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黎平县太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合集下载

贵州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

贵州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

贵州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邓成伟)摘要本文在分析了贵州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侗乡黎平森林公园旅游的独特性,开发的价值高等优势,针对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提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以期能找到促进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的保护和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侗乡黎平森林公园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Dongxiang Liping National Fo rest park, Guizhou auording to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 on, explaining its uniqueness that Forest Park travel, and som 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value. The thesis also will put for ward some reasonabl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ffice:smarttags" forest park travelin g, whose aim is to protect the vegetation of the park and to make the forest park tourism kee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 Dong township Liping , forest park , status qu o , problems , countermeasure引言侗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点)间的相似性和资源总体形成背景的一致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森林公园在主题定位和特色产品上缺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导致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产品雷同,最终形成市场上的互相激烈角逐。

太平湖平龙山旅游观光园项目建议书

太平湖平龙山旅游观光园项目建议书

太平湖平龙山旅游观光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单位概况龙门乡位于黄山区城北部,距黄山北大门26公里,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太平湖畔,东与猴魁原产地新明乡接壤,西与新华乡相依,北与泾县桃花潭毗邻,处于皖南山区中心地带。

面积11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1682户5277人。

太龙油路、东复旅游公路的建设,大大改善境内交通环境。

是拥有灵山秀水资源丰富,人杰辈出,民风纯朴的旅游度假胜地和竹木茶之乡。

随着322省道线开工建设,龙门乡丰富的自然资源,秀美的山水风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尤其是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太平湖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全乡旅游迈出了新步伐,即:太平湖水上农家乐、盘龙休闲山庄、叶老根山庄、复兴农家乐旅游、竹棵农家休闲山庄等一批旅游项目应运而生,为早日把龙门乡建成太平湖旅游的南大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项目区域概况龙门乡轮渡村位于太平湖中游,水路距乡政府9公里,东邻入翠村、南连东坑村、西接太平湖镇、北毗本区新华乡和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总面积1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5户1056人,全村依山而建,依湖而居,阶梯式农舍和波浪式的茶园,把轮渡村装扮得分外妖娆。

轮渡村历史悠久,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生态绝佳,是发展乡村旅游胜地。

目前拥有太平湾、燕崖、瑶珑洞以及茶叶观光园等旅游资源。

随着322省道开工建设,横跨太平湖的太平湖大桥的建成,便捷的交通优势,为轮渡村旅游开发注入新活力。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通过平龙山旅游观光园项目建设,共同谱写轮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三、项目定位本项目设想就是依托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旅游价值和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结合。

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永续利用要求,着力打造水上娱乐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自然生态观光型为一体平龙山观光园休闲旅游度假精品。

森林公园项目规划建议书

森林公园项目规划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四川省崴螺山森林公园项目规划(二)规划范围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管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

2、四川省崴螺山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边界与面积:规划区域行政范围包括长寿村、德中村、长缨村、英雄岭村,即自和新场沿县道往北至英雄岭的狭长地段,涵盖北端白湾水库(水口山水库)、观音洞水库,面积为368.78公顷。

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质条件改善,旅游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高速增长,同时,现代生活越来越大的压力,也迫使人们寻求通过旅游等方式进行疏解,因此,旅游市场的需求日趋旺盛。

近郊休闲和假日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主导,和新镇具有较好的发展近郊休闲旅游的区位优势。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和新镇周边如绵竹、什邡等地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短时间内旅游生产力难以恢复到灾前水平,造成了德阳市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需要新的景区提供新的产品满足旅游需求。

所以和新镇应抓住这次机会,提供优质产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 77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德阳市旅游总体规划》;《德阳市旌阳区旅游总体规划》;《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总体规划》等。

林地旅游开发项目计划书

林地旅游开发项目计划书

林地旅游开发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重视,林地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衷的一种旅游形式。

林地旅游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然而,目前我国的林地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开发程度不够高、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因此,本计划书旨在提出一项林地旅游开发项目,通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科技手段,打造一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林地乐园2. 项目地点:某省某市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1000亩4.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5. 项目建设周期:3年三、项目内容1. 林地开发:对项目所在地的林地进行清理和修整,打造出适合旅游的景观。

同时,针对当地的植被特点,引入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意义的植物。

2. 生态旅游区:在项目区域内设置生态步道、观景台、休息区等设施,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配备专业导游和生态解说员,为游客提供专业的生态知识介绍。

3. 休闲娱乐设施:在项目区域内设置儿童游乐设施、露天音乐舞台、草坪露营区等,让游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尽情放松和娱乐。

4. 农家乐体验:与当地农户合作,开展农家乐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农耕体验,了解农村生活的乐趣。

5. 健康养生项目:在项目区域内设置瑜伽馆、SPA中心等,提供健康养生服务,让游客可以在大自然中实现身心的放松与平衡。

6. 特色食品推广:推广当地特色食品和农产品,打造有特色的餐饮文化,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土味道。

四、项目优势1. 自然资源丰富:项目所在地环境优美,适宜发展林地旅游。

2. 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吸引更多游客。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娱乐和健康养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项目前景广阔:林地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保护水资源:加 强水资源管理, 防止水污染,保 障生态用水需求
保护野生动植物: 加强野生动植物 保护,禁止非法 捕猎和采集
保护生态环境:加 强生态修复和环境 治理,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 续性
住宿设施:规划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餐饮设施:设置特色餐厅、小吃街等,提供当地特色美食 娱乐设施:建设游乐场、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活动 交通设施:完善公园内的交通设施,如观光车、自行车道等,方便游客游览
通过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物 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成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社会的影响:该项目将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社会文 明进步。同时,该项目还将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项目目标与任务
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 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方案
施工队伍: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 施工材料:选用优质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施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前期准备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 围和要求
施工建设阶段:按照时间表进行施 工,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对生态的影响: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将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评估方法:采用静 态投资回收期、动 态投资回收期、净 现值等评估方法对 项目进行评估
敏感性分析:分析 不同因素对项目经 济效益的影响,找 出敏感因素
风险评估:对项目 可能面临的风险进 行评估,提出相应 的风险应对措施
汇报人:
目标:打造具有生态、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森林公园 定位:面向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特色:突出森林生态,注重文化传承,强调旅游体验 意义:促进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PART THREE
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市场,包括潜在客户群体和市场规模 市场需求调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趋势和竞争状况 市场需求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调查结果,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将更加多样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森林公园旅游将更加注重游客体验
PART FOUR
确定公园范围和边界 确定公园的功能分区 规划游览路线和交通系统 确定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绿化方案
理念: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以人 为本
原则: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整体 协调
目标:打造具有 独特魅力的森林 公园景观
和意识。
建立生态旅游 管理机制:建 立健全的生态 旅游管理机制, 确保生态旅游 活动的规范化 和可持续性。
PART SIX
内容1:明确项目 目标与范围
内容2:组建高效 团队
内容3:制定详细 计划
内容4:建立沟通 机制
运营模式选择:确定合适的运营模式,如自主运营、合作运营或委托运营等 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人员配备、设备采购、培训计划等 运营策略: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如价格策略、营销策略、服务策略等 风险评估与应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旅游景区项目建议策划书3篇

旅游景区项目建议策划书3篇

旅游景区项目建议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景区项目建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景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本策划书旨在提出一系列创新的项目建议,旨在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旅游景区。

二、项目目标1. 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 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创意1. 引入主题公园概念,打造特色主题景区根据景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如“童话世界”、“历史文化园”等,让游客在景区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题文化的魅力。

2. 开发特色旅游项目(1)建设高空玻璃栈道,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刺激和惊险。

(2)推出民俗文化表演,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3)开展亲子互动游戏,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 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合作与周边的酒店、餐厅、购物场所等进行合作,推出联票或套餐,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4.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1)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让游客在景区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生动的旅游体验。

(2)利用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航和讲解服务。

四、项目实施1. 市场调研与分析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市场趋势,为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提供依据。

2. 项目规划与设计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的结果,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确保项目的创意和可行性。

3. 项目建设与运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施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项目评估与调整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游客的反馈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的内容和运营策略,以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太平山绿道项目实施方案

太平山绿道项目实施方案

太平山绿道项目实施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出太平山绿道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展示项目目标、项目背景、具体实施计划等内容,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太平山绿道,打造一个可供居民休闲、运动和观赏自然风光的绿色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为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实施方案将从项目背景与现状、项目目标、实施步骤、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

1. 项目背景与现状1.1 背景太平山是我市的著名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1.2 现状目前,太平山仅有少数游客路径可供居民以及游客步行和观赏。

这导致太平山游客过多集中在少数景点,造成人流拥堵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2. 项目目标2.1 主要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太平山绿道的建设,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绿色的步行和自行车道,使市民和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太平山的自然风光,并进行户外休闲活动。

2.2 具体目标2.2.1 构建完善的绿道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景平台。

2.2.2 设置休息停靠点和设施,供行人和骑行者使用。

2.2.3 保护太平山的生态环境,确保绿道的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3. 实施步骤3.1 前期准备3.1.1 成立太平山绿道项目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3.1.2 调研现有附近绿道项目的经验和做法,为太平山绿道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3.1.3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

3.2 绿道设计与规划3.2.1 与专业设计机构合作,进行太平山绿道的详细设计与规划。

3.2.2 确定绿道的走向和景点分布,考虑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2.3 设计合理的道路标识系统,确保游客可以方便地使用绿道。

3.3 绿道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3.3.1 招标选择合适的建设单位,确保工程质量。

3.3.2 进行绿道的硬质设施建设,包括步道、自行车道、观景平台等。

3.3.3 设置休息点和设施,如长椅、自动售水机、公共厕所等。

3.4 运营管理3.4.1 成立绿道管理团队,负责绿道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平县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黎平县旅游发展办公室
2012年4月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黎平县太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
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地点:黎平县德顺乡(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项目建设内容:公园内的旅游道路、公园大门、庙宇遗
迹恢复、旅游驿站、民居接待示范点和其它基础设施。

四、项目总投资及申请资金:总投资6800万元,申请省旅游
专项发展资金50万元。

五、项目实施单位:黎平县旅游发展办
六、负责人:罗永光
七、项目建设期限:2年(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
一、项目区概况
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黎平县城约50公里,最高峰宝顶1275米,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

项目所在地山高林莽,万亩竹海与茂盛高大的乔木相映交错;山间溪流纵横,水质清晰,清澈见底;极目远望到处是青山翠滴的原始生态环境。

境内现有楠竹面积4000多亩,灌木林地1400多亩,马尾松500多亩,剑竹林150亩,林业树种众多,还有一些珍贵的树种及动物,其主要景点有:竹海风景、三星伴月、剑竹林、四方山原始林区、银盘沟、石屋等景点,森林公园地理位置好,处于贵州省的东南角,南倚两广地区,距桂林、柳州200公里,距湖南省县溪火车站52公里,北与黎平县高屯镇景区,肇兴侗族旅游景区成犄角之势,是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景区。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二、项目建设背景
旅游产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朝阳产业。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共贵州省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1]23号)等文件精神,国家、省、州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扶持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七大旅游基地”。

黎平县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黎平侗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侗族大歌”世界文化遗产地,奥运旅游全球推介魅力目的地。

黎平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
为我县发展自然观光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㈠、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黎平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发展黎平旅游的重要举措。

黎平县太平山森林公园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隶属于贵州常态地貌生态旅游资源。

其中区位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聚合度高,是难得的高价值开发项目。

2、项目建设是森林公园区域内乡镇、村寨旅游脱贫路线的迫切要求。

范围广,群众积极性高,通过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迫切。

㈡、可行性
黎平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1、交通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改善
黎平机场2005年建成通航,正在建设中的厦(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贵(贵阳)广(广州)快速铁路过境黎平,黎(黎平)洛(洛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当中,黎(黎平)三(三穗)高速公即将开工建设,五条出境二级或三级公路(即黎榕、黎靖、黎三、黎、黎通线)已改造完成。

2、国家、省、州、县对黎平旅游业发展的重视
一是贵州省人民政府把黎平列为东部侗族风情旅游线的中心支点和旅游重点县、省优先发展旅游区,并向国务院正式申报。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于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名胜区;二是州委、州政府把黎平作为侗族风情旅游的中心,写进了全州旅游业发展规划。

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内容主要包含公园内的旅游道路、公园大门、庙宇遗迹恢复、旅游驿站、民居接待示范点和其它基础设施等。

具体概算如下:
五、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预计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到2014年7月底竣工。

六、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㈠环境现状
根据景区环境监测报告,景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㈡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域属于自然生态区,执行下列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一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

㈢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开挖废弃物随意堆弃,以汽车运输废弃物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2、施工期间尽量减少机械噪声。

3、对原有古树名木以及村头寨尾的封山林严禁砍伐。

㈣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期间不会对区域环境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七、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
2011年,全县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28.39万人次,同比增长17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302.7%。

按黎平县每年接待游客以10%的增长速度进行测算,到2015年,黎平县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88万人次。

该项目建成后,按年接待
游客的20%进入该旅游景区计算,景区年接待游客将达到37万人次。

按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年收入7400万元。

远期考虑,贵广快铁、厦蓉高速公路、黎三高速公路通车后,进入景区游客将大增,客源市场十分广阔。

2、生态效益分析
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植被良好,通过对森林保护,使森林增强对降水进行再分配,涵养水源的作用;拦截降水,降低了降水对地表的击溅,减少了地表径流对表土的冲刷;增强对地下径流的过滤和离子交换功能,起到了水质净化的作用。

3、社会效益分析
(1)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对黎平县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林业部门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场将转产到以森林旅游为主的产业上来,为林场的解困、林场职工安置以及当地居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为黎平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场所
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该公园内具有特定的森林小气候环境,空气清新,氧含量高,细菌含量低,尘埃少,噪音低,负氧离子含量高,对游人具有良好的保健疗养作用。

(3)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

因此,发展旅游业必然促进为游客直接、间接服务的相关行业的发展。

据国内外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将给其它行业提供5人的就业机会。

该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
将至少向社会提供200人的直接就业机会以及1000人的间接就业机会,为林业部门职工分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贡献。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