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
福州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微电子学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立足海西、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备微电子与集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测试等领域的宽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设计型专门人才。
培养的学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公司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光电系统、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二、培养模式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四年级结束时,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
三、规模和生源从2009级起,从微电子学专业学生中遴选出30名学生组成卓越实验班,待实验成功并取得经验后将逐步扩大到全体学生参加。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1、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和较强的数理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并开设前沿性交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2、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
课程体系面向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应用,教学内容精而管用,适当削减部分课程学时,同时开设企业与工程管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等等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课程。
3、学生在本科阶段累计有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践训练。
学生毕业设计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可以以毕业设计形式完成毕业论文。
4、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本科第4学年将与企业挂钩,学生将分配到不同的企业中。
在企业的生产实习、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下派企业的同时,一个企业指定一名学院内在职教师为指导教师,长期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课程进度与相关内容等,为学生及时完成学业奠定基础。
学生到达企业后,由企业指派高级技术人员(一般为总工程师或部门负责人)为固定企业指导教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

微电⼦科学与⼯程卓越全英班微电⼦科学与⼯程(卓越全英班)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lish-Taught)专业代码:080704 学制:4年Program Code: 080704Duration: 4 years培养⽬标:⾯向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历史机遇和粤港澳⼤湾区电⼦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化底蕴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胜任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的复合型集成电路⼯程精英⼈才。
Educational Objectives: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and Dawan District, we should cultivate adv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ic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national sentiment and hi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ic training of engineers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qual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It has the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as well 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a compound qualified talents who’s capabl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circuits engineering.毕业要求:①⼯程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原理、⽅法和⼿段,能够将数学、⾃然科学、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于解决复杂⼯程问题,并接触和掌握电⼦⾏业部分营运知识,为解决企业电⼦⼯程实际复杂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计划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涉及到微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内容。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一、了解基础知识在学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我计划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加相关课程,学习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电路理论等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掌握专业核心课程在学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过程中,我将重点掌握以下核心课程:1. 微电子器件学习微电子器件的原理、设计和制造技术,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
2. 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学习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包括逻辑设计、模拟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方面内容。
通过实践项目,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3. 微电子材料与工艺学习微电子材料的性质和制备方法,了解不同材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
4. 微电子器件测试与可靠性学习微电子器件的测试方法和可靠性评估技术,包括电学测试、热学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方面内容。
了解测试技术在器件品质和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三、参与科研项目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计划积极参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科研项目。
通过与导师和团队成员合作,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四、实践和实习在学习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过程中,我将积极参与实践和实习活动。
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经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继续学习和深造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完成本科学业后,我计划继续深造,攻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通过深入研究某一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
总结: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专业。
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核心课程、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和实习以及继续学习和深造,我们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优秀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菁英班学业专项奖学金评定及实施细则(2021修订)为奖励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本科生,营造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良好氛围,树立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手册》中《本专科生奖(助)学金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菁英班学业的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特制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该菁英班学业专项奖学金评定及实施细则。
一、奖学金申请条件(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模范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
(二)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学习有创造性,具有较强自学和研究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分析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果。
(三)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社会公益活动和文艺活动。
同等情况下,有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经历者具有优先入选资格。
(四)凡在参评学年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无申请资格:1、凡在校期间因违法违纪受到各种处分尚未解除者和在上一学年内受校、院系通报批评者;2、上一学年中,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重修课程)的考试考查中有两门课程补考不及格者;但如有成绩不合格课程但同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以及综合测评成绩优秀者,可个人提出申请,由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审批,通过者可进入评选:1) 上一学年内在附件一所列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2) 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上一学年内公开发表SCI、EI检索科研论文。
3、有破坏环境卫生、环境安静及浪费水电行为,受到宿管部门通报批评者; 4、德育基本学分的最高分未达到80分者;5、集体活动(班级活动、团日活动、公益劳动、学校学院指定活动等)出现无故缺勤现象者; 6、未按时注册者;7、除体育保健班学生外,未达到体锻标准或《大学生体育合格者标准》者; 8、有其他违纪或不文明行为,经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认定为不符合优秀奖学金申请资格者;(五)学校公派参加国际和校际交流学生奖学金申请和评审办法1、对由学校公派到校外交流学习仅一个学期的学生,按照正常评选程序申请和评选,参与每年9月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微电子科学专业就是不能选吗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_微电子科学专业就是不能选吗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兼容、互补的专业,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各种固体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该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了解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善于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该专业外文资料。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哪些好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以下一些好处:前景广阔的行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有很多就业机会。
技术领先和创新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微电子器件的制造、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工艺、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和技术,参与创新性的研究和项目,培养科技创新的能力。
多学科交叉融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物理学、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
毕业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在多领域进行工作和研究。
工作岗位丰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电子、通信、半导体等相关行业就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通信设备研发、半导体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可以在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
为什么要选择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技术需求和发展迅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度需要技术人才的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高性能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职业发展空间广阔: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电子、通信、半导体等行业中找到丰富的就业机会。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简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微小尺度电子器件的制造、设计、测试和应用的领域。
其研究对象是微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工艺,以及微电子器件的物理特性、性能和应用。
它是电子信息领域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当前领先的科技领域之一。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特色如下:1.制造微小尺寸器件的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微电子器件的制造和工艺。
微电子器件具有微米甚至亚微米的器件尺寸,因此其制造需要高精度和高技术水准的加工技术。
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包括半导体工艺、纳米技术、微纳加工技术等各种微小尺寸器件制造的技术。
熟练掌握这些技术能够为制造各种微电子器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微电子器件的物理设计和性能测试微电子器件的物理特性和性能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重点之一。
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包括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电子学等各种微电子器件物理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学习电子测量和测试技术。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是为了能够设计出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和进行合理的性能测试。
3.微电子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微电子器件的应用包括各个领域,如计算机、通信、医疗等等。
这些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领域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微电子器件,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等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熟悉不同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并且开发出相应的微电子器件,以便应对不同领域的需求。
4.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对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和相应的测试技术,同时熟练使用数据库、软件工具和相应的开发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特色所作的简介。
这个专业不仅涉及到了微电子器件的制造和工艺,也涉及到了微电子器件的物理特性、性能和应用。
对于想要研究微电子器件制造和研发的人来说,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领域。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电子、计算机、材料等学科知识于一身,研究微电子器件设计、制造、测试与应用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通讯、医疗、汽车、航空等领域拥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一、学习内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半导体物理学基础:包括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半导体基础、能带理论等。
2. 微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包括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光刻技术、薄膜技术、芯片封装与测试技术等。
3. 微电子器件设计:包括器件电路设计、电路优化、系统创新与设计等。
4. 微电子器件性能测试:包括器件测试技术、系统测试与验证等。
5. 微电子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微电子封装材料等。
二、就业前景微电子产业一直是高科技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汽车、医疗设备和航空等领域,微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
据统计,未来十年微电子市场规模将会翻倍。
因此,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三、就业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可以在以下领域岗位上就业:1. 微芯片设计:负责设计芯片的电路原理,优化芯片的功耗、速度及面积。
2. 芯片工艺工程师:研究、开发和设计微型制半导体器件及精密电路。
3. 集成电路测试工程师:负责集成电路测试、分析及验证。
4. 产品工程师: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设计、调试和实现电路板及系统级别的产品。
5. 微电子材料工程师:研究、开发和制造半导体材料和微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
6. 微电子设备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微电子器件的应用,解决应用问题。
7. 软件工程师:主要开发微电子器件控制的软件系统。
总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岗位非常广泛。
未来,微电子技术将成为世界科技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应包括电子学、微电子材料、微纳加工技术、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学、半导体器件工艺等专业核心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
此外,还应包括创新设计、专业实践、创业训练等综合性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设置模拟设计、数字设计、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课、实训课、实践课、设计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课可以设置为电子电路实验、信号处理实验、半导体器件实验等,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训课可以设置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通过实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践课可以设置为微纳加工技术实践、光电子器件制备实践等,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和工具,掌握实验技术和加工工艺。
设计课可以设置为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器件设计等,通过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科研项目,邀请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置科研训练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方法和技能。
通过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发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实习实践实习实践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习实践,让学生接触产业环境,了解企业运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进行暑期实习或实习项目,让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所学知识,积累工程经验。
学校还可以设置实习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lish-Taught)专业代码:080704 学制:4年Program Code: 080704Duration: 4 years培养目标:面向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历史机遇和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胜任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的复合型集成电路工程精英人才。
Educational Objectives: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and Dawan District, we should cultivate adv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ic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national sentiment and hi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ic training of engineers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qual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It has the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as well 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a compound qualified talents who’s capabl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circuits engineering.毕业要求:①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接触和掌握电子行业部分营运知识,为解决企业电子工程实际复杂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②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的基本原理、方法、手段和电子行业营运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工程中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③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微电子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④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⑤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微电子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⑥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工程实践和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⑧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⑨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⑩沟通:能够就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⑪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微电子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⑫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Student Outcomes:① Master solid professional basic knowledge, basic principle, method and means, and apply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exposure and master some operating knowledge in microelectronics industry and set the knowledge foundation to solve the actual complex problems of enterprise electronic engineering.② Problem Analysis: An ability to identify, formulate and analyze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reaching to substantiated conclusions using basic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scienc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is major, operating method, means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knowledge .③ Design / Development Solutions: An ability to design solutions for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innovatively electronic systems, components or process that meet specific needs with societal, public health, safety, leg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④ Research Ability: An ability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of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based on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adopting scientific methods includ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and synthesis of information to provide valid conclusions.⑤ Applying Modern Tools: An ability to create, select and apply appropriate techniques, resources, and modern engineering and IT tools, including prediction and modelling of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complex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ctivitie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⑥Engineering and Society: An ability to apply reasoning informed by contextual knowledge of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to assess societal, health, safety, legal and cultural issues and the consequent responsibilities relevant to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omplex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⑦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impact ofengineering practice to professional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contexts and ne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⑧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scienc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bide b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andards responsibl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⑨ Individual and Teams: An ability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as an individual, and as a member or leader in diverse teams and in multi-disciplinary settings.⑩Communication: A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 complex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blems with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and with society at large, such as being able to comprehend and write effective reports and design documentation, make effective presentations, give and receive clear instructions, and communicate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s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⑪Project Management: Demonstrat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to func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s.⑫ Lifelong Learning: A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and an ability to engage in independ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continuously and adapt to new developments.专业简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建立该专业的10所工科院校之一,后历经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名称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