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组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合集下载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数组部分必须会编写的程序(参考答案)1、使用选择法、冒泡法对10个数进行排序,并输出排序前后的数列。

//选择法#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10]={12,45,7,8,96,4,10,48,2,46},n=10,i,j,t,temp;printf("Before sort:");for(i=0;i<10;i++){printf("%4d",a[i]);}printf("\n");//排序for(i=0;i<9;i++){t=i;for(j=i+1;j<10;j++){if(a[t]>a[j]){t=j;}}if(t!=i){temp=a[i];a[i]=a[t];a[t]=temp;}}printf("Aftere sorted:");for(i=0;i<10;i++){printf("%4d",a[i]);}printf("\n");}//冒泡法#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10]={12,45,7,8,96,4,10,48,2,46},n=10,I,j,t;printf(“Before sort:”);for(i=0;i<10;i++){printf("%4d",a[i]);}prtintf(“\n”);//排序for(i=0;i<=n-1;i++){for(j=0;j<i;j++)if(a[j]>a[j+1]) {t=a[j];a[j]=a[j+1];a[j+1]=t;}}printf(“Aftere sorted:”);for(i=0;i<10;i++){printf("%4d",a[i]);}prtintf(“\n”);}2、已知数组a中的元素已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以下程序的功能是将输入的一个数插入数组a中,插入后,数组a中的元素仍然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C语言-数组-实验题目及答案

C语言-数组-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六数组程序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编程方法2、掌握使用二维数组进行程序设计【实验内容】一、上机验证程序,并分析结果要求:读懂程序,写出分析结果;上机运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比较之。

1、#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 ]={1,2,3,4,5} , i, j, s=0 ;j = 1;for ( i = 4 ; i>=0 ; i--){s = s+ a[i] * j ;j = j * 10 ;}printf(" s= %d \n" , s );return 0;}二、程序改错题1.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输入一个数组(数组长度为10),查找数组中正数的个数。

源代码如下,程序中存在错误,请将其改正。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10);/*定义数组*/int count,i;/* i循环变量 count 正数个数*/for(i=0;i<=10;i++){/*循环输入*/scanf("%d",a[i]);}count=1;for(i=0;i<=10;i++){/*查找正数*/if(a(i)>0)count++;}printf("数组中正数有:%d个\n",count);return 0;}三编写程序1.编写程序要求输入30个学生的单科成绩,输出高于平均分的成绩。

#include <stdio.h>#define N 30int main(){float score[N],sum=0,aver;int i;for(i=0;i<30;i++){scanf("%f",&score[i]);sum=sum+score[i];}aver=sum/30;printf("平均分为:%.2f\n",aver);for(i=0;i<N;i++)if(score[i]>aver)printf("%.2f ",score[i]);printf("\n");return 0;}2.编写程序:假设有13位评委参与评分工作。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摘要:1.数组经典题概述2.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思路3.数组经典题的解析方法4.数组经典题的实际应用正文:【数组经典题概述】数组经典题是计算机编程领域中的一种题型,主要涉及到数组元素的查找、排序、插入、删除等操作。

这类题目在面试、竞赛以及日常编程中都非常常见,熟练掌握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程序员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数组经典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题目。

【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思路】解决数组经典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一定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知识。

对于大多数数组题目,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定数组元素的关系:分析数组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元素之间的顺序、大小关系等,这有助于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2.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操作,如链表、栈、队列等。

3.应用相应的算法:根据题目要求,应用相应的算法对数组进行操作,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数组经典题的解析方法】解析数组经典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穷举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数组题目,可以尝试遍历所有可能的情况,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解。

2.递归法:将问题分解为规模更小的子问题,通过递归的方式求解。

3.迭代法:通过循环迭代的方式,逐步推导出问题的解。

4.贪心法:在满足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优解。

【数组经典题的实际应用】数组经典题在实际编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编程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对给定数组进行排序。

2.编写一个函数,实现数组元素的查找和替换。

3.设计一个程序,对给定数组进行插入排序。

4.实现一个数组去重功能,删除数组中的重复元素。

总之,掌握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帮助程序员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c语言数组试题及答案

c语言数组试题及答案

c语言数组试题及答案1. 请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10个整数,然后将其存储在一个数组中,并输出这个数组的内容。

答案:```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bers[10];int i;printf("请输入10个整数:\n");for (i = 0; i < 10; i++) {scanf("%d", &numbers[i]);}printf("数组内容为:\n");for (i = 0; i < 10; i++) {printf("%d ", numbers[i]);}return 0;}```2. 请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整数n(n>0),然后分别输入n个整数存储在一个数组中,计算并输出这个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

答案:```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int numbers[100];int sum = 0;int i;printf("请输入整数n:\n");scanf("%d", &n);printf("请输入%d个整数:\n", n);for (i = 0; i < n; i++) {scanf("%d", &numbers[i]);sum += numbers[i];}printf("数组元素之和为:%d\n", sum);return 0;}```3. 请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整数n(n>1),然后分别输入n个整数存储在一个数组中,计算并输出这个数组中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答案:```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int numbers[100];int max, min;int i;printf("请输入整数n:\n");scanf("%d", &n);printf("请输入%d个整数:\n", n);for (i = 0; i < n; i++) {scanf("%d", &numbers[i]);}max = numbers[0];min = numbers[0];for (i = 1; i < n; i++) {if (numbers[i] > max) {max = numbers[i];}if (numbers[i] < min) {min = numbers[i];}}printf("数组中的最大元素为:%d\n", max);printf("数组中的最小元素为:%d\n", min);return 0;}```4. 请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两个整数m和n(1<=m<=n<=100),然后生成并输出m到n之间(包含m和n)的所有整数。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

数组经典题和解析(原创版)目录1.数组经典题概述2.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技巧3.数组经典题解析示例正文【数组经典题概述】数组经典题是计算机编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类题目,主要考察程序员对数组数据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应的算法应用能力。

数组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其操作涵盖了诸多方面,如排序、查找、插入、删除等。

因此,掌握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编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技巧】1.分析题目,确定数组操作需求: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数组操作类型,如排序、查找等。

2.选择合适的算法:根据题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实现。

例如,对于排序问题,可以选择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不同类型的排序算法;对于查找问题,可以选择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等方法。

3.注意数组边界条件:在实现数组操作时,要特别注意数组的边界条件,避免出现数组越界等错误。

4.优化算法性能:在保证算法正确的前提下,要尽量优化算法的性能,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数组经典题解析示例】例题:给定一个整数数组,求数组中任意两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的元素个数。

解题思路:1.遍历数组,对于每个元素,判断其与相邻元素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 1,如果是,则计数器加 1。

2.返回计数器的值,即为满足条件的元素个数。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pythondef countElements(arr):count = 0for i in range(len(arr) - 1):if abs(arr[i] - arr[i + 1]) <= 1:count += 1return count```总之,掌握数组经典题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各种编程挑战,提高编程水平。

C语言数组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C语言数组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数组练习解答1 定义一个名为a的单精度实型一维数组,长度为4,所有元素的初值均为0的数定义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按照一般数据定义语句的格式,可以直接写出方法一(参看答案);考虑到所有元素均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可以写出方法二(参看答案);考虑到不省略数组长度,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时,所有未赋初值的元素均有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三(参看答案);考虑到选用静态型,不赋初值所有元素也自动赋予。

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四(参看答案)。

【答案】方法一:float a[4]={0.0,0.0,0.0,0.0};方法二:float a[]={ 0.0,0.0,0.0,0.0};方法三:float a[4]= {0.0};方法四:static float [4];2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①char x[1]='a';②auto char x[1]={0};③static char x[l];④char x[l];【分析】显然答案①中给字符型数组赋初值的格式不对(不能直接赋予字符常量,必须用花括号括住),所以备选答案①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①3 用"冒泡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一1 步。

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自下而上,相邻两数比较,小者调上;该操作反复执行n-k次。

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l、3、2要排序,假定4为上、2为下,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开始排序前的排列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4 1 11 4 23 2 42 3 3【答案】l、2、4、34 用"选择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1步。

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在第k个数据到第n个数据中寻找最小数,和第k个数据交换。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数组是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可以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元素。

掌握数组的使用对于C程序设计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C数组的习题及其答案。

1. 习题一:计算数组元素的和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计算给定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5] = {1, 2, 3, 4, 5}; // 定义一个包含5个元素的整型数组int sum = 0; // 用于存储和的变量// 遍历数组,累加每个元素的值for (int i = 0; i < 5; i++) {sum += arr[i];}printf("数组元素的和为:%d\n", sum);return 0;}```2. 习题二:查找数组中的最大值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找出给定整型数组中的最大值,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7] = {4, 7, 2, 9, 1, 5, 8}; // 定义一个包含7个元素的整型数组int max = arr[0]; // 假设第一个元素为最大值// 遍历数组,比较每个元素的值与当前最大值的关系for (int i = 1; i < 7; i++) {if (arr[i] > max) {max = arr[i];}}printf("数组中的最大值为:%d\n", max);return 0;}```3. 习题三:查找数组中的特定元素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在给定整型数组中查找是否存在指定元素,并输出结果。

解题思路:```c#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6] = {3, 6, 9, 2, 5, 8}; // 定义一个包含6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int target = 2; // 指定要查找的元素int found = 0; // 用于标记是否找到目标元素的变量// 遍历数组,比较每个元素的值与目标值的关系for (int i = 0; i < 6; i++) {if (arr[i] == target) {found = 1;break;}}if (found) {printf("数组中存在目标元素:%d\n", target);} else {printf("数组中不存在目标元素:%d\n", target);}return 0;}```4. 习题四:数组元素逆序排列题目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将给定整型数组的元素逆序排列,并输出结果。

c语言二维数组经典例题

c语言二维数组经典例题

c语言二维数组经典例题题目:有一个3×4的二维数组,求该二维数组中的最大元素及其所在的行和列。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3][4] = {{1, 5, 3, 4},{9, 2, 7, 8},{6, 3, 5, 2}};int max = arr[0][0];int row = 0, col = 0;// 遍历二维数组for (int i = 0; i < 3; i++) {for (int j = 0; j < 4; j++) {if (arr[i][j] > max) {max = arr[i][j];row = i;col = j;}}}printf("最大元素是 %d,位于第 %d行,第 %d列\n", max, row + 1, col + 1);return 0;}题目解析:1. 初始化二维数组- 首先定义并初始化了一个3×4的二维数组`arr`。

这个二维数组有3行4列,存储了一些整数元素。

2. 寻找最大元素- 先假设二维数组的第一个元素`arr[0][0]`为最大元素,将其赋值给变量`max`,并记录其行索引为0(`row = 0`),列索引为0(`col = 0`)。

- 然后使用嵌套的`for`循环遍历整个二维数组。

外层`for`循环控制行,内层`for`循环控制列。

- 在循环中,对于每个元素`arr[i][j]`,如果它大于当前的最大元素`max`,则更新`max`的值为`arr[i][j]`,同时更新`row`为当前行`i`,`col`为当前列`j`。

3. 输出结果- 根据找到的最大元素`max`以及其所在的行`row`和列`col`,输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组索引从0开始,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习惯从1开始计数行和列,所以在输出行和列的时候,我们输出`row + 1`和`col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组练习解答1 定义一个名为a的单精度实型一维数组,长度为4,所有元素的初值均为0的数定义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按照一般数据定义语句的格式,可以直接写出方法一(参看答案);考虑到所有元素均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长度,可以写出方法二(参看答案);考虑到不省略数组长度,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时,所有未赋初值的元素均有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三(参看答案);考虑到选用静态型,不赋初值所有元素也自动赋予。

空值(对数值型数组来说,初值为0),可以写出方法四(参看答案)。

【答案】方法一:float a[4]={0.0,0.0,0.0,0.0};方法二:float a[]={ 0.0,0.0,0.0,0.0};方法三:float a[4]= {0.0};方法四:static float [4];2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①char x[1]='a';②auto char x[1]={0};③static char x[l];④char x[l];【分析】显然答案①中给字符型数组赋初值的格式不对(不能直接赋予字符常量,必须用花括号括住),所以备选答案①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①3 用"冒泡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一1 步。

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自下而上,相邻两数比较,小者调上;该操作反复执行n-k次。

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l、3、2要排序,假定4为上、2为下,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开始排序前的排列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41 114 232 423 3【答案】l、2、4、34 用"选择排序法"对n个数据排序,需要进行n-1步。

其中第k步的任务是:在第k个数据到第n个数据中寻找最小数,和第k个数据交换。

现在假设有4个数据:4、1、3、2要排序,则利用"冒泡排序法"执行第2步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开始排序前的排列为:413 2执行第1步后的排列为:143 2执行第2步后的排列为:123 4【答案】1、2、3、45 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正确的是()①int a[][]={1,2,3,4,5,6};②char a[2]「3]='a','b';③int a[][3]= {1,2,3,4,5,6};④static int a[][]={{1,2,3},{4,5,6}};【分析】C语言规定,二维数组定义时不允许省略第二维的长度,所以备选答案①④是错误的。

C语言还规定,定义字符型数组时不允许直接使用"字符常量"的方式赋初值,所以备选答案②也是错误的。

显然备选答案③符合题意。

【答案】③6 定义一个名为"s"的字符型数组,并且赋初值为字符串"123"的错误语句是()①char s[]={‘1','2','3','\0 '};②char s「」={"123"};③char s[]={"123\n"};④char s[4]={'1','2','3'};【分析】备选答案①中省略了数组长度,所以每个元素都赋了初值,共计4个元素,初值依次为'l'、'2'、'3'、'\0',最后一个元素的值为字符串结束标记,所以数组S中存放的是字符串"123",该答案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备选答案③中直接赋予字符串作为初值所以数组s的长度为4,其中的初值是字符串"123",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备选答案③中也是给数组s赋予字符串的初值,但是字符串不是"123",而是"123\n",所以该答案符合题意(即错误的);显然答案④也不符合题意(即正确的)。

下面来分析答案④为什么是正确的,该答案给出了数组长度为4,赋初值时仅给前3个元素赋予字符'1 '、'2'、'3',第4个元素没有赋初值,按照C语言的规定,也有初值,且初值为空值,对字符型数组来说,空值就是'\0',即字符率结束标记,所以数组S中存放的也是字符串" 123"。

【答案】③7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数组元素x[i]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int i=3,x[4]={ 1,2,3};【分析】由于i的初值为3,所以x[i]就是x[3]。

由于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所以x[3]实际上是数组x的第4个元素。

从定义语句中可以看出数组x的前3个元素的初值依次为1、2、3,第4个元素没有赋初值,其初值自动设为空值,对整型数组来说,空值是0,显然x[3」的值是0.【答案】08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则puts(&s[0][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puts(s[0]〕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

char s[4][5]={{'l','\0'},{"23"},"345","4\0"};【分析】首先分析字符型数组s的初值,s的第1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1"、第2行中存放的符串是"23"、第3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345"、第4行中存放的字符串是"4"。

puts()函数的功能是输出从"参数"处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中有效字符。

按照上的分析,第1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0][0]"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地址对应的就是数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为1;第2个输出的结果是从“s[]”开始的字符串,这个址对应的也是数组s的第1行,所以输出结果也为1。

【答案】 119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char a[4][10]={"11","22","33","44"};则puts(strcat(a[1],a[3]))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putS(strcpy(a[0],a[2]))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字符数组a共有4行,每行存放一个字符串。

这4行的首地址依次为:a[0]、a[1]、a[2]、a[3],从这4个地址开始存放的字符串依次为:"11"、"22"、"33"、"44"。

strcat(a[1],a[3])函数调用的功能是将s[3]处的字符串连接到a[l]的字符串后面,所以执行该函数调用后的a「l」处的字符串为"2244",而该函数的返回值就是a[1]的首地址,puts()函数的功能就是输出这个地址存放的字符串,由此,第1个输出的结果就是:2244。

同样理由可以分析strcpy(a[0],a[2])的功能是将a[2]处的字符串("33")复制到a[0]处,返回a[0]的地址,puts()输出的就是a[0]处的字符串,结果为:33。

【答案】2244 3310 设有下列数据定义语句:char str[2][10]={"abc","ABC"};则printf("%d",strcmp(str[1],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printf("%d",strcmp(strlwr(str[1],str[0])),str[0]))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

【分析】字符型数组str中,从str[0]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从str[l]开始存放的字符串是"ABC"。

strcmp(str[l],str[0])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两个字符串的大小,由于"ABC"是小于"abc"的,按照srrcmp函数的功能可知,返回值是一个小于0的整数,这是第1个空的答案。

再来分析第2个空的答案,strlwr(str[l])函数的功能是将str[l]处的字符串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其返回值是修改后字符串的地址。

strcmp(stlwr(sir[1]),str[0]))函数的功能是比较str[l]和str[0]处的字符串,由于str[l]处的字符串已经改为小写字母了,所以和str[0]处的字符串完全相同,返回值是0,这就是第2个空的答案。

[答案]某个小于0的任意整数011 下列程序的功能是读取10个实数,然后依次输出前l个实数和、前2个实数和、…、前9个实数和、前10个实数和。

请填写程序中缺少的语句。

main(){float f[10],X=0.0;int i;for(i=0;i<10;i++)scanf(" %f",&f[i]);for(i=1;i<=10;i++){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intf("sum of NO %2d----%f\n",i,x);}}【分析】浏览程序清单后,可以发现前一个次数型循环是输入10个实数存入数组f中。

后一个次数型循环是计算前i个实数和并存入变量X中,然后再输出这个x的值。

程序中所缺少的语句就是实现"计算前i个实数和并存入变量X中"的。

当i等于1时,x要等于f[0]的值,即f[i-l]的值;当i等于2时,x要等于f[0] +f[l]的值,即f[0]+f[i-1」的值,此时f[0]的值已经计算并存入变量x中;当i等于3时,x要等于f[0]+f[1]+f[2]的值,即f[0]+f[1]+f[i-l]的值,此时f[0]+f[1]的值已经计算并存入变量x中;由此可以推出:前i个值的计算公式为:x=x+f[i-1],将这个表达式组成语句就是需要填写的容。

【答案】x=x+f[i-l];或x+=f[i-l];12 运行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①111ll②llll③lll④222main(){int a[]={1,2,3,4,5 },i;for(i=1;i<5;i++)printf("%1d",a[i]-a[i一1]);}【分析】首先分析数组a各元素的值,由于是赋初值,很容易看出:a[0]=1、a[1]=2…、a[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