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概要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培养结果及分析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培养结果及分析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MP感染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MP快速鉴定培养基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患呼吸道感染的1 62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
结果本组患者咽拭子标本MP培养阳性共656例,总阳性率40.49%,其中男性阳性率40.85%,女性阳性率40.13%,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岁儿童阳性率45.95%,3~14岁阳性率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he positive rate was 45.95% of ≤ 2 year children and 31.41% of 3-14 year old childre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in the season of summer and autum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pring, the difference was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edium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has a higher overall detection rate and a accurate, simple, rapid result, it is a laboratory diagnostic test of choice for MP infection.[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Rapid identification; Medium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属于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可引起致命的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肺外严重并发症,在婴幼儿及青少年间呈区域性流行。
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

1 .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集整理后 , 采用 2 X2表 的 3 c 检 验 ,
袁应 华 , 刘 瑾 , 成 洁 , 朱 敏 , 孙奋 勇 ,罗 兰 ( 1 . 上 海 同济大 学 附属 第 十人 民 医院检验 科 , 上海 2 0 0 0 7 2 ; 2 . 苏州 大学 , 江 苏苏州 2 1 5 0 0 6 )
摘 要 : 目 的 探 讨 快 速 液 体 培 养 法 检 测 肺 炎 支原 体 ( MP ) 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分 析 其假 阳 性 的 情 况及 原 因。方 法 对 9 3例 呼 吸 道 标 本 进 行 MP快 速 液 体 培 养 培 养 液 用 荧光 定 量 P C R ( F Q — P C R ) 检 测 肺 炎 支原 体 核 酸 , 同 时测 定 血 清 中 肺 炎 支 原 体 抗 体 , 进 行 统计 学 分 析 。 结 果 在 9 3 例检测 标本 中, 肺 炎 支原 体 快速 培 养 阳 性 1 6例 , 检 出率是 1 7 . 2 ( 1 6 / 9 3 ) ; F Q- P C R法阳性 1 O例 , 检 出率 1 O . 7 9 / ( 】 0 / 9 3 ) ; 血 清 学 检 测 阳性 2 2例 , 捡 出率 2 3 6 ( 2 2 9 3 ) 。3种 方 法检 测 结 果 无 显 著 差 异 。结 论 快 速 液 体 培 养 法 干
炎的 1 5 一 一 2 0 q < , 人群发病率约为 2 ‰, 平 时散 在 发 病 , 流 行 周期 为 3 ~ 5年 f 。 引 起社 区 获 得性 肺 炎 的 病 原 体 的错 误 和 延
5 mi n , 取上清 液行 P C R扩 增 , 反 应 体 系及 扩 增 条 件 严 格 按 试
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法临床应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法临床应用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增加引起多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比如占肺炎发病率15%~30%的间质性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
一般伴有,头痛、咳嗽、发热、咽喉疼痛和肌肉酸痛的临床表现。
个别患者还出现了如神经症状和心血管以及皮疹的呼吸道以外的并发症。
同时,一般抗生素对mp 感染的治疗没有效果。
现在用患者咽部分泌物进行快速培养试验。
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小儿科就诊的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科发热咳嗽患儿246例。
每例均采集咽拭子做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
1.2 试剂:以肺炎支原体的快速检试剂作为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试剂盒,该试剂为武汉菁华时间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生产。
1.3 检测方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将患儿呼吸道咽拭子置于培养基瓶内搅动数次,靠瓶壁挤尽残液,取出咽拭子弃之,旋紧瓶盖,置37℃温箱培养,6-12h内观察结果。
若试剂颜色由红色变成清凉黄色为阳性,红色和淡红色为阴性。
2.结果疑似mp感染的246例小儿患者中60例mp阳性,阴性186例,阳性率为24.39%。
3.讨论支原体肺炎一般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又因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使病情更加复杂,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因此早期进行mp检查,对及时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用于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清学mp特异性抗体检验测试[1]。
mp感染临床症状出现7天左右,血清中igm可被检出,12-26周消失,10-30天达到高峰,而mp-igg出现则较晚,效价在30天左右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较长。
所以,igg抗体阳性也可能不是mp现症感染,但是它可用于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因为mp特性抗体受到检测时机的限制,对于mp感染早期诊断价值是很有限的。
pcr免疫荧光用于临床mp感染检测,虽灵敏度高,但设备、技术要求高,且易污染,假阳性率高,一般实验室不宜推广;病原检测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耗时长。
肺炎支原体感染咽拭子快速培养的临床研究

肺炎支原体感染咽拭子快速培养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9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研究结束后作统计学分析(阳性率)。
结果检测患儿1500例,阳性数为537例,阳性率为35.8%。
其中,≤1岁、2~3岁、4~6岁及7~12岁年龄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2%、42.7%、44.7%和26.7%;阳性率与性别无关。
结论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主要靠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有发病,好发于冬春季,以3~6岁小儿多见[1]。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统计,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
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的10%~30%,国外文献报道为50%,故支原体肺炎(MPP)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期快速简易的诊断并及时治疗有利于缩短患儿病程、减少并发症,为此,我们对呼吸道感染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结果阳性作为诊断依据,及时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呼吸道感染及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1500例,男816例,女684例,≤1歲346例,2~3岁393例,4~6岁398例,7~12岁363例。
1.2 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法:清晨患儿未洗漱、进食前用经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咽拭子取咽部分泌物,半小时内接种到预温37℃的培养基中培养。
此法是利用肺炎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使培养基液体中的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来判断其生长。
培养基液体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草绿色或嫩绿色且清亮,或在静置时,瓶底有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阳性,24 h后培养基颜色不变或无蓝色颗粒或物质沉淀为阴性。
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法临床应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法临床应用概述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在患者咽部或肺部分泌物中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核酸。
虽然PCR技术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但是仍然需要快速培养法来定量判断病情和评价治疗效果。
快速培养法是指将患者分泌物加入含有肺炎支原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根据生长的时间和数量来判断患者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technology的不断进步,快速培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小儿肺炎支原体的快速培养法临床应用,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和技术操作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培养基的选择目前常用于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的培养基主要有两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
1.非选择性培养基非选择性培养基包含肺炎支原体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能够促进肺炎支原体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常用的非选择性培养基包括:PPLO培养基、Hayflick培养基等。
PPLO培养基是一种无血清培养基,可促使肺炎支原体产生典型的“可过筛”现象,对于分离和培养肺炎支原体具有很好的效果;Hayflick培养基是一种富含血清的培养基,对于肺炎支原体的培养也有很好的效果。
2.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是指加入了特殊抑制物质,可以抑制其他病原体和菌落的生长,使得肺炎支原体能够更快速更纯净地生长和繁殖。
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包括:SP4培养基、BIVS-1培养基等。
SP4培养基是一种富含牛血清的培养基,不同于PPLO、Hayflick等非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对非支原体菌落的抑制比较弱,对于分离肺炎支原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BIVS-1培养基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性培养基,加入了多种抑制物质,对于肺炎支原体的选择性非常高。
培养条件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的基本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宜的环境气氛和合适的营养物质。
1.温度肺炎支原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5℃左右。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早期咽分泌物快速培养肺炎支原体,有利于早期迅速高效特异地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给予早期针对性治疗,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避免并发症,后遗症。
方法:对1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早期进行咽分泌物培养。
结果:阳性率达到50.96%。
结论:早诊断给治疗赢得时间。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呼吸道感染资料与方法肺炎支原体是儿科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可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MMP),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也逐年增加的倾向。
2011年10月25日~2012年1月11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104例,其中女48例,男56例。
年龄<2岁15例,2~4岁35例,>4~14岁64例。
104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最初表现类似流感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和干咳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加重,转为阵发性顽固性剧烈咳嗽,发热或者低热,咳嗽时有黏液样或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
可持续1~4周。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无。
少数可听到干湿性啰音,但很快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特点之一。
婴幼儿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哮鸣音较为突出,肺部啰音较年长儿多等特点。
方法与试剂:肺炎支原体快检试剂盒培养基,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⑴取分装冷冻的培养基,在常温下复温,使瓶内培养基恢复到液体状态;⑵此法在发病2~3天直至痊愈后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
咽试子取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取样时取一支无菌棉拭子采取尽量多的分泌物;②培养基不能反复冻融;③培养结果出现浑浊或半红半黄应判断阴性,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残留或者其他杂菌口腔杂菌感染引起。
结果104例患者中MP快速培养阳性53例,阴性52例,阳性率达50.96%,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致病菌在发达国家多为病毒,而发展中国家则仍为细菌为主,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支原体感染有所上升,本实验结果显示短时间感染比例达50.96%。
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能引起各种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主要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和PCR技术,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细菌培养需要长时间,PCR技术复杂、昂贵,操作比较繁琐。
因此,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快速液体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
该方法是利用基于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和相应的生物传感器从病人的样本中检测出病原体并进行培养,使其以更快的速度生长,进而诊断出病情。
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患者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使用相应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快速液体培养法的检测。
并通过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及PCR技术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期望能够建立一种快速液体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实验证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和PCR技术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本研究在样本采集和设备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需要加强样本数量的增加和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改进,以便更好地提高该技术的诊断效率和精度。
五、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本研究将继续探索肺炎支原体的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技术,继续完善其样本采集和设备操作等方面,致力于为临床提供更加高效和准确的检测方法,为防治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流行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肺炎支原体咽拭子的快速培养鉴定法

肺炎支原体咽拭子的快速培养鉴定法谢莲【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同时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270例患者咽拭子快速鉴定培养法培养阳性68例,占25.2%,被动凝集法抗体阳性53例,占19.6%.结论:MP快速培养法简便、快速、无创伤,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1【总页数】2页(P1358-1359)【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被动凝集【作者】谢莲【作者单位】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省东营市,257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肺炎支原体(Mycop 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存活的最小的微生物,没有细胞壁,专性细胞内寄生,但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MP通过呼吸道传播,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也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近年来,MP感染日渐增多并有局部流行趋势,单凭临床表现很难与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相区分,从而延误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导致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发生。
用MP快速培养法对270例呼吸道感染早期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MP培养检测,探讨其在MP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择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270例,其中男138例,女132例,年龄10个月~14岁。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和(或)咳嗽症状,部分病例伴有喘息表现。
1.2 试剂肺炎支原体(MP)的检测试剂盒为陕西百盛园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的快速鉴定培养基。
1.3 标本采集(1)用生理盐水漱口,用专用无菌棉拭子在被检患儿口腔咽喉部(最好是扁桃体发炎部位)捻转数次,取出棉拭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支原体及其快速培养法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nbsp;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
作者:罗三艳作者单位:412001 湖南株洲,株洲田心医院检验科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动植物的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支原体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危害非常广泛。
目前证明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几种,但临床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1]。
肺炎支原体主要以飞沫传播,引起儿童、青少年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
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并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1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前,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支原体分离培养、 PCR法检测质粒核酸、抗体检测、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支原体细胞分离培养可获得肺炎支原体,可以确诊。
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要求苛刻,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推广。
此法阳性率低,需时3 周甚至更长时间,对临床快速诊断意义不大。
PCR法检测质粒核酸快速、特异、敏感,但需昂贵设备,不易普及,且方法过于敏感,容易受污染。
传统的冷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IgM 抗体,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易受病程影响。
ELISA 检测支原体抗体法较为简便、可靠。
由于发病初期,机体中尚未产生抗体不能被检出,发病时间较长此法才有意义。
而快速培养法正以其简单、快速、经济、无创伤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所推广,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是利用肺炎支原体的代谢产物使培养基液体中的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来判断其生长,标本中的其他支原体和细菌则被培养基中的青霉素和醋酸陀抑制[2]。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无痛苦。
先从冰箱中取出快速培养基,复温,按常规方法采集患者咽拭标本,将标本棉签浸入培养液,沿瓶壁挤压棉签,取出棉签、丢弃。
旋紧瓶盖,登记标本号,35℃~37℃孵育24~
48h,观察结果。
培养基由红色变为绿色、黄色,且仍保持清晰透明,说明有肺炎支原体生长,明显混浊变色者不能视为阳性。
培养液颜色不变,应判为无肺炎支原体生长。
我院检验科是从2007年4月份开始展开此项检测,共检测293 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阳性病例161 例,阳性率54.9%,及早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了依据。
3 讨论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上升,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易与一般病毒性感冒相混淆。
临床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症状,需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肺炎支原体的相关检测,及早诊断、治疗。
快速培养法不受病程影响,感染初期就可检测出肺炎支原体。
有资料报道,在肺炎支原体检测的各种方法中,该法阳性病例病程最短,提示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选择此法检测的阳性率较高。
快速培养法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金标准
[2]。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采咽拭标本,采集标本前,用生理盐水漱口。
所采集的标本应迅速接种,若不能及时接种,室温保存不超过2h。
使用
前如发现培养基浑浊或变色,不能使用。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采咽拭标本,为非损伤性,无创伤采集标本,患者乐于接受,我科自开展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以来,受到了患者,临床医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卓然.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291.2 蒋玉莲,黄彩芝,赖源. 儿童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7,5(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