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45692资料讲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诸葛华侍坐文言知识点1

子路曾皙冉有公诸葛华侍坐文言知识点1
本文档探讨了文言文中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诸葛华侍坐等人物的知识点。
1. 子路: 孔子的学生之一,曾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子路为人忠诚正直,有时直言不讳。
他在学问和品德方面都备受孔子赞赏。
2. 曾皙: 曾皙是孟子的学生,也被誉为孟门十哲之一。
他以聪慧才智著称,善于理解和应用哲学理论。
曾皙在孟子的教导下,成为一位德行高尚的学者。
3. 冉有: 冉有是孔门十哲之一,同时也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冉有注重实际行动,重视实践,并以此来体现学问的价值。
他主张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应用,认为学问只有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用。
4. 公诸葛华侍坐: 公诸葛华侍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智勇双全。
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公诸葛华
侍坐精通军事策略,并在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智慧。
他的战略和谋略被后人称为"诸葛亮计策",以及"智勇双全"的典范。
以上是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诸葛华侍坐等人物的一些文言文知识点。
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故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人物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专项练习和解析。
一、子路子路,名奚,字仲尼,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子路的生平子路是鲁国人,祖父是鲁穆公,父亲是鲁成公。
他出身贵族家庭,早年与孔子一同游学,后成为他的学生和助手。
子路性格坚毅,才智过人,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儒家思想家。
2. 子路的思想观点子路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倡孝道和社会公德,主张以德治国。
子路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德服人。
3. 子路的学说子路在思想上深受孔子的影响,他把孔子的教导传承下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子路注重实践,他认为知识要与行动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儒学的精髓。
二、曾皙曾皙,字子思,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曾皙的生平曾皙是鲁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
他年轻时就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孔子的学生。
曾皙勤奋好学,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智慧,受到了孔子的赞赏。
2. 曾皙的思想观点曾皙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友好待人。
曾皙还主张依法治国,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发展需要依靠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3. 曾皙的学说曾皙在学术上致力于整理和传承古人的智慧和学问。
他在儒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整合和归纳,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曾皙的学说强调实践和思考的结合,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冉有冉有,字子有,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冉有的生平冉有是鲁国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全知识点 精讲课件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而:表示修饰。 对:回答。 千乘:一千 辆兵车。 摄:夹。 乎:在。 加:加于,加到……上。 以:把, 用。师旅:侵略的军队。 因:继续,接着。 饥馑:饥,五谷不熟;馑, 菜蔬不熟。泛指荒年。 由:指子路。 为:治理,管理。 比及:等到。 勇:勇气。 知:懂得。 方:道理。 哂:笑,微笑。
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大国之间夹着, 别的国家用军队侵略它,接着又让他闹起了饥荒,(仲由)我来治理它,等到三 年之后,就可以使人民有保卫国家的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微微一 笑。
1、摄乎大国之间:在大国之间夹着,状语后置。
2、加之以师旅:把师旅加在它身上,状语后置。
通字音
lún
zēng xī
论语 曾晳
shì
侍坐
zhǎng
长乎尔
wú shuài
毋 率尔
shèng
千乘
jǐn bì
shěn sì
fǔ
xiàng sè xī
饥馑 比及 哂 俟 端章甫 小相 瑟 希
kēng shě
zhuàn mù guàn
yí
yú kuì
铿尔 舍瑟 撰 莫 冠者 沂 舞雩 喟然
yù
fú wéi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但)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 话不说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 (你们)怎么做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古代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他们的一些知识点: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他们的一些知识点:子路- 子路(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师,孔子的学生。
他是孔子的忠实追随者,对孔子的学说有深入的理解和传播。
- 子路是伦理学和政治学方面的权威,他主张道德自律和孝道,提倡正直和善良的品行。
- 子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对古代的国家治理有重要影响。
曾皙- 曾皙(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曾国的贤臣。
他以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智慧而闻名。
- 曾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曾国的政务和国际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
- 曾皙注重实用主义和稳定发展,他提倡务实的政策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为曾国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冉有- 冉有(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31年),名立,孔子的学生。
他是一位勇敢而忠诚的人。
- 冉有擅长战争策略和军事组织,他在战争中表现出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智慧。
- 冉有主张依法治国和恪守正义,他致力于保卫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公西华- 公西华(约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38年),名马,是鲁国的贤臣。
他以深思熟虑和卓越的智慧著称。
- 公西华是一位优秀的法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他对法律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 公西华主张公正和公平的法治精神,他致力于制定和推行公平的法律制度,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一些古代知识点。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鼓瑟希(稀)2、莫春者(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二、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三、文言句式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3、尔何如?(宾语前置)4、何伤乎?(宾语前置)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7、则何以哉(宾语前置)8、尔何如(宾语前置)9、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10、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1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12、浴乎沂(状语后置)13、风乎舞雩(状语后置)14、二三子者之言何如(状语后置)15、则何以哉(固定句)16、尔何如(固定句)17、是故哂之(固定句)四、古今异义(古/今)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五、一词多义(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便;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等,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译文: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开篇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完成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 或知尔,则何以哉?"三子者出,鲁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 把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弟子,是诸子百家学派中著名的四位学者。
1.子路: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学者之一、他是鲁国人,年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孔子称赞他为“孝乎闻人,有己之不好者,无所取闻。
”他非常尊敬孔子,始终效法孔子的言行。
他的一生一直在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学识。
2.曾皙:字太史,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曾经表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表示他和曾皙的思想认识十分一致。
曾皙音容宛在,很有才华,但他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办法放弃家族传统的官职,所以无法全身心地从事学问。
尽管如此,曾皙在历史上依然是一位卓越的学者。
3.冉有:字幼安,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说:“有早慧”。
冉有渴望求知,曾经问孔子如何修养才能达到学问的境界。
冉有的翻译能力非常出众,孔子曾经称赞他的言词:“必也正名乎!”他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卓越的学问。
4.公西华:字季札,他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孔子称赞他有德行,但是智慧和学问有一定的欠缺。
尽管如此,公西华在孔子门下也为人所尊敬,他一生的追求是好学,为人正直。
这四位学者在孔子门下学习了十年之久,他们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德行上也具备较高的修养。
他们努力向孔子学习,追求道德的完善,并且积极地传承和弘扬孔子的学说。
这四位学者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儒家思想: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通过遵循礼,义,廉,耻等传统的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2.修身养性:这四位学者都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自我教育和修炼,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德行和素养。
他们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楷模。
3.学问追求:这四位学者对知识的追求是持久不懈的。
他们勤奋学习,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注重实践和思考。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学识。
4.孝顺敬爱:曾皙被孔子誉为“孝乎闻人”,他以孝顺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4)居十日,扁鹊复见()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6)囤积居奇()
2.异①不同②奇特,与众不同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2)渔人甚异之()
(3)永州之野产异蛇()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5)父异焉()
(6)异曲同工()
3.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安全③安心④安抚抚慰⑤安置,安放⑥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知①知道②知觉,感觉③见解,知识④了解⑤交好,交往⑥主持⑦zhì通“智”。
D.①你能不努力吗?②太祖很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7.对曹植未能被立为太子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以丁仪、丁廙、杨修等为羽翼,使曹操心怀狐疑。
B.文帝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并刻意修饰自己。
C.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说曹植的坏话。
D.曹植饮酒不节,终因酒醉而不能受援救曹仁之命。
8.对太祖诛杀杨修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三)课外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①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不知木兰是女郎()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却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二)
分析:四个题目涉及语音、实词、虚词及句子翻译四个方面。第1题要注意多音字和古音字。第2题是实词的解释,“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长”是“年长”的意思。第3题是虚词用法比较,A项都是“于”,C项都假设连词“如果”讲,D项“或”是不定代词,有人。第4题翻译句子要注意忠实于原文,同时注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如“不吾如也”。
C.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D.因此重视诸侯们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
6.对以下两个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可不勉与?②悔而罢之
A.①你能不努力吗?②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
B.①我能不勉励你吗?②曹植很后悔,未能去受命。
C.①我能不勉励你吗?②太祖很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诵读诗论植既以才见异言出为论太祖既虑终始之变
A.两个“论”字相同两个“既”字也相同
B.两个“论”字相同两个“既”字不同
C.两个“论”字不同两个“既”字也不同
D.两个“论”字不同两个“既”字相同
4.对“顾当面试,奈何倩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夫子哂之。
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③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2.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
B.居则曰闲居C.如或知尔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A.就请你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
B.就请你当面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C.那我就当面试试,我为什么要抄袭别人呢?
D.那我就当面试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5.对“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B.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更受宠爱,身体日渐衰弱。
A.杨修辅佐曹植,引起太祖的怀疑。
B.太祖担心自己死后会出现祸患。
C.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
D.杨修是袁绍、袁术的外甥。
参考答案:(一)
一、C二、1.(1)⑧(2)⑤(3)③(4)⑨(5)①(6)⑦
2.(1)①(2)③(3)②(4)①(5)③(6)①
3.(1)⑦(2)②(3)⑤(4)⑦
4.(1)④(2)⑥(3)①(4)⑦(5)④(6)③
(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注:①驰道:也称御道,专供天子行车之路。②司马门:即宫门,每门有司马主管,故名。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①每进见难问②公车令坐死
2.对“文帝御之以术”和“并为之说”的“之”字所指代的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指曹植B.都指文帝C.曹植、文帝D.文帝、曹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题
一、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①千乘之国②愿为小相焉③舍瑟而作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①坐②处于③居④住处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⑥占,占据⑦积蓄,储存⑧平日,平时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