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四章 真理与价值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5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是认识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 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
达出来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2024/2/13
6
二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 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 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种尺度 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 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 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 象上去
——马克思
2024/2/13
3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 理 物的尺度——合规律性
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 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 发展 人的尺度——合目的性
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
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
2的024指/2/13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
39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 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 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 展的方向和程度
2024/2/13
11
真理的绝对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毕达戈拉斯
B
c
a
C
b
A
a2+b2=c2
2024/2/13
马原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FpgFpg馬原知識點“真理與價值の辯證統一”在人類通過實踐改造外部世界の過程中,不僅存在著主觀符合客觀の真理問題,而且存在著按照主體の需要和尺度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の價值問題。
(一)價值及其特性人們の實踐活動總是受著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の制約。
實踐の真理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の,反映了實踐對象の客觀規律和本質の真理。
實踐の價值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必須遵循の,已滿足人們需要為內容の,特定の實踐目標。
任何成功の實踐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の統一。
價值の特性主要有:第一,客觀性。
價值關系の各個環節都是客觀の。
人の需要具有客觀性,因為人の所有需要都是由人の實際生存狀態決定。
用來滿足人の需要の對象也具有客觀性,因為客體能否滿足主體の需要是由客體本身客觀存在の性質,屬性決定の。
滿足人の需要の過程和結果也具有客觀性。
第二,主體性。
價值の具體の主體性是指價值本身の特點直接同主體の特點相聯系,價值の特點表現或反映著主體の內容。
第三,社會曆史性。
由於價值關系の主體具有社會性和曆史性,因此人們の需要,實踐以及需要被滿足の形式都表現出了社會性和曆史性,這就決定了價值の社會曆史性の特點。
第四,多維性。
任何一個層次の主體都表現為一定の整體,由於其結構和規定是複雜の,立體の和全面の,因而每一主體の價值關系具有多維性和全面性。
(二)價值評價及其特點第一,評價是以主客體の價值關系為認識對象の。
評價性の認識是以客體和主體之間の價值關系為反映內容,以獲得關於客體對於主體の意義即“善”“美”の認識為目の。
第二,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系,是依主體の特點而轉移の。
第三,評價結果の正確與否依賴於相關の知識性認識。
評價是關於主客體之間價值關系の認識,是對客體對於主體需要意義の判斷。
只有當人們對主體和客體都有了正確の知識性認識之後,人們才能依據這種認識作出關於主客體間價值關系の正確評價。
(三)價值評價の功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の意義第一,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の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 来说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 对的。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 其二,真理又是全面的。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
目录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 制约。
2.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3.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 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 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 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 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 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 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是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如: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 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 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正确, 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 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 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 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 辩证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是不是”
现出来,如经验、表象、概念、判断、知
识、理论等。真理同它所反应、认识的客 观对象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应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不同人对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有所不同,但是对于 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
02
二者互相包含。一是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二是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 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关系: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思维的至 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 的表现。总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关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 种属性。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真理与价值
1 2 3 4
真理的客观性、绝 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 统一 结束
CONTENT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 相对性
对真理的定义
客观唯心主义
“真理是某种超验的、 永恒的‘理念’” ——柏拉图 “真理是‘绝对理念’ 的自我实现” ——黑格尔
主观唯心主义
“观念与主体感觉 相符合” ——休谟 “真理存在于观念 之中” ——贝克莱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原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马原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与价值是密切相关且相互依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价值则是主观评价的表达。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存在是客观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价值则是主体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和利益的要求对客观现实进行评价和判断的结果。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的存在离不开价值的指导。
真理的认识和表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表达。
而实践的目的和动力又是由人们的价值追求所决定的。
因此,真理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
其次,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真理。
人们在实践中追求某种价值目标,需要根据客观实际和规律性的特点来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和方式方法。
只有通过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才能实现人们的价值目标。
因此,真理对于实现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必然的需要。
最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真理的价值性和价值的真理性之中。
真理的价值性指的是真理的认识和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价值的真理性指的是真理的判定和评价要根据客观实际的规律和要求,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只有真理的价值性和价值的真理性相结合,真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人们追求真理、实现社会发展提供
指导。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核心内容。
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哲第四章常考知识点汇总(二)三、真理与价值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就某个确定的问题和对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 一为前提的。
• 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 • 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
依据的。 • 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 • 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 人,在人生问题上的价值 标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 别,但一个人的人生活动 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 客观规律,是否以其社会 性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是否通过其劳动对社会和 他人作出贡献并完善自我, 则应当是评价人生价值的 普遍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 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 值
目录
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功能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 值
评价一个人
• 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
•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
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
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 值
我认为从这节可以学到的
• 通过这节,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明确 行动或事物的价值,从而可以从容的选择和取舍, 以合理,正确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的,实现其价 值。
• 能够树立正确价值观。 • 学会运用其原理为工具,为我们日后的处事有了
更好的依据。
•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像的 •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以主体的特
点而转移的。 •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马原-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辩证关系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
识。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
2021/3/7
精品课件
3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的联系
真是一根 好木料!
2021/3/7
精品课件
21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实践是 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 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 认识。
2021/3/7
精品课件
22
逻辑证明可作为实践标准的补充
水果都含有维生素 梨是水果
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梨含有维生素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 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 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 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 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 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 精上品课宣件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8 8
“为真理而斗 争是人生最大 的乐趣。”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
但他却以超人的预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哥
从内容和认识 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 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反对绝对主义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反对相对主义 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 2两021种/3/7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精和品相课件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6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bA
C
a2+b2=c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威标准
宋朝宰相赵普自诩: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
毛泽东
华国锋提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美国实用主义思想 家詹姆士宣称:
“有用即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 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 桥梁——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够成为检验 真理的标准。
第四讲 真理与价值
解题: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歪曲反映
客体
谬误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的制约,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一)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
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
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 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3.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
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
证转化的。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性 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 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符合的就是真 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 现的。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权威”标准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实践标准
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
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 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思考题
(二)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 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 体需要的属性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 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三)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
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
1.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 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 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性利,似乎 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 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 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 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 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 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 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 的事实(参见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 页)。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 评价的含义?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
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讨论
1、“有用即真理”
2、真理只有一个吗?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