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件-《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 苏少版(18张PPT)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5怪兽奇想 |苏少版(共18张PPT)

(或鸟首人身、甚至跟美人 鱼相类)的怪物,经常飞降 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又被 称为海妖。塞壬用自己的歌 喉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 航船触礁沉没。 只有两位希腊神话中的英 雄安全经过了塞壬的领域, 其一是阿尔戈英雄中的俄耳 甫斯,他弹奏竖琴令塞壬亦 为之倾倒;另一位是特洛伊 战争英雄奥德修斯,他让手 下的海员以白腊封住双耳, 而将自己绑缚在桅杆上。
在欧洲大陆的传说中,独角兽是纯洁的化身,而其角具有解毒 的作用。独角兽锐利的角有着奇异的魔力。从角上挫下来的粉末 可以解百毒,服下粉末即可抵御疾病、百毒不侵,更能够起死回 生。魔力令人们对这只离奇的角发狂,每个贵族都想拥有独角兽 角做的酒杯,每个猎人都妄想有朝一日独角兽落入他的陷阱。
塞壬是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
怪兽怪在哪里呢 ?
• 特殊的相貌 • 怪异的性格 •特别的本领
• 怪兽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原型
•怪兽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组合
组 合
怪 兽 是 怎 样 创 造 出 来 的 呢
?
•
•怪兽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卡通Βιβλιοθήκη 组合瓦当玉 雕
汉代漆器
汉代画像石
石雕——麒麟
麒 麟
辟邪
传 说 中 的 龙 之 九 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老师和同学|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老师和同学|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面构图的要素:主体、构图、布局等基本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样例作品,学生可以理解静物绘制与人物绘制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形成感性认识。
3.学习利用中性笔制作图形与线条的表达手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面色彩、造型特征、人物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表达能力,加深对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体验,表现美的感受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画面构图的要素:主体、构图、布局等基本概念。
2.学生可以理解静物绘制与人物绘制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形成感性认识。
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样例作品,学生可以理解静物绘制与人物绘制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形成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对画面色彩、造型特征、人物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表达能力,表现美的感受与情感。
三、教学准备1.彩色原子笔、中性笔、铅笔、橡皮、修正液等绘画工具。
2.相关绘制成品,如同学和老师的手绘漫画、插画等。
3.课件或画册,包括范本、绘画范例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让其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大家介绍其绘画技巧和方法。
2. 画面构图要素介绍(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画面构图要素的基本概念,包括主体、构图、布局等要素,并通过图例和实例进行演示说明,让学生对画面构图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和理解。
3. 同学与老师的构图比较(15分钟)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校或自己生活中的老师与同学的形象,理解静物绘制与人物绘制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形成感性认识。
4. 画面绘制过程演示(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演示绘制同学与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学习利用中性笔制作图形与线条的表达手法,加深对画面色彩、造型特征、人物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表达能力。
5. 自主绘制(40分钟)学生进行自主绘制,绘画时要求注意画面的构图、线条、色彩表现等,尽可能地表现出老师和同学的情感关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14课 老师和同学|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反思-第14课老师和同学|苏少版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为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第14课,内容是关于老师和同学的绘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老师和同学的相互关系。
2.学习绘画技巧,尝试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3.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老师和同学的肢体语言。
2.学习如何画出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3.培养绘画技巧和想象力。
四、教学内容
1.概述
本课程教学内容为老师和同学,让学生了解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出他们之间的情感。
2.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分享一张描绘老师和同学之间情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基本技巧
老师向学生展示绘画老师和同学所需的技巧和步骤,并提供资料和参考书籍。
(3) 绘画实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学到的技巧和步骤,绘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4) 分享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一起欣赏和展示。
(5) 总结
老师总结和点评本节课程,夯实学生学到的技巧和知识点。
3.教学考核
1.学生自评绘画作品并写下感受和反思。
2.老师进行作品点评并给学生评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学生积极参与,采用绘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获得了更多绘画技巧和知识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但是,有一些学生还是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绘画技巧和步骤。
在下节课中,我们将加强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技巧和创造力。
苏教小学美术五上《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word教案

最后分组练习。各选一名长的有特点的同学作模特。教师注意巡回指导。
7、游戏展示。
8、评价小结。
同学们:课间活动请注意安全
3、欣赏分析。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本上同学的作品,分析这些同学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画面的哪些部分最神采奕奕?
(1)、瞧,那幅画上的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多么有趣吗?
(2)你为什么画过肖像吗?瞧,这位同学用简明的线条把自己上学时的情景记录下来,还有哪些作品也同样用线条来表现的呢?
(3)我们的肖像画除了用铅笔来描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呢?我们来看看同学这幅作品!
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课题
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
备课人
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敏
教学内容:本课是造型表现课,让学生装来观察描绘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玩耍的同学及朝夕相处的老师。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认识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法。
2、操作目标:通过写生绘画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4、探究方法。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使用哪些表现手法呢?
(1)、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脸形、身材、五官、发型、神态。
(2)、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采取相应的表现方法。
5、启发教学。创设情境,出示两张照片。
6、绘画练习。
教师演示作画的步骤,请几个长相有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做模特,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边演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胆地对人物外貌进行描绘,力争表现人物的特点。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老师和同学(一)3-苏少版

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教材分析:“老师和同学”是人物写生画练习经常使用的素材,让学生来观察描绘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玩耍的同学及朝夕相处的老师,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根据美术课标对中高年级“造型表现”的要求,学生要初步学习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造型元素,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能用线造型夸张的方法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画像,捕捉人物特征,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感受。
2.技能目标:通过绘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用线造型夸张描绘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提高绘画造型的能力。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描绘出有自己风格的人物线造型作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卡纸,剪刀,胶棒学生准备:水彩笔,剪刀,胶棒,照片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1.师:(课件出示图片)看到这张老师和同学的画面是不是感觉到非常的温馨,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老师和同学”。
(板书:老师和同学)2.师: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老师和关系好的同学吗?用简短的话语说说他们的理由。
(学生回答)3.师:在这个信息时代,当你和同学,老师联络时你会用到哪些方式?(学生回答)4.师:(课件出示)图片中的学生又是怎么说的呢!哦,跟大家说的一样!qq联络是最快捷,经济的一种方式,qq头像的个性选择成为了一种时尚。
(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1.师:qq头像中有着经典头像供我们选择。
瞧!看到这些头像,你会想到同学或老师中的谁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师:同学们从脸型、发型、五官来找相似度,这就是人物的外貌特征。
(板书:脸型发型五官)3.师:qq经典头像是系统自带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而自定义头像的表现就会更具特色。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能用线条写生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突出人物相貌特征,提升表现力。
3.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提高性目标:能通过表情、神态等表现出老师或同学的性格及气质。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人物造型基础,但还存在概念化、程式化的现象,缺少观察的习惯。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捕捉人物特征,大胆运用线条写生等方法表现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增进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征,以线条写生的形式表现老师或同学。
教学难点:学会细致地观察人物相貌特征,能生动描绘人物的神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初步感受,激发兴趣
(课前拍部分老师同学照片)
师:老师拍了一些照片,想不想看看?请同学们瞪大眼睛,快速说出他是谁。
(分别出示照片) 师:都是大家熟悉的老师和同学。
(板书:老师和同学)
2【活动】找一找。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4课 远古的动物朋友丨苏少版 (共34张PPT)

远古动物的特点: 体型巨大、 长相怪异、夸张
做一做:
1、想一想:做什么远古动物?
2、找一找:最大特点是什么?
3、愿意小组合作的也可以和身边的小 朋友组个队。
要求:
抓住特征、大胆制作、形象生动、动态夸张。
神秘宝箱三:
遨游远古世界
走进生活
象红黄橙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的 颜 色,被称为是暖色.
远古的
动物朋友
神秘宝箱一:
想一想:
1、地球上的生命历史可以分成几个时期? 2、每个时期以什么类动物为主?
1. 进入古生代: 巨大的爬行动物 2. 进入中生代: 恐龙时代 3. 进入新生代: 大型哺乳动物
古生代:
(巨大的爬行动物)
中生代:
(恐龙时代)
新生代:
(大型哺乳动物)
神秘宝箱二:
1、它有什么特点? 2、它最有特点的部位是哪里?
象红课后拓展:
古马陆
海蝎子
巨蛙
甲龙
剑龙
棱背龙
剑齿虎
后弓兽
真猛犸 象
恐象
三角龙
槌尾兽
霸王龙
翼龙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老师和同学(一)》-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增强学生对周围人物的关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
人物画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教学难点人物特征的观察和表现。
线条和色彩的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现场模特或人物照片。
教学PPT。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人物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
新课内容讲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
演示人物画的线条和色彩运用。
引导学生观察模特或人物照片,分析人物特征。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模特,进行人物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人物基本比例头部到腰部的距离等于腰部到脚部的距离。
手臂长度等于身体高度。
2. 人物特征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发型、服装等。
3. 线条和色彩运用线条:流畅、简练。
色彩:鲜明、对比。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画一幅自己喜欢的人物画,注意人物比例和特征。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2. 课堂作业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人物画的兴趣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人物比例不准确、特征表现不明显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多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人物画的表现力。
同时,我也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更加关注人物的特征和细节,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本课的关键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