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大学院毕业生、名校志向塾大学院进学课程讲师——朱玮

合集下载

周玮生:孔子学院在日本的开创者

周玮生:孔子学院在日本的开创者

汉 学 功 底 、 谦 和 气质 的工 学 博
生。
本 政 坛 , 京 大 是 日本 获 得诺 贝尔 奖最 但
多 的大 学 因而 被 人们 称 为 “ 学 家 科
的摇 篮 ”。
左 右 。 立命 馆 孔 子 学 院 的定 位 是 学堂 、
窗 口和桥 梁。 在 重 视 语 言 教 学 的 同时 , 他们 还 特 别 重视 文 化 交流 , 尤其 是 双 向
并 不 是 最 好 的。 实验 室 所 在 的 建 筑 物
是 明 治 时期 一 个非 常破 旧的房 子 。 是 , 但
有 必 要承 担 海 外 全 部 的 汉语 教学 工 作 , 必须 发 挥 引领 、 示范 、旗 舰 作 用。 立命 馆 孔 子 学 院创 建 之初 , 一 些 有 日本人 对 中 国有 一 些偏 见 , 也有 一 些攻 击 和 误 解 , 现 在 已 经 非 常 少 了。 周 但 玮 生在 工 作 中 总结 出 4个 的 理 念 , 孔 子 学 院要 即 “o《 ) F r为 ”
以 培 养 治 国 人 才 为 主 , 了无 数 政 治 出
几 年 来 , 命馆 孔 子 学 院 已经 连 续 立
几 年被 评 为世 界 先进 孔 子学 院 , 全 球 是 最 大 的孔 子学 院 之 一 , 有 东 京 学 堂 、 下
家 : 大则 以培 养科 学 家 见 长 。尽 管 到 京
. e专题
玮 生 :孔子学 院在 日本 的开创者
孔子学院创建之初 , 有一些 日本 人对 中国有一些偏见 , 也有一些攻击和 误解 , 现在 已经非常少 了。 但 在工作 中总结 出 4个 “o( ) 的理念 , Fr 为 ” 即孔子 学院要 “ 中国、为 日本 、为 日方合作大学 、为 为 作大学 ” 的多赢思想。这 一思想使孔子学 院得到 了中日双方的认可 , 赢得了来 自各方的援手。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工学部留学生——名校志向塾讲师杜凌子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工学部留学生——名校志向塾讲师杜凌子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留学生杜凌子——一个词无法概括日本的民族性黄文炜人物简介:杜凌子,别名杜美霖,出身辽宁大连,曾就读大连育明高中,高三留学千叶晓星国际学园高中部,2010年3月考取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名校志向塾物理讲师。

考进东大十几天后才有实感杜凌子当年就读的大连育明高中和日本有留学合作项目,每年日本的财团从育明高中选拔优秀学生来日留学,由财团提供奖学金。

杜凌子和其他四位同学于2009年1月来日,直接到晓星国际学园高中部念高三。

谈起决定来日本留学的心情,杜凌子说:“当时觉得是个机会,到国外留学对自己的人生而言是难得的经验。

”杜凌子一行来日本留学前,学校特意为他们请了家庭教师,配备了日语老师,让他们课余学日语。

虽然突击学了半年日语,杜凌子说初来乍到时,上课还是听不太懂,不过还好自己的数理化基础扎实,感觉压力不是很大,只是化学名词需要重新去背。

至于中日高中教育的区别,杜凌子说:国内很重视数理化基础教育,而日本的高中,平时上课和考试的内容不大衔接得上,比如,东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入学考试非常难,而学校平时讲课的内容则比较容易些。

学校可能出于照顾大部分同学的需求而设置课程的难易度,如果学生希望考名门大学,则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了。

而且日本的学校注重课余活动,让杜凌子唯一感到遗憾的是高三就不能参加“部活”了,只能全力以赴准备考大学。

杜凌子来日本之前就把目标定在东大,来了之后却发现并非易事,需要准备的功课相当多。

2010年1月,杜凌子参加了Center考试,对她来说,理科方面没有什么问题,文科的现代社会内容相对难些。

而东大的入学考试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国语考试,有阅读题、古文题、汉文题,中文科目考中日翻译较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很高。

2010年3月10日,杜凌子和同学一起去东大看发榜,在人山人海中,杜凌子踮起脚尖还是看不到榜,后来个子高的同学告诉她,你上榜了。

杜凌子说当时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考上东大是怎么回事,“哦,考上了,”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大学文科三类留学生——张亚新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大学文科三类留学生——张亚新

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留学生张亚新——展示真实的自己很重要黄文炜人物简介:张亚新,出身山东济南,中学就读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在岩手县盛冈中央高等学校留学一年。

2011年10月留学日本关西语言学院。

2012年2月开始陆续考取名古屋大学、一桥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入学东大教养学部文科三类。

名校志向塾文科综合科目讲师。

日本的高中给她新思考张亚新说话生动,表情丰富,快乐的情绪很能感染人。

在接受采访中,她多次说“我运气好”,但仔细听过她的故事,你会觉得幸运并非从天而降,运气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张亚新中学就读济南外国语学校,她本可以被保送到大学的外语类专业,选择一条非常安逸平坦的人生道路。

在高一时张亚新得到一个机会,成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的“大东亚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受惠者,这一计划就是让中国的高中生到日本的高中学习一年。

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张亚新是在岩手县盛冈中央高等学校度过的,这一年的经历让她的想法改变很多。

她说第一次从外面的角度看自己的国家,起初日本人所提问题让她意想不到,如,“你们中国人都吃狗肉吗?”从这里可以感知两国国民的心理距离。

日本人还和她探讨中国的政治以及媒体的报道方式等问题,这让她感到很新鲜。

日本的高中有很多国际活动,张亚新很热心地投身其中,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她开始考虑:“将来我要做什么?”国内的学生,首先考虑上一个大学,然后再做其他打算。

而在日本,经常会被问到:你将来做什么。

日本人很早就为将来做准备,对自己的人生有计划,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进。

张亚新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那年她觉得视野开阔了,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学产生了兴趣,站到了一个高度看问题: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什么样的途径是最有效的?张亚新参加了一个名为“地球的舞台”的活动,看了一个纪录片,说的是一位医生去世界各地进行救助活动。

当时她想:就算是医生,医好了他人的疾病,但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如因战争带来贫穷,医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而他们还可能要去战场,有可能在战争中丧生,所以要通过法律和政治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名校志向塾]向更优秀的人看齐——考取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三所国立大学的留学生殷悦

[名校志向塾]向更优秀的人看齐——考取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三所国立大学的留学生殷悦

向更优秀的人看齐——考取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三所国立大学的留学生殷悦人物简介:殷悦,出身吆林省吆林市,因父母工作关系,小学二年级时举家迁到山东威海,2011年毕业于威海一中,高考成绩630多分,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提前录取。

因为这并不是她感兴趣的专业,9月初退学,10月来日本留学,就学于东京国际交流学院。

2012年5月进入名校志向塾学习理科留考对策等课程。

2013年考取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千叶大学。

“现在不吃苦,什么时候吃苦”殷悦在高三时准备高考和办理留学日本的手续同时进行的。

所以考进大学,遭遇不满意的专业,她立即选择了留学日本。

殷悦的家人和日本还是颇有缘份的,姨母很早就来日本工作,父母十几年前来日本留学过,对日本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印象特别好。

殷悦办留学日本手续时,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她的家人都坚信日本能够挺过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

殷悦的父母在网上调查了各种语言学校,最终选择了位于八王子的东京国际交流学院,她在国内只学过两个月的日语,考过了最基础的JTEST的F级。

因为殷悦是朝鲜族,掌握了朝鲜语,学日语进步比较快,一路跳班上来。

后来殷悦通过朊友介绍来到名校志向塾,当时已经是2012年5月,离6月留考只有一个多月了。

接待她的塾的冯嘉卿老师分析了她的考学现状——离大学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补足很多知识,冯老师还从塾的书架上拿了很多参考书给她看,她一下子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那么多知识都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

她心里有些着急,之前以为自己学得还行,现在看来还有很多欠缺。

殷悦立即报名了塾的6月留考理科对策课程,她暗下决心,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是也要拼了。

语言学校12点15分下课,她乘坐12点30分的特快电车来到位于东京大久保的塾学习,每天来回需要两个小时,车费1千日元。

中午她买了一块面包,就到塾里上视频课,晚上肚子饿了还是吃一个面包,然后继续学习,一天看7个半小时的视频课。

9点多乘坐电车回家,在车上还要学习。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电子情报学研究科博士在读留学生——魏巍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电子情报学研究科博士在读留学生——魏巍

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理工学研究科留学生魏巍——从清华到东大,越走路越宽黄文炜人物简介:魏巍,出身甘肃兰州。

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专业,就职于北京某战略咨询公司。

2010年申请东京大学的研究生来日留学。

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理工学研究科电子情报专业博士课程留学生。

名校志向塾英语课程、大学院进学课程讲师。

考大学,需提高应试能力魏巍于2011年4月来到名校志向塾工作,教英语课程,主讲基础班、托福班,后来塾办起了大学院课程班,魏巍又担任了电子情报专业课程的讲师。

谈到塾给学生的帮助,魏巍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层次方面,塾把硬性条件提供给学生,给学生考大学需要的东西,比如对学生进行留考知识的补充等。

另一个方面是软性条件,有些学生刚来日本,目标比较模糊,塾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调节心理,让他们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考学的准备。

留学生进学通常要同时准备日语和英语两门外语。

魏巍的建议是,要跨越两门外语之难关,首先对外语和应试要有正确的认识。

英语学习上有一种不匹配,就是应试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匹配。

在日本考大学的学生,最迫切的是需要提高应试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忽视这种不匹配。

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标是,短期内快速提高英语应试能力,那就可以把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留考、相关专门知识的准备上,因为学生是需要多管齐下来准备考大学的。

塾着力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成绩的。

但是,学生要想在原先托福成绩二十分的基础上达到九十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成绩从原先的四、五十分提高到七八十分是可能的。

个人的努力当然很重要,不时会碰到同学向老师问这样的问题:“老师,我现在开始学托福,您觉得我能考多少分?”对于老师来说这是难以定量的,学习取决于你在一段时间内以怎样的强度去准备以及是否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魏巍认为,对在日本的留学生来说,留考的强度远低于国内高考的强度,比高考轻松,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学习的节奏。

大部分塾的学生,起初英语能力比较差,经过塾的强化培训以及老师的带动,对考试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朱炜编写20130823)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朱炜编写20130823)

♥你是否记笔记? ♥你记录在哪里? ♥你记录些什么?
朱炜分享
回到根本
♥我们为什么要记 笔记?
朱炜分享
回到根本
对执行者
♥信息备忘 ♥活动安排 ♥总结提高
对管理者
♥信息备忘 ♥项目管理 ♥日程安排 ♥记录灵感 ♥总结提高
朱炜分享
学习期望
1 2 3
原来忘记、不记,现在能够书写、记录。
原来散记、乱记,现在能够整理、完善。
♥行距: 是否足够宽(至少10MM)?
♥页数: 是否有足够的页数? ♥活页: 是否是活页笔记本? ♥外观: 是否显示一定的身份地位?
朱炜分享
第二条经验:记事笔记本的使用 记事笔记本 选择原则
♥原则1:封面耐磨 ♥原则2:成本较低 ♥原则3:利于书写 ♥原则4:方便撕页
朱炜分享
第二条经验:记事笔记本的使用
♥方法1:随时记录 ♥方法2:顺序记录
记事笔记本 使用方法
♥方法3:记录问题 ♥方法4:记关键词 ♥方法5:先记后想
朱炜分享
第三条经验:航母笔记本的使用
航母笔记本 选择原则
♥原则1:庄重大气 ♥原则2:结实耐用 ♥原则3:页数足够 ♥原则4:功能较多
朱炜分享
第三条经验:航母笔记本的使用
♥方法1:一页一主题 ♥方法2:信息要整合 ♥方法3:按时间顺序
航母笔记本 使用方法
♥方法4:页首标日期 ♥方法5:彩笔去标记 ♥方法6:粘贴原始页 ♥方法7:使用便利贴
朱炜分享
第三条经验:航母笔记本的使用
补充-我的经验 ♥经验1:什么都要记
航母笔记本 使用方法
♥经验2:记录加时间 ♥经验3:记录条理化 ♥经验4:无用则删除
朱炜分享
第四条经验:PDCA方法

[名校志向塾]跟着塾的老师的方向走

[名校志向塾]跟着塾的老师的方向走

跟着塾的老师的方向走
朱谢芳(名校志向塾关西校学生,合格院校:奈良女子大学、滋贺县立大学)
大部分同学刚刚接触留学考试,肯定会觉得很难,特别是日语基础还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当然我刚准备留考的时候也是这么觉得的,特别是化学一堆片假名,物质名完全不懂,特别是有机的部分,但是听完塾的老师系统的归纳后,给我省了很多复习化学的时间,特别是老师把化学全部的考点都给我们反复复习,并在每节课上,在20分钟内让我们做完一套留考化学题,使得留考中可以很轻松地在
短时间内无障碍地做完化学。

物理课上老师也是用一个模型让我们举一反三记住,给了我们许多帮助,物理的学习比起多做题也许把每题做精更重要吧。

但是,我和许多同学都觉得其实留考是一个考你努力程度的考试,底子差,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肯不肯花时间,肯不肯努力。

当然留考没有什么捷径,最踏实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的学,好好跟着塾的老师的方向走,跟着老师走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变得更有效率,复习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走错方向,做了很多无用功,跟着老师的方向,多做练习,好好坚持肯定能在留考中取得好成绩,在留考理科综合考试中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当然留考考完以后,还有大学的面试对同学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千万别懈怠,一定得找前辈、老师给自己意见,反复修改。

相信大家努力了,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的。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理科一类留学生——许锴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理科一类留学生——许锴

东京大学理科一类留学生许锴——考大学,欲望产生结果黄文炜人物简介:许锴,出身山东济南,初中就读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07年9月来日,留学长崎海星高中,2011年2月考取早稻田大学基干理工学部和庆应大学理工学部,2011年3月考取东京大学理科一类。

名校志向塾数学讲师。

日本高中,学习不是中心任务许锴2007年9月来到日本的长崎海星高中留学,初中他上的是老家济南的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这所中学和长崎海星高中有留学合作项目,山东师大附中每年选拔两名优秀学生到日本留学。

起先是学校挑选7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留学选拔考试,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再经过面试,许锴和另一位同学被选上了。

据许锴回忆,日本老师面试所提的问题基本上是验证学生的精神面貌,如适应力是不是很强,是不是积极向上。

来日本前,许锴只学了两个星期的日语,差不多只能记住五十音图。

来到长崎海星高中后,先学半年语言,2008年4月正式开始高中课程。

在日本的高中里,许锴的日语学得很快,一开始上课有的内容听不懂,一个月后就适应了。

他说感觉国语比较难,课文形式上有评论和小说,还有古文和汉文。

谈起中日学校的区别,许锴有这么一种印象:对日本学生来说,学习似乎不是中心任务,各种活动才是中心,学校很重视体育课,这与国内的学校气氛很不同,许锴所在的山东省整体教育水平比较高,自然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也比较重。

而在日本的高中,许锴看到日本同学几乎没有什么学习压力。

这所高中考上名牌大学的日本学生并不多,不过作为留学生面临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学校给他们定的最低目标就是考上帝国大学层次的大学,冲刺东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学校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吸引更多优秀的中国学生来日留学,二是鼓励其他日本学生,让他们以勤奋的中国留学生为榜样,更加积极上进。

考东大,放松心态过难关许锴在日本的高中上了一年之后,日语沟通和学习就完全没问题了。

从高一的下学期起,他就开始准备日本的“高考”——Center考试,自己买参考书复习,很自觉地早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大学大学院毕业生、名校志向塾大学院进学课程讲师朱玮——
留学生接触日本最先端的技术
黄文炜
人物简介:朱玮,出身上海,2007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进入上海惠普公司工作,部门是对日开发,作为软件工程师,2008年和2009年两次被派遣到日本的大型软件公司工作。

2010年4月来日留学,10月入学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理工学研究科,就学浅见/川原研究室。

2012年9月毕业。

,2013年4月入NTT东日本工作。

名校志向塾大学院进学课程讲师。

体验日本工薪族的生活
朱玮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惠普公司工作,部门是对日开发,她和日本的缘分就从那时开始了。

因为工作和日本相关,于是朱玮从零开始学习日语,每天下午6点之后公司请日本人老师来教日语,每周三天。

朱玮还到上海新世界日语培训学校学习日语,2008年2月考过了日语二级。

作为软件工程师,2008年和2009年她两次被派遣到日本的大型软件公司工作,一次约两个月,从事现场技术支持工作。

在数月的时间里,朱玮体验了日本普通工薪族的生活,早上穿着正装去上班,挤电车,每周加班两三次,乘坐末班车回家,周五有时和同事一起去居酒屋喝喝酒……
日本企业给朱玮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很严格,上下级很分明。

因为从事技术开发工作,有一定的保密性,有次她中午出去吃饭,电脑屏幕忘记关了。

刚好被一个客户看到了,给公司的上级发了信,说朱玮没有关屏幕。

这事被当成很严肃的事情,朱玮被上司批评了,领教了日本人的细致,从此她处处留意细节。

在日本企业工作时,朱玮觉得自己初出茅庐,得到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应该多学些。

后来她渐渐觉得本科学历不够,想进一步深造,考虑到与其在国内考研,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拿个外国的文凭。

她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日本,选择日本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里的经济负担会少一些。

对她来说,辞职的代价是很大的,辞职前薪水刚涨了30%。

上司还忠告她:“你这样辞职很冒险。

一是你还没考上日本的大学,二是考上之后未来也不知道怎样。

”但是朱玮义无反顾,工作三年,已经到了遇到瓶颈的时期,感觉自己的状态和能够得到的机会不大吻合,一心想到新环境突破一番。

她考虑到,有了更高层次的知识,希望做一些企划、架构方面的工作。

考取东大,好似做梦的感觉
2010年4月朱玮来到日本的一家语言学校学习,刚来日本时对于考学一头雾水,但她无法多想,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出愿、应试,很遗憾的是第一次冲刺失败了,报考东京工业大学没有被录取。

而对朱玮来说,已经没有退路了,她接着开始准备东京大学大学院的考试。

复习时首先把大一和大二的知识都过了一遍。

东大大学院的考试范围涉及八门专业课,但是考试题目只有六七道题,万一没复习到就很吃亏。

当时朱玮精神压力很大,对自己说,如果考不进日本前十名的大学,那留学就失去意义,她颇有些破釜沉舟的心境,因此心理压力很大,有时捧着电脑一边看一边哭。

朱玮说,考取东大,好像做梦的感觉。

当时还有个小插曲。

朱玮当初报考东大时选择的是10月入学,发榜的那天晚上,朱玮去东大看榜,只看到4月入学学生的榜,一看没有自己的名字,很是失望,晚上对着父母哭了一场,父母安慰她:你原计划花一年时间考东大,这回就当练习了一次,没考上很正常。

但是第二天朱玮却接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东大的入学通知书,是有关办入学手续的资料。

她一时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前一天,她以为自己落榜了,于是向联系过的浅见教授报告,自己落榜了。

老师也安慰她说:“你再试一次,冬季的入学考试可能会简单些。

”现在她又挺不好意思地跟浅见教授说,接到入学通知书了……教授帮她到事务所确认,得知朱玮确实是被录取了。

原来,当天晚上她去看榜时,只看到4月入学的榜,而忽略了放在边上的10月入学的榜。

对朱玮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好事多磨吧。

考取名门大学的兴奋也没有持续太久,入学之后她就开始准备研究课题的内容了。

塾给予学生应试上的支持
朱玮2012年暑假来塾工作,担任大学院理科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同样是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理工学研究科在学的魏巍老师主讲专业知识,一方面朱玮作为TA辅助教学工作,同时主讲专业知识课中自己所擅长的数据库、电路设计内容。

她说,今后有机会也希望担当英语方面的教学工作。

朱玮深有感触地说,塾帮助学生熟悉大学,找寻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研究室,学生从塾获取信息,包括出愿的流程等。

塾给予学生应试上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熟悉考题,正确理解解题的思路。

中国的考题与日本的完全不一样,塾里的老师帮助学生总结重点,老师往往不知不觉地猜中考题。

想到自身在考学过程所遇到的无助,朱玮说,塾在精神方面给了学生许多支持。

朱玮在大二时当过家教,教过初二学生的英语与数学课程。

现在她在讲题的过程中,倾向于营造轻松的氛围,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有时她也能利用自己东大大学院在学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一些内部进学参考资料。

之前考上东大大学院的塾的学生韩非特意向她报喜,作为塾的老师,这是最为欣慰的时候了。

比较自己上过的两所亚洲的名牌大学——复旦大学和东京大学,朱玮认为东大更有国际性。

情报理工学研究科每周都有一次大课,两百名学生轮流上台演讲研究课题、发表研究成果。

每人讲25分钟,另有10分钟的答疑时间,这两百名学生里外国人和日本人各占一半左右。

在国内的大学里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日本学生往往擅长发表,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己理解是一回事,如何表达又是另一回事,三言两语就让人了解你的想法是一种技巧。

”这是朱玮的感想。

东大的国际化还体现于,研究室里有韩国人、越南人、保加利亚人等等,大家都使用英语,课题用英语发表,跟老师交流也用英语。

朱玮说,在国内英语没有用武之地,来日本后反而用英语多了,英语大为进步了。

东大鼓励留学生向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到世界各地参加国际性会议。

去年12月朱玮所投的论文被录用,得到去美国加利福利亚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那儿发表论文。

论文被录用的成功率在30%左右。

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通费等都是大学负担,每天有一定的补贴。

接触日本最先端的技术
朱玮因为之前提早接触了日本会社员的生活,对日本各方面都比较了解了。

谈到留学日本的优势,朱玮说,来日本学习家庭的经济负担会少很多,东京到上海两个多小时就能到,来来往往很方便。

在日本过日子很简单,环境氛围好,服务好,日本人的待人接物好。

留学生在日本碰到一个恩师,那就更好了。

在国内乘坐地铁,有时候会遇到到站了被人群困在车里,无法下车的情况,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你喜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日本生活是很适合的。

”朱玮也谈到日本的短处,就是大家虽然都客客气气,但难以交到真心的朋友。

中国人瞬间就会心贴近,但是跟日本人还是有距离,很怕突然走近了,对方觉得唐突,保持距离的美感还是挺难的,可能这也要看机缘吧。

朱玮的求职过程比较顺利,在日本求职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面试就要过人事、技术等多个关口。

一方面她通过在网上自由应征,被NEC内定,同时东大推荐她到NTT东日本,也获得了成功。

在选择进哪家企业上,她还有过犹豫,指导教授建议她去NTT东日本这个纯日本化的企业,感受日本企业的独特魅力,接触日本最先端的技术。

于是从今年4月开始,朱玮将进入NTT东日本,作为软件工程师开始新的旅程。

她同时认为,外国人留学生在日本求职尝试全球性的企业也是不错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经验。

在日本,留学生的就职天地还是很宽广的。

在东大,朱玮的研究课题是日本的高端技术《使用动态队列对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系统的超负荷保护方法》。

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后,朱玮还找到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大地震发生后,通信量超负荷,导致电话、短信不通,在如此非常状态下,如何有效地、低成本地保持通信畅通。

NTT东日本对这个通信工程抗灾性课题也很感兴趣,可以预见,今后朱玮将大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眼下中日关系正处于险峻时期,朱玮认为,从日方来看,政治与经济应是独立的,像日本的索尼、丰田这样的大企业还是很看好中国市场的。

希望两国的经济关系还是能够稳步发展。

来到日本留学的人,往往感觉到未来有一种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人觉得有期盼。

对于已经走过的路,没有必要后悔。

让朱玮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塾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

(名校志向塾供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