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浮力(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专题十 浮力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专题十 浮力

专题十 浮力1.【河南一模】12. 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人马里亚纳海沟11000m 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 )答案 A2.【四川省第三中学】45.(8分)小明在游玩玄武湖时乘坐的快艇总质量是600kg ,快艇匀速直线行至距前方古城墙1850m 的地方时,他向对面的古城墙发出一个声音,10s 后他听到了回声。

(1)(2分)快艇静止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2)(2分)快艇某处距水面的深度为0.4m ,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4分)快艇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v 声=340 m/s )答案45.(1)由题知,快艇漂浮在水面 ∴F 浮=G=mg=600kg ×10N/kg=6000N ……..(1分) ∴ 3336.0/10/1016000F V m kgN m kg Ng=⨯⨯==液浮排ρ ………………..(1分) (2)p=ρ液gh=1×103kg/m 3×10N/kg ×0.4m=4×103Pa …………………...(2分)(3)由题知:S 艇+ S 声=2S v 艇t+v 声t=2S ……………………..………(2分) s m s m sm v t v /30/3401018502S 2=-⨯=-=声艇 ………………..(2分) 3.【广西梧州一模】30、图5-3是一个自动储水箱的示意图。

结构为圆柱形金属水桶、一个压力传感开关和一个长方体组成,其中长方体通过细杆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

压力传感开关的作用是:当它受到细杆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10N 时闭合,控制水泵从进水口开始向桶内注水,此时,水面刚好与长方体的下表面相平,水桶内储水高度为h 1=8cm ;当它受到细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等于6N 时断开,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此时,水刚好浸没长方体的上表面,水桶内储水高度为h 2=40cm 。

(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电功率

(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电功率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一、选择题D.节能灯(2013镇江)11.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特点.“220V 8.5W”LED灯泡和“220V 60W”白炽灯泡正常发光的亮度相当.与白炽灯泡相比,LED灯泡可以节能约为BA.14.2% B.85.8%C.16.5% D.83.5%6.(2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LED灯泡白炽灯泡A.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B.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C.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D.B的电功率是A的电功率的四倍30.(2分)(2013•深圳)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C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8.(2分)(2013•黑河)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2013齐齐哈尔)8.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 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3.(2013四川自贡)18.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1和L2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AA.4:1 B.1:4 C.5:1 D.1:5(2分)(2013•沈阳)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5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B.R1与R2的总电阻为15ΩC.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2013年福州)14.如图1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2.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4.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5、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

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6.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8.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9.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10.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C.太阳出来雾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1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1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沪科版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沪科版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分类汇编-----物态变化(2013·丽水)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答案:B(2013·东营)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答案:B(2013·德阳)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答案:B(2013·福州)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答案:D(2013·宜昌)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

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答案: A(2013·哈尔滨)1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答案:B(2013·福州)26.(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微观世界及分子运动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微观世界及分子运动

这是因为(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我们闻到花香是由于香味分子在运动,A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将蓝墨水滴入水杯中后,过一会儿整杯水变蓝,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的缘故。

答案:运动斥力
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5个标准大气压,
于”、“低于”或“等于”)。

【解析】本题考查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气压增大,沸点升。

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一、浮力1.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答案】B【解析】【详解】AC.由图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此时它们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同一小球的重力不变,则浮力相同,即F甲=F乙;故AC错误;BD.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小球在乙杯中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乙液体的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两杯中液面相平,深度h相等,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公式p=ρgh可知,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即p甲>p乙,故B正确,D错误。

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两杯完全相同,所以F甲小于F乙,A错误;B.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根据p=ρ液gh,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p甲小于p乙.B正确;C.根据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C错误;D.因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D错误.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B.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D.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答案】C【解析】【详解】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AB错误;CD.同一个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4.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中考物理浮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浮力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A.23ρ水 B.54ρ水 C.56ρ水 D.45ρ水【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道,m甲=m乙,ρ甲:ρ乙=3:2,由ρ=m/V知道, V甲:V乙=2:3;当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有下面几种情况:(1)甲乙都下沉:则排开水的体积之比等于V甲:V乙=2: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之比,应是2:3,故不符合题意;(2)甲乙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而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受浮力相等,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3)甲漂浮、乙下沉:因为甲漂浮,所以F甲=G甲=mg;乙下沉,F乙<G乙=mg,即F甲>F 乙,而F甲:F乙=4:5,故不符合题意;(4)甲下沉、乙漂浮:甲下沉,F甲<G甲=mg;乙漂浮,F乙=G乙=mg,所以F甲<F乙,而F 甲:F乙=4:5,故符合题意;甲下沉乙漂浮时,甲受到的浮力F甲=ρ水V甲g,乙受到的浮力F 乙=m乙g=ρ乙V乙g;因为F甲:F乙=4:5,即ρ水V甲g:ρ乙V乙g=4:5,ρ乙=5ρ水V甲/4V乙=5ρ水×2 /4×3=5/6ρ水,故选C。

2.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

h1等于10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密度为0.8×103g/cm3B.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C.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8×104pa D.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18N【答案】B【解析】【详解】AC.根据题意知道,正方体的上表面积是:S=L2 =(10cm)2 =100cm2 =0.01m2,由于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F1 =8N,所以,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是:1218N=800Pa0.01mFpS==上由p=ρgh知道,液体的密度是:1800Pa=10N/kg 0.1mp gh ρ=⨯上 =0.8×103 kg/m 3 , 故AC 不符合题意;BD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p 下 =ρgh 2 =0.8×103 kg/m 3×10N/kg×(0.1m+0.1m )=1600Pa ,由Fp S=知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 F 下=p 下S =1600Pa×0.01m 2 =16N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F 浮 =F 下 -F 1 =16N-8N=8N ,故B 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浮力及其应用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浮力及其应用

图 16-2-1
(1)石块的重力 G=________N.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 G′=________N,由
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 F 浮=________N.
(3)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G 排=________N. (4)比较 F 浮和 G 排的大小,可以发现 F 浮______G 排. 思维点拨:该实验的关键在于石块受到的浮力和石块排开 水的重力的测量,可以利用称重法计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石 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和小桶的总重减去空小桶的重力.
式为 FB=__________,B 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图 16-2-9
答案:FA =FB=FC ρ0gV
ρ0
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该液体密度越小. ①物体浸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该 物体的密度无关. 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 体的体积. ③轮船的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考点 1 阿基米德原理 【例 1】(2011 年铜仁)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时,做了如图 16-2-1 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 探究过程:
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答案:A
1.(2012 年广州)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 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 1.80×105 Pa ,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
p/×105Pa 0.98 1.01 1.13 99 100 103 t/℃
答案:(1)3.0 (2)1.6 1.4
(3)1.4 (4)=
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16- 2-2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浮力(2013·烟台)14.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人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一的浮力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李子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大于小于(2013·连云港)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成功挑战7000m深度。

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增大B.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C.匀速下潜时,其重力大于浮力D.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舱内气体压强与舱外液休压强相等,答案:A(2013·黄冈)5、李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C.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D.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答案: B(2013·泉州)19.把密度为0.6×103k g/m3、重为12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A. 漂浮,F浮>12NB. 漂浮,F浮=12NC. 沉底,F浮<12ND. 沉底,F浮=12N答案: B(2013·舟山)12.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 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答案: B(2013·雅安)30. 如图19 甲, 底面积为80cm2 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 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 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形物体A 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 的关系。

( 使用刻度尺测量h, 不计细线重)( 1) 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 分别记下多组F、h, 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 依据实验表中数据, 在图19 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 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19 乙可知, 物体A 的重力为N。

②观察图象19 乙, 可以得出结论: 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 当h 增大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在物体A 浸没后, 当增大h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

③由图象19 乙可知: 当h 等于10cm时,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

( 2) 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 前比较, 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Pa。

答案:30. ( 1) ①9 ②减小; 不变; 无关③6 ( 2) 900(2013·浙江) 31·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

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纯牛奶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

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 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3)在实际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

答案:31.(1)混合物 (2)<或小于(3)“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2分)“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1分)(2013·福州)18.2012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一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如图13所示。

(1)“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4t,其满载并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m3。

(ρ海水=1.03×103kg/m3)(2)歼一15在航母上起飞时相对于_____,它是运动的,当它飞离舰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在起飞上升过程中,歼一15的重力势能将_____。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歼一15降落着舰后,虽受阻拦索作用并关闭发动机,但飞机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歼一15具有_____。

(2013· 菏泽)13.如图8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 m 、舰宽70.5 m ,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 t 。

(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取g =10N/kg)。

(2)2012年9月25日,该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

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成功。

当舰载机着舰后,浮力将(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答案: 13.6.75×108 变大(2013· 乐山)44.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53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 kg/m 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 kg/m 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 酒 的关系为p 水 p 酒 (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 0.6×103 kg/m 3 等于(2013· 荆门)22.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 ,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A .还会重新露出水面B .不会重新露出水面图8 水 酒精C .以上两种可能都有D .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答案: A (2013· 山西)9、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

将同一鸡蛋分别放人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7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1和F 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 )A .F 1> F 2 p 1>p 2B .F1= F 2 p 1>p 2C .F1< F 2 p 1=p2D .F1= F 2 p 1=p 2答案:D(2013· 上海)19.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33102米-⨯,求它所受的浮力浮F 。

答案:19.=19.6F 浮牛;;(2013· 上海)25.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液p ∆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① 小红猜想:液p ∆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 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A B C 、、,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液p ∆。

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分析比较表一液p ∆中和相关条件,可得:液p ∆与G (8)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 小华猜想:液p ∆与放入的物体所受浮力浮F 有关,于是将物体D 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 ,经计算得出浮F ,并测得液p ∆,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

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 (9) 验证液p ∆与浮F 相关的猜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依据是: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 (10) 。

请填写实验序号9中的相关数据:浮F 为 (11) 牛、液p ∆为 (12) 帕。

答案:25.(8)无关;(9)可以;(10)液p ∆与F 浮成正比;(11)22;(12)550;(2013· 成都)26.(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A .可能与液体的密度ρ1有关;B .可能与物体的密度ρ2有关;C .可能与物体的体积V 1有关;D .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V 2有关;E .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h 有关.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得到的实验器材有:柱形铁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一杯水(足够多)、细线。

(1)只用这些器材,他们可以验证上述猜想中的E 和 (填序号即可)是否正确。

(2)他们在验证猜想E 的过程中,先让铁块静止在图22所示的状态,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1。

接着向下移动测力计和铁块,增大深度h ,待铁块处于 状态时,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2。

继续增大h ,重复上述操作。

若每次测量,测力计的示数都相等,说明猜想E 。

答案:26.(6分) (1)D (2)静止 错误(或不正确) (每空2分)(2013· 襄阳)29.一平底薄壁容器内装有3N 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容器 内水面高度10c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______。

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当金属块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未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N 。

(g 取10N/kg )答案: 2N 4(2013· 呼和浩特)8.体积为60L 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 ,体重为450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 .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C .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B(2013· 河北)33.由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品,其中一个实心,一个空心。

小明为判定哪个是空心的,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ρ水 = 1.0 g /cm 3,取g = 10 N /kg )【实验过程】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工艺品的重力G 1 = 2 N 。

②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小工艺品浸没水中,小工艺品受到 个力的作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1 = 1.6 N ,则浮力F 浮 = N 。

③用测力计测出大工艺品的重力G 2 = 3 N 。

④如图13所示,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大工艺品浸没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 2 = N 。

⑤合金的密度ρ = g /cm 3,则 (选填“大”或“小”)工艺品是空心的。

【拓展应用】空心工艺品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 3。

答案:33.【实验过程】② 三 0.4 ④ 2.2 ⑤ 5.0 大 【拓展应用】20(2013· 鄂州)24.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 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图13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