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世博会各国建筑特点

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0年第6期文/杨先碧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它无疑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建筑。
中国馆以69 m的高度和16万mz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醒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我们兴奋莫名。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
对于参观世博会的游客来说,最想去的场馆也是中国馆。
然而,世博会每天入园人数在40万左右,并非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
为此,建议游客进入世博园区就立即预约中国馆,并且事先做好功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游览中国馆。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吧。
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在整个世博园区,中国馆因鲜艳的红色而显得特别醒目。
要欣赏中国馆,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鲜艳夺目的中国红。
这中国红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而是由7种不同的红色组成。
其中外墙用了4种红色,内墙用了3种红色。
红色油漆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表现出由深到浅的色彩,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这红色都赏心悦目。
而为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建设者把不同红色的氟碳漆喷在铝板上,将之作为中国馆的基本建材。
可如果是光滑平整的红色铝板,拼起来以后一定会导致板上有工艺的痕迹。
因此,设计师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处理了这些铝板。
当我们走入中国馆内部,会发现所有红墙的地方全部处在背光位置上。
一般说来,红色处在背光位置会发黑,所以色彩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内部色彩进行特殊处理。
设计师通过软化中国红,使它形成一种渐变的节奏,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发黑现象。
独具中国特色的斗拱欣赏完中国馆的红色后,我们可以在广场上绕着中国馆走一圈,欣赏它的外观造型。
中国馆的造型特色是采用了斗拱,而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斗拱造型是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具象出来的产物,它架空而起,居中矗立,容易让公众对中国的冠帽、礼器、鼎等传统器物建立起某种联想,而事实上中国馆的确很像夏商周的青铜器——鼎。
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

历史上,许多世博建筑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性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三、生态建筑在世博会上的体现
在世博会上,生态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展示内容。生态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 运行等全生命周期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的建筑。在世博会的 舞台上,各国都展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等。
五、总结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展示世界各国文化和科技的舞台,其中世博建筑是最为重 要的元素之一。通过研究和探讨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世博会在推动全球绿色发 展和可持续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建筑行业需要更多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生 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我们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生态、注重环保、注重可 持续性,让建筑与自然更加融合,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之一,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东方之冠”。中 国馆的外观采用了大量的覆膜结构,既体现了现代科技,又节省了能源。此外, 中国馆还展示了各省市的特色建筑和文化遗产,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中 国画卷。
德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上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场馆,其建筑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性。德国馆的外观采用了仿生学的设计理念,将自然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良 好的通风和采光。同时,德国馆还展示了其在环保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如太阳 能发电、雨水收集等。
感谢观看
一、上海世博会概述
上海世博会于201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 主题,共吸引了全球13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各国在科 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果,还为参观者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景观。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世博展览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会馆之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世博公园内。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上海世博展览馆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它的设计与技术创新使其成为世博会的亮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筑特点、设计理念以及举办世博会的影响。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筑特点独特而引人注目。
整个馆区占地面积约为17.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333,000平方米。
展览馆由四座主体建筑组成,包括中心透明的大厅和三个附属厅。
其中,中心大厅的外部覆盖着具有反射功能的透明材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现代化。
此外,展览馆还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展览馆的设计理念是展示人类文明与科技创新的交汇点。
整个展览馆被设计成类似于一座巨型的玻璃球,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包容性。
大厅的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设备,使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来自全球各地的科技成果和文化展示。
此外,展览馆还设置了多个展区,分别展示了人类生活的不同方面,如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等。
通过这些展区,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海世博展览馆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对于上海及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展示城市形象和发展成果的平台。
通过世博会,上海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其次,世博会的举办推动了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许多道路、桥梁和地铁线路的建设与世博会密切相关,并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世博会还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不同国家的展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和发展成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设与举办世博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它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城市的实力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世博会,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承诺。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整个馆区被设计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通过技术手段展示了中国城市化的新面貌。
展馆外观采用了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的设计,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在展馆内部,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展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
美国馆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好”。
展馆外观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结合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体现了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建筑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
展馆内部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多种互动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和科技进展。
日本馆日本馆的设计理念是“地球的智慧”。
展馆外观采用了植被覆盖的设计,将展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展馆内部展示了日本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重点展示了日本的智能科技和机器人技术。
通过交互式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参与到展览中,体验日本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和智慧生活。
德国馆德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多元交融”。
展馆外观采用了融合了德国建筑风格与现代科技创新的设计,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创新性。
展馆内部以科技和艺术的融合为主题,通过音乐、影像和装置艺术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德国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优秀成果。
印度馆印度馆的设计理念是“多元共融”。
展馆外观采用了印度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展示了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展馆内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的展示,向观众展示了印度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多元民族的共融生活。
综上所述,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科技创新。
通过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展示手段,各国展馆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在科技、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理念。
这些展馆的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展示,更是国家形象的展示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世博会上海馆建筑介绍

世博会上海馆建筑介绍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该馆的建筑外观造型独特,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而屋顶则模仿了“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颇显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魅力。
世博轴西侧的B片区是中华艺术宫的所在地,它紧邻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的中华艺术宫站,占地约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万平米,包括地上8万平米和地下万平米。
建筑高度约米。
以上是世博会上海馆的部分建筑介绍,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上海世博会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世界级会展活动,也是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各个展馆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它象征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设计师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将中国国家馆设计成一艘巨大的“龙舟”。
外观呈现出红色和金色相间的特色,并且采用了传统的屋顶设计,寓意着“天人合一”。
内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法国馆以“城市之树”的概念设计,意在展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个馆舍呈现出树屋的形状,透明的玻璃幕墙使整个馆舍显得轻盈飘逸。
馆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法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法国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成果。
同时,法国馆还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展示了法国的文化魅力和创造力。
德国馆以“多彩世界,城市能源实验室”为主题,设计师将德国的“能源之城”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整个馆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绿色玻璃长方体,象征着德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独特能力和创新理念。
馆内通过互动展示和实验室模型,展示了德国在新能源、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成就。
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花园”,以绿色、可持续和环保为主题。
馆舍外观呈现出一片绿色花园的形状,内部则展示了美国在城市规划、生态环保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位置。
馆内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互动展示,展示了美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日本馆以“自然之舞、未来之歌”为主题,设计师创造性地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未来感的设计风格。
整个馆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有机的空间结构,隐喻着日本在科技创新和自然保护方面的独特能力。
馆内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技术等手段,展示了日本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和领先地位。
总之,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展示了各国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成就和创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2010.0682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它无疑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建筑。
中国馆以69m 的高度和16万m2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醒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我们兴奋莫名。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
对于参观世博会的游客来说,最想去的场馆也是中国馆。
然而,世博会每天入园人数在40万左右,并非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
为此,建议游客进入世博园区就立即预约中国馆,并且事先做好功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游览中国馆。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吧。
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在整个世博园区,中国馆因鲜艳的红色而显得特别醒目。
要欣赏中国馆,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鲜艳夺目的中国红。
这中国红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而是由7种不同的红色组成。
其中外墙用了4种红色,内墙用了3种红色。
红色油漆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表现出由深到浅的色彩,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这红色都赏心悦目。
而为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建设者把不同红色的氟碳漆喷在铝板上,将之作为中国馆的基本建材。
可如果是光滑平整的红色铝板,拼起来以后一定会导致板上有工艺的痕迹。
因此,设计师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处理了这些铝板。
当我们走入中国馆内部,会发现所有红墙的地方全部处在背光位置上。
一般说来,红色处在背光位置会发黑,所以色彩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内部色彩进行特殊处理。
设计师通过软化中国红,使它形成一种渐变的节奏,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发黑现象。
独具中国特色的斗拱欣赏完中国馆的红色后,我们可以在广场上绕着中国馆走一圈,欣赏它的外观造型。
中国馆的造型特色是采用了斗拱,而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斗拱造型是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具象出来的产物,它架空而起,居中矗立,容易让公众对中国的冠帽、礼器、鼎等传统器物建立起某种联想,而事实上中国馆的确很像夏商周的青铜器———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丹麦馆
• 整座建筑是一 个巨大的管状钢结 构,就像一艘钢铁 巨轮的船身。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匈牙利馆无论馆外馆内,都能看见一根根大约直径10厘
米的木套筒“从天而降”。仅展馆内,就有600根木棍,一半固
定,一半可动,固定的有8米高,可动的有3.5米高,形成了
加坡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地处理了这两大环境元素
,并取得了平衡。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约旦馆
•也门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富汗展馆的外形仿造历史名城赫拉特著名的蓝色清真
寺,外墙镶嵌着蓝色、绿色的瓷砖,色泽饱满,光彩夺目,
将参观者直接带入“东方之夜”的故事中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土库曼斯坦:别具一格的网格状展馆外 形和简洁的现代元素融为一体,显现了土库曼 斯坦作为中亚大国的风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埃及展馆外观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现代感十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塞拉利昂馆
• 展馆以橙色为主色调,用小棚屋、手工地毯和石器制品进 行装饰,展现浓郁的非洲风情。
中层通透,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象征着香港和香
港人的无限想象力和创意空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台湾馆 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造型亮点:外形宛如一盏巨大的孔明灯。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以色列国家馆因其独特设计被称作“海贝壳”,这一名称
也恰好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特
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马来西亚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印尼馆顶部将有数根竹子穿墙而出。展馆将通过采用木头 、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竹命来运,子知 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展示印XX尼上海对世博自会建然筑特资色 源的良性利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沙特馆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斯洛伐克馆:断开的弧形墙面,代表着从过去向现
在和未来的过渡;兼作投影屏幕,讲述着城市及其居民的
故事。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代表着新
学习改风变命吹运,知过,似感“沙丘”移动。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韩国馆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
装饰。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
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巴基斯坦馆的外观按16世纪修建的拉合尔古堡以“1:1” •比例复制而成。世界遗产拉合尔古堡是巴基斯坦文化中拉合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命来尔运,知的地标性建筑,有“巴基斯坦故宫XX”上之海世称博会。建筑特色
• Uluru也叫艾尔斯岩石,这块著名的沙岩石就位于 澳大利亚的红土中心。庞大的岩石结构和周围地区被列入 了世界遗产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墨西哥展馆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
成的“风筝森林”,“风筝”的支撑柱上布满小孔,会喷出清
凉的水汽。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筑,从上往下俯视犹如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建筑外墙
呈现象征城市的网格,内墙则布满了大自然元素。展馆外
墙平铺开来就是一张艺术化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地图。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葡萄牙展馆拥有一个以软木建成的 外立墙。软木是一种具有葡萄牙特色的材 料,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回收。
•澳门馆外形为玉兔宫灯,寓意“和谐相容”和“机灵通达”。 外层以双层玻璃薄膜为材料,全透明的结构隐喻着开放、 毫无保留的和谐社会。“兔头”和“兔尾” 是两个巨大着氢气 球 ,可通过灯光更换红、绿、橙、蓝等各种颜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法国馆 •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 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 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
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
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
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塔楼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白色和金色
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形象,而红色底色加上富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新西兰展馆外形如飘逸的云朵,似飞翔的翅膀,寓意新西
兰是“白云覆盖下的土地”。展馆建筑包含了新西兰文化、风景、
人文等元素,如白云、花园、自然风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澳大利亚馆
• 橙色的澳大利亚馆外表呈不规则状,俯瞰时就好像是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景观,红色沙漠中的“艾亚斯岩”。澳大利 亚馆利用特殊的钢材,令建筑不仅能完全适应上海的气候,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还命来运会,知 随着气候改变颜色,最终呈现出X浓X上海重世博的会建赭筑特色色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叙利亚展馆以叙利亚的传统元素——大马士革
民居为设计灵感,通过三世同堂的庭院建筑映射出世
界文明古国叙利亚独特的建筑和文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曼馆外观体现尼兹瓦古城和苏哈尔港口城市的风貌 。
•苏哈尔城在历史上是阿曼通往中国的重要入口。
• 展馆外部的蓝色玻璃将让人联想起阿曼传统航海古船漂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泰国展馆设计突出泰国视角和泰式风格,以红色和
金色为主色调,融入泰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及泰式生活方
式中的经典元素。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伊朗展馆设计体现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水、土
、光和色彩为主要设计元素:在听觉和视觉上制造水的流动感
,象征宇宙;土象征着人类与创造;光象征大自然与神圣精神
之源;色彩象征缤纷的物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联酋馆:远观,犹如烈焰红唇;近看,仿佛是流动
的沙丘。建筑表面的玫瑰金色不锈钢板材呈现出的富于变幻
的色彩。角度、色泽不同,形成流动沙丘的光感。 每当微
• 英国馆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
种子殿堂”,顶端都带有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
和颜色。触须会随风轻微摇动,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冰岛馆的外墙布 满冰晶的图案, 夜晚,在灯光的 映衬下,冰晶的 图案栩栩如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马尔代夫馆充满岛国风情。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外观基调色为红藤色,由
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
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有俄罗斯各民族元素的图案,则赋予了塔楼顶部镂
空部分以生命力。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瑞士展馆由底层展厅营造的都市空间和馆顶的自然空 间组成。观光缆车往返其间,给人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悠游的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瑞典展馆是一个由四个立方体结构组成的十字布局建
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泰姬陵。中央穹顶象征着 “万象和谐
”的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等宗教中
学习改经变命常运,知出现的建筑风格。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尼迫尔馆
• 异域之魂:充满艺术色彩的尼泊尔馆将以大型佛塔形式为主
体,周围环绕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尼泊尔民间房舍。
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布局。每个木套筒都配有灯光和音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西班牙国家馆整座建筑采 用天然藤条编织作外立面,看 上去形似篮子。8524个藤条板 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略带抽象 地拼搭出“日”、“月”、“友”等 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