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名人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1. 李约瑟:中国科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细胞生物学家和
分子生物学家,为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控制提供了重要贡献。
2. 富兰克林: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参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之父,提出了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
的理论,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纪元。
4. 科赫:德国生物学家,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研
究植物的能量转换过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5. 梅特尼科夫:苏联生物学家,为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贡献,首次提出了基因工程的概念。
6. 高济仁: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支
由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的胰岛素,对中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
7. 普里贝谢夫:俄罗斯科学家,开创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脑部功能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8. 山齐:中国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了反向遗传编码的可能性,为理解新的生物基因编码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是部分在生物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名人,他们的研究使我们
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
初中化学 化学家 门捷列夫简介

门捷列夫简介门捷列夫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成功地预测了镭的原子数及其性质,且研制了镭制品门氡(液态镭)。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英语: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出生在俄国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市.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
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
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
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
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经典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

经典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即使是再大的雨,我们也要像一只雄鹰一样,搏击长空。
即使是再大的浪,我们也要像一只蛟龙一样,潜龙入海。
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只是选择。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希望你们喜欢!励志故事1:做事费力的钱斌教授钱斌做事总比别人费力。
读初三的时候,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弄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为了应付中考,他便背化学参考资料。
考试时,居然还真的遇到了一道和资料上一模一样的题目,他能一字不漏地将答案写下来。
但中考成绩揭晓后,他的化学仍然不及格。
读高中时,由于十分刻苦,他的成绩还马马虎虎过得去。
父母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和自己的希望却在高考之后落空。
他离分数线差2分。
万幸的是,当时出台了一个“定向”的录取制度,师范类学校可以对签约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降分录取。
由于这项“优惠”政策,他才连滚带爬地跨进了一所师范大学的门槛。
十年后,钱斌考研究生。
导师打算录取五人,他考了第六名。
极具喜剧意味的是,排在前面的一位考生不知何故放弃了入学资格,他以“补缺”身份获得了读研机会。
研究生别人读三年,他读了四年,才勉勉强强毕了业,尽管他比任何一位同学都要勤奋,别人在周末花前月下地谈恋爱,他仍宅在寝室里读书、做题。
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去考博,连考三次才如愿以偿。
那时读博两年拿到学位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他一直折腾了七年零两个月才熬出了头。
他拿到博士学位时,已年届不惑。
他的同学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成名的成名,只有他除了一纸文凭,什么也没有。
在他读博的大学里,一提起他,几乎无人不晓,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他的博士开题报告,曾做了23遍才得以通过!这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让他在校园里名声大噪。
就是这样一个愚拙的人,却有一个令人惊骇的梦想——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为全国观众讲授他最喜爱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一次偶然的机会,钱斌认识了“百家讲坛”的一位叫马晓燕的编导。
马导告诉他:想上“百家讲坛”,首先要学会在镜头前像一位主持人那样侃侃而谈。
潘毓 诺贝尔 化学

潘毓诺贝尔化学潘毓,中国化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他以其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潘毓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也为化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潘毓生于1910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从小就对化学充满了兴趣,并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
在他的父亲的鼓励下,他努力攻读化学专业,并在中国的一所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
随后,他获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进入了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牛津大学,潘毓遇到了他的导师,著名的有机合成化学家罗伯特·罗宾逊。
罗宾逊对潘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对有机合成化学的热情。
潘毓在罗宾逊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并在1937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回到中国后,潘毓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在那里,他继续致力于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他的研究不仅解决了许多有机合成化学的难题,还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和反应。
潘毓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他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被称为潘毓反应。
这个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对于合成药物和天然产物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发现为有机合成化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
潘毓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最终,他的成就得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于2010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这一殊荣,也是潘毓个人和中国化学界的骄傲。
潘毓是一位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科学家。
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为化学界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他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也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潘毓的诺贝尔化学奖是中国科学事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它标志着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才华。
潘毓的成就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并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努力不放弃的名人例子

努力不放弃的名人例子努力不放弃的名人例子:1、爱迪声爱迪声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
2、林肯1832年,林肯失业,后来决心要当政治家。
但是竞选失败了。
接着,林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倒闭了。
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一直为偿还欠下的债务而奔走。
林肯没有放弃,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3、马云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
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
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4、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她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控著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居里夫妇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
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6、霍金霍金在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果断的“站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研究。
曾有6次非常近距离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顽强的活了下来。
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7、梵高梵高的执著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

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化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为其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初中化学科学家及其贡献。
1.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是最早研究化学的人之一。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种元素理论,即地、水、火、气,这一理论在欧洲持续影响了两千多年。
2.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约翰·道尔顿是19世纪初的英国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颗粒——原子组成的。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安托万·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的一位著名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氧气的概念,并首次将氧气与燃烧联系起来,揭示了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拉瓦锡还建立了化学元素的命名和分类系统,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亨利·摩尔(Henry Moseley)亨利·摩尔是20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对元素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元素的原子核中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原子序数。
摩尔的工作为元素的周期表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化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规律提供了方向。
5. 丹尼尔·魏伯纳(Daniel Bernoulli)丹尼尔·魏伯纳是18世纪瑞士的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气体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魏伯纳原理,即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气体的温度相关,为后来关于气体行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6. 马里·居里(Marie Curie)马里·居里是20世纪初的波兰化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一、杜鹃花与杜鹃鸟的共生关系杜鹃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而杜鹃鸟则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鸟类。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杜鹃花的花蜜是杜鹃鸟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杜鹃鸟则是杜鹃花的传粉者之一。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的创立者。
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理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门捷列夫的细胞学理论门捷列夫是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观察和研究细胞,提出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等理论。
门捷列夫的细胞学理论为后来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和丈夫一起研究放射性物质。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并研究了它的放射性特性。
她的研究对于现代放射治疗和核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研究了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后来的基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对于后来的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夫琅禾费的细胞分裂研究夫琅禾费是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对细胞分裂的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和功能。
夫琅禾费的细胞分裂研究为后来的细胞遗传学和癌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七、沃森和克里克的DNA结构研究沃森和克里克是DNA结构的发现者。
他们通过对DNA的研究,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揭示了DNA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来的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结: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涵盖了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和方向。
这些名人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发现,为生物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成就不仅推动了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解决生物相关问题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名人趣题——华罗庚

黄金分割与“优选法”优选法:亦称“0.618法”,即对某类单因素问题(且是单峰函数,如二次函数),用最少的实验次数找到“最佳点”的方法。
20世纪六十年代,华罗庚创造并证明了优选法,他随后在全国进行了普及推广。
(扫扫码看视频一扫,看视频)工厂案例:为加大钢的强度,炼钢时要掺入化学元素碳,掺入多少最合适?假定已经知道每吨钢加入该化学元素的数量大约应在1000克到2000克之间,现求最佳加入量,误差不得超过1克。
方法1:均分法。
分别将1001克、1002克、…、2000克,做1000次试验,能找岀最佳方案。
方法2:二分法。
取中点1500克,分为左、右两段,分别比较两段的中点1250克和1750克的效果。
如果1250克效果好,则舍弃(1750,2000];如果1750克效果好,则舍弃[1000,1250)(想一想,为什么?答案见下期)。
以此类推,每次剩下的区3间长为上一次的-方法3:优选法。
100012501750_00~X~A-Z~用一个有刻度的纸条表达1000~2000克,在这纸条长度的0.618的地方划一条线,在这条线所指示的刻度做一次实验,也就是按1618克做一次实验.10W克16182000%然后把纸条对中迭起,前一线落在另一•层上的地方,再划一条线,这条线在1382克处,再按1382克做一次实验.1000I3B2]161320001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如果1382克的好一些,我们在1618处把纸条的右边一段剪掉,得:*——------------1"IJOOO1382|1618、I(摘自华罗庚《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1000138216182000“优选法”优点:1.每次剩下区间长为上一次的0.61(优于方法2);2•黄金分割点可再利用。
(想一想,为什么?答案见下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
国家
主要贡献
舍勒
瑞典
制得氧气
普里斯特利
英国
制得氧气
拉瓦锡
法国
提出空气由氢气氮气组成,质量守恒定律
瑞利
英国
发现氩
拉姆塞
英国
发现氩
门捷列夫
俄国
发表元素周期表
诺贝尔
瑞典
发明炸药
道尔顿
英国
提出原子学说
汤姆生
英国
确认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
卢瑟福
英国
发现原子核里的质子
张青莲
中国
测定了铟、锑的相对原子质量
波义耳
英国
酸碱指示剂、近代化学奠基人
阿伦尼乌斯
瑞典
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侯德榜
中国
联合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