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下第五单元《找规律》易错题整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解析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解析与方法数学作为一门精密而又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找规律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进行解析,并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一、寻找规律的重要性找规律题在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解题方法1. 不断观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仔细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
可以根据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来寻找规律。
这一步是找规律题解题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找到规律的线索。
2. 归纳总结观察之后,学生应该将所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寻找数列、图形、操作等方面的规律来总结出一个通用的规律。
这一步可以帮助学生将问题抽象化,使问题更易于解答。
3. 验证规律找到规律后,学生需要通过验证来确定规律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计算、绘图、举例等方式来验证规律是否成立。
这一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避免因错误规律而导致错误答案。
三、例题解析下面我们以一道五年级下册期末测中的找规律题为例进行解析:【例题】已知数列8,10,12,14,16,...,其中的规律是每一项比前一项增加了2。
下一个数是多少?【解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增加了2。
因此,可以得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为第n个数,a1为首项,d为公差。
根据已知条件,首项a1为8,公差d为2。
所以,设第n个数为x,则有x = 8 + (n-1) × 2。
我们可以通过插入几个数字来验证该规律是否成立:当n = 1时,x = 8 + (1-1) × 2 = 8;当n = 2时,x = 8 + (2-1) × 2 = 10;当n = 3时,x = 8 + (3-1) × 2 = 12;由此可见,该规律成立。
《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练习题第五单元找规律知识点:1,2,4,7,11,16,(22),(29), ——相差为:1,2,3,4,5,6,…2,5,10,17,26,(37),(50), ——相差为:3,5,7,9,…0,3,8,15,24,(35),(48),——相差为:3,5,7,9,…找规律填空:9-1=8,16-4=12,25-9=16,36-16=20,49-25=24.有的是所给数字间有规律,有的是隔⼀个数字间有规律。
还有的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地差呈某种规律。
规律可能有同加同减同乘⼀个数或⼀个数⼀、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38分)1、○□□○□□………这⼀组图形中,每()个图形为⼀组,每组中有()个○,有()个□。
2、△△○○○△△○○○……前28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3、□□○○△△□□○○△△……前73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4、0.1、1.1、2.1、3.1、4.1……,这⼀组数是按()规律排列的,第15个数是()。
5、ABCCABCCABCC……这排字母的排列规律是(),第52个字母是(),第63个字母是()。
6、王兵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依次写下去,第99个字是()字。
7、⿊珠、⽩珠共176个串成⼀串,排列如图: ……最后⼀个是()珠?8、有⼀列数8、0、9、8、0、9、8、0、9……第28个数是(),这28个数的和是()。
9、有50颗围棋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着●●●○●●●○……,那么倒数第7颗是()颜⾊的。
10、有⼀位⼩朋友叫⼩明,他今年11岁,属狗,可有⼀位⽼爷爷他也属狗,这位⽼爷爷今年可能是()岁。
、动⼿操作,画⼀画。
(26分)1、按照规律在括号⾥画出每组的第24个图形。
(10分)(1)△○□△○□……………………()……(2)○○○□○○○□………………()……(3)△△△○○△△△○○…………()……(4)○○△□○○△□………………()……(5)△△□○○△△□○○…………()……2、按要求画⼀画(16分)(1)、每3个图形为⼀组,每组有两个○,⼀个△,按⼀定的规律排列,共画3组。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及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及分析小学数学复习考试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易错点全汇总【新版】

易错提示:
错解错在没有找准单位“1”。要求“盐占盐水的几 分之几”,单位“1”是盐水的质量,要用盐的质量 除以盐水的质量,而不是除以水的质量。盐水 的质量等于盐和水的质量之和。
易错点 4: 对假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全面
判断:假分数一定大于 1,真分数一定小于 1。 () 错解: √
易错点 8: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不牢 判断: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 1000。
易错点 9:没有掌握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判断:物体的容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容积和体积是有区别的,两者虽有联系,但是 意义完全不同。体积是指物体自身所占空间的 大小,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54 把 6 和 9 通分。
错解:
正解:
易错提示: 错解错在通分时,分子、分母没有同时乘同一
个数,导致分数的大小改变。通分时,分数的 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相同的数,才能保证分数 的大小不变。
易错点 14:小数化为分数,易漏掉整数部分 把 2.375 化成分数。 错解: 2.375= 3
8 正解: 2.375=2 3
易错点 3:对表面积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一个长方体的无盖水箱,长 4 dm,宽 3 dm,高 5 dm。制作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 米? 错解: (4×3+4×5+5×3)×2 =47×2 =94(dm2) 答:制作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 94 dm2。 正解:
4×3+4×5×2+5×3×2 =12+40+30 =82(dm2) 答:制作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 82 dm2。 易错提示: 错解错在审题不仔细。水箱是没有盖的,要求 制作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只 需计算下、左、右、前、后面这五个面的面积 之和。 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形状的物 体都有 6 个面,如鱼缸、游泳池等只有 5 个面, 长方体的烟囱、通风管等只有 4 个面。计算时,
小学五年级找规律题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找规律题知识点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找规律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下面将介绍小学五年级找规律题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找规律题?找规律题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一组数据或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该规律推理、判断或填写缺失的数据。
这种题目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找规律题的类型1. 数列找规律数列找规律是最常见的一类题目。
在数列中,数字之间存在某种规律,学生需要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字或者找出缺失的数字。
例如:3, 6, 9, __, 15学生需要观察到这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因此下一个数字是12。
2. 图形找规律图形找规律是另一类常见的题目。
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形状、线条、颜色等存在某种规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找出这种规律,并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图形或者找出缺失的图形。
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到每一行的方框数量递减1,因此下一行应该只有一个方框。
3. 字母找规律字母找规律是相对较难的题型,考察学生对字母排列规律的把握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观察字母的序号、字母的位置、字母之间的关系等,并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字母或者找出缺失的字母。
例如:A, C, E, __, I学生可以观察到字母的序号是奇数,且按照字母表的顺序,因此下一个字母是G。
三、解决找规律题的方法1. 观察法找规律题的关键在于观察,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给定的数据或图形,寻找其中的规律。
观察时可以尝试寻找数字、形状、颜色、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不断观察和比较,逐渐发现规律并加以总结。
2. 推理法通过观察找到规律后,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进行验证和推断。
例如,对于数列找规律题,找到了等差数列的规律后,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验证自己的推理。
3. 填空法在找规律题中,有些题目要求学生填写缺失的数字、图形或字母。
填空时,可以运用已找到的规律,按照规律的变化规则来填写。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和易错题汇总

2018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易错题——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知识点: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1)找到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通分(即将分母化为同一个数)(3)相加减(4)不是最简分数的必须约分。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运算定律有哪些:连减的性质:(1)a-b-c=a-(b+c)(2)a-(b+c)=a-b-c其他:(1)a-b+c=a+c-b(2)a-(b-c)=a-b+c(3)a-b+c-d=(a+c)-(b+d)5、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时,小数位数上有几位数字,分母上就有几个07、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有时还能直接约分。
单元易错题: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一、填一填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他们的和是( )。
2. 一根铁丝长 45 米,另一根比它短17 米,另一根长( )米。
3. 一根铁丝长 45 米,比另一根短14米,两根铁丝共( )米。
4. 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5. 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 ) 25 =( ) =( )58 =( ) =( ) 414=( ) 6. 把38,14.3,213, 41.3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 )>( )>( )二、计算。
1.算一算。
415 + 56 512 + 34 + 112 710 - -38 - -1823 + 56 12 +(34 - -38 ) 56 -(13 + 310 )85+165 365+121-92 5- 79 -292.解方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

一分数加减法二长方体(一)一、长方体的认识1.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长方体的6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 如下图: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的认识1. 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正方体的6个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都相等。
2. 如下图:正方体的每一条棱都叫作正方体的棱长。
三、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如下图: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就是正方体。
所以,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导学点睛要注意:当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另外4个面是相同的长方形。
牢记: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易错点:误认为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就是正体。
如下图就是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图:四、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邻的棱长相等。
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把相等的邻边折叠在一起,就可以折叠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五、长方体的表面积1.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2.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六、正方体的表面积1.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2.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七、露在外面的面数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逐一观察每一个小正方体,把它们露出来的面的数量分别数出来,然后相加。
1. n个小正方体平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3n+22. n个小正方体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4n+1三分数乘法四长方体(二)一、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
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注意:有些数字的和是不能框出来的,(1)是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2)是虽然“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但中间的数在边上;(3)出现有空白方格。
)
练习题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2、14、16、()、20
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0)、12、14、16、(18)、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第五单元《找规律》易错题整理
1.下表中粗线框里红色两个数的和是5.在表中移动这个粗线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每次框2个数,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2)每次框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3)每次框4个数,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4)每次框6个数,一共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5)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不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有什么关系?请用等式分别表示出来。
2.下表红色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粗线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140,应该怎样框?在表中画出来。
(3)你能框出的和是250的5个数吗?为什么?
(4)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3.下图是一个相邻的横、竖两排距离都相等的长方形钉阵,现在给你一些皮筋,你能套出多少个不同的正方形来?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如果框住的最小的数是4,那么框住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2) 一共可以框住多少个不同的5个数的和?
(3) 如果框住的5个数中,有3个数分别在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那么这5个
数中必然有3个数都是在星期几?
(4) 如果框住的5个数的和是90,应框住哪5个数?能框住和是110的5个数吗?
为什么?2006年4月的月历中能框住和是110的5个数吗?
5.仔细观察图表,找出规律并填空。
6.用48厘米长的绳子在地面上摆正方形,先用这根绳子摆出1个正方形(如图a ),
再用这根绳子排2个正方形(如图b )
图a 图b 图c
(2)当用这根绳子摆出12个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定点数
是( )个,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在下面中能找到多少个和右面的图形完全相同的图形?(只能平移,不能旋转)
8、用右边的框去框下表中的数,每次框出4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9、用在下面的表格里每次框出5个数求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1)能不能使框出来的5个数和是90?
(2)框出来的5个数和中有多少个偶数?
10、五(1)班一共有40名学生,早操排队时,老师让学生站5排(如图)。
(1
(2)如果王芳站在李婷的旁边,一共有多少种站法?
正方体和长方体练习题
1.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 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 长20厘米 宽12厘米 它
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张办公桌有3个抽屉 每个抽屉长50厘米 宽30厘米 高10厘米 做5 张桌的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米
3.一个长方体食品盒 长10厘米 宽6厘米 高12厘米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 这圈商标纸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4.一根长方体木材 和长2.5米,宽0.4米,厚0.25米,每立方米木料重384千克,
这根木料重多少千克?
5.实验小学修一条长6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
4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6.把两块棱长2.5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粘接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
面积各是多少?
7.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 长方体的
高是4分米 求长方体的底面积。
8.一个操场长80米 宽60米 在这个操场上铺5厘米厚的土。
如果每个学生每
天挑土0.4立方米,400个学生几天可以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