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测试卷(提高培优)

一、填空题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解析: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1)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因此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碳酸钙,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因此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每当我们来到商场、超市时,经常会看到许多食品包裝袋中填充了气体,外形鼓鼓的,十分漂亮。
这里面填充的是什么气体呢?(1)食品包装袋中填充的气体可能是_____;(2)作为可填充的气体需具备什么条件?_____(写两点)氮气等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等(答两点)解析:氮气等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等。
(答两点)(1)由于氮气的性质稳定,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填充的气体,故填:氮气;(2)作为可填充的气体需具备的条件是: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等。
故填: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等。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
(1)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①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 _____ ;请将A.糖水; B.铁; C加碘盐; D.氧气,符合要求的物质填入图②③中。
_____ ; _____ (填字母编号)(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 钢铁生锈B 葡萄酿酒C 食物消化D 石蜡熔化是否含有一种物质ACBDD解析:是否含有一种物质 AC BD D(2)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①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是否含有一种物质;A.糖水中含有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B.铁中只含有铁原子属于纯净物;C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D.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包含:AC。
九年级上册化学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上册化学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1.当红磷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2.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S+ O2 → SO2.3.木炭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 O2 → CO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
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5.高锰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6.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会生成水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MnO2 → 2H2O + O2↑。
7.氯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 2KCl + 3O2↑。
8.氢气与氧气反应,会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9.水在电解时,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10.铁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 → FeSO4 + Cu。
11.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镁。
化学方程式为:2Mg + O2 → 2MgO。
12.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会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CaO + CO2↑。
13.碳与氧气反应,如果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2C + O2 → 2CO。
14.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 + 2CuO → 2Cu + CO2↑。
15.木炭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铁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3C + 2Fe2O3 → 4Fe + 3CO2↑。
16.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 + CO2 → 2CO。
17.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专题培优)

一、填空题1.现有下列物质:①矿泉水;②液氧;③洁净清新的空气;④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⑤冰水混合物;⑥氖气;⑦白磷:⑧四氧化三铁;⑨二氧化硫。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
(均选填序号)①③④②⑥⑦⑤⑧⑨【分析】①矿泉水中含有水分子以及其他可溶性离子属于混合物;②液氧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洁净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④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解析:①③④②⑥⑦⑤⑧⑨【分析】①矿泉水中含有水分子以及其他可溶性离子,属于混合物;②液氧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③洁净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成分,属于混合物;④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中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⑤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分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⑥氖气中只含有氖原子,属于单质;⑦白磷中只含有磷原子,属于单质:⑧四氧化三铁中只含有铁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⑨二氧化硫中只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①矿泉水、③洁净清新的空气、④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属于单质的有:②液氧、⑥氖气、⑦白磷;属于氧化物的有:⑤冰水混合物、⑧四氧化三铁、⑨二氧化硫。
2.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任填一种)。
(拓展训练)(4)实验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______。
(5)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装置,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__,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点)。
青海省互助一中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测试卷(培优提高)

一、解答题1.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g /L ;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05g /L 。
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瑞利和拉姆开始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
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原理是:在电火花引燃下,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进而发生后续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用红热的铜粉除去其中的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_____(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
(3)相同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与它们的化学式是一成正比。
由材料二推测,这种应该是_____(填化学式)。
(4)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这种气体,其理由是_____。
解析:22N O 2NO +点燃 2 Δ 2Cu O 2CuO + 含氮化合物反应 Ar 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解析】【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1)“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原理是:在电火花引燃下,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进而发生后续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N O 2NO +点燃。
用红热的铜粉除去其中的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Δ 2Cu O 2CuO +。
(2)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含氮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因为空气中含有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稀有气体。
(3)相同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与它们的化学式是一成正比。
福建厦门一中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测试(培优练)

一、解答题1.小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他所用的R为木炭,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解析: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压没有明显减少,水无法进入,故不能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压没有明显减少,水无法进入,故不能成功。
点睛: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所选可燃物应满足条件有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燃烧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燃烧时不能产生气体。
2.改进后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组装好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引燃红磷。
(1)燃烧匙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该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解析: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4P+5O22P2O5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15氮气不支持【解析】(1)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火焰慢慢熄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说明氧气已经充分反应完了;(3)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木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它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释放出热能。
木炭的燃烧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具体如下:C + O2 → CO2在这个方程式中,C代表木炭,O2代表氧气,CO2代表二氧化碳。
当木炭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它们会产生二氧化碳。
木炭的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在燃烧过程中,木炭的碳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以木炭可以用作燃料。
木炭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阶段、燃烧阶段和冷却阶段。
在加热阶段,当火苗接触到木炭时,木炭开始被加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炭中的水分开始蒸发,释放出一些热量。
这个阶段通常是无烟的,只有少量的火苗。
在燃烧阶段,木炭的表面开始氧化,产生一些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与氧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火焰变得明亮而炽热。
在冷却阶段,木炭的温度逐渐降低,燃烧的速度减慢。
最终,木炭完全燃烧殆尽,只剩下灰烬。
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只是简单地表示了反应的基本过程,实际上,燃烧过程还涉及其他一些复杂的反应。
例如,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时,我们需要注意燃烧的环境和条件,以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燃烧方式和控制燃烧条件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是C + O2 → CO2。
木炭的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在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时,我们应该注意环境和健康问题,并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

初中常见化学⽅程式初中常见化学⽅程式⼀、化合反应(多变⼀的反应)1、⽊炭在氧⽓中充分燃烧(即氧⽓充⾜时燃烧)①现象:发⽩光、放热、⽣成⼀种能使澄清⽯灰⽔变浑浊的⽆⾊⽓体②⽂字表达式:碳+氧⽓点燃⼆氧化碳③化学⽅程式:C+O2点燃CO22、⽊炭在氧⽓中不充分燃烧(即氧⽓不充⾜时燃烧)②⽂字表达式:碳+氧⽓点燃⼀氧化碳③化学⽅程式:2C+O2点燃2CO3、硫在氧⽓中燃烧①现象:a在空⽓中燃烧微弱的淡蓝⾊⽕焰、放热、⽣成⼀种有刺激性⽓味的⽓体b在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焰、放热、⽣成⼀种有刺激性⽓味的⽓体②⽂字表达式:硫+氧⽓点燃⼆氧化硫③化学⽅程式:S+O2点燃SO24、红磷在氧⽓中燃烧①现象:产⽣⼤量的⽩烟,放热②⽂字表达式:磷+氧⽓点燃五氧化⼆磷③化学⽅程式:4P + 5O2点燃2P2O55、氢⽓燃烧①现象:淡蓝⾊⽕焰,放热。
⽕焰上⽅罩⼀个⼲⽽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珠⽣成。
②⽂字表达式:氢⽓+氧⽓点燃⽔③化学⽅程式:2H2+O2点燃2H2O6、铁丝在氧⽓中燃烧①现象:剧烈燃烧,⽕星四射,放热,⽣成⿊⾊固体。
②⽂字表达式:铁+氧⽓点燃四氧化三铁③化学⽅程式:3Fe+2O2点燃Fe3O47、镁条燃烧①现象:耀眼的⽩光,放热,⽣成⽩⾊固体。
②⽂字表达式:镁+氧⽓点燃氧化镁③化学⽅程式:2Mg+O2点燃2MgO8、铝常温下在空⽓中形成⼀层致密氧化物保护膜①⽂字表达式:铝+氧⽓氧化铝②化学⽅程式:4Al+3O2Al2O39、⼀氧化碳燃烧①现象:蓝⾊⽕焰,放热。
②⽂字表达式:⼀氧化碳+氧⽓点燃⼆氧化碳③化学⽅程式:2CO+O2点燃2CO210、⼆氧化碳和⽔的反应。
①把⼆氧化碳通⼊紫⾊⽯蕊溶液中,紫⾊变为红⾊②⽂字表达式:⼆氧化碳+⽔碳酸③化学⽅程式:CO2 +H2O H2CO3(碳酸)(碳酸能使紫⾊⽯蕊变红)11、⼆氧化碳通⼊炽热的碳层(吸热反应)①⽂字表达式:⼆氧化碳+碳⼀氧化碳②化学⽅程式:CO2+C2CO12、⽣⽯灰与⽔反应。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如图1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3)反应③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4)生成④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5)C、P、Fe与氧气反应的共同特征为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6)物质⑤属于________(填序号).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7)氧气有很多用途(如图2),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2H2O22MnO2H2O+O2↑ 分解催化作用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BC AC(1)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MnO2H2O+O2↑;(2)紫黑色固体加热生成氧气,则是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白色固体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则是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4)碳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5)C、P、Fe与氧气反应的共同特征为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热;(6)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BC;(7)医疗急救中,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航天火箭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故选AC。
2.(1)以下物质中:①氮气②水③空气④食盐水⑤五氧化二磷⑥铁,其中(以下均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___剂.③写出金属E在C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写出A中加入B后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3)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①金属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Ⅰ当a=" _________"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 周期.Ⅱ当a=8时,该粒子是 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解析:(1)③④;①②⑤⑥(2)(10分)①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E:铁F:四氧化三铁②催化;催化③Fe+O2Fe3O4④H2O2H2O+O2(3)①原子;离子;分子②Ⅰ10;二;Ⅱ阴离子【解析】试题分析: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⑵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说明A是过氧化氢溶液,B为二氧化锰,C是氧气;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说明E是铁,D是水,F是四氧化三铁;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 + O2 → H2O2
HH O O
HO OH
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点燃
H2 + O → H2O
HH O
HOH
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H2 + O2 点→燃 2H2O
HH O O
HOH HOH
现在天平就平衡了!
HH HH
OO
HOH H O H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 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 用短线连接。
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反应:
H2 +
O2=点燃 H2O
H原子个数:2
2
O原子个数:
2
1
原子总个数: 4
3
等号两边氧原子的个数不相等,请你想 办HH
OO
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点燃
H2 + O2 → H2O + O
O O HH
HOH
O
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物质,如:不能把氧化铁Fe2O3写成FeO。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等号两边的原 子数目必须相等。
例如: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
式:
点燃
C C原子个数:1
+ O2 = CO2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 相等,这个方程式就配平了。
3.你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吗?
下列几种方式都可以表示木炭在氧气 中燃烧的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 直观、简捷的描述这一反应呢?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3.C+O2 点=燃 CO2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和
P+O2——P2O5 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验(就是等号两边各种原子
的数目相等) 。
4P+5O2——2P2O5 3. 等 将短线改成等号。
4P+5O2=2P2O5 4. 标 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 点燃
查 4P+5O2 = 2P2O5 5.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抢答赛
家用铝锅不易生锈的原因是:铝在常温 下易生成氧化膜,其反应如下:
4 Al+3O2 2Al2O3
❖配平方程式
抢答赛
• 奥运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 (C3H8 ),丙 烷燃烧的反应为
5 点燃
C3H8+ O2
3 CO2+4 H2O
先配C,再 配H,最后
配O
※配平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一中学 黄玲玲
学习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 写化学方程式。 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
知识回顾
1.二氧化碳由几种元素组成?一个二氧 化碳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
2.你能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吗?氧气、 水、氢气、二氧化碳。
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注的是否恰当
我是小医生
点燃
1.Fe+O2 FeO
2.S+O2 SO2
点燃
3.CH4+O2 CO2+H2O
点燃
3Fe+2O2 Fe3O4 S+O2 点燃 SO2
CH4+2O2 点燃 CO2+H2O
4.2NaOH+CuSO4 Na2SO4+Cu(OH)2
2NaOH+CuSO4 Na2SO4+Cu(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