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旅游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二 .大连 市旅 游业发 展 的现 状分 析
( 一) 优 势分析
游业难 以获得突破式 发展 。同时, 通过对大连旅游产品的游客参
与度调 查 , 大连旅游产 品的顾客参与 度较低 , 大多数产 品以参观 1 、区位优势 。大连位于渤海东部 , 毗邻太平洋 , 是 中国东北 游 览为主 , 可 以让顾客参与其中的产 品和服务较少。 部 的重要 港 口, 黑龙江 、辽宁 、吉林三省 的物资 出 口主要通过 此港 口。同时 , 大连在我国军事和 国防建设方面也具有重要 的战 三 大 连旅游 业发展 的对 策建议
一
旅游业 竞争 力的基 本理 论
竞 争 优 势理 论
2 、旅游地 区有限 。从地 理位置 角度讲 , 大连市 里是旅游 业
最发达 的区域 。也就 是说 , 从整个大连市 来说 , 大连旅游业最 发 达 的地 方在大连南部地 区 , 北部地 区相对 落后 。其 中, 在大 连市 世界著名竞争力 专家 , 美 国哈佛大学迈克 尔 ・ 波特 教授认为 六个主要 因素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大 , 即需求条件 、生产要素 、 里, 又以南部靠 海地 区较为发达。大连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态势尚
来, 垃圾成堆 , 草木被踏的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 , 这种人山人海的 现象 , 对 大连的交通也是一种考验。
1 0 0 现代商业 MODE R N BU SI NE SS
略地 位 , 是我 国东北 部的军事要塞 。从 国际角度 来讲 , 大连是亚 ( 一) 培 养和 引进专 业人才 人 才是促进 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从政府 的角度 讲 , 应该继 洲北 部和东部 的重要货物集 散地 , 东临 日本 和韩国 , 在 东北地 区 续促进 高校 旅游 专业 人才的培 养 , 鼓励和 引导高校和企业 引进专 业 人才 。同时 , 应该 利用大连 的高校资源优 势 , 促进 企业和高校 2 、资源优势。 ( 1 ) 气候适宜 。大连位于亚 欧大 陆北部 , 北面临 山, 其余三 面 联合 , 让 高校 明确 企业需要什么 样的旅游人 才 , 让企 业为促进 高 校旅游 专业 发展提供机会和帮助 。 环海, 属于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 同时 , 由于 大连三面环海 , 海 洋 性特点较为明显 , 气候 湿润 , 温和多风 。大连冬暧夏凉 , 是避寒避 ( 二) 举办大 型文 化活动 旅游业 发展 的重要趋 势之一 , 就 是文化旅游 。文化旅 游 , 顾 暑胜地 。 与这两个 国家的贸易往来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发展现状大连市是中国较早开展旅游业的城市之一,旅游产业在大连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多年来,大连市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从单纯的海滨游慢慢转变为具有多种特色的城市旅游目的地。
目前,大连市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沿海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旅游。
沿海旅游是大连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沿海线路,如星海湾、金石滩、老虎滩和棕榈滩等地。
城市文化旅游则以大连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建筑为主,如俄式建筑和日式建筑。
健康养生旅游则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大连市拥有多个温泉度假村和海滨养生中心。
2. 问题分析尽管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已有多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旅游资源单一尽管沿海线路包含多个景区,但大连市的旅游资源以海滨景区为主,缺乏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2)未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一些潜在的旅游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中山公园和森林动物园等。
(3)旅游接待服务质量不高在旅游接待服务方面,大连市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旅游接待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3.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连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开发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大连市应利用丰富的地域优势,加大对非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例如大连市的山水田园、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建筑等。
(2)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3)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大连市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旅游业集约化经营,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和旅游营销能力,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4)拓宽旅游市场应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例如开通直航线路、加大对旅游品牌形象的推广和宣传,促进大连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界各 国都十 分重 视海 洋经 济 ,许 多 国家和 地 区都 海岸 线 9 36k 0. m;岛屿面 积 177 , 岛屿 岸线 8. k
将 成 为 旅 游 业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方 面 ,与 海 洋 石 油 、海洋 工程 并列 为海 洋 经济 的三大 新兴产 业 。 世 界各 国都在各 自的领 海 以及广 阔的公海 、 大 洋领 域开 发旅 游 资源 、建 设旅 游 基地 ,开 辟 了
112 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
目前 , 已发 现 古 、近 代 遗 迹 11 处 , 国家 .万
级 和 省级 重 点文 物保 护 单位 14处 。营 口金 牛 山 4
猿 人化 石 、建 平 牛河 粱新 石器 时代 红 山文 化遗 址
1 辽 宁 省 滨海 旅游 资源 类 型特 点和 分 区
关键词 滨海旅游 发展 战 略 辽 宁 省
在 陆域 资源 日益 短缺 、人 口膨 胀 及城 市化 进
程加 速 的今 天 ,海洋 对人 类的 生存 意义 重大 。世 提 出 “向海 洋进 军 ” 的 口号 。作 为世 界第 一 大产 业 的旅 游业 与海 洋 结合 是大 势所趋 ,滨海 旅 游业
别 占全 国 总数 的 7 . 和 7 . % 。辽 宁省 现 有 04 28
多岸段 水质 优 良,沙 细滩 平 ,适 宜建 设各类 海 水 丽 的海 上旅 游 景观 ,尤其 是地 质珍 迹 不仅 典型 、
滨海 旅游 景 点 1 7 ,天 然海 水浴场 7 处 ,海洋 浴 场 。近岸 岛、礁 犹 如一 条蜿 蜒 的玉 带 ,构成 靓 9处 2
止山海关老龙头 ,大陆岸线长 2 3. 7 m,占全 68 1 k
国总岸线 的 1 % ,其 中渤海岸线 1 3.7k 2 32 m,黄 2 62k 占中 国 岛 屿岸 线 总长 的 4 4 。沿 黄海 2 m, .% 的主要 岛屿有外 长 山列 岛 、里 长 山列 岛 、石 城 列 岛和 大 、小鹿 岛等 ;沿 渤海 主 要 岛屿有 菊花 岛、 大 小笔 架 山 、长 兴 岛 、凤 鸣 岛、西 中 岛 、东西 蚂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一、滨海旅游基本概况滨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滨海旅游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滨海旅游资源是指在滨海地带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是开展滨海旅游的基础。
滨海旅游业包括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
大众旅游、自主旅游时代,滨海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紧随潮流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二、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1、滨海旅游相关政策滨海旅游业是滨海旅游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支柱产业。
由于海岛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细分方向,借鉴国外知名的巴厘岛、普吉岛、济州岛等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我国消费升级、旅游需求提升的影响下,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2、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2019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
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
近年来,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滨海旅游的需求也开始增多,年轻旅游群体更倾向选择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性较强的旅行方式,滨海旅游逐渐成为他们度假、旅行的首选。
丰富多彩的玩法,别具个性的消费观念,是他们引领旅游消费潮流的新方式。
中国滨海旅游人群中00后占比21%,90后占比16%,80后占比28%,三个年龄层占据总人次的65%,00后群体占比明显,已成为新的消费主力。
2018年中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19年中国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
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972020年5期 (2月中旬)地方经济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海洋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洋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凭借其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迅速。
本文深入分析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特色、面临的劣势与挑战,从而提出促进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旅游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大连大连市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拥有东北地区最佳海滨旅游景观,宜人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优势。
大连市海滨资源类型齐全,有长达2 211公里的海岸线,海水、沙滩、岛屿、礁石、森林让其海洋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时,大连也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也是全国海水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所以具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海岸地质变化。
大连市具有的高质量海滨旅游资源和市政府大力的支持与扶持,使得大连市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大连旅游产业支柱。
2016年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的正式运营,有助于大连市海洋旅游产业更进一步。
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特色、面临的劣势与挑战,从而提出促进大连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连发展海洋旅游的优势(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大连海岛拥有风景宜人、环境秀美的自然生态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然、不加修饰的景观。
大陆岛是大连海岛的主要形式,因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人们在这里感受脱离世俗的海岛风光,欣赏潮起潮落,以及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奇景,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科考的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前来旅游的游客来说,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要比人为制造的景点更具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海岛上所具有的历史气息也是其一大特色,这里不但包含了长山群岛海军根据地石碑和中日甲午战争的辉煌历史,还有一些宗教建筑“三元宫”等,以及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海上大寨”等,为大连海岛的人文特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的自然景观及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各类人文资源,这都是海岛的旅游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范佳如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18期摘要:海滨旅游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宗旨,集趣味性、创意性、综合性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居民对休闲放松需求的提高,海滨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者所青睐的游憩方式之一。
大连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在国内外海滨旅游城市中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后续乏力的困境,使之与众多知名海滨旅游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章在介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中国其他海滨城市发展的独到举措,为大连海滨旅游更上层楼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对策一、大连海滨旅游开发现状(一)大连自然环境大连别称滨城,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是东北地区的首要海上门户及重要风景旅游名城。
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之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约为10℃。
气候条件优越,海滨资源种类齐全。
(二)大连社会环境大连交通通达度高,形成了航空、水运、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旅游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旅游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娱乐、旅行社等产业均形成了向好发展态势。
截至2018年年底,大连市共拥有星级旅游饭店(宾馆)132家,旅行社475家,国家A 级旅游景区57个。
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国际服装节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也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
大连市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区域间合作,力图建设中国—中東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人力与资本的集聚效应、黄金海岸服务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高,引领滨水地区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
(三)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据大连市统计局统计,2019年大连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288.1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10.4%;全年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10.3万人次,同比增长3.7 %。
2024年滨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滨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滨海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海滨地区为主要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滨海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消费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了解滨海旅游市场的前景。
市场规模滨海旅游市场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滨海旅游市场的总体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其中,国内滨海旅游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境外游客对滨海旅游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意识的增强,滨海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发展趋势滨海旅游市场的发展正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多元化旅游产品已经成为滨海旅游的发展方向。
除了传统的沙滩游泳、日光浴等活动外,人们对于海洋文化、海洋科普等方面的旅游需求也逐渐增加。
其次,滨海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明显。
通过与娱乐、体育、餐饮等行业的深度结合,滨海旅游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保护海洋资源,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已成为滨海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滨海旅游市场正逐渐向智慧旅游靠拢。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利、智能的旅游服务将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消费模式滨海旅游市场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传统的滨海旅游模式主要以度假村、沙滩酒店为主,游客在海滨地区度过整个假期。
然而,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多样化,滨海旅游市场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消费模式。
例如,短期滨海旅游、一日游、主题旅游等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此外,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成为滨海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行程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滨海旅游市场的繁荣。
总结综上所述,滨海旅游市场正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趋势多元化,消费模式不断创新,这些因素将推动滨海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追求市场拓展的同时,滨海旅游市场也需要积极应对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连海滨旅游持续发展对策探析

大连海滨旅游持续发展对策探析摘要:大连海滨开发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对城市的多元化、国际化和生态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大连海滨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也逐步成为热点问题。
大连海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高公共服务意识;提高从业者整体素质;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区域性旅游合作。
关键词:大连;海滨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对策一、大连海滨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旅游休闲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依靠自身的环境优势和人文旅游资源,坚持依法管理,合理开发,严格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逐步形成以海滨旅游带为主体,以海滨景区、海滨城市及度假区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大连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城市,海滨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并且高于全国水平。
从大连旅游局获悉,2012年大连地区接待海内外游客高达4943.28万人次,收入达到767.20亿元,同期相比增长了18%。
入境游客128.8万人次,同比增长10.09%,旅游外汇收入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9%,新增旅游就业约1.1万人。
滨海旅游业逐步成为大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即将成为大连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大连海滨旅游业发展的优势1.区位环境优越大连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汇处,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区比邻,地理区位得天独厚,同时也是内陆城市与外界沟通联系的窗口城市和渤海湾的犄角城市。
在交通运输上来讲,大连交通工具齐全,有陆、海、空综合型、立体化、全方位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与全国范围的其他沿海城市相比也具有一定优势。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大连与其他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所在。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310/3049 .jpg"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310/3050 .jpg" />2.海洋资源优势明显大连拥有雄厚的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大连旅游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滨海旅游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以海洋资源为主体,休闲旅游与观光游览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域为基础,围绕渤海和黄海2条滨海带进行带状铺张式开发的形势。
据统计,2007年大连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接待海外游客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市GDP的10.38%;旅游创汇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截至2007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06家,增加1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6家,增加7家;旅行社378家,增加5家。
滨海旅游正在成为大连旅游业的支柱,滨海旅游业正成为大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北位于38°43′N-40°10′N之间,东西位于120°58′E-123°31′E之间,属受海洋性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
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大连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点鲜明,可以概括为水、滩、景、特。
(1)“水”指以海景为主的旅游景点。
在2005年完成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大连市共普查到“观光游憩海域”类旅游资源73个,其中48个已开发、25个未开发。
这些旅游资源中不乏棒棰岛海滨浴场、星海湾、金石滩十里黄金海岸等五级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成了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的领先带头形势。
(2)“滩”即海滩,是指海洋沿岸沙质地面,它与水共同构成了浴场的主体。
这是大连滨海旅游的最大特色之一。
海滩是游人享受阳光和海水的主要场所,同时适合开展沙雕、沙滩排球等具有现代文明特点的艺术、体育类活动。
大连滨海沿岸分布着众多沙质柔软细腻、滩涂广阔平坦的优质沙滩,仙浴湾海滨浴场、棒棰岛海滨浴场、傅家庄浴场等皆久负盛名。
(3)“景”是由沿海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构成。
大连属基岩海岸,这里岸线曲折,岬湾间布,山丘临海,基岩裸露。
在海浪的磨蚀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
如老虎滩的海蚀柱“老虎牙”,海蚀崖“虎头崖”,海蚀洞“老虎洞”;金石滩千姿百态的海蚀礁石:百兽登岸、玫瑰石、海豹背天、蟹螯石、鲲鹏展翅、达摩面壁、八仙过海等,还有被称为“海上小桂林”的长海银窝石林。
除自然“景”外,近代战争遗迹是大连的重要人文景观。
旅顺是我国日、俄战争遗迹最集中的地区。
帝国主义在旅顺厮杀而留下的战壕、工事、“纪念物”触目皆是。
整个旅顺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露天战争遗址。
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址博物馆、人文景观不仅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4)“特”是指海岸地质、海洋水文、动植物等独特景观以及丰富的海珍产品。
大连有我国罕见而完整的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沉积岩石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化石;有典型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白云山莲花状构造;有奇特的生物资源:蛇岛的蝮蛇;还有奇特的海洋水文资源:黄渤海分界线两侧的水色明显不同。
另外,大连盛产鱼、虾、蟹类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为“海食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
3.广阔的客源市场作为东北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东北三省是其稳定的国内客源市场。
随着西部开发带来的中国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的经济辐射力将变大,其腹地可能扩展到西北、华北甚至全中国,这将带动大连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扩大。
另外,大连的都市风情,经济活力对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将使西部市场成为大连潜在的国内市场。
另外,大连的国际市场以日、韩为主,日、韩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和旅游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5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倍增,而大连作为旅游需求势头强劲的东北亚的中心将受益非浅。
历史上的联系和空间上的邻近同样使俄罗斯成为大连潜在的广阔的客源市场。
三、滨海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资源与环境保护不够一些滨海景区不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
一些旅游者也缺乏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滨海旅游资源不断遭到人为破坏。
例如,大连黑石礁滨海岩溶石林,是驰名中外的海岸景观,是大连的“旧八景”之一,后因炸礁取石,填海晒海带,使礁林破坏殆尽。
金洲区大窑湾的老沙砾堤、旅顺口区的大艾子口砾石堤,柏岚子的鹅卵石堤、黄龙尾的砂堤等,因盲目挖采石砂石料而早遭到严重破坏,自然风景大为改观。
星海公园南部海面的老偏岛岛内琳琅满目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旅游价值极高,是大连近海海面的特有景观,可是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导致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被采打用以做盆景。
景区附近时有毁林现象,河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活垃圾显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浴场受海岸侵蚀影响,海滩缩小,水体浊度增高,受陆源污染物入海影响,浴场水质逐渐恶化。
2.旅游商品缺乏特色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成为削弱大连旅游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大连中高档的旅游商品包括陶艺、豆画、发光画、麦秸画、贝雕画等系列产品,低档的则是随处可见的贝壳小饰物等。
这些商品的主题性、差异性、系列性都很低。
一些开发商认为开发旅游商品利润低,因而投资少,造成了大连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滞后,这与大连旅游产业定位极不相称。
目前发达国家旅游商品收入已占到旅游总收入的60%,而大连旅游商品收入只占20%左右。
3,滨海旅游时空发展不平衡大连滨海旅游的季节性十分明显,游客多集中在5-10月,特别是7、8、9三个月为旅游旺季,其他各月游客锐减,为旅游淡季。
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等旅游收入增多,但也极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旅游的效果。
淡季时,则会导致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和大量服务人员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设施、人员及资金的很大浪费,经济效益同样也受到影响。
另外,滨海旅游空间发展也不平衡,从全市来看,市中心区及近郊区较发达,北三市及长海县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从市区来看,南部海滨、旅顺和金石滩是热点地区,其它地区如金州区的古文化与生态资源相结合的大、小黑山,沿沈大高速公路和丹大高速公路两侧的农业观光园区,中山区的韩国风情一条街及西岗区的日本料理一条街等旅游项目还未得到充分开发。
4.旅游服务水平不相适应旅游要吸引各国旅游者,一是靠旅游产品的独特和品位,二是要靠服务质量作保障。
目前大连旅游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
以旅游服务设施中的厕所为例,近年来虽然改善很快,但在旅游要素中仍是旅游者评价最低的。
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而大连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规模很小,迄今主要依托大连旅游政务网、浪漫之都——大连(即大连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
这些信息资源中,静止的信息多,更新的信息少;常规介绍的方式多,电子商务的方式少。
而各大旅行社的网站更是散兵游勇的多,联网共享的少,信息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建立行业协调补充机制滨海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
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先导产业,滨海旅游业发展能带动其他诸业的发展,但其他行业的发展,却往往会反过来对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综合协调各行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布局,对滨海旅游业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合理分配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如采取税收、基金方式、来补偿对资源和环境的损耗的做法,值得参考借鉴。
此外,还要加大力度研究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将滨海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
同时要合理开发滨海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执法管理,重点应加强对陆源污染物的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物的发生。
2.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文化是提高旅游产品品位的重要手段,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以体现特色和品位为本质。
开发海洋文化旅游产品,既要加大对新的海洋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性投入,又要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通过优化配置,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市场卖点。
要加大大连海滨旅游吸引力,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挖掘独具特色的“浪漫之都”内涵并将之体现于旅游项目之中,形成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特色旅游商品。
大连滨海旅游开发可挖掘渔家民俗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现代滨海艺术文化等内涵,组成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
一方面,可根据大连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设计各种旅游路线,拓展大连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广度;另一方面,从文化旅游的终极关怀角度和文化旅游兴趣的转换角度,实现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效连接,构筑大连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3.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旅游产品开发上,可以开发适合淡季的项目或季节性不强的项目,可以采用价格策略,实施淡旺季差异价格,举行大型有号召力的促销活动,为下一个旺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利用市区与北三市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及市区旅游业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冰峪景区、安波温泉、龙山湖水库、碧流河水库、步云山等北三市的山水风光,形成以市区为龙头,北三市及长海县为补充的区域发展态势。
4.完善旅游业软环境提升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地位,建立起高效精干、充满活力的行业行政管理机构;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搞好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开发,重大旅游活动和宣传促销的策划。
建立以政府为导向,以吸引外资和社会融资为主体,以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大对滨海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政策方面要给予倾斜、鼓励和支持;鼓励本土旅游企业同国内外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部门监管,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坚决制止各种欺诈行为和蛮横的服务态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另外,还要加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各大旅游院校,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会议,为大连滨海旅游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