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2
观看名师讲座心得体会(通用8篇)

观看名师讲座心得体会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看名师讲座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观看名师讲座心得体会篇1这两天,学校组织校本培训,观看了名师高金英老师的讲座,好多东西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使我认识提高,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她的语言风趣幽默,人格魅力高尚,感染了我们所有的听讲教师,我们被她征服了,心灵受到了震撼,所有会场安静,人们都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高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
她的敬业精神、人品、学识、工作态度方法、管理技巧、渊博的知识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她说:“优秀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而不是一时的习惯。
”她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去学习培训时,每天早去20分钟,为同学老师服务,毫无怨言;她要做学生一生中的贵人;生活中打车要抢先坐在司机旁;尊重不喜欢你的人;懂得感恩。
从这些小事中可以折射出她人格的高尚。
她讲话语言风趣幽默,表现力很强,他是个博学的人,是个杂家。
随口拈来一个故事、一段笑话,课堂上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有时还可化解矛盾。
让学生喜欢你,让学生爱上你的课,这不是我们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吗?高老师说:“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一直比较认真,但没有做到用心的地步。
高老师的讲座中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教育学生很有用,我们只有分析知道自己的学生是哪种性格气质类型的学生,是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或是综合质,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我平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不少难管理的学生,让人头疼,旧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有时真没办法。
说明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抓住学生的特点,没有管理技巧,效果不好。
以后要多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这方面的内容,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开展工作。
还有高老师也是教物理的,她的物理课学生很期待、很喜欢上,她有时给学生做实验,有时竟然给学生变魔术,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又不知给我玩什么呢?学生非常感兴趣。
2024年“名师讲堂”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名师讲堂”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名师讲堂”活动,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有机会聆听来自各个领域的名师的讲座,并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领悟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下面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对名师的敬仰之情。
在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名师几堂讲座,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入的研究。
他们的讲座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入浅出,让我感受到了名师的独特教学风格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他们在讲座中所展现出的才华和智慧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增加了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名师对知识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也被他们的学识魅力所吸引。
其次,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名师们的讲座广泛涉及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每一位名师都分享了他们在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他们讲述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也有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分享。
通过聆听他们的讲座,我不仅巩固了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还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特别是在应用技能方面,名师们讲解的方法和技巧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他们的讲座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难点和疑难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名师们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他们的讲座,我看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一种真诚坦率的态度。
他们在讲座中对待问题的认真态度和深入剖析的能力,让我敬佩不已。
他们的讲座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的启发,还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行了反思。
在与名师互动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谦虚和务实的态度,这让我明白到学习永远都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最后,我还想谈谈对这次活动的一些建议。
虽然这次活动准备充分、执行顺利,但我觉得还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的方式和手段来丰富活动的内容。
比如,可以邀请更多的名师来参加讲座,从而提供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分享。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3篇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3篇(一)听名师讲课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我从名师的经验和智慧中受益。
以下是我在听名师讲课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1. 名师的语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名师在讲课时往往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问题讲解清楚,并且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名师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名师在讲课时往往能够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使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知识的内在关系。
3. 名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名师在讲课时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名师注重实践和应用。
名师在讲课时往往会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的来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我从名师的经验和智慧中受益。
通过听名师讲课,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3篇(二)在听名师讲课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名师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他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往往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和讨论等,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名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总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难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
他们善于用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通过名师的讲解,我不仅理解了知识点的本质,还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了自己的应用能力。
此外,名师传授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他们通过思辨、分析和思考等方式,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名师讲堂心得体会6篇

名师讲堂心得体会6篇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他的语言风趣幽默,人格魅力高尚,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名师讲堂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名师讲堂心得体会范文1听今天名师讲的《渔歌子》了解到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渔歌子》。
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有如下收获: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
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
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
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
2024年“名师讲堂”活动的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名师讲堂”活动的心得体会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X学校的XXX老师,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名师讲堂”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如下:一、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名师讲堂”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一项专业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名师来给我们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经验的分享。
活动的安排紧凑合理,每位名师都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同时,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加深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优秀名师的精彩授课和启示通过参加“名师讲堂”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些优秀名师们教学的魅力和深厚的学识。
他们的授课富有激情、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在课堂上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他们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分析,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和价值。
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分享通过听名师们的讲座和参与小组讨论,我对一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名师们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受益匪浅。
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例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启发式教学”等,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于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收获在活动中,我们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我对教学的问题、困惑和解决办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名师们的指导,进行了一些教学设计、课堂演示和教学案例研究,通过共同的努力和交流,我们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五、对于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通过参加“名师讲堂”活动,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够、教学设计和组织不够有针对性等。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12月19日下午,我有机会参加了‘齐鲁名师杨淑平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
在理论方面,杨校长向我们展示了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设计,她的关于‘初中英语课型解读’的精彩的讲解,给我很大的启发,她的示范课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借鉴。
杨老师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那收放自如的课堂,让我感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从她的示范课中我学到了许多新课程的教法,从中学到许多有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使之运用于日常的课堂中。
同时,我也感到了一种压力:成长,不容驻足。
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狭小,要给自己不断地充电,加快学习的步伐,努力汲取各种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加深文化底蕴的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首先,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另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如何为自己的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其次,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欣赏了名师的课,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促课堂高效。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技能。
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杨老师的‘给学生一次机会,就给学生一个成长的平台’也让我感受很深。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搭建平台,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2024年参加“名师讲堂”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参加“名师讲堂”心得体会【____年参加“名师讲堂”心得体会】____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名师讲堂活动。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与一线教育专家们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教育的最新动向和最优秀的教学理念。
在这场讲堂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所参加的讲座内容,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在本次名师讲堂中,有多位教育界的一线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出发,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名师就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精彩的探讨。
他认为,在新时代下,教育的目标和方法都需要进行转变。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提到了一种“探究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他还强调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另一位名师则分享了他在“个性化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
教育的目标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他介绍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决策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除了上述的两位名师外,还有其他多位专家讲述了他们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他们的演讲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名师讲堂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领域,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名师们的分享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通用25篇)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通用25篇)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篇1在__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郑立平、贺华义老师的《优秀教师成长之道》一书,深有体会,并做过这样的读书笔记:优秀是一种品质,为现有的品质开拓完善的眼界;是一种期待,为追求的人们凝聚智慧的力量;要成为优秀教师,我要做的很多,而读书,是成长路上的基石!如果教师把读书摆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读书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发教育的灵感、在写作中提升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满而幸福的。
这是一种追求,需要不断地坚持,不断激励自我,才能实现。
细想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无不与书为伴,从苦读到乐读、从乐读到享读,到自然而然的改变提升,读书功力的积淀让他们站在了一块眼界大开的高地,而在现实中我就像郑老师说的“店小二”一样“跑堂”。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教师?通过细读《优秀教师成长之道》,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长期、扎实的实践。
优秀教师的成功,不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
特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龚春燕教授,“十几年来做过大量的调查,阅读了上千万字的著作,分析过数万个学习个案,统计处理了无数的数据。
”教师都一样,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能够做到苦中有乐。
真是“累着,但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
2、顽强、自觉地学习。
优秀教师的学习都是自觉的。
“学无止境。
我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勤奋补上!”为了弥补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科班学习的缺陷,吴正宪给自己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酷爱学习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进修学习;课题学习;学术学习;追踪学习;分阶段有重点地学习;网上学习;传播学习;实践学习;参观学习3、联系实际的思考。
教师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普遍十分重视思考,显著地具有爱思考的品质。
正像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我们的教育需要理性,别让一些非本质因素过多地打扰了教育,比如商业、权威、权力、习惯等--这些已过多地干扰了课堂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12月24日,学校组织教师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课堂中,我们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孙彩文老师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她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她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语文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将学习的收获与体会跟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用好教学资源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大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
特别是名校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
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
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
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
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
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
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二、要体现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
1、要有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烈意识。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也确实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新景象,可是,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也面临了很大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精彩的优秀语文课呢?感觉到讲得太多,会被认为是牵引太多,限制了学生,由学生发挥,又会脚踩西瓜皮,一堂课不知会滑向何处,而教材、教参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课堂上把握的度很难。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让老师们重新反思我们的课堂该给孩子哪些有价值的指引,该怎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真的学习、真的成长。
2、要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情况,设计合理恰当的目标,并通过一堂课师生的共同努力,使目标最大限度地达成。
目前,我们在设计目标时比较薄弱的是对学生特点的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如设计提问、指导朗读、训练说话、阅读理解等方面,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设计与引导,使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效地发展,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低估、高估学生,设定过深、过浅的教学目标,都会使学生的收获打上折扣。
3、要抓住要点,取舍得当。
一堂语文课仅45分钟,一篇课文中要圈要点的地方可能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蜻蜓点水式
的面面俱到,而是要想方设法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点,这个要点或是一个核心问题,或是一个重点段落,或是一个训练项目,总之,应该是这节课中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然后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去完成这个要点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
因此,要懂得课堂上的有舍有取,舍得才能取得。
4、要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我们在课堂上做到了“几味”呢?在语文课中,古诗文的教学,更应体现浓浓的语文味来。
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都有自己的优点,但都有浓浓的语文味。
像如何让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诗词鉴赏能力,使他们热爱古诗词?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更有诗意和文味?文言文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吗?学生要不要体会一下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何在?诗词或文言文、现代文的朗读指导上该如何体现某种语言的特点?
语文课是海,很认同这个比喻,因为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难把握的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有不少语文老师体会过为上好一节课所经历的磨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相信,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体会到语文课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