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理论色彩体系

合集下载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
1、光与色 2、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3、色立体与表色体系
光与色
一、光与色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 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1、光源 能唤起我们色感的关键在光。 光源光可分为两种:自然光 (阳光) 人造光(电灯、蜡烛光等)
2、光源光 光源光也称直光。从太阳或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在物体上。
孟赛尔色立体水平断面示意图
由于各色相的明度不等,因此各色相的饱和色在色立体上的位置高低不同。
孟赛尔色立体示意图 孟赛尔色立体
3.孟氏纯度阶段表示法 纯度变化的方向垂直于中心轴,黑、白、灰的中轴纯度为0,离中心越远纯度越
高,最远为各色相的纯色。同一色相面的上下垂直线所穿过的色块为同纯度,以无彩轴为 圆心的同心圆所穿过的不同色相也是同纯度。
色与中轴构成纯度序列,这种把色彩依
色立体示意图
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关系组织在一起构成的立体形式就是色立体。
一、孟赛尔色立体
孟赛尔色立体是由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赛尔创立的色 彩表示法。他的表示法以色彩的三要素为基础,色相称为Hue,简写为H;明 度叫做Value,简写为V;纯度称为Chroma,简写为C。 1.孟氏色相环
1.奥氏色相环 奥氏色相环是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Yellow)、蓝(U l t r a m a r i n e b l u
e)、红(R e d)、绿(S e agreen)为基础,将四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 两组补色对。然后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Orange)、蓝绿(Turquoise)、紫 (Purple)、黄绿(Leaf green)四色相,合计为8色相,然后每一色相再分为3色相,成 为24色相的色相环。色相顺序顺时针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因取色 相环上相对的两色在回旋板上回旋成为灰色,所以相对的两色为互补色。

色彩基础理论PPT课件

色彩基础理论PPT课件

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与明度和 饱和度有关。明度高的 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 色彩感觉重;饱和度高 的色彩感觉重,饱和度
低的色彩感觉轻。
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与明度和 纯度有关。明度高的色 彩感觉软,明度低的色 彩感觉硬;纯度高的色 彩感觉硬,纯度低的色
彩感觉软。
象征意义
不同的色彩还具有不同 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象 征热情、活力;蓝色象 征宁静、理智;黄色象 征快乐、希望;绿色象
避免使用过于刺眼的颜色
刺眼的颜色会对眼睛造成不适,影响观看体 验。
注意色彩的层次感
通过色彩的深浅、明暗变化来营造层次感, 使画面更加立体丰富。
THANKS
感谢观看
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欣赏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可以感 受色彩在空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 ,并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创造宜
人的环境氛围。
05
色彩在艺术设计领域应用
平面设计中色彩运用技巧
色彩对比
01
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等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增强视觉冲击
力。
色彩调和
02
运用色彩的近似、同一等调和手段,使画面和谐统一,营造舒
中性混合原理及应用
中性混合
基于人眼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原理,通过改变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来实现混 合。中性混合不依赖于特定的光线或颜料,而是通过视觉感知来产生新的色彩 效果。
应用
中性混合在色彩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色彩搭配、色彩调和、色彩对比等 。通过运用中性混合原理,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增强作品 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素。
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 要素近似,变化其他的要素。
秩序调和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01
02
03
黑、白、灰
无彩色系中的颜色没有色 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变 化。它们通常用于强调或 中和其他颜色。
特点
无彩色系简约、低调,常 常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 感觉。
应用
在设计中,无彩色系常常 用于背景、文字或细节部 分,以突出其他有彩色元 素。
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
01
有彩色系中的颜色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属性。
单色搭配
单色搭配是指整个画面只使用一种颜色或同一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搭配方式通常用于表达平 静、安宁和低调的氛围。
在单色搭配中,可以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来创造层次感和立体感,避免画面过于单调。
类比色搭配
类比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两种或多种颜色 进行搭配,以创造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这种搭配方式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 觉。
应用
在室内装修中,空间混合广泛应用于墙面、地面、家具等的设计与搭 配。在服装设计中,空间混合也广泛应用于面料的染色与图案设计。
04 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的温度感
01
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通常 会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蓝 色、紫色和绿色等冷色调则给人 凉爽、清新的感觉。
02
色彩的温度感与人的心理联想有 关。例如,火焰和太阳是人们普 遍认为的温暖象征,而冰和水则 是冷感的象征。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空间感
色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 感,例如冷色调可以使 空间感觉更加宽敞,而 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馨、 亲密的氛围。
舒适度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 绪和舒适度,例如柔和 的色调有助于放松和休 息,而明亮的颜色可以 提高活力。
风格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也是 表达风格和主题的重要 手段,例如使用复古色 调可以营造出古典或怀 旧的风格。

色彩基础知识汇总

色彩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概论一、理论学习1)“色彩学”定义:色彩学(Color Science)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色彩学的研究理论: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色彩化学、色彩心理学、色彩美学、美术色彩学、设计色彩学。

3)色彩学的意义:色彩学是科学认知色彩的基础色彩学是合理运用色彩的规律色彩学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色彩学是创造审美的手段二、实践如何学好色彩学:查阅文献资料扩展色彩学的知识面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写生中学习掌握自然色彩的和谐美从大师作品中学习掌握色彩配合的方法捕捉灵感进行色彩创意第二章东西方色彩理论第一节东方色彩理论1)五色观发展历史:五色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五色”一词的出现追溯至战国时期。

东汉确立了“土居中央”的观点,并突出了黄色的地位,经隋唐至宋以后定黄为皇室专用色。

现代意义:原始人总结出了与现代光谱色相近的“五色”。

五色中的“青、赤、黄”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色彩三原色中的“蓝、红、黄”同类。

白色是全部光谱色的相加(正混合),黑色是全部颜料色的相加(负混合)。

历史意义:“五色观”制约着古代中国的色彩观,成为了一个社会功能的图示,因此使得对色彩的认识不能依照自然规律而展开。

“五色观”亦有符合科学规律的一面。

“五色观”包含了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了有色与无色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中国艺术对色彩规律把握的独特性和准确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色彩理论的缜密与深刻。

2)儒家色彩理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恶紫之夺朱”,紫色夺正不“仁”君子不以绀(微带红的一种黑色)取饰,红紫不以为裹服(内衣)”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延续五色说,强调正色的较高地位,用色彩象征等级。

3)道家色彩理论五色令国人盲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两级化、简单化,重视黑白的相互作用。

产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色彩审美观。

4)佛教色彩理论富有装饰性、象征性,是儒家和道家色彩理论的有益补充。

第二节西方色彩理论1)西方学者与色彩理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假设亚里士多德光即色彩猜想德米那斯关于光的三棱镜现象的论文牛顿解开色彩由来之谜、写出著作《光学》,提出光的性质的科学发现和推断,即光有粒子和光波。

劳尔色彩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劳尔色彩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劳尔色彩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劳尔色彩体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的色彩分类系统,由法国画家和设计师阿尔贝·劳尔于1967年提出。

它是对传统色彩系统的一种扩展和改进,旨在更好地满足人们在视觉感知和色彩运用方面的需求。

劳尔色彩体系的特点在于其清晰简洁的分类结构。

它将色彩分为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基本色调,如红、橙、黄等;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从亮到暗;饱和度则是指色彩的纯度或浓淡程度,从鲜艳到灰暗不等。

通过对这三个属性的组合和调整,劳尔色彩体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色彩选择,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意图。

劳尔色彩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无论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还是空间设计,都可以通过运用劳尔色彩体系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沟通效果。

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以传达特定的情感、氛围或信息。

劳尔色彩体系的标准化和普遍性使得不同设计师能够在协作中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同时也为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提供了统一的基准。

总之,劳尔色彩体系作为一种重要的色彩分类系统,为设计领域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造的可能性。

它的简洁明了和广泛适用性使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随着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劳尔色彩体系也将不断演进和完善,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劳尔色彩体系的应用领域和优势,并展望它未来的发展前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劳尔色彩体系的相关内容: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将对劳尔色彩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起源、发展背景以及其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当前部分)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论文的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3 目的在目的部分,将阐述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表达对劳尔色彩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动机,并指出本文所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

设计色彩-色彩的基础知识

设计色彩-色彩的基础知识
50
51
• 练习: • 利用元素制作色
彩明度对比九宫 格。
52
53
3.纯度(Chroma)——“彩度” (1)纯度性质 指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净程度,也就是一种色彩中所含该色素成分的多少,含 的越多,纯度就越高,越少则纯度就越 低。 纯度变化的作用: 纯度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在保留色相的同时,使冲突的色彩和平共处。也可以 使色相相同的颜色更多了一些变化,达到丰富而同一的画面的目的。
2.独立色系 金色、银色
11
3.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是光谱上呈现出的红、橙、黄、绿、 青、蓝、紫,再加上它们之间若干调和出来的 色彩。只有有彩色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明度、纯度。
12
(三)色彩的属性
英文 色相 明度 彩度
名称 简写
定义
其他名称
Hue
H 区别色彩相貌的名称
波长、色调
Value V 区别色彩明暗程度的名称 光度、辉度
17
18
19
20
21
(2)类似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的距 离角度在30~6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对 比叫类似色相对比。 特点:色相差别小,但其色相感要比 同类色相对比明显,属于中弱对比, 仍需要靠明度、纯度等方的差别对比 来产生丰富的效果。 视觉情感:统一和谐
22
23
24
25
26
(3)中差色相对比:在色相环上 的距离角度在90度左右的色彩产生的 对比叫中差色相对比。 特点:中差色相对比差别适中,属于 色彩中对比。色彩的差别进一步增强, 画面色彩丰富,同时色彩不是非常对 立,易于做到调和。 视觉情感:形成的对比强烈、鲜明, 更能引起人们的兴奋、激动。
而成。
14
原色 二次色 三次色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 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橙(YR)、黄绿(GY)、蓝绿 (BG)、蓝紫(PB)、红紫(RP)成为十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再把 每一个色相细分为十等份,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 100。
精品课件
孟氏色相环
精品课件
8.邻近色 在色相环上任意色彩相邻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中黄和 橘黄 9.对比色
在色相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的色称对比色
精品课件
色彩的种类与属性
一、色彩的属性
1、色相 色相(Hue)是指红、橙、黄、绿、青、紫等色彩分野, 而黑、白以及各种灰色是属於无色系的; 色相是色彩的主要特征,表示色彩的种类,但不只是某一种色彩, 同一色相的色彩指色彩中组成彩色成分的三原彩倾向。 (如:紫色、浅紫色、深紫色、灰紫色属于同一色相,他们之间的
印刷四原色 (C.M.Y.K) 印刷色彩由CMYK四色油墨产生不同於电子影像,我们利 用加色法,混合叁色最後会得到黑色(K)。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色立体——色彩的表示法
把不同明度的黑、白、灰,按上白、下黑、中间为不同明度的灰等
差秩序排列起来,可以构成明度序列。
把不同色相的高纯度色彩按红、橙、黄、绿、蓝、紫等差环列起来
4.孟赛尔表色法的写法与读法
有彩色为HV/C即H表色相,V表明度,/C表纯度。5R4/14即为红色相5号,明度 为4,纯度为14。无彩色则写成NV,如N5表示明度为5的无彩色灰。
孟氏色相环上的十种主要色相在最高纯度时的明度情况 精品课件
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由德国科学家、色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德创 造的体系。该体系以物理学为依据,重视颜色的混合规律。孟赛尔用黑色和白色作为色 立体明度阶段的两个极点,而奥斯特瓦德则认为白色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纯白,有11%的含 黑量,所谓的黑色也有3.5%的含白量。这样所有的色彩都应该是由纯色(C)加一定数量 的黑(BL)和白(W)混合而成的。即:白量+黑量+纯色量=100(总色量)。 1.奥氏色相环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美术色彩理论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颜色的运用、组合和表达。

掌握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色彩,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术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基本概念在美术色彩理论中,有三个基本的色彩概念: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1. 色相: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色相是决定一个颜色在色谱上的位置,不同的色相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2. 亮度: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度高的颜色被称为明亮的颜色,而亮度低的颜色则被称为暗淡的颜色。

亮度对于创造光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3. 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或强度。

高饱和度的颜色非常鲜艳和醒目,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显得柔和和平静。

二、色彩表达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方式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表达方式:1.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处于色相环上相互对立的两种颜色。

当对比色被放置在一起时,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

2. 冷暖色调:冷色调通常包括蓝色和绿色,给人一种冷静和平和的感觉;暖色调通常包括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活跃和温暖的感觉。

通过运用冷暖色调,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3. 色彩韵律:色彩韵律是指在作品中重复使用某种颜色或颜色的变化。

通过色彩韵律,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营造出一个有序和和谐的感觉。

三、色彩组合色彩组合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与运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1. 色彩三原色:色彩三原色是指红、蓝和黄三种颜色,它们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得到各种中间和次生的颜色。

2. 色彩互补:色彩互补是指相互补充的颜色搭配。

在色彩圆环上,互补色处于彼此的对立位置。

色彩互补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

3. 色彩类比:色彩类比是指相邻颜色的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还是降低,其纯度和色相都会发生变化 的(操作)。
20
21
3.色彩的表示方法
• (一)自然表示法 (1)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 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 (2)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 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 、赭石、铬黄、煤黑等。 (3)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 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 橙红等。 (4)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孑L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 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
58
亮调子
59
暗调子以绿色基调为主要调子的画面。
60
8.色彩的心理分析
• 色彩的记忆性:
• 一般情况。暖色比冷色记忆性强 • 原色比间色记忆性强 • 高纯度色彩记忆率高 • 高明度比低明度记忆率高 • 无彩色与有彩色结合能提高其记忆性 • 色彩单纯形态比复杂形态容易记忆
61
色彩的具象联想:
• 红色:火、血、太阳 • 橙色:灯光、柑橘、秋叶 • 黄色:光、柠檬、迎春花 • 绿色:草地、树叶、禾苗 • 蓝色:大海、天空、水 • 紫色:丁香花、茄子、葡萄 • 黑色:夜晚、墨、煤炭 • 白色:白云、白糖、面粉、雪 • 灰色:乌云、树皮、水泥
射白光的色彩(黑白金银),如图。
4
•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 如图中色彩。
相同点都具有色彩的明度属性, 有彩色具有色彩的三个属性明度、纯度、色相。
无彩色只具有明度
5
色轮
6
有彩色的分类
• 原色:第一次色,指最基本、最原始而非其他颜色合 成的,红黄蓝。
• 间色:第二次色,即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橙 紫绿。
45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纯度对比:因纯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46
两个黄鹂鸣翠柳(色相对比) 一行白鹭上青天(面积对比)
47
色彩关系
48
49
• 同类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 大约45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
63
9.色彩构成形式
• (一)均衡(平衡) 均衡的概念表现在色彩造型方面,是指将各种配置的
要素(色彩面积的分布、色的强弱和轻重)在视觉上产生一 种稳定的构图形式。
• 均衡的要素: (1)色彩的面积、属性是影响配色均衡的主要因素。 (2)不同形状、冷暖、动静给人的重量感是不同的,与 配色的均衡具有直接的关系。 (3)色彩均衡的感觉与构图的经营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 。
71
72
• (五)呼应 呼应是配色平衡的桥梁和手段,任何色块在布局
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 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互相照应,以保持画 面的色彩平衡。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和满足视 觉神经的适应作用。
• 色彩呼应的方法有两种形式: 1.局部呼应 2.色彩的全面呼应
73
74
9
色彩三要素——色相
• 是色彩的基本相貌特征,也叫色名。是区分色彩特征的最 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色彩会有不同的感觉。
【案例:人的相貌、内在】 练习:临摹色相环
10
11

12

13

14

15
色彩三要素——明度
• 色彩的明暗程度
• 影响因素: 1、色相本身的差异

【安全帽--黄、橙色】

2、白、黑等无色系的加入

【练习】
16
17
18
色彩三要素——纯度
•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 色彩纯度高低排列: 1、三原色

2、间色

3、复色
• 总结:纯度即原色在色彩中的百分比
• 外在影响因素:空气介质(沙尘、雨
、雾)
是否明度越高的颜色其纯度也越高?
19
• 明度提高,纯度降低,色相发生变化 • 色彩三要素的关系:任何颜色无论是明度的
22
• (二)系统化表示法 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
确度较低。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 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 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如红色系,包括 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 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 、鲜黄味红等色名。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 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 定的实用价值。
23
色立体
• (一)孟塞尔色彩体系
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是美国色彩学家 、美术教育家。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 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 色相、明度、纯度这3种视觉特征全部表 示出来,如图。
24
25
• (二)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 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
)体系:奥斯华德色相以8 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 3色,共24色相,明度阶段 由白到黑,并以无彩色阶段 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 每边长依黑白量渐变化排成 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 形。由于奥斯华德表色系的 秩序严密,是配色时极方便 的表色系统。
27
28
• 4.色彩的特性
• a、色彩的冷暖 • b、色彩的轻重感觉 • c、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 d、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 e、色彩艳丽与素雅
29
a、色彩的冷暖
• 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 。(感官)
日光红光给我们感觉是温暖的,因为阳光和红光能产生热量。当我 们看到红橙黄的时候就能想到太阳。偏向于红橙黄的颜色我们 称之为暖色。
39
• c、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 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 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同膨胀色,冷色属收缩 色。
40
• 其实黑白是无彩色,属于中性。但是白色相对黑来讲比黑 色暖。有膨胀感,黑色相对白来讲比白色冷。有收缩感
41
• d、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 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两色之间,亮 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的色彩也呈前进性。 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 与背景色密切相关。
26
• (三)日本色研配色体系 PCCS(Practical C0lor Cp一0rdinate-Svstem) 简称日本色研配色体系 。该体系的色相环由24 个色相组合,每一色前 标有一个数字,如:1 紫味红/2红/3黄昧红 /4红味橙/5橙等。为 了保持色相环上的色相 差均匀,经过直径两端 的色相并非绝对补色。
• 复色

橙绿 黑
品红 紫 青
7
补色
在色相环上 成180度的 两个颜色 黄紫 红绿 橙蓝
8
2.色彩的属性
• a 色相:色彩相貌特征(色调) • b 明度:颜色本身的明暗程度 • c 纯度(色度或饱和度):色彩的鲜艳程度,三原色(
红黄兰)纯度最高,下来是间色(任何两种三原色相 加的出来),最后是复色。颜色调和的次数越多纯度 越低。
42
• e、色彩艳丽与素雅
• —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 和度低,给人素雅的感觉。除了饱和度,亮度也有一 定的关系。
• 不论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给人艳丽的 感觉。高饱和度、高亮度的色彩显得艳丽。
43
44
• 5.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 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 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 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 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 邻近色(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 中对比类型。
• 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35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 。
• 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
50
色彩的对立与统一
同类色 类似色 对比色 补色 色调
画面的总的色彩效果 51
6.色彩的调和
• 混入同一种颜色的调和 • 运用主导色调和 • 应用中性色调和 • 应用光源色调和(操作) • 色彩的观察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64
65
(二)强调
• 色彩是为了强调画面的效果,弥补整体画面的贫乏单调感。在色彩配列中,以适 当的比例关系合理利用色彩的明暗、大小、软硬、冷暖、鲜浊等对比,都能够突 显所要表达的主题,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构成整体中的强调。
• 强调的方法: (1)一般以极小面积的色为强调色,强调的主题要恰当,以形成视觉中心,提高注 目性。 (2)采用与画面色调倾向一致的鲜明色,是主色调强调;采用与整个色调对照的小 块对比色称之为对比色强调。 (3)采用对比性质作为强调色时须注意: 整体色调为高明度色时,用暗色来强调; 整体色调为无彩色时,用有彩色强调。 (4)强调色的位置和比例关系,都必须考虑配色的平衡。
第六章 景观建筑环境色彩
第一节 •色彩理论
-1-
三明学院
光与色的关系
光是色彩之母,没有光就没有色,有了光就会产生物体的线条、形体、体积、色彩、 纹理、质感等视知觉所能看到的现象。
-2-
三明学院
第一节 •色彩体系
6.1.2 色彩体系
3
6.1.2 色彩体系
• 1.色彩的构成 •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 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
52
混入同一种颜色的调和
• 主导色蓝色的调和
53
同一光源色黄色
• 中性色的调和玫红
54
色彩的强弱变化规律
色彩倾向
蓝紫色上的灰色呈黄色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