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钢丝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钢丝绳磷化涂层技术

r e a s o n f o r t h e f a i l ur e o f t h e r o p e. Ph o s ph a t e c o a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t h e r o pe p ho s p ha t e t r e a t me n t be f o r e t wi s t i n g s h a r e s a n d
s u r f a c e,r e d u c i n g s l i di ng f r i c t i o n t o p r o mo t e i n hi b i t t he wi r e s ur f a c e d a ma g e a n d re f t t i n g f a t i g u e O C C U R S . Th us i t e x t e n d s t h e
皮带 进行 代替 , 然 而 当进 行 更 换 时 发 现 钢丝 绳 数 目 存在 差异 , 横滨 带钢 丝绳 数 目为 1 2 3根 , 国产皮 带 钢 丝绳 数 目为 1 5 9根 , 因 此如 何 对钢 丝绳 进行 搭 接 形 式 的选择 及选 择钢 丝绳 摆放 形对 于皮 带机 接头 硫化 质量 产生 重 大 的影 响 。为此 采用 了二 级搭 接方 式 的 同时尽可 能使 钢 丝绳 均 匀 摆 放 , 在 保 证 胶接 强 度 的 前提 下适 当延 长 接 头 长 度 可 以有l a r e a d e c r e a s e s t o s t r e s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c c ur s .I t p r o mo t e s i ni t i a t i o n o f f a t i g u e mi c r o c r a e k s .F r e t t i ng f a t i g ue i s t he ma i n
常见磷化和喷塑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常见磷化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磷化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现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总结归纳。
序号质量外观外观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 无磷化膜或磷化膜不易形成工件整体或局部无磷化膜,有时发蓝或有空白片1.工件表面有硬化层2.总酸度不够3.处理温度低4.游离酸太低5.脱脂不净或磷化时间偏短6.工件表面聚齐氢气7.磷化槽液比例失调,如P2O5含量过低8.工件重叠或工件之间发生接触1.改进加工方法或用酸洗、喷砂去除硬化层,达到表面处理要求2.补加磷化剂3.升高磷化槽液温度。
4.补加磷化剂5.加强脱脂或延长磷化时间6.翻动工件或改变工件位置7.调整或更换磷化槽液8.注意增大工件间间隙,避免接触2 磷化膜过薄磷化膜太薄,结晶过细或无明显结晶,抗蚀性能差1.总酸度过高2.磷化时间不够3.处理温度过低4.促进剂浓度高5.工件表面有硬化层6.亚铁离子含量低7.表调效果差或表调失效1.加水稀释磷化槽液2.延长磷化时间3.升高处理温度4.停止添加促进剂5.用酸洗或喷砂清理,达到表面处理要求6.插入铁板,并检测总酸度或游离酸度变化情况7.更换或添加表调剂1序号质量外观外观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3磷化膜结晶粗大磷化膜结晶粗大、疏松、多孔、表面有水锈1.工件未清洗干净2.工件在磷化前生锈3.亚铁离子含量偏低4.游离酸度偏低5.磷化温度低6.工件表面产生过腐蚀现象1.强磷化前工件的表面预处理2.除锈水洗后减少工件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3.提高亚铁离子的含量,如补充磷酸二氢铁4.加入磷酸等,提高游离酸度5.提高槽液温度6.控制除锈时间或更换除锈剂4 磷化膜挂灰磷化膜干燥后表面有白色粉末1.槽液含渣量过大2.酸比太高3.处理温度过高4.槽液沉渣浮起,黏附在工件上5.工件表面氧化物未除净6.溶液氧化剂含量过高,总酸度过高1.清除槽底残渣,并定期过滤2.补加磷化剂3.降低磷化处理温度4.静置磷化槽液,并翻槽5.加强酸洗并充分水洗6.停加氧化剂,调整酸的比值5磷化膜发花磷化膜不均匀,有明显流挂痕迹1.除油不干净2.表调剂效果不佳或已失效3.磷化槽液喷淋不均匀4.工件表面钝化5.磷化温度低1.强脱脂或更换脱脂剂2.更换或补充表调剂3.检查并调整喷嘴4.加强酸洗或喷砂5.提高磷化温度2序号质量外观外观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6 磷化膜发黑局部呈黑条状,膜黑且粗糙1.促进剂浓度太低2.酸洗过度1.加促进剂2.控制酸洗时间7磷化表面生锈磷化后工件表面产生黄色锈斑或锈点1.磷化膜晶粒过粗或过细,使耐蚀性降低2.游离酸含量过高3.工件表面过过腐蚀4.溶液中磷酸盐含量不足5.工件表面有残酸6.磷化槽沉淀多,已堵塞喷嘴7.处理温度低8.设备原因,如喷淋的压力过大、喷嘴方向等1.调整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例2.降低游离酸含量,可加氧化锌或氢氧化锌3.控制酸洗过程4.补充磷酸二氢盐5.加强中和水洗6.检查喷嘴并进行清理,检查磷化槽沉淀量7.提高处理温度8.逐一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8 磷化膜发红磷化膜红但不是锈1.铜离子渗入磷化液2.酸洗液中的铁渣附着1.注意不用铜挂具,用铁屑置换除去或用硫化处理,调整酸度2.加强酸洗过程的质量控制9 膜呈彩虹花斑用指甲划过无划痕,对光观察呈彩虹色1.促进剂浓度过高2.促进剂分布不均匀3.除油不彻底1.停加促进剂2.充分搅拌,使之均匀3.补加脱脂剂3序号质量外观外观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0 磷化槽液变黑磷化槽液变黑浑浊1.槽液温度低于规定温度2.溶液中亚铁离子过量3.总酸度过低1.停止磷化,升高槽液温度至沸点,保持1-2h,并用空气搅拌,直至灰色原色2.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等3.补充硝酸锌,提高总酸度11 磷化膜发蓝磷化膜部分表面产生紫蓝色彩表调剂的PH值不在工艺范围2.表调与磷化间隔区的水务喷嘴堵塞3.磷化槽液的锌离子含量不足4.磷化槽液的促进剂含量不够1.补加表调剂或补加Na2CO3,以提高PH值2.检查、清扫水务喷嘴3.补加磷化液或硝酸锌4.补加促进剂12 涂膜气泡涂装后,涂膜发生起泡现象1.磷化后水洗不充分2.清洗水被污染3.纯水的水质不好4.吊架或传送带上滴落水1.检查喷嘴或水洗方法2.增加供水量,控制清洗水的电导率在150μS/cm以下3.控制纯水的电导率在5μS/cm以下4.消除这类滴水4(二)喷塑常见问题一览表问题点主要原因解决措施1)针孔①板面锈蚀;②镀锌底材含氢离子;③磷化前处理后发黄;④工件磷化后,水洗不干净,尤其在工件四周表现为圈状针孔;⑤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水呈酸性;⑥粉末质量。
磷化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磷化后的工件

磷化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
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化膜厚度或膜重、磷化膜或后处理以后的耐蚀性三大共性指标。
根据磷化用途有时还要检测:磷化与漆膜配套性、磷化膜硬度、摩擦系数、抗擦伤性等指标。
关于磷化的三共性指标,可参照如下标准及方法。
磷化膜外观:采用目测法,相关标准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膜厚度测量采用GB 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按照GB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或GB 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
膜重测量采用重量法,可依照GB 6807《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或GB 9792《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
耐蚀性:检测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可采用硫酸铜点滴法,氯化钠盐水浸泡法和盐雾试验法。
点滴法和盐水浸泡法可依照GB 6807-86《钢铁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磷化膜经过后处理如涂油,涂蜡,涂漆后一般进行盐雾试验检验。
盐雾试验可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
建立涂装前处理生产线,先要完成工艺设计,然后才能进行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因此工艺设计是建立生产线的基础,正确、合理的路线对生产操作及产品质量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工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工艺流程等。
在磷化工序中,由于各个磷化液生产厂家和就应用厂家基于不同的性能要求,涉及不同配方的磷化液在磷化工艺中应用。
但规模商品化应用的也仅只有几大主要类型,如轻铁系、锌系、锰系、锌钙系,所采用的的促进剂基本都是钼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有机硝硝基化合物等。
磷化处理温度通常为常温型5~30℃,低温型35~45℃,中温型50~70℃。
磷化钢丝工艺技术

磷化钢丝工艺技术磷化钢丝工艺技术是一种将钢丝表面进行磷化处理的工艺技术。
磷化是指将金属表面与磷酸盐接触,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形成一层磷酸盐溶液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致密、均匀的磷化膜。
磷化钢丝工艺技术主要应用于防腐蚀和改善钢丝表面性能的领域。
磷化膜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以及润滑性能,可以提高钢丝的使用寿命和磨损性能。
同时,磷化膜还能增加钢丝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抗剪切性能。
磷化钢丝工艺技术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钢丝表面的油污、锈蚀物等杂质进行清除。
清洗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水冲洗、超声波清洗等,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酸洗、碱洗等。
2. 酸洗:将钢丝浸泡于稀酸溶液中进行酸洗。
酸洗有助于去除钢丝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物等有害物质,并为后续的磷化处理做好准备。
3. 磷化:将酸洗后的钢丝浸泡于磷酸盐溶液中进行磷化处理。
磷化处理的温度、酸性度以及时间等参数需要根据钢丝材料的不同进行调控,以获得最佳的磷化效果。
4. 中和:将磷化完成后的钢丝浸泡于碱性中和溶液中进行中和处理。
中和可以中和磷酸盐和酸洗液残留在钢丝表面的残余酸性物质,防止对钢丝表面产生侵蚀。
5. 比重检查:使用比重计测定中和液的比重,以确保中和液的酸碱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钢丝表面的磷化膜质量。
磷化钢丝工艺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
相比于其他表面处理工艺如镀锌、热处理等,磷化工艺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同时,磷化膜均匀致密,不易掉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然而,磷化钢丝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磷化膜的成膜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其次,磷化膜对于一些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的抵抗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腐蚀破坏。
此外,磷化膜的硬度较低,不能满足一些特殊领域对于硬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总的来说,磷化钢丝工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在钢丝的防腐蚀、摩擦性能提升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创新,磷化钢丝工艺技术有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钢丝产品质量的需求。
关于磷化工序的浅解

关于钢丝〔盘条〕磷化的浅解1.0磷化的目的和基本原理:1.1钢丝表面涂着物的特性:钢丝的加工和使用,要求材料在保存或加工过程和加工结束后的一定时间段内,材料表面不产生锈蚀或表面涂着物不产生潮解;在加工过程中得到低的摩擦系数。
钢丝因再加工和使用的需要,钢丝表面选择的涂着物有:涂石灰、涂硼砂或其类似物、电镀金属、磷化等。
电镀金属仅是在一些特殊产品的要求而使用。
涂石灰是早期钢丝生产工艺中广泛使用的方式,它成本低;但是这种方式在再加工时产生粉尘有害健康且不适应高速拉拔。
涂硼砂是适用于高速拉拔且成本低廉的方式。
虽然它易于潮解,但对涂后的中间品有适当的管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且特别在涂后直接拉拔的工艺是被广泛选用。
目前国外虽开始限制使用硼砂产品,因此出现其类似物。
但是这种涂层只适用于中间产品的表面而不适用于最终产品的表面;因为它抗锈蚀能力差,但强于石灰涂层。
磷化的涂着层具有一定的抗锈蚀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电抗;在后加工过程中得到低的摩擦系数。
好的磷化膜本身具有很好的塑性,在变形中能够很好地保持其连续性;同时,它不仅能和皂——硬脂酸钠,发生反应产生更有利于润滑的金属皂类,而且其表面又可以很好地附着皂液和润滑剂;这有利减小变形摩擦因数、减少模具磨损。
1.2 磷化膜的形成和特性:1.2.1 磷化技术的机理:磷化处理过程是化学与电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是由下述步骤组成:a.酸的浸蚀使基体金属表面 H+ 离子浓度降低。
当金属表面与酸性磷化液接触时,钢丝表面被溶解,使金属与溶液中酸反应产生氢,从而使界面的 PH 值上升,以致磷酸锌〔以锌系为例〕沉积于钢丝表面。
由于亚铁在溶液中的存在,不论因酸后的带入还是在槽内反应产生,磷酸铁锌也同时沉积于钢丝表面。
其总反应方程如下:5Zn(H2P04)2+Fe(H2P04)2+8H20--+ Zn 3(P04)2。
4H20+ Zn 2Fe(P04)2。
4H20+ 8 H3P04磷酸盐沉淀的副反应将形成磷化沉渣,即亚铁离子被氧化后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铁在溶液中沉淀:Fe³¯+ P04³¯==FeP04但是在这钢丝表面的二种磷膜沉积物有不同的特性;称前者Zn 3(P04)2。
钢丝拉拔磷化技术研究

钢丝拉拔磷化技术研究关键词:钢丝;化学磷化;拉拔;电解磷化钢丝表面的润滑涂层在钢丝拉拔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质量好的润滑涂层不仅可以减少拉拔时与拉丝模具摩擦系数,还能保证钢丝拉拔后钢丝表面的质量。
特别是当钢丝在高速拉拔时,好的润滑载体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润滑涂层可以降低钢丝与模具之间产生的温度、减少模具的磨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钢丝的性能和减少钢丝表面刮伤。
目前,多采用磷化工艺对钢丝表面进行拉拔前的预处理。
磷化是钢丝基体与磷化液反应生成一层磷化膜,这种磷化膜是由一些微小的晶体组成具有一定的粗糙度[1],可以为作为润滑涂层的载体,能大大提高润滑涂层的质量。
所以,钢丝的拉拔磷化工艺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一、磷化膜的形成机理、特性与性质(1)磷化膜的形成机理当Fe与H+反应后会消耗该活性点微区的大量H+,由于电离的H+补给量小于该活性微区的消耗量,必将导致该活性点微区的PH升高。
该活性微区周围的Mn2+、Ca2+、Zn2+、Fe2+与PO43+很容易达到不溶性磷酸盐的溶度积,生成带有四个结晶水磷酸盐晶体,并以此微区为中心不断向周围形成连续的晶体,最终在钢丝表面形成一层连续均匀的磷化膜。
(2)磷化膜的特性磷化膜是由Me3(PO4)2·4H2O和Me2Fe(P04)2·4H2O组成。
以锌系磷化液为例;Me 3(P04)2·4H2O和Me 2Fe(P04)2·4H2O分别为Zn3(P04)2·4H20和Zn2Fe(P04)2·4H20前者称为H相,后者称之为P相,H相为棒状晶体,继续磷化时层结构变为层状结构。
H相在PH为8~10的条件下与皂液中的硬脂酸钠生成一层润滑性很好的硬脂酸锌;硬脂酸锌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延展性、润滑性。
P相是球状多孔性的晶体,结构比较疏松。
不利于皂化反应,只利于对皂化液的吸附。
在钢丝的磷化时我们需要较多H相的生成,因为它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吸附性、润滑性。
关于磷化工序的浅解

关于钢丝〔盘条〕磷化的浅解1.0磷化的目的和基本原理:1.1钢丝表面涂着物的特性:钢丝的加工和使用,要求材料在保存或加工过程和加工结束后的一定时间段内,材料表面不产生锈蚀或表面涂着物不产生潮解;在加工过程中得到低的摩擦系数。
钢丝因再加工和使用的需要,钢丝表面选择的涂着物有:涂石灰、涂硼砂或其类似物、电镀金属、磷化等。
电镀金属仅是在一些特殊产品的要求而使用。
涂石灰是早期钢丝生产工艺中广泛使用的方式,它成本低;但是这种方式在再加工时产生粉尘有害健康且不适应高速拉拔。
涂硼砂是适用于高速拉拔且成本低廉的方式。
虽然它易于潮解,但对涂后的中间品有适当的管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且特别在涂后直接拉拔的工艺是被广泛选用。
目前国外虽开始限制使用硼砂产品,因此出现其类似物。
但是这种涂层只适用于中间产品的表面而不适用于最终产品的表面;因为它抗锈蚀能力差,但强于石灰涂层。
磷化的涂着层具有一定的抗锈蚀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电抗;在后加工过程中得到低的摩擦系数。
好的磷化膜本身具有很好的塑性,在变形中能够很好地保持其连续性;同时,它不仅能和皂——硬脂酸钠,发生反应产生更有利于润滑的金属皂类,而且其表面又可以很好地附着皂液和润滑剂;这有利减小变形摩擦因数、减少模具磨损。
1.2 磷化膜的形成和特性:1.2.1 磷化技术的机理:磷化处理过程是化学与电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是由下述步骤组成:a.酸的浸蚀使基体金属表面 H+ 离子浓度降低。
当金属表面与酸性磷化液接触时,钢丝表面被溶解,使金属与溶液中酸反应产生氢,从而使界面的 PH 值上升,以致磷酸锌〔以锌系为例〕沉积于钢丝表面。
由于亚铁在溶液中的存在,不论因酸后的带入还是在槽内反应产生,磷酸铁锌也同时沉积于钢丝表面。
其总反应方程如下:5Zn(H2P04)2+Fe(H2P04)2+8H20--+ Zn 3(P04)2。
4H20+ Zn 2Fe(P04)2。
4H20+ 8 H3P04磷酸盐沉淀的副反应将形成磷化沉渣,即亚铁离子被氧化后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铁在溶液中沉淀:Fe³¯+ P04³¯==FeP04但是在这钢丝表面的二种磷膜沉积物有不同的特性;称前者Zn 3(P04)2。
磷化 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35磷化实用技术讲座(15) ——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磷化(Ⅵ)——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
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化膜厚度或膜重、磷化膜或后处理以后的耐蚀性三大共性指标。
根据磷化用途有时还要检测:磷化与漆膜配套性、磷化膜硬度、摩擦系数、抗擦伤性等指标。
关于磷化的三共性指标,可参照如下标准及方法。
磷化膜外观:采用目测法,相关标准GB 11376-89《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 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
磷化膜厚度或膜重:膜厚度测量采用GB 6462《金属的氧化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法》,也可采用测厚仪,按照GB 4956《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或GB 4957《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测量涡流方法》。
膜重测量采用重量法,可依照GB 6807《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或GB 9792《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
耐蚀性:检测磷化膜本身的耐蚀性可采用硫酸铜点滴法,氯化钠盐水浸泡法和盐雾试验法。
点滴法和盐水浸泡法可依照GB 6807-86《钢铁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磷化膜经过后处理如涂油,涂蜡,涂漆后一般进行盐雾试验检验。
盐雾试验可依照GB 1771-79《漆膜耐盐雾测定法》或GB 6458《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性试验》。
1 涂漆前打底用磷化用于漆前打底的磷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系统的耐蚀性,因此重点在于与漆膜的配合性能方面。
一般对磷化质量检测指标包括膜外观、膜厚度和与漆膜配套后的性能。
膜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均匀细密完整的磷化膜,对轻铁系磷化,其外观应为完整的红蓝彩色膜。
磷化膜不宜过厚,一般膜重应小于7.5g/m2,最佳为1.5~3.0g/m2,对于轻铁系磷化膜重0.5~1.0g/m2为宜,过厚和粗糙的磷化膜是不利涂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化钢丝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南通帅龙钢丝绳有限公司虞建宏、凌桂庭、明志光
目前光缆中使用的钢丝基本上已用磷化钢丝替代过去的镀锌钢丝。
本文介绍了磷化钢丝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连续式生产线和分段式生产线这二种生产工艺对磷化钢丝质量的影响。
磷化钢丝、生产、质量
加强件是光缆的基本构件之一,而钢丝加强件在我国的光缆中又估有极大的份额。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光缆的寿命。
随着光缆的技术进步,钢丝的材质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
目前光缆中使用的钢丝基本上已用磷化钢丝替代过去的镀锌钢丝,本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磷化钢丝生产厂家之一,现将我们对磷化钢丝生产中的一些看法叙述如后。
二、磷化钢丝的基本要求
磷化钢丝是光纤光缆增强用材料,表面要做到无水、污、油、锈蚀、毛刺、裂纹、折弯等缺陷,磷化膜连续、均匀、光亮、不脱落、磷化膜重量应大于等于2.5g/m。
,外径圆整、通条性好、无应力,剪6米长自然放地上应平直,不成“s”形,矢高不得大于5厘米,弹性模量≥190GPa,永久伸长率≤0.10,强度根据用户需要,有1370MPa、1470MPa、1570 MPa、1670MPa、1770 MPa、1870 MPa等。
三、生产T艺方面对磷化钢丝质量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要生产出合格的磷化钢丝,关键在于选用好的母材,采取合理的开坯、热处理、酸洗磷化及拉拔工艺。
关于母材,选用国产宝钢72A或72B的材料,其各项指标完全能满足生产磷化钢丝的需要,无须从国外高价进口原材料。
因此磷化钢丝的质量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外生产磷化钢丝有二种工艺:
1、连续式生产线;
2、分段式生产线
下面我们就这两种生产工艺来具体谈一下它对磷化钢丝质量的影响。
1、连续式生产线
此为国内外大多光缆钢丝生产厂家采取的生产工艺,其较突出的优点为:生产速度快,产量高;其缺点如下:
(1)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连续式生产线大多是进口或仿进口的设备,故投资很大,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抬高了成品钢丝的价格。
(2)磷化层薄且易脱落;
首先,我想谈一下磷化层对磷化钢丝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钢丝在潮湿的空气或水中容易发生原电池反应,钢丝表面很快就会锈蚀,而磷化膜就起到了将钢丝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即防锈的作用。
因此,磷化层的厚薄决定了钢丝受外界侵害的程度。
当然,磷化膜的防锈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因为磷化膜表面成鱼磷状,存在一定的空隙,要防止钢丝生锈,还取决于钢丝的贮存环境,钢丝不能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磷化层厚度受钢丝与磷化液反应条件限止,不可能达到过厚。
一般磷化层厚度大于等于2.5g /m2为最佳。
要想得到致密牢固的磷化膜,关键在于对钢丝表面的处理及合理的磷化时间。
连续式生产线因受拉丝速度的影响,酸洗、磷化的时间很短。
酸洗时间短,表面杂质去除不干净,势必造成磷化膜在钢丝表面吸附不牢,以至于在后面拉拔过程中脱落,再加上随着磷化液的消耗而磷化时间不能改变,势必造成磷化膜过薄,达不到磷化钢丝的要求。
(3)钢丝力学性能不稳定。
我们都知道,钢丝的力学性能取决于母材、热处理和拉拔工艺,由于连续式生产工艺受拉拔速度和热处理设备本身影响,热处理后钢丝坯料强度不可能达到一样,势必会造成钢丝强度高、韧性差或强度低、韧性好。
(4)做不到100%无焊接;
连续式生产线生产时一捆材料(2吨左右)用完后必定要将第二捆(2吨左右)材料用焊接的方法连接起来继续生产,焊接部位的强度肯定达不到材料的原始强度,因此成品钢丝就存在断裂的隐患。
2、分段式生产线
优点如下:
(1)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设备投资一般用国产的干式拉丝机,投入较低,故成本不会很高。
(2)磷化层厚且不易脱落;
分段式生产的酸洗、磷化、拉丝都是独立的,故它有足够的时间在酸洗时清除原料表面的杂质,磷化时能够与磷化液充分地结合,因此生产出来的钢丝表面磷化膜厚且不脱落。
(3)钢丝力学性能稳定
分段式生产工艺可以根据热处理后坯料强度分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坯料来改变拉拔工艺,使钢丝的力学性能达到光缆钢丝的要求。
(4)能做到100%无焊接。
开坯根据成品的需要定坯料长度,这样就可以做到100%无焊接,剩余零头钢丝做其它产品,这样即不浪费又能杜绝钢丝断裂隐患。
缺点:生产速度慢,产量低。
当然,生产速度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只是相对而言的。
如在一定的时间对磷化钢丝的需求量在较适中的范围内,分段式生产线就有了它明显的优势。
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有连续式生产线不可比拟的地方。
四、用“在线检测"提高磷化钢丝的质量控制水平
“在线检测’’是成品拉丝过程中加一个在线检测设备,如某一部位的钢丝不能达到预定的抗拉强度就会自行断裂,此设备确保了光缆生产厂家生产光缆时钢丝无断裂隐患。
据了解,目前只有我厂使用此设备。
另外,磷化钢丝的平直度、平整度也是关键,故生产磷化钢丝厂家的调直设备和操作工的技术水平是致关重要的。
上述的种种因素决定了磷化钢丝的质量水平。
当然,影响光缆钢丝的因素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磷化钢丝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