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喝茶习俗
喝茶习俗礼节的作文

喝茶习俗礼节的作文
茶,这一片小小的叶子,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情感。
在中国,喝茶可不仅
仅是把水倒进杯子里,泡上茶叶,然后咕嘟咕嘟喝下去那么简单,这里面的习
俗礼节可有不少讲究!
咱就先说这请人喝茶吧。
要是有客人到家里来,主人得先把茶具洗得干干
净净,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泡茶的时候,水不能太满,俗话说“茶满欺客”,意思是满满的一杯茶,那是对客人不友好的表现。
而且,递茶给客人也有规矩,得用双手,这表示诚挚。
还有啊,在喝茶的时候,不能像喝水那样“咕咚咕咚”大口灌。
得慢慢地品,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这样才能尝出茶的韵味。
要是你在懂茶的人面前牛饮,人家可能会在心里偷笑你不懂行呢!
再说说在茶馆里喝茶。
要是几个人一起去,别一坐下就大声嚷嚷着点茶,
那会显得很没素质。
得安安静静地看茶单,轻声和服务员交流。
而且,别人给
你倒茶的时候,你可以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几下,表示感谢。
这可是有个小
故事的,据说在古代,有个皇帝微服私访给大臣倒茶,大臣不好当面下跪谢恩,就用手指敲桌子代替磕头,于是就流传下来啦。
另外,和长辈一起喝茶,那更得注意了。
长辈没动杯子,晚辈可不能先喝,要懂得尊老。
而且,喝茶的时候别只顾着自己闷头享受,要和大家交流交流品
茶的心得,这才有意思。
喝茶的习俗礼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让我们在享受茶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温暖。
所以,下次喝茶的时候,可别忘了这些小小的规矩哦,做一个有品的茶客!。
茶道礼仪知识

茶道礼仪知识茶道礼仪知识(3篇)茶道礼仪知识1茶道知识喝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都习惯以茶待客,并且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下面就为大家说说中国的茶道礼仪规矩,一定要来看哦。
茶道礼仪规矩1、茶具要清洁家里如果有贵宾来做客的话,首先需要先让座给客人,然后就要给客人准备茶了,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泡茶的会后,我们需要注意相关的茶叶用量,茶叶不可以放置的很多当然也不可以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
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
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
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
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茶道讲究礼仪细节无论是买茶还是在一些茶博会上,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茶艺师在进行茶道的礼仪表演。
有些人会觉得这些茶道的礼仪实在过于繁琐,甚至难以记住。
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想要将这一整套的茶道的礼仪全部掌握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
茶道的礼仪注重细节,这些细节在我们心头烦乱的时候往往无法兼顾到,事实上内心沉静下来,与茶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细节的表现就如同我们自己的肢体一部分一样,可以自如做到。
比如说清洗茶筅,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清洗干净,然后需要敲三下,举起两下,这样就完成了清洗,而当结束的时候,需要先用热水将茶杯中的残茶清洗干净,然后再用热水将茶杯清洗一遍,清洗过后敲两下举起,如此就完成了结束时的动作,开始与结束,动作有相同之处,却绝对不能混淆。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族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各地区仍在传播的茶俗:一、凉拌茶与煮茶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主事农业,善于种茶。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而闻名。
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
基诺族饮茶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
原始食法,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双手稍用力搓揉,把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切碎辣椒,投入适量盐于碗中,其作料多少以人爱好而定。
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待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此种凉拌茶,用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煮茶: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取出适量的成品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将壶中的茶汤注入竹筒,供人饮用。
竹筒,是基诺族的盛具,也是饮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
二、柚茶在台湾地区,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午时茶”(也叫柚茶)。
柚子是选用当地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1/4处切开一个盖,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00克,再用比较粗的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的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
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
三、土家罐罐茶生活在山区的土家人,火炕里昼夜有火,三脚架挂着黑乎乎的煨茶土罐,其罐上部有带嘴的圆口,底部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
制作罐罐茶,先是净罐体,拭干水汽,放到火上烘烤,初闻茗香,因罐久作其茶,而自然发出之味;第二步是“炕茶”(土家方言,是用器皿盛装后在火上烘烤的意思),即放足茶叶,边炕边摇,茶香顿时弥散满屋。
【文化】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珍藏版)

【文化】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珍藏版)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风民俗也多姿多采。
而喝茶是华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爱好,不论哪个民族,在其漫长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下面给大家带来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赏心悦目!1、藏族特色茶种: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在这里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你都可以闻到飘来的酥油茶的香味。
藏族人民最嗜爱酥油茶。
而奶茶,是将牛奶或羊奶掺入用红茶或粗茶加热成的清茶而饮,它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甜茶是将红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制而成的,在西藏茶史上,虽没有酥油茶那么久远,但也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
藏族美女2、维吾尔族特色茶种: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茶是维吾尔族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行一日无茶”。
若至维吾尔族员家作客,通常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榜首碗茶。
第二碗开端,则由男主人敬。
斟茶时要慢慢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
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便是向主人暗示:已喝好。
维吾尔族美女3、蒙古族特色茶种: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重饮(茶)轻吃(食)往往到了“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顿饭”的地步。
清晨,主妇们会煮上供全家整天喝的咸奶茶。
蒙古族人民喜欢喝热茶,早上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
早茶后,将其余的咸奶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需随取。
蒙古族美女4、回族特色茶种: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征是都喝盖碗茶,盖碗茶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
有的茶盖上还绘有蓝色的斑纹或赤色的小花朵,有的还绘有绿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样,精巧漂亮,便利经用。
回族美女5、哈萨克族特色茶种: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哈萨克族朋友习惯于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
有客从远方来,主人就会迎客入帐,席地围坐。
这时,好客的女主人会献上烤羊肉、馕、奶油、蜂蜜等,再端上一碗奶茶。
喝茶的文化和礼节

喝茶的文化和礼节
喝茶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之一,自唐代开始,茶文化就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喝茶的文化与礼节非常的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茶文化和礼节:
1. 茶道:茶道是指一种将制茶、品茶及欣赏茶具、品类、技艺、文化等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文化活动。
茶道不仅是一种美学,更是一种修行。
2. 泡茶:泡茶时,先要将茶叶放入茶杯中。
然后,用热水冲泡茶叶,这个过程中要观察茶叶的状态,直到茶叶完全展开。
最后,将茶倒入茶杯中,即可享用。
3. 茶具:品茶时,茶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茶具包括茶杯、茶盘、茶叶罐、茶勺、茶针等。
4.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中国人对茶的认识、制作、饮用、欣赏等方面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5. 茶社:茶社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品茶、聊天、交流。
茶社是茶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们交际、沟通的一种方式。
总之,喝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茶文化和礼节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和享受茶的美妙。
- 1 -。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徐艳文(凌海市工商局121200)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
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千秋的饮茶风俗。
笔者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别简述如下。
汉族的清饮茶汉族的饮茶方式分品和喝两种,大多推崇清饮,方法是将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品的是味,喝的是纯。
最具代表性的饮法是:品龙井、啜乌龙、盖碗茶、九道茶、早市茶、喝大碗茶。
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
品饮时,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
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
啜乌龙茶很有讲究,配套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
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迥旋品味。
这种饮茶方式,目的不在于解渴,主要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饮盖碗茶,有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四道程序。
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别有一番风情。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那里的人们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
这种清茶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藏族的酥油茶酥油茶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
中国的饮茶礼仪

中国的饮茶礼仪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都说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还有的人认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也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茶是热的,茶满接手时茶杯很热,就会让客人的手可能被烫到,有时还会因为太烫致使茶杯掉落,给客人造成难堪。
因此,喝茶,我们只倒茶杯的七分即可,也表示对于客人的尊重。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年龄较大或者辈分较高的喝茶人以及尊贵的客人要坐在泡茶人的左边,倒茶的时候,按照辈分和年龄大小的顺序,先倒一遍茶,然后就可以根据喝茶人的进度,随机应变的倒茶给客人。
泡好茶之后端给客人,使用杯垫更卫生、更礼貌,双手拿着杯垫托住杯子,放到客人眼前的桌面,并说“请喝茶”。
3、双手端茶,以示尊重端茶都是需要双手给客人端茶的。
千万不可以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这样会显得很不礼貌。
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当然现在普遍都会用杯垫端茶,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也更显礼貌。
4、续茶观杯,换茶问客随时注意客人喝茶的节奏,空杯的要及时续茶,如果杯中还留有半杯,则表示“还不需要给我倒茶”的意思。
如客人杯中茶汤已冷,需要帮客人倒掉,然后重新倒上热茶。
茶汤泡了几泡以后,明显淡了下来,不能让客人喝寡水的淡茶,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茶叶,并询问客人想再喝什么茶。
5、新客到来,重新泡茶喝茶的时候有新客人来的时候,最好换新茶重新沏泡,并且在倒茶的时候,先给这个新来的客人先品尝,请其品评。
喝茶的人喝茶的时候不能面露不悦之色,要懂得涵养,有理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6、茶点准备,防止茶醉一般在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品尝不出好茶的滋味,也就浪费了一杯好茶。
在非正式场合,就得准备点茶点,防止出现茶醉。
食用的茶点,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
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7、倒茶礼仪,礼貌待客倒茶礼仪需要经常实操,才能融会贯通,减少失误。
以茶待客,这10个喝茶礼仪一定要知道

以茶待客,这10个喝茶礼仪一定要知道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作为待客会友的必需品已经离不开国人的生活。
这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却暗藏许多学问,除了能泡出一杯香醇的珍茗,斟茶、品茗包括喝茶都有讲究。
“来客不筛茶,不是好人家”,泡茶、饮茶这种生活习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
长久以来中国社会推崇以茶待客,并且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茶礼仪。
如明代朱权《茶谱》所描述”礼”:童子焚香、备具、汲清泉、碾茶、烹茶、量客投茶、分茶、献茶、童子接瓯而退,其间主客礼陈再三”。
茶叶有“色香味形”四美,特别贵在情操纯洁的内在之美和茶礼、茶仪所蕴藉的高雅意韵。
春节将近,免不了待客访友,那么,奉茶待客要注意哪些礼仪和事项呢?1.座位排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左为上,以长者为尊,师者为尊,因此在座位排列上,如果是多位客人,在入席时一般要以辈份大小、社会地位之高低或年龄之长幼来安排。
若是客人之间相互谦让,也可听其自然,主人不介人为好。
2. 清洁:分杯、装茶需要主人一丝不苟,卫生用具更需要主人提前以沸水清洗干净。
中国人泡茶茶具大多采用陶瓷用具,整个泡茶过程都需要主人双手完成,因此泡茶之前必须深度清洁双手,用专门的茶夹夹取适当的茶叶放入专门的器皿中。
3.泡茶:为客人上茶时,不可以注满,以七分为宜,喻示着“七分茶三分情”。
如果用杯泡茶也不可以超过八分,而且要等飘浮在碗面上的茶叶沉落之后、再端上茶桌。
4.上茶:上茶时各类茶具(包括茶壶、茶盘、茶杯以及盛放茶点的碟盘等)落桌时,要小心轻放,不可砰然出声,尤其是玻璃杯茶具容易打破,要把茶杯等放在合适的位置,以防客人不小心时打破,造成难堪的场面。
5. 分茶:在泡茶完成后,主人会双手分茶,举起茶杯,按照尊卑有序递给客人。
双手奉茶是中国人传统的对客人表示尊敬的基本形式之一。
主人将茶叶泡完后静待一段时间,应当缓缓将茶杯双手捧起放置在客人右手方向,方便客人端起茶杯喝茶。
6. 饮茶:分茶完成后就是泡茶中最关键的一步——饮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喝茶习俗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土,各民族都有饮茶习俗,饮茶风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都是用特定的礼仪与语言表达方式等饮茶习惯。
以茶代酒,用茶示礼,历来是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之道。
我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迎客茶”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的第一盏茶,并配有茶点。
茶点是具有武夷山区特色的米焦、芝麻果、咸笋干、芋果等。
香醇的茶和甜美的茶点,表示欢迎客人的到来。
“留客茶”是让客人既能看到泡茶的技巧又能品尝到茶的色、香、味。
一边品茶,一边交谈,无拘无束,其乐无比。
“祝福茶”在客人即告辞时,送上一杯桂花金桔茶,并送上祝福的吉言。
“交杯茶”在新房中,新郎、新娘要喝“交杯茶”(枣子加红糖),茶杯耳子用红线绳连起来,新郎、新娘只喝一、二口,剩余由青年妇女和娃娃们分享,有些男青年也有抢着喝的。
“满月茶”当小孩生下足一个月的时候,要举家庆贺。
满月时要吃“满月茶”,亲朋们上门贺喜
“分礼茶”分茶礼以妻子为主,丈夫从之。
其法如下:
勤劳忍让是美德:妻子量取浓茶之汤入夫杯(略带些许红果绿叶,夫妻同闻清香、看形色),壶中留一些茶卤。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妻子高端茶杯托盘对面躬身递茶给夫君;夫君欠身接过,合什致谢;妻还礼。
男女有别、异体同心:夫君伸手向妻子示意;妻子将自己的空杯递于夫君并坐在夫君身边;夫君分茶之二分之一浓汤给妻子
“谢恩茶”:古时的礼数很多, 结婚仪式中有“交杯茶”、“和合茶”“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 ,,新郎、新娘主动向长辈行礼、敬茶,表达养育之恩。
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茶就叫“谢恩茶”
“七家茶”中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
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
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喝早茶”早茶是广东人独特的喝茶习俗。
清晨起床以后,在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点,一盅两件,既解决了早餐,也是一种绝妙享受。
“端午茶”绍兴除吃端午粽外,雄黄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此物性“剧热”,所以饮雄黄酒后必然燥热难当,必须喝浓茶以解之。
一般人口较多的家庭,总是泡一茶缸浓茶供家人饮用。
过去绍兴号称锡半城,锡箔工人多达数万。
端午节中午,
箔坊主必置“五黄酒”宴请工人,下午例行休息。
锡箔师傅多善饮酒,往往雄黄酒喝的酩酊大醉。
主人照例泡有浓茶供他们解醉,端午茶由此而成为不可缺少的“时令茶”,相沿成习。
“周庄阿婆茶”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
”在水乡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
周庄独特的饮茶方式———“炖茶”,既古老而又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