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IgG检测项目选择的若干分析

合集下载

定量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的临床意义

定量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的临床意义

定量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7-07-24T15:41:56.1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作者:周志峰[导读] 采用定量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MP-IgG、MP-IgM,随着年龄的增长MP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

内蒙古省锡林浩特市妇幼保健院 026000摘要:目的探究定量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我院2015.07~2016.07期间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MP-IgG、MP-IgM。

观察并分析两份血清的阳性率及MP的阳性检测率。

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MP-IgG、MP-IgM阳性率越高,且1~12岁组患者的MP-IgG、MP-IgM的阳性率明显小于13~24岁、24~65岁两组(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均呈阳性(20%)或均呈阴性(66.7%)明显高于急性期阳性、恢复期阴性(3.3%)或急性期阴性、恢复期阳性(10%)(P<0.05)。

结论采用定量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MP-IgG、MP-IgM,随着年龄的增长MP感染阳性率逐渐升高,双份血清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

关键词:ELISA;肺炎支原体;IgG;IgM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MP)是一种可经飞沫传染的呼吸道致病原,以间质型肺炎感染较为常见[1]。

MP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因此MP感染多被认为具有良好自限性。

但仍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纤维化、阻塞型细支气管炎等症状逐渐出现恶化。

因此,MP感染仍然应该贯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

本院2015.07~2016.07期间采用ELISA等量检测MP患者血清中特异性MP-IgG、MP-IgM抗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07~2016.07期间收治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24例。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检验方法包括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

其中,核酸检测是一种常见且敏感的方法,可通过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核酸。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并且能够区分不同菌株。

血清学检测则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病原学检测则是通过直接培养和观察患者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菌落来确定感染情况。

核酸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常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

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肺炎支原体的核酸,可以确定其感染情况。

阴性结果则表示该患者没有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

因此,在不确定情况下,可以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进行确诊。

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来诊断感染。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经济,并且可以检测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

根据抗体的类型,可以分为IgM和IgG检测,其中IgM表示近期感染,而IgG表示既往感染。

通常,如果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高水平存在,且存在病毒抗原,则可以确认肺炎支原体感染。

但是,血清学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抗体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既往感染、交叉反应等。

病原学检测是一种直接观察患者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菌落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将患者样本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然后观察菌落的发展情况。

病原学检测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肺炎支原体的存在,但缺点是时间较长,并且对操作的要求较高。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

阳性结果表示患者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及早进行治疗。

阴性结果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感染,如其他病原菌的检测、CT检查等。

还需要注意的是,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可能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来判断。

综上所述,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等方法。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1.3分析指标
分析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呼吸道感染准确性。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参考范围:36AU/ml,IgG<36AU/ml为阴性,IgG>36AU/ml为阳性;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参考范围:1.1,igm<1.1为阴性,igm>1.1为阳性[4]。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量资料;行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实施常规检查,再实施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检测方法:即于入院当天,采信患者非抗凝外周静脉血2ml,采集后室温放置2小时,之后实施离心5分钟,每分钟离心4000r,在管中封闭留取血清,将其冷存于零下200C冰箱中待检[3]。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进行检测。检测仪为iflash3000与其相配套的试剂,同时严格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2.结果
2.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阳性检出率
经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后,共检出阳性患者98例,阳性检出率98%(98/100)。经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诊断准确性与确诊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2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敏感率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敏感性99%(98/99)。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5-20岁发病最为多见。在般情况下,当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出现特异性IgG、IgM抗体,其中IgM出现较早,一般在患者感染1w后出现,其高峰时间为3-4w,至感染后第二个月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消失时间在24-48w之间。IgG抗体出现较晚,需要实施动态观察,当病程到达第二周时,IgG阳性率为增高起点。该抗体不仅可以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指标,还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状态的一种补充诊断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多采用半定量检测,但肺炎支原体感染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7天左右、机体出现血清抗原反应时,才能达到半定量检测要求的一半抗体滴度,故此诊断方法较为困难。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细菌,是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1.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一种检查肺炎支原体IgG、IgM抗体水平的方法。

血清中IgM抗体的显著升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急性期,在3周左右达到顶峰。

而IgG抗体的升高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已有较长时间,可持续维持6-12个月。

2. 呼吸道标本检测
收集从鼻咽部、喉部、支气管分泌物、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标本等呼吸道标本,通过PCR技术检测Mycoplasma pneumoniae(肺炎支原体)的DNA,组织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可快速、敏感地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

结果分析
1. 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阴性:可以诊断为急性期肺炎支原体感染。

3. 只有IgG抗体升高:可以诊断为已经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但已经过去了急性期,并已有了相对较长时间的免疫反应。

注意事项
1. 恰当的标本收集、保存和运输十分重要,应严格按照规范化实验室操作要求进行。

2. 单一的检查结果不能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依据,必须与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结合分析。

3. 经过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水平会下降,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4.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尽量选择对肺炎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合理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检测在临床应用论文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检测在临床应用论文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的检测在临床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发热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 的检测,探讨其在本院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情况分析方法:采集494例发热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胶体金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进行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94例例被检血清中igg、igm抗体阳性率为23.89%,其中igg抗体阳性率为11.13%,igm抗体阳性率为8.5%,igg、igm抗体同时阳性的比率为4.25%。

结论: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作为实验室筛查感染的常规方法并从我院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我院的推广,加深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 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89- 01肺炎支原体是一组以呼吸道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呼吸道及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故发病年龄主要在2-4岁。

主要表现为:干咳、阵发性剧烈咳嗽,伴体温升高,有时出现呼吸困难,咽痛、头痛、胸骨下有压痛,影像学显示肺部有不同程度片状阴影。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可占所有肺炎病例的20%---30%,除呼吸道外,尚引起其他系统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累及神经、心脏、关节等,由于肺炎支原体无细胞膜,作用于细胞膜的抗菌药物对其无杀伤作用。

故感染的治疗与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不同,然而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不进行病原学检查,很难将其与一般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区别。

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十分重要,可及时指导临床治疗,进而预防可能发生的流行和并发症,1 材料与方法1.1 采用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肺炎支原体抗体igg、igm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以及配套的质控品、清洗液等。

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王素英【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患儿的空腹静脉血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IgM、IgG、Ig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IgG、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功能较弱及紊乱是导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可对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以辅助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并可为患儿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年(卷),期】2018(050)001【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免疫比浊法;儿童【作者】王素英【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鹤壁458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肺炎支原体是导致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病原体,尤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1]。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在发病初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2]。

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前,常常需要对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5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通过对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探讨IgM、IgG、IgA水平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9个月~5岁,平均(3.01±0.59)岁,所有患儿此前均无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以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史,排除先天性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营养不良等患儿。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

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一致性分析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和喉炎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其诊断却具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常用的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包括血清学检测、PCR法和免疫荧光法。

但是这三种方法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时是否一致,需要进行一致性分析。

本文将从这三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一致性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

一、血清学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ELISA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从而判断疾病的感染情况。

优点:血清学检测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并且能够对早期和晚期感染进行诊断。

缺点:血清学检测法容易受到抗体交叉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已经接种过肺炎支原体疫苗的患者,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

由于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在感染初期同时产生,因此难以区分活动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二、PCR法PCR法是通过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DNA或RNA来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放大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基因片段,从而确定感染的情况。

优点: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且对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检测效果也非常理想。

缺点:PCR法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高,且易受到污染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

三、免疫荧光法优点:免疫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并且对于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均能够进行准确检测。

一致性分析为了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分析,我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比较。

我们先分别用血清学检测法、PCR法和免疫荧光法对30份来自临床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然后比较它们的结果一致性。

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中的阳性率和阴性率并不完全一致。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测在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测在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测在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MP-IgM IgG在本地区儿童MP感染中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渗滤式间接原理,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

结果788例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肺炎支原体(IgM)阳性75例,(IgG)阳性36例,(IgM+IgG)同时阳性24例。

阳性率占17%,且7~9月发病感染率最高,3~5 岁儿童感染率最高。

结论肺炎支原体在本地区发病率较高,全年均可发病,秋季多见,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出率更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标签: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引起的肺炎,也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1]。

也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肺部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其起病缓,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多不太明显。

临床医生仅靠症状很难与细菌,病毒,结核感染鉴别。

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呼吸道外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2]。

肺炎支原体(IgM+IgG)的检测可提高MP感染的早期诊断。

MP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缩短病程尤为重要。

通过对我院儿科,788例疑似患儿的血清进行MP血清抗体IgM+IgG)联合检测,探讨其在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儿科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10岁以下的早期患儿,788例,其中男432例,女356例。

男女之比1.2∶1。

其中,0个月~1岁21例(15.5%),1~3岁38例(28.5%),3~5岁58例(42.8%),5~10岁18例(13.2%)。

所有患儿均具有发热或刺激性咳嗽症状,部分病例伴有肺部啰音。

住院次日早晨采集静脉血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IgG检测项目选择的若干分析目前,国内对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血清学的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侵入人体之后,IgM和IgG这两类抗体的变化比较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那么,IgM和IgG的检测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IgM和IgG产生以及变化的规律吧。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发病之后,首先出现的是IgM抗体,大约在发病一周出现,此后IgM抗体浓度逐渐升高,至大约2-4周,IgM抗体浓度达到最大;此后,IgM浓度逐渐减少,开始出现IgG类抗体(约在第6周的时候),然后IgG类抗体浓度逐渐升高到一定水平。

当然,如果是再次感染,一般一周内IgG出现,IgM不再出现。

知道了这两类抗体的产生以及变化规律,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抗体的水平呢?1.一岁以内的婴幼儿以及本身抵抗力弱的儿童可能体内抗体浓度较低;2.在检查之前自己服用过抗生素,这可能会降低抗体的浓度;3.服用过免疫球蛋白类药物可能会使抗体浓度有所不同。

了解了以上知识,那么我们在开展检测项目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

针对一般的门诊患儿,可以先检测IgM,因为大多数患儿病程不会超过一个月还不进行任何检查。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顽固性肺炎,时间较长的时候可以检测IgG,这时候是检测的后期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