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
南通港市区七个港区陆域用地布局规划

南通港市区七个港区陆域用地布局规划一、规划目的为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沿江开发、江海联动,结合南通的区位特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港口发展现状,优化南通港港区布局,重点解决港区陆域用地不足问题,完善港区配套,进一步提升南通港的区域竞争力。
二、编制过程2004 年4月南通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2004 年8月通过规划评审。
三、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目标以沿江产业发展布局为导向,以港口岸线的合理利用为核心,以做大做强南通港口为目标,以区内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调整对土地、通道等基础资源的使用安排,引导沿江企业有序重组和码头整合,形成一个对区外和区内企业都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分期分批推动沿江开发,呼应南通经济跨越式发展。
2、各港区性质、陆域布局港区名称港区性质陆域布局天生港区为天生港电厂、华能电厂及港闸开发区沿江船舶修造工业发展服务的工业港区,其中通沙汽渡两侧至通吕河口规划为公用码头九圩港至芦泾港:. 考虑为利用港口资源企业的发展备用地。
芦泾港至通沙汽渡:船舶修造基地,后方为港闸开发区工业用地。
通沙汽渡至通吕运河口:港口仓储物流基地。
南通港区以杂货运输为主,近期兼顾少量客运的综合性港区通吕运河至任港河口:规划以杂货运输为主,近期兼顾客运的综合性港区。
港区用地以龙潭路为界,区内沿人民西路两侧布置港区综合配套的公共设施。
任港河口至粮油公司下界:以专用杂货运输为主,后方为仓储加工区。
任港港区南通船舶修造基地,工业港区中远船厂及中远川崎沿江码头为作业区,后方为港区用地,用于建设配套服务的办公、生活区及原材料仓储等设施。
中远船厂后方(江堤路以北)规划为粮油公司的仓储物流用地,保留任港液化气贮灌站。
狼山港区外贸综合性港区,是南通市及其腹地内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运输的重要港区狼山港区在空间上将形成三大功能区:通用及散货作业区、散杂货作业区和集装箱作业区,港区后方以港口物流和仓储用地为主。
富民港区为开发区工业生产服务,同时兼顾部分公共货物运输的工业港区裤子港至华洋液化气公司下界、华洋化工至中天海缆上界:公共码头用地,后方为开发区工业用地。
南通市规划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以及国家、省、市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结合南通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城市规划法》、《省实施办法》、《省技术规定》相配套的实施性规定,在南通市区行政区范围内,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须执行本规定。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执行。
1.3 南通市区行政区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综合防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城市亮化与美化工程、室外广告发布等各项建设工程,须执行本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铁路、港口、公路、河道、各类管线等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2.1 城市用地分类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
2.1.2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2.2.3。
2.2.4 表2.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2.2.5 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表2.2.3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对规划进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执行。
201611-南通市高新区界北特色村庄规划设计

俄罗斯
Russian Federation
蒙古
Mongolia
西班牙 Spain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Serbia
Romania
埃及 Egypt
安哥拉
ANGOLA
纳米比亚
NAMIBIA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肯尼亚 Kenya
坦桑尼亚 Tanzania
印度 India
南非
SOUTH AFRICA
9
Nantong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区域脉络 | District Resources
侨音 始于家纺,多元拓展,扎根国际市场
2012年被江苏省命名为“华侨村”。现海外华侨占村总人口10%, 海外经商及务工人员400多人,取得国外合法居留权140余人。 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安哥拉、罗马尼亚、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 地区。村民们海外经商由传统的家纺行业向建筑、房地产、矿业、 运输业、服装、百货等行业转变。
商务 组团
片区级 商业中心
邻里中心
进鲜港廊道
安置区
洪江路生态廊道
界北村
物流园
川姜 商贸
片区级
组团 商业中心
《南通市通州区世纪大道南段和鹏程大道两侧区域城市设计》(2014年)
南通高新区
特色村庄规划设计
Planning & Design of Jiebei Characteristic Village in
科技元素、互联网平台; • 从界北看长三角——区域旅游新热点:异域乡村; • 从窗口看界北——新侨乡:建筑留存记忆,舶来生活方式。
南通高新区
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

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16•【字号】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施行日期】2022.0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由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于2021年9月18日通过,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2月16日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2021年9月18日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21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保护区管理第四章运营服务第五章安全和应急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维护轨道交通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安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轨道交通的轨道、隧道、高架、车站(含出入口、通道)、车辆、机电设备、通信信号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以及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而设置的相关设施。
第四条轨道交通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综合开发、安全运营、规范服务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工作的领导,将发展轨道交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轨道交通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轨道交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共建共治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治理体系,倡导轨道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
大城市骨干路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以南通市骨干路网为例

大城市骨干路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以南通市骨干路网为例彭庆艳【摘要】通过总结上海、天津、南京、宁波、苏州、合肥等大城市骨干路网规划案例,得出了快速路的合理规模、密度、间距要求,大城市应采取“环形+井字”的快速路布局形态,核心区则以快捷路进行补充,敷设型式则因地制宜的选用地面、高架或地下。
【关键词】大城市骨干路网快速路快捷路布局形态敷设型式以大城市为依托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策略使得我国许多现状1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规划将形成2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
城市空间向外拓展的同时,城市交通矛盾也要求加快构筑以城市快速路为主体的骨干路网。
但是在现有老城区建设快速路,地面敷设型式面临大规模拆迁,高架敷设型式又带来环境噪音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老城区是否需要规划快速路,快速路系统如何建设,快速路网总体架构采用何种形态才能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并适应城市长远发展需要,是规划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我国大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至今,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通过总结能够为转型中的城市路网规划带来有益的借鉴。
1.大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经验借鉴1.1上海案例上海市中心城快速路网为“3环10射”的布局结构;中心区为“申”字型高架系统,快速路穿越核心区,虽影响了沿线的人气,但承担了大量城市内部与对外到发交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快速路间距约3‐6km,路网密度为0.63km/km2。
图1 上海中心城用地与骨干路网规划市域路网规划中,中心城与各新城之间采用“1主2辅”的联系通道,即1条高速公路和2条干线公路。
图2 上海市域用地与骨干路网规划1.2天津案例天津市中心城快速路网为“2环+井字”的结构;核心区“井字”快速路尚未实施,但骨干道路较为畅通。
快速路间距约3‐6km,路网密度0.56km/km2。
市域范围,中心城与滨海新区两个核心区之间有3条快速路相连。
图3 天津市中心城用地与道路网规划1.3宁波案例宁波市中心城为“日”字型高速公路和“4纵3横”快速路网络;快速路与射线高速公路相连;核心区无快速路,轨道与主干路网络较密。
南通市港闸区通扬运河一河两岸整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要求

南通市港闸区通扬运河一河两岸整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要求一、项目背景及目的南通市港闸区位于南通市城区北翼,是南通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外资集聚高地,也是南通中心城沿江北拓的重要功能板块,随着宁启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在建的沪通铁路,未来的港闸区依托南通站、南通西站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显著提高。
同时,港闸区在经历了前期产业快速发展阶段后,也面临着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发展诉求,北翼新城、五水商圈的崛起为地区的转型已经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基于此,针对东起通吕运河的五水商圈,西至九圩港南通西站,以通扬运河为纽带,以唐闸历史文化地区为重要节点的一河两岸地区,特开展本次整体城市设计工作,以期对交通枢纽、历史文化、滨水商业活力等要素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并给予新的价值判断,对通扬运河带状地区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及发展导向。
二、项目范围本次整体城市设计范围主要沿通扬运河一河两岸,涉及市北新城、单元、唐闸单元、永兴单元,具体为河道中心线向两厢拓展M并包括一个完整街坊的范围,范围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如图。
三、项目内容、规划背景对区位、交通、产业、生态、历史的上位规划、相关规划等背景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现状分析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产业用地绩效、历史文化要素价值、滨水生态环境、公共空间体系、综合交通支撑等多维视角对基地进行现状分析,聚焦重点提升短板。
、对标案例针对基地发展特征特质,寻求国际国内先进滨水地区案例,针对工业历史地区复兴、城市滨水活力塑造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及发展经验的借鉴,对后续规划目标和理念的确立提供支撑。
、目标愿景从问题导向及目标导向两重维度,确立一河两岸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愿景。
从生态、文化、活力、体验、公共等角度,对子目标策略进行分析明确。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贯彻落实目标愿景,明确基地内总体的功能定位、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基地内用地规模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基于用地布局方案,综合考虑城市天际线、滨水视线廊道、滨水界面塑造、公共空间体系等空间风貌塑造要求,对基地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控详层面),明确空间景观结构体系。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南通市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十二月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编制组织机构(1)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组长:黄向阳副组长:袁春东王柳成员:朱燕燕金莉杨健健童秀梅沈书铭王晓利才震宁(2)南通市环境保护局组长:谢晓军副组长:孙国林成员:万华蔡佳辰目录1 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规划原则 (1)1.4 规划范围及目标 (2)2 区域分类 (3)3 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4)4生态红线区规划 (6)4.1 自然保护区 (6)4.1.1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6)4.2 风景名胜区 (8)4.2.1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8)4.2.2 石港风景区 (8)4.2.3 南通滨海园区海洋旅游度假区………………..…………………………..…... ..84.2.4水绘园风景区 (8)4.2.5龙游湖风景区 (8)4.2.6江海风景名胜区 (8)4.3 森林公园 (10)4.3.1 南通狼山省级森林公园 (10)4.4 湿地公园……………………………………………………………………………….. .12 4.4.1 老洪港湿地公园………………………………………………..…………….... .124.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1 老洪港应急水源保护区 (14)4.5.2 长江洪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4.5.3 长江狼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4.5.4 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4.5.5南通滨海园区平原水库水源保护区 (14)4.5.6 新通扬运河(海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4.5.7 如海运河如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4.5.8 长江长青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4.5.9 长青沙应急水源保护区…………………….………………………..……....…. .154.5.10海门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4.5.11 启东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6)4.6 海洋特别保护区 (19)4.6.1江苏小洋口国家级海洋公园 (19)4.6.2 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19)4.7 重要湿地 (21)4.7.1 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 (21)4.7.2海安县里下河重要湿地 (21)4.7.3如东县如泰运河入海河口重要湿地 (21)4.7.4如东沿海重要湿地 (21)4.7.5 长江(海门市)重要湿地 (21)4.7.6启东沿海重要湿地 (21)4.8 清水通道维护区 (24)4.8.1 九圩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4.8.2 通吕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4.8.3 通启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4.8.4 遥望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4.8.5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4.8.6 焦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4.8.7 如海运河(如皋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24)4.8.8 如泰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4.8.9 拉马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0 立新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1四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2 海门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3十八匡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4 三余竖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5 新三和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6 蒿枝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5)4.8.17 头兴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6)4.9 生态公益林 (31)4.9.1南通滨海园区沿海生态公益林 (31)4.9.2如东县沿海生态公益林 (31)4.9.3海门市沿江堤防生态公益林 (31)4.9.4海门市沿海堤防生态公益林.......................................................... . (31)4.10 特殊物种保护区 (33)4.10.1 东社特殊物种保护区 (33)4.10.2 大公镇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区 (33)4.10.3 李堡镇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区 (33)4.10.4 雅周镇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区 (33)4.10.5 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3)4.10.6 如皋特殊物种保护区 (34)4.10.7 长青沙特殊物种保护区 (34)4.10.8 柴湾特殊物种保护区 (34)4.10.9 如城(东陈)特殊物种保护区 (34)4.10.10如东大竹蛏、西施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4)4.10.11如东县特殊物种保护区 (35)4.10.12 海门市特殊物种保护区………………………………..…………………. ... ..355规划实施保障建设 (38)5.1 生态红线区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38)5.1.1 区域政策 (38)5.1.2 法律法规 (38)5.1.3 规划体系 (38)5.1.4 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 (38)5.1.5 宣传教育 (38)5.2 组织保障........................................................................................ (38)5.2.1 市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38)5.2.2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职责 (38)5.3 实施方案 (39)6附图集注: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南通部分)划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龙游湖风景区、拉马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立新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东社特殊物种保护区、如皋特殊物种保护区、长青沙特殊物种保护区、柴湾特殊物种保护区、如城(东陈)特殊物种保护区、如东县特殊物种保护区、海门市特殊物种保护区10个生态红线区域,在文本中以下划线标注。
江苏高速公路网规划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速公路网作为现代化运输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好交通与资源、环境、区域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一、规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公路是现代社会必需的基础设施,是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的纽带,是兼具出行方便性与机动性的最佳交通方式。
高速公路在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发展高速公路是江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体现。
(一)发展回顾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和“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步发展,公路客货运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发展滞后产生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特别是主要干线公路交通拥挤、事故频繁、效率低下。
为此,交通部于1992年研究制定了“五纵七横”3.5万公里的国道主干线建设规划。
在其指导下,我省于1993年编制完成了5100公里的干线公路网规划,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四纵四横四联”35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1996-2020)。
十多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经历了“八五”起步、“九五”展开和“十五”初步形成网络三个阶段,表现为“起步迟、起点高、发展快、质量好”。
1993年沪宁高速公路的全面开工,揭开了江苏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江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新的跨越;至2004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24公里,在建1150公里,扩建246公里,在建长江公路大桥3座;预计2008年,“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将全部建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设计及审批人员院长何彬建筑师副院长顾平高级规划师副总规划师邱阳民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邱阳民高级规划师设计人员邱阳民高级规划师高飞规划师龚宝生助理规划师目录文本说明图则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出入口功能及景观定位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第四章道路及水系规划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第六章近中期风貌建设第七章出入口景观设计导则第八章实施政策及措施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合理规划城市出入口连线两侧的用地布局,形成整体和谐,各具特色的城市出入口景观,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按照城市出入口控制半径500米,城市出入口连线结合不同道路及周边用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控制进深100-500米,连接线交叉路口控制半径200米的标准确定规划范围。
○1九圩港:规划范围九圩港大桥至高墩圩桥口段,总长约1.8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2陈桥:规划范围陈桥立交至站前横路段,总长约4.7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3横港:规划范围横港立交至外环北路段,总长约6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4兴仁:规划范围兴仁互通立交至外环东路段,总长约6.0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5小海:规划范围小海互通立交至通富路段,总长约7.9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6新336线:规划范围竹行互通立交至C大道段,总长约1.8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7张江:规划范围张江立交至C大道段,总长约4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3《公路管理法律法规汇编》○4《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5《南通市开发区分区规划》○6港闸港闸区生产力布局和园区规划研究○7兴仁、闸西、幸福等乡镇镇区土地利用规划。
○8通启高速建设指挥部提供陈桥、横港、兴仁、小海、竹行、张江互通立交设计图纸。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强调生态,尊重自然。
运用生态的观念,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兼备防护、景观休憩功能的绿色生态廊道,改善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南通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市民日常休闲活动,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室外休闲场所,提高生活质量,造福于民。
2、序化交通,景观新颖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共同构筑水陆立体交通网。
功能要求视线流畅,减噪防尘,合理分隔,展现现代交通理念。
在功能合理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造园艺术手法和科技手段,创造景观新颖的交通绿地。
3、功能合理,重点突出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其他涉及规划用地的相关规划,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认真分析生产力布局和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对连接线两侧用地进行合理、优化布局。
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空间景观形象。
4、个性强烈,文化深厚深刻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根源,利用乡土艺术元素,创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融艺术性、科学性与城市交通功能三位一体的城市交通。
手法大胆创新,充分表现蓝色水系,绿色生态,体现南通城市特色与文化品味的个性强烈的绿色景观带。
第5条规划内容宁通公路九圩港、陈桥互通、横港互通、兴仁互通、小海互通、新336线互通、张江互通等七大城市出入口及其连接线两侧土地利用规划。
重点完善出入口景观定位和设计,明确连接线两侧用地功能及强制性控制要求。
○1整体考虑七大城市主要出入口的景观设计,形成整体和谐,各具特色的城市出入口景观。
○2综合考虑城市出入口连接线两侧的用地功能和产业布局,提出明确的规划控制强制性要求以及政策要求。
○3妥善处理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与城市其它道路及水系的关系。
第二章出入口功能及景观定位第5条出入口功能及景观定位本次规划对南通市高速公路两侧用地布局和功能定位,整合功能和空间形态关系,确定发展定位,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出入口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1.九圩港出入口:宁通启高速城港路连线北接二O四国道,西接宁通公路九华立交连接线,东与闸西工贸区相接。
景观类型结合现有绿化,定位为生态、自然风貌类型。
功能定位为生态农业田园风光型城市出入口。
2.陈桥出入口:陈桥互通连接线西距南通火车站约1000米,与铁路平行走向,北接通启高速陈桥立交,南至站前横路,东临火车站和幸福乡地块。
结合铁路防护绿地,定位为近期生态农业,远期高新工业和商贸构成城市风貌。
功能定位为城市北部工业园区出入口。
3.横港出入口:横港互通外环东路连接线北接通启高速横港立交,南接外环北路交叉口,西临秦灶镇,东临兴仁镇。
近期生态农业,远期高新工业、现代商贸构成城市风貌。
功能定位为城市商业、工业、物流等功能完善的城市北出入口。
4.兴仁出入口:兴仁互通金通公路连接线北接通启高速兴仁立交,南至外环东路交叉口,是兴仁镇过境交通主干道。
结合镇区改造创造现代化城市出入口风貌。
用地性质以工业为主。
用地功能完善,定位为城市东部重要现代化工业风貌型城市出入口。
5.小海出入口:小海互通通启公路连接线东接通启高速小海立交,西至通富路,中间与中央路(50M)、东方大道(140M)、C大道(150M)形成平交和立交道口,定位为大型物流用地。
现代化新兴小城镇风貌型出入口。
6.新336线出入口:竹行互通新336线接线段东接通启高速新336线立交,西至C大道立交,整段无交叉道口,实行封闭管理。
定位为现代化新型城市风貌型出入口。
7.张江出入口:张江互通新张江公路接线段东接通启高速张江立交,西至C 大道立交,中间与立交引道(40M)形成交叉口,近期生态农业,为田园风光型出入口,远期滨江新城建成,为现代化都市风貌型城市出入口。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第6条九圩港:沿九圩港和船闸搬迁部分现状工业,规划桥头绿地。
城港路两侧规划20米防护绿化带,保留现状部分工业和生态农业用地,港闸路交叉口规划商业、办公和居住用地。
第7条陈桥:沿互通接线两侧规划15~300米防护绿化带,并设辅道解决道路接口过多问题,东侧与铁路间设隔离绿化带,铁路东侧设辅道减少平交道口,近站前横路交叉口沿路规划商业,腹地内为高新工业、商业及工业备用地,近期依据现状定性为生态农业。
第8条 横港:外环东路两侧规划30米绿化带和19米辅道。
重要交叉口处放大绿化节点,腹地规划工业、商业、仓储和工业备用地。
第9条 兴仁:外环东路、通富路、洋兴公路与金通公路交叉口规划节点绿化,金通公路两侧用地布局参照兴仁镇区总体规划,结合现状规划有商业、居住、工业、医疗保健、供应设施、仓储等用地。
南侧通吕运河规划20米防护绿化带。
第10条小海:规划总用地1040公顷,景观控制用地631公顷。
用地范围内现状为小海镇区用地,沿通启公路布置有少量工业用地,其余均为农田。
规划定位为大型物流园区,现代化新兴小城镇风貌。
沿通启公路依次布置为小海物流园区、小海镇区用地、工业用地;通启公路西段布置南通大学城发展备用地,大学城对面布置商业用地;其余用地为生态农业用地;规划用地内有通启铁路穿越。
第11条新336线:规划总用地419公顷,景观控制用地166公顷。
竹行立交开发区核心区内,现状为竹行镇镇区用地,沿新竹路布置有工业其余均为农田。
规划竹行立交风貌为城市景观型风貌。
苏通大桥连接线两侧规划200米宽绿化带;新S336线北侧、连接线西侧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布置大型购物超市及市场。
新S336线南侧、连接线西侧规划为居住用地和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用地。
连接线东侧规划为高速公路绿化用地和生态农业用地。
第12条张江:规划总用地392公顷,景观控制用地147.5公顷。
张江立交坐落于规划的滨江新城内,现状为农场场部及农田。
苏通大桥连接线两侧规划200米宽绿化带;连接线东侧主要为滨江新城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规划有商业金融用地、医疗卫生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及少量居住用地;连接线西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用地。
另外东方大道两侧规划为经济生态通廊用地。
第四章道路及水系规划第13条道路规划依据七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交通区位,结合绿化控制线,精心组织交通流线,增设辅道序化连接线交通,减少对连接线的干扰以达到快速入城的目的。
1.九圩港出入口:道路规划:路网由40米主干路城港路和18米支路构成,支路距港闸路交叉口约300米。
规划范围内城港路道路红线40米,辅道18米,两侧绿线控制各20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
2.陈桥出入口:环闸西路交叉口以北道路红线70米,东西两侧辅道各8米,环闸西路至站前横路交叉口道路红线60米,西侧辅道20米,东侧为铁路。
与城市主干道环闸西路、棉机路(机场路)、站前横路形成交叉口,构成用地范围内的路网体系。
规划范围内陈桥互通接线环闸西路交叉口以北道路红线70米,辅道8米,两侧绿线控制15米,建筑后退两侧绿线不小于10米;环闸西路至站前横路交叉口道路红线60米,西侧辅道20米,绿线控制20米,东侧为铁路,绿线控制80~300米,建筑后退两侧绿线不小于10米。
3.横港出入口:由50米连接线外环东路,两侧各19米辅道,与北外环、机场路、长岸路、外环北路形成交叉口,与铁路有一个平交道口,构成整个路网框架。
外环东路道路红线50米,两侧辅道各19米,两侧绿线控制各30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
4.兴仁出入口:由60米连接线主干道金通公路、与城市主干路外环东路、通富路、洋兴公路形成交叉口,另有经一路、经三路、经四路等支路交叉口,与铁路成立交布置。
金通公路道路红线60米,两侧绿线控制各20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8米。
5.小海出入口:小海立交连接线总长约7.9公里,西段为啬园路,东段为通启公路,规划红线宽度均为120米。
快速路150米C大道与连接线通过互通式立交相交叉,主干路140米东方大道、50米中央路、60米通富路通过简易分离式立交与连接线相交叉。
本规划范围内路网由上述道路与规划城市支路构成。
通启公路道路红线70米,两侧绿线控制25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
6.新336线出入口:竹行立交连接线总长约1.8公里,为新336线C大道至竹行立交段。
新336线规划红线60米,C大道与新336线通过互通式立交相连接,C 大道规划红线62米。
本规划范围内其余道路为辅道及支路,与以上道路构成道路系统。
新336线道路红线60米,两侧绿线控制70~100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
7.张江出入口:张江立交连接线总长约4公里,为张江公路C达到至张江立交段。
快速路150米C大道与张江公路通过互通式立交相交叉,40米D大道与张江公路平交。
张江公路道路红线62米,两侧绿线控制70~100米,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