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
家乡的贾鲁河

家乡的贾鲁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的家乡位于豫东平原广袤的大地上,那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家乡有一条河,名叫贾鲁河,在我县境内有二十余公里长,它共有北康沟、双洎河,康沟河三条支流;有明家沟,刘麦河,代貊沟,洪业沟,南康沟,杜公河六条支沟,还有不少叫不上名字的小河道,它们像一条条缠绕在黄土地上的脉络一样,纵横交错般,昼夜生生不息,流淌在家乡的怀抱里。
我们村子就在贾鲁河畔的东岸,像很多土生土长乡村孩子一样,我自小喝着贾鲁河水长大,悠悠的贾鲁河水世代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滋润着家乡人赖以休养生息的黄土地。
说起贾鲁河,它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新密市,绵延二百多公里,经周口的沙河流入淮河。
无论它的发源地,或是所流经的区域,距离黄河都不算远,但贾鲁河却隶属于淮河水系,这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贾鲁河历史悠远,翻阅古籍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相传当初它是魏国人开凿的一条“鸿沟”,这条鸿沟成为楚汉争霸时,刘邦、项羽的军队对歭的分界线,如果属实的话,贾鲁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当时的人们生产力低下,加上自然条件限制,人们大都只能沿河而居。
一方面,河水是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水可以用来进行农田灌溉,农田里生长的庄稼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水的浇灌,没有水的话,庄稼就会枯竭而死,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北宋的时候起,贾鲁河就是一条古运河,一直联通着京杭大运河河道。
往来的船只满载着南方的丝绸,瓷器、大米,逆流北上,停留在现今的朱仙镇境内,当时的朱仙镇是一个很大的水运码头,在那里,南来北往的船只如梭穿行,客商们频频交换着所需的物品,相互间互通有无,各民族之间的往来贸易繁盛之极。
在包拯主政开封府尹时,不少的商家都把此河道视为风水宝地,纷纷私自筑堤拦河,修建客栈,阁楼,供自己游玩享乐。
感怀千年古水 重绘贾鲁河图

感怀千年古水重绘贾鲁河图作者:胡丽香高小涛任鹏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7年第04期千年古河贾鲁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郑州人民的母亲河。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贾鲁河河道萎缩、功能衰退、生态恶化、文化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贾鲁河综合治理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造美丽郑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01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贾鲁河打造成郑州市的“金腰带”“绿珠链”,建成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幸福河和文脉河,使之成为郑州市新的“名片”。
2016年10月,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REC)中标了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蓝线范围外两岸生态景观勘测设计项目。
项目概况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由郑州市西南部蜿蜒而下,经尖岗水库、西流湖、郑州市区北部,向东经中牟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终汇入淮河。
贾鲁河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为5896平方公里,其中郑州境内河段长137公里,自西向东,汇集了金水河、索须河、七里河、熊儿河等河流,流经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中牟县等七个行政区。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蓝线范围外两岸生态景观勘测设计项目,设计范围为尖岗水库至中牟大王庄弯道,全长96公里,贾鲁河蓝线内设计以满足防洪功能为主,兼顾景观用水需求,进行河道疏浚、岸坡护砌和堤防修筑。
重点是对两侧蓝线外50~200米范围绿地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包括景观、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绿化、亮化等内容。
设计构思为了实现建设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幸福河和文脉河的目标,本方案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赛事引爆、旅游激活”为设计理念,以生态为基础,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可持续的健康河流。
在这个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活化和复兴贾鲁河,并且注入国际化、全空间、全时间和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因子,实现全域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喜欢安静的贾鲁河四年级作文

我喜欢安静的贾鲁河四年级作文第1篇:我喜欢安静的贾鲁河四年级作文我的家在郑州惠济区,在我家小区旁边有一条河,它叫贾鲁河。
它是一条特别安静的河,静静流淌着的河水似乎让人们都认为它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
其实,贾鲁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流淌了两千多年的河流,说起贾鲁河就不得不说一下它这个名字的历史。
公元1351年,元顺帝认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调发河南、河北民夫15万、士兵2万,修治黄河。
贾鲁修复冲破河提决口170余处,再次让黄河水从淮河东流入海。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治河”。
贾鲁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对河南境内的几条水道进行了重点整治,利用旧有河道,疏通了一条新河,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贾鲁河。
不过,这条郑州的“母亲河”随着时间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差,河道淤塞,水质污染严重,荒草丛生,变成了许多人都讨厌的“臭水沟”了。
在2016年的时候*开始整治贾鲁河的生态环境,这条古老的河流迎来了新的希望。
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贾鲁河的淤积泥沙被重新疏挖,水面也变的更宽了,河道两边遍布公园,绿树成行,沿着河道休闲散步的时候,还会经常看到一些垂钓爱好者在河边钓鱼,白*的水鸟轻轻的掠过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林水相映,柳翠花红……昔日的古老河流蜕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依旧静静的守护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安静的贾鲁河也见*了郑州的变化,河流两岸由原来的农田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贾鲁河的变化小学四年级作文我家住在贾鲁河附近的一个小区里。
那时候,贾鲁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
河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四季如春。
有很多人来欣赏这一道优美的风景。
但是,近年来,贾鲁河似乎变了条“河”似的,简直是“若判两河”,贾鲁河散发出浓浓的恶臭,湖面上还布满了脏兮兮的垃圾,使湖水面呈淡淡的黄颜*;路旁也不再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而是枯枝败叶、杂草丛生。
垃圾袋得意洋洋地在天空中耀武扬威。
所有人来到这里都捂着鼻子快速通过,并且还咒骂着条无辜的贾鲁河。
保护贾鲁河,我们在行动

在水一方,我们在行动
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在水一方”团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后来到了受污染较严重的贾鲁河。
贾鲁河可称得上是一条千年古河,据史料记载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还时常有
洪水泛滥,因此,
古人又将它称为小
黄河。
今天的贾鲁
河虽然浅可见底,
但它仍是河南省境
内除黄河以外最
长、流域面积最广
的河流,当我们来到贾鲁河流域时,眼前的景象令我们十分震惊,
随处可见的垃圾,河中杂草丛生,河岸沙
漠化严重。
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我
们不禁感叹,为什么贾鲁河会受到如此严
重的污染。
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的发展
以及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缺少环保意识,导致我们的环
境遭受如此严重的污染。
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们团队尽我们的力量清理了周边的一些垃圾,同时也采集了当地的水样准备送往市环保局检测水质。
对此,我们在这号召,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请节约水,保护水,让我们的大自然更加美好!。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是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
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若干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
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
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随着郑州生态规划的明晰,这个不断得到治理的内河,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改变。
•历史故道的渊源和现状•从密县(今新密)出发,一路挟沙卷浪、穿越无数村庄和农田、然后直奔开封,东流入淮。
这就是历史上壮观的贾鲁河。
•据1984年出版的《水利史话》记载:贾鲁河经人考证,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鸿沟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凿,故道位于荥阳市北,它引黄河水逶迤向东,流经开封,再南下注入颍河,气势浩荡。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是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
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若干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
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
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随着郑州生态规划的明晰,这个不断得到治理的内河,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改变。
•历史故道的渊源和现状•从密县(今新密)出发,一路挟沙卷浪、穿越无数村庄和农田、然后直奔开封,东流入淮。
这就是历史上壮观的贾鲁河。
•据1984年出版的《水利史话》记载:贾鲁河经人考证,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鸿沟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凿,故道位于荥阳市北,它引黄河水逶迤向东,流经开封,再南下注入颍河,气势浩荡。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曾任郑州市水利局总工的水利专家周强告诉记者:这条河历史上曾经给中原带来多次大的水患,在元朝末年经工部尚书贾鲁疏浚后,改称贾鲁河。
关于三年级作文家乡的贾鲁河400字(优选5篇)范本

关于三年级作文家乡的贾鲁河400字(优选5篇)范本(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三年级作文家乡的贾鲁河400字(优选5篇)范本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三年级作文家乡的贾鲁河400字(精选5篇)作文内容,我将课余时间分享优秀作文素材,作文轻松拿高分。
家乡的贾鲁河散文

家乡的贾鲁河散文我的家乡位于豫东平原广袤的大地上,那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家乡有一条河,名叫贾鲁河,在我县境内有二十余公里长,它共有北康沟、双洎河,康沟河三条支流;有明家沟,刘麦河,代貊沟,洪业沟,南康沟,杜公河六条支沟,还有不少叫不上名字的小河道,它们像一条条缠绕在黄土地上的脉络一样,纵横交错般,昼夜生生不息,流淌在家乡的怀抱里。
我们村子就在贾鲁河畔的东岸,像很多土生土长乡村孩子一样,我自小喝着贾鲁河水长大,悠悠的贾鲁河水世代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滋润着家乡人赖以休养生息的黄土地。
说起贾鲁河,它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新密市,绵延二百多公里,经周口的沙河流入淮河。
无论它的发源地,或是所流经的区域,距离黄河都不算远,但贾鲁河却隶属于淮河水系,这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贾鲁河历史悠远,翻阅古籍文献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相传当初它是魏国人开凿的一条“鸿沟”,这条鸿沟成为楚汉争霸时,刘邦、项羽的军队对歭的分界线,如果属实的话,贾鲁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当时的人们生产力低下,加上自然条件限制,人们大都只能沿河而居。
一方面,河水是人们日常饮用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水可以用来进行农田灌溉,农田里生长的庄稼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水的浇灌,没有水的话,庄稼就会枯竭而死,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北宋的时候起,贾鲁河就是一条古运河,一直联通着京杭大运河河道。
往来的船只满载着南方的丝绸,瓷器、大米,逆流北上,停留在现今的朱仙镇境内,当时的朱仙镇是一个很大的水运码头,在那里,南来北往的船只如梭穿行,客商们频频交换着所需的物品,相互间互通有无,各民族之间的往来贸易繁盛之极。
在包拯主政开封府尹时,不少的商家都把此河道视为风水宝地,纷纷私自筑堤拦河,修建客栈,阁楼,供自己游玩享乐。
因为这些建筑物长期占据河道,不但造成大量的泥沙沉积,还严重影响了往来船只的通行。
包拯听说后,他微服实地暗访察看,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便下令严加整治清理。
明清贾鲁河水运环境变迁的刻画

附近 水道 的湮 废有 关系 。
“ 康之 变” 宋灭 亡 后 , 朝开 封 仍 是水 运 发 靖 北 金
达 的 城 市 , 《中 国 历 史 地 图 集 》大 定 二 十 九 年 据
( 1 9年 ) 18 南京 路 图 幅显 示 , 河 、 水 河 、 民河 、 汴 金 惠
蔡河 等仍 在 , 济 河 已不存 在 。这 些河 流 除开 封 以 广
第2 原 地 区 的 水 运 和社 会环 境 变迁 等
明 清 贾 鲁 河 水 运 环 境 变 迁 的 刻 画
吴 朋 飞
( 南 大学 黄 河 文 明与 可 持 续 发 展 研 究 中心 , 南 开 封 4 50 ) 河 河 7 0 1
必经 之路 , 陆运 输 比较 兴 盛 。元 明 清 三朝 建 都 北 水
工 程设 施 。贾鲁 施 工 后 的 黄 河下 游 河 道 流 经 路 线 ,
山 , 经 开封 城 北 五 里 , 东 又东 南 由陈州 、 城 、 和 、 项 太
颍 州 、 上 , 至 寿州 正 阳镇 , 颍 东 全人 于 淮 。而贾 鲁 河 故 道遂 淤 。又 由 旧曹 州 、 郓城两河 口漫东平 之安 山 , 元会 通 河亦 淤” 。这 次决 口 , 南 至开 封 城 北 , 流 东 主 折 南挟 持西 蔡河 南流 , 陈州循颍 水人 淮 , 经 这是 黄河 主流首 次夺颍 水 入 淮 河 。会 通 河 一段 的淤 塞 , 得 使 南粮 北运 较为 困难 。洪 武三 十二 年 ( 3 9年 ) 黄河 19 , 泛滥 , 河及 闸俱 被湮废 。 汴 永乐 元年 ( 4 3年 ) 户部 尚书郁新 奏言 : 近 因 10 , “ 淮河 至黄 河淤 浅 , 以致馈 运不 通 , 自淮 安用 轻舟运 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是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
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若干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
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
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随着郑州生态规划的明晰,这个不断得到治理的内河,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改变。
历史故道的渊源和现状从密县(今新密)出发,一路挟沙卷浪、穿越无数村庄和农田、然后直奔开封,东流入淮。
这就是历史上壮观的贾鲁河。
据1984年出版的《水利史话》记载:贾鲁河经人考证,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鸿沟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凿,故道位于荥阳市北,它引黄河水逶迤向东,流经开封,再南下注入颍河,气势浩荡。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是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
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若干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
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
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随着郑州生态规划的明晰,这个不断得到治理的内河,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改变。
历史故道的渊源和现状从密县(今新密)出发,一路挟沙卷浪、穿越无数村庄和农田、然后直奔开封,东流入淮。
这就是历史上壮观的贾鲁河。
据1984年出版的《水利史话》记载:贾鲁河经人考证,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
鸿沟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凿,故道位于荥阳市北,它引黄河水逶迤向东,流经开封,再南下注入颍河,气势浩荡。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曾任郑州市水利局总工的水利专家周强告诉记者:这条河历史上曾经给中原带来多次大的水患,在元朝末年经工部尚书贾鲁疏浚后,改称贾鲁河。
追根溯源,经历了数个朝代变迁的贾鲁河,掩藏着繁缛的历史轨迹。
记者查阅《大清一统志》发现,关于贾鲁河的记载是这样的:“贾鲁所开河在仪封县黄陵岗(今兰考一带),故道埋没。
今所云贾鲁河,即宋时之蔡河故道,本名孙家渡河。
”而孙家渡河位于荥泽(今郑州古荥村东北,原为广武县,公元601年更名为荥泽),《明史记事本末》又有记载,从孙家渡口一直向东,经过开封朱仙镇,一直流淌到项城,自元末贾鲁疏浚后已二百余年,淤积严重。
明代刘大夏认为,若疏而浚之,使之由泗水入淮河,就能减弱上游来水的气势,另外,再利用黄陵冈(兰考)的贾鲁旧河,“疏而浚之,使之由徐(州)入淮(河),则可减弱下流的气势。
”不仅决口可以堵上,漕运也会顺利。
于是明弘治七年(1494年),刘大夏开始疏浚孙家渡口,也就是鸿沟所在的广武镇,同时另开一条70余里的新河,这条河依稀显露着贾鲁河今天的脉络。
与黄河相通的贾鲁河,流域全长246公里,在郑州市郊境内39.1公里。
《汉书.地理志》称之为“狼荡渠”,水势浩荡,蔚为壮观。
只是今天,这种浩荡早已不见,黄河水到了南岸的“楚河汉界”遗址,便嘎然而止,曾经惊涛拍岸的“鸿沟”,转眼就消退归隐在地表深处,原本的故道裸露,成为灌木丛生的山峪。
沟壑之间烟尘缭绕,沧桑遍布。
而那些有幸保留下来的故道,却没能躲过现代工业的浸染,成为面目全非的污水河。
漕运通道的繁荣和没落然而,无论岁月冲淡多少故道遗迹,作为重要水利工程的贾鲁河,也还在史书的一角保留着深刻的记忆。
根据《郑县志》记载,源自密县(今新密)圣水峪的上流,源自九仙庙泉的东流,以及源自郑州市郊三李村西冰泉和温泉的中流,在郑州市郊的尖岗村西汇合,携着京、索、须、郑四条水系,一路高歌,流经侯寨、须水、石佛、老鸦陈、花园口,然后直入中牟境内,再从那里流向尉氏、扶沟、西华,在周口市入颍水。
郑州境内的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都是它的支流。
这样的出身,使贾鲁河成为当时漕运的重要通道。
北宋时期,前身为蔡河的贾鲁河,河道瘀积,水面浅窄,为了增强水流的动力,北宋政府重新疏浚了河道,并把汴水导入蔡河。
这次修复是为解决京都漕运的,所以只修复了贾鲁河的一段,而郑州附近的一段贾鲁河,却从此荒废。
而北宋国都所在的开封,却依托这条水量充盈的大河,创造了“舟楫相继,商贾毕至”的繁华,贾鲁河沿线许多市镇得漕运之利,也逐渐繁荣,这其中就包括人们熟知的历史名镇朱仙镇。
岁月荏苒,贾鲁河流淌到战乱和灾荒弥漫的元朝末年,河道再度瘀积。
公元1345年,大雨连续浇注二十多天,造成黄河暴涨,水势漫灌,沿河各郡县都受到水害。
奢华腐败的元朝统治者为了安抚民众,才不得不治理河道。
元顺帝正十一年(1351年),任命贾鲁以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治理水害。
今天来看,这是一个救民与劳民同时进行的浩大工程。
贾鲁调集了15万民工个两万军士,在1351年四月动工,仅用三个月时间就疏通了140多公里的黄河故道。
当年八月,贾鲁河把黄河在白茅堤(今山东曹县)、金堤(黄河支流、今荷泽)的决口也全部堵上了。
贾鲁在疏通故道的同时,开凿了新河贾鲁自此完成了让他名垂千古的重要一役。
不过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完成疏浚之后的贾鲁河,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让郑州躲开灾难深重的水患。
据原郑州水利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周强介绍,明朝弘治年间,黄河决口,造成贾鲁河淤塞,明政府在治理黄河的同时,也对贾鲁河进行了疏浚,并对河道两岸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整。
从此,贾鲁河迎来了自北宋以来第二个漕运的黄金季节。
“据说当时贾鲁河上的朱仙镇码头日泊船200艘以上,考古学家后来在此挖掘出相当重量的船锚,证明当时贾鲁河上行驶过的货船,载重量相当大。
”贾鲁河漕运繁荣的巅峰,在清朝中叶之后呈现衰颓之势。
19世纪末黄河再次泛滥成灾,造成贾鲁河的严重淤塞,此后,贾鲁河水流逐渐缩小,终至无法通航。
失去漕运功能的贾鲁河,所有的繁华都不复存在。
只有考古挖掘的遗迹,还能诉说当年的场景。
清雍正六年之后,黄河水道南移,决口频繁出现,“大流夹城而过,凡四十里平原,尽成泽国。
”经过五次大的黄水浸泡的贾鲁河,河底淤积的黄沙高出河岸很多,一到下雨河水就四处溢出。
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使黄河水再次漫天遍野的肆虐,据当时的《河南赈务报》报道,郑县(今郑州)被淹十分之四,大水过后,贾鲁河彻底荒废1950年代的春天,贾鲁河的生命在民众的挽救里再次复苏。
时称“专署”的郑州,一下子动员了上万名民工,挥师郊野,开挖索须河和贾鲁河。
据参加开挖的老人回忆,当时“河道沿线,旗帜招展,人声鼎沸”。
开挖的索须河位于师家河村至张庄段,大约14公里,而贾鲁河则有7公里,从南皋村到周庄这一段。
开挖方式是截弯取直,变悬河为地下河,使河水重新流入黄河故道。
到了1957年代,贾鲁河再次得到治理,这次疏浚河道27公里。
1968年11月,更加声势浩大的贾鲁河治理战役再次打响,郑州郊区委员会动员了6万民工参与。
治理后的贾鲁河,不仅再也没有给郑州带来水患,还给城区的农田灌溉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流。
在水利专家周强眼里,当时贾鲁河的流速达到一个流量,也就是一秒钟能过一立方。
“一天86400秒,你算算能流多少水?就知道贾鲁河的流量有多大。
”周强说。
治理后的贾鲁河是清净和美丽的,它在作家的笔下充满了乐趣。
作家曹地在《记忆里的河》里描述1958年代时的贾鲁河说:“这就是贾鲁河,不宽,宽的地方几丈,窄的地方只有几米。
河水欢腾地流着。
因它的发源地是西南的山涧及山脚下的泉水,沿途又没有工厂污染,所以河水清亮洁净。
衣裳脏了,拿到河里去洗;天热后,常在中午到河湾里游泳,可谓其乐无穷。
”随着水流的恢复,政府开始兴修水利工程,从1952年开始,贾鲁河上陆续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座水库。
其中包括1952年代修建的南阳坝水利,1953年代和1957年代修建的三李、水磨、刘胡同、上阎垌四处小型水利发电。
1959年代和1969年代,常庄水库和尖岗水库又陆续修建。
1971年代,惠及今天市民生活的花园口引黄工程开始兴建,在沿贾鲁河的皋村、老鸦陈、南阳寨的干渠上,总共修建了五个大坝,五个提灌站、五个水库,工程用阶梯开发的方法,把低处的水调往高处,有效地利用了贾鲁河。
但是对河道的频繁利用,也造成了显而易见的损害。
曾经靠双脚走遍了贾鲁河的周强说:“解放初期贾鲁河还可以行船,一直到郊区,每到五月的端午节,人们都会放河灯。
可是最后能闸上水的都闸上了。
水库之间缺乏科学调度,各自为政的管理,终于是大家都陷入无水可蓄的境地。
”七十年代后期,贾鲁河的河道基本干涸,在流经城郊的河段,连水库渗水也被利用起来,改造成了渔塘。
而通往下游的贾鲁河,也早已成了“记忆里的河”。
流经扶沟县、西华县境内的贾鲁河下游,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臭水沟。
水面的葱绿和垂钓的场景,在人们的叹息声中永远的消失了。
今天的贾鲁河,变得落寞而平静。
不过作为目前郑州极其重要的泄洪排涝河道,它仍旧在造福中原。
出于美化的需要,政府已经对南阳坝至107国道,再到索须河段总长15.7公里的河段进行了治理,疏挖河底,使上下游河道顺接,不留积水河段。
其他河段的治理也在陆续实施。
而已经规划的贾鲁河生态水系林带,也在给人们描绘一个纯美的田园风光区域。
在贾鲁河及其各级支流的城区段河道,新增的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景观林超过了2429公顷,仿佛镶嵌在水域两岸的园林风景。
只是昔日那种水域茫茫的景象,自此杳渺,只能永远从梦里追寻了。
评论(2)引用阅读(215)圈子打印有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