欲改善:一些人在艾灸治疗后报告食欲的改善。
这可能是由于艾灸刺激对脾胃功能的调节作用。
11. 消化功能改善:艾灸治疗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功能的改善。
12. 疼痛减轻:艾灸刺激可以激活药物般镇痛系统,释放内啡肽等物质,减轻疼痛感。
13. 頭痛和眩晕改善:艾灸治疗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和眩晕症状。
14. 瘀斑消退:艾灸治疗可以促进淤血的消散,减少瘀斑。
15. 面部红晕减轻:艾灸治疗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红晕和毛细血管扩张。
16. 皮肤病症状减轻:艾灸治疗可以改善皮肤微循环,有助于减轻皮肤病症状。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艾灸的过程中,人体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反应,这些反应显示出身体开始逐渐调整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一、出汗:艾灸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汗腺的排毒功能,因此,在艾灸过程中会出现出汗的情况,排除体内毒素,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二、舒展感:艾灸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让气血通畅,因此在艾灸后,人们会感到身体更加舒展、轻松,肌肉也会感到放松。
三、排尿增多:艾灸可以刺激肾脏和膀胱的功能,因此在艾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排尿增多的情况,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四、精神焕发:艾灸可以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促进血气畅通,从而改善精神状态,提升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五、食欲增加:艾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让人们更容易摄取营养。
六、睡眠改善:艾灸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缓解身体和精神的紧张状态,因此人们可能会感到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七、面色红润:艾灸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均衡流动,因此在艾灸后,人们的面色会变得红润,有利于提高面部的光泽度。
八、疼痛减轻:艾灸可以刺激人体内的神经末梢,促进内源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
九、经期调节:艾灸可以调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等问题。
十、缓解疲劳:艾灸可以促进身体能量的畅通,缓解疲劳,提高体力和精力。
十一、改善肤质: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因此人们会感到肤色变得更好,皮肤质地也会有所改善。
十二、改善记忆力:艾灸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因此人们在艾灸后可能会感到记忆力变得更好。
十三、免疫力提升:艾灸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和增殖,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十四、血压调节: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十五、减肥效果:艾灸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除,有助于减轻体重。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人体健康。
在进行艾灸疗法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好转反应,这是因为艾灸激发了人体自身的调节和修复机制。
下面将介绍艾灸的17种好转反应。
1. 皮肤微红微肿:在进行艾灸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微肿的情况。
这是因为艾灸刺激了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了血液循环。
2. 汗出较多:艾灸能够刺激汗腺的分泌,使体内湿气得以排出。
因此,在艾灸后,一些人可能会感到汗水较多,这是排除湿气的正常现象。
3. 肢体有麻木感:在艾灸过程中,刺激物质通过神经末梢刺激了周围神经,使人感到肢体有麻木感。
这种感觉往往是暂时的,稍后会消失。
4. 艾烟味道较重:艾灸时,艾叶燃烧会释放出艾烟,有时会导致艾烟味道较重的情况。
不过,这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5. 艾灸部位发热:艾灸时,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艾灸部位会产生一定的热感,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6. 皮肤出现红点:在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红点。
这是因为艾灸疗法刺激了局部组织,引起了局部的血管扩张和充血。
7. 身体有温热感:艾灸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身体的温度平衡。
因此,在艾灸后,人体可能会产生一种温热感,这是正常的反应。
8. 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在进行艾灸疗法时,刺激物质会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神经系统,有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恶心、头晕等。
这种症状通常是暂时的,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消失。
9. 艾灸部位出现瘀斑:有时在艾灸后,艾灸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瘀斑,这是因为刺激物质刺激了局部的血管,导致微血管破裂。
这种瘀斑通常会自行消失,不需要额外的处理。
10. 情绪波动:艾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引起人体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易怒等。
这些情绪波动通常是暂时的,治疗后会逐渐缓解。
11. 头痛、身体疼痛:在进行艾灸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头痛、身体疼痛等不适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艾灸,看似病情加重,却是身体好转
艾灸5555 4天前
女性体质偏寒,而阳不足;这样身体就容易出现虚寒之证,比如: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
古话说得好:女人要热养。
也就是,女人热一点不要紧。
饮食以温热为好,不要食寒凉之物;衣服要保暖,本来女人阳气弱,不足以固表,因此不要露颈肩、腰腹、小腿这些容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
艾灸与女人天生一对。
用艾灸的纯阳之热,温润女性的阴柔之体刚刚好!
因此,艾灸在短时间被大江南北的女性所接受和推崇。
很多艾友在艾灸后反馈:月经不准了、外阴瘙痒、腹部肚脐周围出红疹......还要继续艾灸吗?!
这些其实都是好转反应,遇到这些排病反应,千万要沉住气:
1、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2、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
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4、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5,艾灸后子宫肌瘤或者卵巢囊肿变大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艾灸初期,艾灸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了,而你这里又是瘀阻的,所以短时间会造成肌瘤“水肿”,继续艾灸就会消失。
6、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
7、艾灸后身体出现麻酥酥的感觉,是经络窜感又叫得气,这是好的现象。
8、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
非常好的感觉。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
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要加灸:合谷穴、复溜穴。
10、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11、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
经络通,效果好。
12、沉感,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3、同样的火力,艾灸某个部位时很烫,可能因为这个部位皮薄,或者经络瘀阻,热无法向
下渗透,多灸几次就好了。
14、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好现象。
15、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好现象。
16、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8、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就好。
19、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
20、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1、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2、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3、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不同反应代表不同疾病
艾灸后反应
该反应所代表疾病
处理方案
1
不热
表明体内寒气极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加大灸量(即增加单穴艾灸时间和频率)
2
烫
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
用手揉,提高高度,疏通经络
3
局部皮肤凉
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
通络、艾灸
4
粘汗
湿气重(多有脾脏方面问题)
继续灸
5
冷汗
寒气重(表明肾有问题)
继续灸
6
手心,鱼际穴百会,涌泉冒凉风
体内瘀,有寒气
继续灸
7
关节冒凉风
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
继续灸
8
三阴交冒凉风
有妇科炎症
继续灸
9
上火
表明体质热,或灸的时间长,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
10
百会冒热风
虚火旺
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后再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11
鱼际冒热风
肺部有热
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涌泉
12
手心冒热风
心肺火旺
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
13
膝盖冒热风
胃火旺
灸中脘泻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14
涌泉冒热风
肾阴虚
关注公众号学艾灸
15
左热右凉
血瘀或血虚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16
右热左凉
气虚或气瘀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17
忽冷忽热
阴阳不协调(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
继续灸
18
症状加重
艾灸时间或灸量不够,身体太过虚弱
局部刮痧,点刺放血
19
返病
过去得过的病,没有去根
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20
染病
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
专业艾灸师,指导配穴
21
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
有风邪(与肝有关),且湿气重
红白点会自动消失
22
烦躁
体内有虚火
继续灸,但灸时不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
23
痒
体内有风邪(与肝有关)、与湿有关
用手揉
24
酸麻胀痛
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
加大灸量;疏通相关经络
25
越来越凉或冷
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
加大灸量
26
头晕、头胀
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
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秩序渐进灸,5次后可灸大椎
27
想睡觉
气血补充足后,改善了脑部缺氧状态,使脑部放松进入自然睡眠状态
继续灸
28
鼻流清涕
肺部有寒气,身体免疫力差,近期感冒未愈
加大灸
29
排尿多
身体毒素和寒邪从身体排出
在原有穴位上加肾腧穴
30
腹泻
体内有寒湿,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体内运行时,肠胃功能开始恢复,肠蠕动增强,寒邪化开,排出体外。
继续艾灸,脏腑中浊气排出体外,症状就会消失
31
月经异常
调理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
适当减少艾灸时间和力度,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32
白带异常
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
阳气增强之后,阴邪驱逐,正邪相争中,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炎症。
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要确保艾灸有效,唯一的就是坚持。
女人身体温暖,气血好,血液循环好,身体就好,气色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