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康复
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进展

(1】):49 5O.
11张骊,路春 兰.加强护理管理 有效控制 医院感染【J].齐鲁护理
杂志 ,2008,14(21):120—121.
医疗 安 全 ,达 到整个 医 院的共 赢 。
参 考 文 献
1 单桂梅 ,刘淑敏.护理管理在控制 医院感染中的作用fJ].中国实 用 医药 ,20来自9,4(26):243~244.
2 周 宁 宁.护 士长在 预 防 医院感 染 管理 中的作 用 [J].中医药 管理 杂
志社 ,2009,17(8):772~773.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关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而护理 管理在 医 院感染控制中起 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 ,护理管理只有认 真参 与医院 感染 的预防监控 ,建立护理组织 的感控监测网 ,进行 护理人 员的 教育 和培训 ,从重点部门到重点环节再到重点部位层层把关 ,认 真执行基础护理 ,并维护 良好 、整洁的病 区环境 ,参与抗生素使用 的合理化管理 ,认 真执行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只有这些举措齐杆 并上 ,才能确保医院感染管理有序进行 ,才能提高医疗质量 ,确保
对 控制 医院感 染的重要性 ,并给 出了相关指南㈣。单桂梅 、周宁 宁【1. 提 出护士是药物治疗 的直接实施者 ,定期对护士进行各种抗 菌 药 物 合 理 应用 知 识 的培 训 ,熟 悉 各 种抗 菌 药 物 的 药 理作 用 、抗 菌谱和配制要求 ,认真观察 患者用药后 的临床反应 ,为合理使用 抗菌药 物提供必要 的保障 。当前抗生素 的使用有滥用现象 ,使人 体 正 常微 生 物失 衡 ,造 成 医 院 感染 的增 加 ,护 士 在 使 用 抗 生 素 前 必 须做 到 :及 时 采 样 送 细菌 培养 和药 敏 试 验 、根据 结 果 使 用 抗 生 素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提醒医生停用抗生素。 2.6 加强环境的管理 环境污染是造成 医院感染 的主要媒介 ,病 区 环 境 以及 病 区卫 生 一 定 要 按 照 规 定 进 行 管 理 。要 经 常 通 风 换 气 ,保持空气新鲜 、流通 。定 期进行空气消毒 ,保持室 内清洁和空 气清新。房间清扫应采取湿式清扫 ,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 出 院患 者 的 床单 元 要 及 时进 行 终末 消 毒 。对 各种 卫 生 和 消 毒 用 具 进行编号 ,用后及时清洁消毒田。供应室 、手术室 、产房 、新生儿 室、 母婴 同室等重点护理单元 以及病区治疗 室、抢救室 、换 药室及病 室 的陈设要 规范 ,尤其是手术室手术问不应过多放 置增加平面的 物体 ,如多余 的桌椅 、手术床等。张骊【J】认 为应减少或控制陪护、探 视人员 ,避免带来更多的细菌 。 2.7 加强 医疗废物的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颁布 的《医疗废 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 ,严格医疗废 物的储存、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进行有效 的控制。对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 ,完 善管理方法 ,杜绝医疗废物乱放 、乱扔现象,保证 医疗废物处 置过 程安全 。周 宁宁嘲认 为护士长每周 自查 ,每月 、每季配合 医院感染 管理科 和护理部抽查 ,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原 因,并加以改正。 3 小 结
第三章 脑外伤

第三章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主要内容概述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概述一、基本概念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特点:发生率高、伤情复杂严重、导致的功能障碍多、多发生于青壮年原因:交通事故、工伤、暴力打击伤、火器伤等。
临床分类按损伤方式分闭合性损伤——指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头皮、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整开放性损伤——指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同时头皮、颅骨、硬脑膜三层均有损伤。
临床分类按损伤部位分局部脑损伤——当造成损伤的外力作用于局部脑组织时,可导致额颞叶、顶叶、颞叶、脑干等部位的损伤,损伤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弥漫性脑损伤——当外力较强,脑组织损伤广泛时,可出现弥漫性脑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深度昏迷、自主功能障碍,植物状态持续数周。
按损伤性质分脑震荡脑挫伤与脑裂伤(合称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二、主要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情绪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言语错乱、构音障碍、命名障碍、失语吞咽功能障碍其他功能障碍第二节康复功能评定一、严重程度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盖尔维斯顿定向力及记忆遗忘检查(GOAT)康复功能评定(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是颅脑损伤评定中最常用的一种国际性评定量表3项指标: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优点:简单、客观、定量是反映急性期损伤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而且对预后也有估测意义。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最高积分15分为正常,最低积分为3分;≤8分为昏迷,≥9分示无昏迷;得分越低,昏迷越深,损伤情况越重。
根据GCS积分和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度:GCS 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以内。
中度:GCS 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小时。
重度:GCS 6~8分,伤后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意识恶化并昏迷在6小时以上。
脑外伤的 康复

早期(Ⅱ、Ⅲ)对患者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
若颅底骨折且骨折线通过气窦或岩骨,伴
有硬脑膜撕裂时,则可发生脑脊液鼻漏或
耳漏。这类颅脑损伤属于内开放性,但处
理与闭合颅脑损伤的相同,故仍列为闭合
性颅脑损伤。
• 根据创伤后遗忘(PTA)的时间长短,
闭合性颅脑损伤分为:
• 脑震荡:为轻型损伤,指PTA<1小时的颅脑损 伤,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线粒体变化,ATP酶消失 ,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等改变,但临床上无明 显症状,将来也无后遗症; • 脑挫裂伤:为器质性颅脑损伤,不仅电镜下可 见损伤,肉眼亦可见解剖性的破坏,可有神经 系统阳性体征。其中PTA 1~24h为中型;1~7 天为重型,7天以上为极重型。
⑤感觉障碍:由于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域受损
引起,也可因脑部中枢损伤出现特殊的感觉
功能紊乱。
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包括言语错乱、构音障碍、 失语、命名障碍、言语失用、阅读困难和书写困难等, 构音障碍多见。
⑦颅神经损伤:多见面神经、听神经、动眼、滑车、 外展和视神经。 ⑧迟发性癫痫:是指损伤一周后才出现的癫痫,是 由于瘢痕、粘连和慢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刺激所致。
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 疗,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代 偿是很重要的
分类
按损伤方式分为:
开放性损伤:指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同时 破损,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损伤:指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 骨折,但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 整,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
SD
有意识,但不能自理生活。记忆、注意、思维、 言语均有严重残疾,24h均需他人照顾。特点: 有意识但不能独立。
MD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重度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各项合并症,常见的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植物状态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该疾病目前经过抢救后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但抢救成功后的患者常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最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对此,需要采取对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现对相关内容进行如下介绍:1 急性期性期康复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微抬下颌,双唇微开,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的口、鼻等部位的分泌物;气管切开患者应每日行气管切开护理2次;及时评估患者做好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吸痰护理 ,避免因为分泌物影响患者呼吸而导致并发症。
1.1良肢位摆放指导1.重度颅脑损伤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为损伤引起了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出现功能紊乱,所以会表现为姿势异常。
异常的卧位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加重。
所以需要协助患者取合理的卧床姿势。
平卧时在两侧肩部和上臂下方垫软垫,保证充分前伸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两侧臂和大腿下方垫软垫,以免出现髋关节外旋。
足跟垫软垫,保持双足中立位。
每隔2h为患者更换一次体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上肢伸展位不超过90°,患侧肩胛骨向前外伸,前臂旋前,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屈曲位、踝关节放长枕上;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肩向前拉出,肘伸展,掌心向上,下肢屈曲位,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长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胸前的枕上或躯干上(本卧位不适用脊髓损伤患者)1.2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每次训练前先按摩,以刺激功能活动、按摩时由轻到重,范围从小到大,先慢后快。
如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禁止开展上述操作。
1.3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再进行训练。
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
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如患者伴发感觉障碍,注意不要过度牵拉,以免引起关节脱位或损伤周围软组织。
颅脑损伤的康复

(三) 流行病学
发病率仅次于四肢的损伤,其发病年龄以10~29 岁最多,占62%。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工伤、 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伤常,但部分患 者会出现持续不同时间的头痛、易疲劳、记忆力 差、眩晕、情绪不稳定和烦躁等脑外伤综合征表 现,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关节被动活动
重点做容易发生挛缩的关节(肩关节外旋、外 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 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和无自主 活动的肢体。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一 次,每次每个关节做3~5遍。
大小便管理
❖ 拔除导尿管,避免长期插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 统感染。
❖ 保持每日的排便常规,注意会阴部清洁,减少 泌尿系的感染机会。
心理障碍的治疗
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能面对现实,用积极 的态度配合治疗,尽快消除其消极情绪,树立信 心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恢复和(或)代偿其失去的 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运动障碍的治疗
从哪个阶段开始训练
❖ 运动发育程序: 翻身-起坐-坐位平衡-坐到站-站位平衡-步行 (1)床上训练 (2)坐起训练 (3)坐位平衡训练 (4)从坐到站训练 (5)站立及及站位平衡训练 (6)步行训练 (7)上肢与手功能训练
中医康复治疗
❖针灸 ❖推拿 ❖气功
三、后遗症期康复
(一)康复目标 使患者学会应付功能不全状况,学
会用新的方法代偿功能不全,增强患 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能力, 回归社会。
对患者进行身体上、精神上和职业 上的康复训练,为能顺利重返工作、 社会和家庭打好基础。
(二)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职业训练 矫形器和辅助器具的应用
病案
颅脑损伤康复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且康复周期长,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为了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我参加了颅脑损伤康复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颅脑损伤概述颅脑损伤是指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损伤。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根据损伤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2.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治疗:在神经外科病房进行,以床边康复治疗为主,包括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支持疗法、抗痉挛体位等。
(2)恢复期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转入专门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包括运动、认知、言语、行为、心理和大脑综合功能等方面的康复。
(3)后期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康复中心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转入社区或家庭进行康复,包括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
3. 康复治疗技术(1)运动康复: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康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认知康复: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等。
(3)言语康复:针对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进行言语训练,如发音训练、构音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4)心理康复: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对颅脑损伤的认识通过实训,我对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2. 掌握了康复治疗技术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康复、认知康复、言语康复、心理康复等,为今后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康复治疗任务,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参与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措施

案例:
患者,男性,48岁,因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约1 h于×年×月×日7:18入院。 查体:昏迷状态,鼾式呼吸,疼痛刺激无睁眼及发音,左侧肢体屈曲,右侧肢体活 动差,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门诊以“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约1 h”于×-×-× 07:18:09收入院,于脑外科治疗,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鼾式呼吸,疼痛刺激无睁眼 及发音,左侧肢体稍屈曲,右侧肢体活动差,右侧瞳孔直径约5mm,左侧瞳孔直 径约4.5mm,形状不规则,光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 入院后在全麻下 行右侧大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患者带气管插 管转入ICU病房,术后左侧瞳孔恢复,右侧瞳孔仍散大固定, ×年×月×日 复查头 颅CT示右侧枕部出现迟发硬膜外血肿,于9:20在全麻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手 术顺利,术后患者右侧瞳孔直径约5mm,左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患 者带气管插管,返回ICU病房。 具体任务:结合病例患者需要做哪些功能评估?
章节目标
2.熟悉
熟悉常用的颅脑损伤后的严 重程度评估和分级方法 熟悉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各 个时期的康复目标、康复治 疗的内容
1.掌握
掌握颅脑外伤的康复 护理措施
3.了解
了解常用认知 能力训练的内 容
(一) 概念
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也 称脑外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 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因其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成为常见的 致命创伤之一;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大部分重、中度脑损伤患者虽然能 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躯体、智力残疾、心理障碍及社会残 障,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活动,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四、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4. 运动障碍的康复 运动控制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使脑损伤病 人重新恢复其机体的平衡、协调及运动控制功能。一般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 在医生及治疗师的指导下,确定活动量、活动范围及限度,应尽早开始偏瘫训 练。
5. 迟发性癫痫的康复 有关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存在争议,可以不常规使用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一般服用抗癫痫药物至少2年,完全控制后仍应再服2年。 对药物治疗2~3年仍不能控制的癫痫发作,而且发作频繁而严重者,可慎话铃声、钟表声和号角声的录 音,要求听到号角声时举手。号角声出现5次,举手少于5次为不正常。
三、康复护理评估
● 认知功能评估 ● 3.记忆功能评估 记忆障碍是颅脑损伤病人最常见、最持久的认知缺
陷,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均可导致记忆障碍。主要应对瞬时、短时以及长 时记忆评估。其中长时记忆评估包括情节和语义记忆评估。临床常用评 定工具包括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WMS)。
三、康复护理评估
● 认知功能评估 ●4.执行功能评估 可通过综合评价量表进行全面评估,常用的包括简易智
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威斯康星卡片分 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等评价。 ●5. 失认症评估 失认症是指病人丧失了对物品、人、声音、形状或者气 味的识别能力。
三、康复护理评估
(五)精神心理功能评估 心理测评是对病人的各种心理障碍用各种心理测验(
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试以及精神症状评定 )进行测评,以评定心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为制订心理康 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康复护理评估
● 康复护理原则 ● ◆个体化方案 ● ◆长期康复 ● ◆全面康复 ● ◆家属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并发症(5)
脑外伤后综合征
脑外伤病人在急性创伤恢复之后,仍有许多自觉症状 长期不能消除,但临床上又没有确切的神经系统阳性 体征,甚至通过CT、MRI等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这类病 人往往是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 恢复较好,但头昏、头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 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却经久不愈。如果这些症状持 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好转时,即称之为脑外伤后综 合征 。
目
评
项
目
评 分
0 1 2 3 0 1 2 3 4 5 0 1 2 3
残疾分类
DRS总分 残 疾 水 平 0 无 1 轻微 2 ~3 轻度 4~6 中度 7~11 中重度 DRS总分 12~16 17~21 22~24 25~29 30 残疾水平 重度 极重度 植物状态 永久植物状态 死亡
五、颅脑损伤康复评定内容
颅内血肿 颅神经损伤 外伤性癫痫 外伤后脑积水 脑外伤后综合征 呼吸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泌尿系统并发症 骨骼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1)
•
颅内血肿
慢性硬膜外血肿
是指颅脑损伤后2-3周才出现临床症状者,占硬膜外血 肿的3%-4%;
•
慢性硬膜下血肿
是指脑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临床症状者。
运动系统并发症
骨质疏松 关节挛缩 肌肉萎缩
主要并发症(11)
压疮 继发感染
真菌感染 病毒感染
四、颅脑损伤的预后评估
颅脑外伤后,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脑损伤的程度, 它由昏迷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来标志。 文献报告昏迷持续超过一周,常会有智能或躯体上的 永久性残疾,或者二者都有。 由颅脑损伤直接所致的死亡则常发生在损伤后的2~3 天内。
脑挫裂伤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与损伤部位相关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偏瘫与失语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CT检查可了解损伤部位、范围、脑水肿程度及 中线结构移位情况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3)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实质的弥漫性损伤 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脑挫裂伤,伴以点、片状出血灶 伤后通常立即昏迷,而且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一般无 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 CT或MRI检查显示弥漫性脑肿胀,灰质和白质界限不清,脑室 脑池受压,但占位效应常轻微,中线移位不明显 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常难以恢复,死亡率高,常导致脑外伤患 者伤后植物生存状态和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项
分 Ⅰ睁眼 自发睁眼 呼唤睁眼 疼痛刺激睁眼 无反应 Ⅱ言语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言不恰当 不可理解 无反应 Ⅲ运动 执行指令动作 疼痛时定位 疼痛时回撤 屈曲反应 伸直反应 无反应 0 1 2 3 0 1 2 3 4 0 1 2 3 4 5 Ⅳ 进食、入厕、梳洗 方面的认知能力 完好 部分完好 极少 无 Ⅴ 功能水平 完全独立 特定环境中独立 轻度依赖 中度依赖 重度依赖 完全依赖 Ⅵ 工作能力 不受限制 选择地工作 保护的工作 不能工作
植物状态(VS)
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有睡眠-觉醒周期; 不能理解或表达言语; 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可有无目的性的眼球跟踪运动; 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运动障碍
颅脑外伤后常发生广泛和多灶性损伤, 常遗留偏瘫、肌张力异常、共济、平衡 和协调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4)
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干表面挫裂伤和脑干内点、片状出血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特点是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和 恢复过程慢,甚至终生昏迷不醒 早期出现脑干损伤的症状与体征:如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严重者可迅速导致死亡 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了解损伤部位与范围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5)
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
Ⅰ级:死亡(D); Ⅱ级:持续性植物状态(PVS)长期昏迷,呈 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状态; (病人可有睁眼、吸吮、呵欠与 局部运动反应 ) Ⅲ级:重度残疾(SD)不能独立生活,需他人 照顾; (有意识,由于认知行为或躯体 上的残疾,包括构音障碍和言语障碍,患者24 小时要人照顾 )
主要并发症(4)
外伤后脑积水
在脑挫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常见,大量的血性脑脊 液对脑膜将产生强烈的刺激,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 在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发生粘连,甚至堵塞蛛网膜绒 毛,从而造成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引起一侧或 双侧脑积水; 颅内高压脑积水还是正常颅压脑积水都应采用单向阀
门分流管行分流术 。
脑外伤常见并发症
---康复临床处理
一、概述
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 TBI)
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 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患病率:783.3 / 10万人口。 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约为2:1。 死亡率:老年人高于青壮年,男性3~4倍于女性。 可以发生在各年龄组,但青少年、老年人居多。 常见原因:
感知、认知障碍
感知(perception)是指大脑将感觉信 息综合为有含义的认识能力; 认知(cognition)是指大脑处理、储存、 回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昏迷的评定
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进行评价时, 一定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使病人 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要维持血压 和良好的末梢循环。否则不仅评定结果 不可靠,还会延误病人抢救。 伤后昏迷的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常用格 拉斯昏迷量表(GCS)来测量
醒状昏迷
在去皮质状态时,由于急性双侧大脑皮 质弥漫性病损,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 (意识内容或心理活动)完全丧失,但 当皮质下功能尚保留或业已恢复时,觉 醒—睡眠周期常存在。这种单纯的高级 神经活动的极度抑制,而皮质下觉醒功 能正常所呈现的意识内容完全丧失,觉 醒状态依然存在的分离状态,临床上称 为醒状昏迷。是昏迷的一种特殊形式。
按外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原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1)
脑震荡
伤后立即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清醒后多数患者有近事性遗忘而不能叙述当时的受 伤经过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特征 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 一般认为是最轻微的一种脑外伤
主要类型的脑外伤 (2)
Glasgow昏迷评分标准(GCS)
睁眼(E)、语言表现(V)和肢体运动(M) 三个因素 ;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在30分钟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30分钟至6小 时 ; 重型:3~8分,伤后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 或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 者。 有人将3~5分者由重型分出,列为特重型。
主要并发症(2)
颅神经损伤
颅神经损伤多系颅底骨折所致,或因脑干损伤累及颅 神经核,或继发于颅内高压、脑膜炎及血供障碍。
主要并发症(3)
外伤性癫痫
早期癫痫(即刻或近期发作)指伤后24小时内发生癫 痫,约占30%; 中期癫痫(延期或晚期发作)系指伤后24小时至4周内 发生的癫痫,约占13% ; 晚期癫痫(远期或习惯性发作)是指伤后4周至数年乃 至十几年始出现的外伤性癫痫,约占84%。
昏迷的评定 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 感觉功能障碍的评定 感知(觉)和认知障碍的评定 言语障碍的评定
昏迷定义和预后
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以及躯体运 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 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觉醒; 意识障碍分为嗜睡(somnolence)和神 志错乱(confusion)、浅昏迷 (stupor)、中度昏迷(semicoma)、 深昏迷 。
主要并发症(6)
•
•
呼吸系统并发症
呼吸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吸入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
主要并发症(7)
症(8)
消化系统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 肠道功能障碍
主要并发症(9)
泌尿系统并发症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主要并发症(10)
颅内血肿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 和脑内血肿,以硬膜外和硬膜下者为常见 按伤后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 慢性三种,以急性者为常见 意识障碍的演变三个阶段
外伤后原发性昏迷 中间意识清醒(或好转)期 继发性昏迷
三、脑外伤常见并发症
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意外坠落、运动损伤、失足跌倒、难 产和手术产伤等。 战时如枪伤、炸伤等火器伤等。
二、分类
暴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式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闭合性脑外伤 开放性脑外伤 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直接造成的脑损害,局部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 裂伤,弥漫性脑损伤如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 指在受伤一定时间后在原发性损伤基础上出现的脑病变,主要有脑 水肿、颅内血肿、脑压增高、脑移位和脑疝等。
Ⅳ级:中度残疾(MD)患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 活动水平,但能生活自理; (可表现有记忆或性格改变、轻 偏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继发性癫痫或重 要的颅脑神经麻痹) Ⅴ级:恢复良好(GR)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社会 活动和职业活动。成人能工作,学生能就学。 (可能有轻度持久性遗患 )
残疾等级评分表(D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