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常用检查项目解读
风湿免疫科常用检查项目解读

风湿免疫病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血管多谱勒超声、PPD试验、肾活检、类风湿结节活检、肺活检、唇腺活检、腮腺造影、磁共振和SPECT腮腺成像、骨关节的影象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1、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病情: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血象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血象异常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情轻重。
(2)用药前后血常规检查: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血象有影响,所以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非常容易发生肾损害,例如狼疮肾炎,此时最简单的检查就是尿常规。
主要了解有无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2)某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有肾毒性,例如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间质损害,所以有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但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只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完全是定量检查,相对比较精确,所以临床十分常用。
粪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有时会有消化系统损害,例如肠病性关节炎等,此时应进行粪常规检查。
(2)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有一定损害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做大便隐血(OB)检查。
2、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和心肺损害,此时应进行肝肾功能、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此外有一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肝肾损害和心肺有损害,也要通这些检查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是皮质激素,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可引起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所以在治疗前后应作血糖检查。
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内容

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内容《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内容》嘿,咱今天就来聊聊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那些事儿哈。
我就给你讲讲我陪我姥姥去做检查的一次经历,你就知道大概都有啥内容啦。
那天,我们早早来到医院,一进去就感觉氛围有点严肃呢。
医生先是让姥姥站好,开始观察姥姥的走路姿势,还一边念叨着:“来,走几步看看,稳不稳当呀。
”姥姥就慢慢地走起来,医生那眼神可专注了,就像在研究啥宝贝似的。
接着,医生又让姥姥坐下,开始检查关节。
他轻轻摸着姥姥的手腕、手肘、膝盖这些地方,还不时地问姥姥疼不疼。
姥姥说有时候会疼,医生就皱起眉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然后啊,医生让姥姥把手张开,他要看手指的情况。
姥姥那手指关节都有点变形了呢,医生就一边摇头一边说:“这可不行呀。
”接着又让姥姥活动活动手指,看看灵活度咋样。
检查完手,又来检查脚啦。
医生让姥姥把鞋脱了,仔细地查看脚关节,还按了按,看有没有肿胀啥的。
这过程中,医生一直很认真,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
之后还量了体温、测了血压这些常规的。
医生还特别问了姥姥平时有没有觉得特别累啊,有没有发烧啊这些情况。
等都检查完了,医生就和我们说了一堆注意事项,什么要注意保暖啦,别太累啦之类的。
总之呢,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就是这么细致,从走路姿势到身上的每个关节,再到一些常规的身体指标,都得好好检查一遍。
这样医生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病情,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呀。
我姥姥经过这次检查,也更加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了,我们也能更好地照顾她啦。
以后呀,我们可得更重视这方面的健康啦!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风湿免疫疾病体格检查内容啦,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哟!。
风湿免疫科常用检查项目解读

风湿免疫病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血管多谱勒超声、PPD试验、肾活检、类风湿结节活检、肺活检、唇腺活检、腮腺造影、磁共振和SPECT腮腺成像、骨关节的影象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1、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病情: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血象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血象异常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情轻重。
(2)用药前后血常规检查: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血象有影响,所以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非常容易发生肾损害,例如狼疮肾炎,此时最简单的检查就是尿常规。
主要了解有无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2)某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有肾毒性,例如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间质损害,所以有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但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只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完全是定量检查,相对比较精确,所以临床十分常用。
粪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有时会有消化系统损害,例如肠病性关节炎等,此时应进行粪常规检查。
(2)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有一定损害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做大便隐血(OB)检查。
2、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和心肺损害,此时应进行肝肾功能、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此外有一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肝肾损害和心肺有损害,也要通这些检查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是皮质激素,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可引起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所以在治疗前后应作血糖检查。
风湿性疾病常用自身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
除见于RA外(90%RA患者RF呈阳性),还可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硬化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外,血管炎、肝病、慢性感染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低滴度的RF。
RF-IgG:与RA患者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相关。
RF-IgA: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RF-IgA升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xANCA阳性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患者。
抗心磷脂抗体(ACA)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反复自然流产、抗磷脂综合征(包括血栓形成、自发性流产、血小板
减少和CNS病变)患者。IgM型ACA可作为自发性流产的前瞻性指标。
抗2糖蛋白抗体(抗2GP-1)
诊断APS敏感性同ACA,但特异性高于ACA
抗SSA/Ro抗体
见于干燥综合征(敏感性88%~96%),类风湿关节炎(3%~10%),SLE(24%~60%)°VSLE光过敏、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阴性狼疮、新生儿狼疮(SSA抗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儿狼疮综合症)等相关。
抗SSB/La抗体(抗Ha抗体)
抗SSB阳性几乎总伴有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更特异,是干燥综合征血清特异性抗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达40%左右。
RF-IgM:最常见。与RA的活动性无密切关系。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
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为48%,特异性为90%以上。
抗核抗体(ANA)
以细胞的核成分(核酸、核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分以下几种荧光图谱:
①均质型:此型与抗dsDNA和抗组蛋白抗体有关。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
风湿免疫疾病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等。
1.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项目如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
蛋白等,以及针对风湿免疫疾病的特定抗体检测,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等。
此外,免疫球蛋白检测、补体检测等也有助于病情评估和诊断。
2.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X线片、CT以及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有助于诊断痛风、类风湿关节炎、肌炎等疾病。
3.病理活检:主要用于肌肉组织病变或者干燥综合征患者,
通过留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某些疾病,并判断疾病的良恶性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多个关节的慢性对称性炎症,并伴随系统性病变。
诊断RA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各项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
1.血常规:查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等指
标。
2.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但也
有其他疾病可以引起RF升高。
3.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辅助诊断RA,对早期RA的诊断
较敏感。
4. C 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性和炎症程
度。
5.类风湿因子亚型:亚型检测有助于预测疾病活动性和预后。
关节液检查
1.关节积液检查:分析关节积液的细胞分类、蛋白质含量和结晶情况
等,帮助鉴别RA与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观察关节发育情况、关节破坏和骨赘形成等变化。
2.MRI:对早期关节炎变化敏感,可发现关节软骨、骨和滑囊等病变。
3.超声波:观察关节滑囊积液、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增厚等情况。
其他相关检查
1.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情况。
2.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评估RA对心脏和肺部的影响。
3.眼科检查:关注RA合并的眼部病变。
综上所述,多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结合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控制风湿性关节炎进展的关键。
风湿免疫科检查项目

降钙素(PCT)
PCT检测阳性
生化管
3~5ml 3ml
成人斯蒂尔病(Still)
检验项目 风湿三项
临床意义
风湿三项在Still中 均升高
采血容积 生化管
抗核抗体(ANA) 一般为阴性,部分 生化管 患者可呈低度阳性。
铁蛋白(SF)
SF在Still中明显升 高,特别是SF高于 17.9umol/lL时有助 于本病的诊断
名称
概念
临床意义
采血量
抗核抗体 (ANA)
又称抗核酸抗原 抗体是一组将自 身真核细胞各种 成分脱氧核糖核 蛋白(DNP)、 DNA/可提取的 核抗原(ENA) 和RNA等作为靶 细胞抗原的自身 抗体的总称。
l对SCL的特异性 100%,阳性率 为22.2%。
3~5ml
采血容积 生化管
抗核抗体谱 (ANAs15项)
生化管
抗核抗体谱 (ANAs15项)
ANAs15项均为阴 生化管 性
采血量 3~5ml 3~5ml 3~5ml
3~5ml
风湿免疫病应查的自身抗体
体。用免疫双扩1、RF(定量) 进一步区分是:IgG-RF、IgM-RF、IgA-RF 一、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抗体: 因为 ①健康成年人高滴度IgM-RF是发生RA的危险因子,应跟踪观察; ②部分RA患者IgM-RF测不出(隐性RF),就应进一步查IgG-RF、IgA-RF。 2、抗CCP抗体:该抗体阳性RA,病情重,骨破坏明显,特异性99.6%,敏感性46.6%,可用ELISA(酶法)检测。 3、AKA(抗白蛋白抗体):该抗体与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关,与其他抗体无交叉反应及相关性。同时在RA早期甚至临床症 4、APF(抗核周因子):早期诊断RA的有效指标之一,特异性90%以上,主要用IIF法。
风湿免疫科检查项目

风湿免疫科检查项目以前对这个科室总有点渴望不可及的感觉,在为迎接中医药管理年前这里还被称为是“风湿免疫科”,顾名思义,风湿病和免疫系统的疾病是该科的重点和核心。
每每提及免疫方面的东西,一堆的实验室检查充满了我整个大脑,总认为她是医学里最为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东东。
为此,我疯狂痴迷《豪斯医生》中的doctor cameron,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女性,而且更重要的,人家可是免疫学家耶,负责团队里的很多检验项目。
当时我就异想天开地想称为她那样的牛人。
现在一个月轮科的时间转瞬即逝,虽然实习任务很紧张,但是带教师兄总是主动和我们讲解专科的知识,让我对于这一大类疾病从此不再陌生。
这里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网上搜集而来,结合本人实习所总结的相融合,请同学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a关于一些检查指标的意义一、如何看抗核抗体和ena抗体风湿型疾病的两大特征就是患者着血液成分中的自身抗体发生,并且以抗核抗体谱居多,目前对于抗核抗体靶抗原的认知已经从传统的细胞核不断扩大至整个细胞,形成Eymet核抗体谱,我院的有关检测提及的存有:1、抗核抗体(ana):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实验,几乎见于所有sle患者,但是特异性很低。
2、抗ds—dna抗体:对于确诊sle存有较低的特异性,多发生在sle活动期,与狼疮肾关系密切,“量效有关”。
3、anti—sm:对于诊断sle有高度特异,特异性达99%,临床上一般看到这个阳性,基本上sle诊断明确,一旦为阳性永远无法转成阴性。
4、anti—rrnp:常存有sle活动期,且与中枢神经症状有关,往往命令np狼疮或者其他关键脏器侵害。
5、anti—ssa和anti—ssb:两者都与干燥综合征相关,前者可能是继发的免疫问题导致的,而后者偏于原发性干燥症,在其诊断中比前者更具特异性。
6、anti—scl70:对硬皮病的确诊呈圆形高度特异性。
7、anti—jo—1: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标记性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免疫病常用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血管多谱勒超声、PPD式验、肾活检、类风湿结节活检、肺活检、唇腺活检、腮腺造影、磁共振和SPECT思腺成像、骨关节的影象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1血尿常规、粪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病情: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血象异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血象异常的严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情轻重。
(2)用药前后血常规检查: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血象有影响,所以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尿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非常容易发生肾损害,例如狼疮肾炎,此时最简单的检查就是尿常规。
主要了解有无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2)某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有肾毒性,例如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间质损害,所以有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
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但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只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完全是定量检查,相对比较精确,所以临床十分常用。
粪常规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风湿免疫性疾病有时会有消化系统损害,例如肠病性关节炎等,此时应进行粪常规检查。
(2)某些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对胃有一定损害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应做大便隐血(0B检查。
2、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是系统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和心肺损害,此时应进行肝肾功能、全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此外有一些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对肝肾损害和心肺有损害,也要通这些检查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风湿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是皮质激素,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可引起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所以在治疗前后应作血糖检查。
3、超声心动图、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本项检查主要了解是否存在心脏损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大动脉炎、风湿热等均可影响心脏。
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不但可以了解心脏各房室和瓣膜的情况,还可以测定肺动脉压力。
肺弥散功能与肺高分辩率CT检查的目的与意义:本项检查的主要目的与意义是了解是否有肺间质病变,许多自身免疫病可以发生肺间质病变。
此外,胸部CT检查,对自身免疫病引起的肺病变,还是继发感染,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4、血管多谱勒超声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大动脉炎:大动脉炎时常需进行以下二种检查,一是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二是血管造影。
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的优点是无创伤性。
(2)自身免疫病引起的大血管炎:许多自身免疫病可引起大血管病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此时需做血管多谱勒超声检查。
自身免疫病可引起大血管病变常提示病情严重。
5、P PD M验有些风湿性疾病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例如结节性红斑、结核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等,有时需要在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
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是PPD M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常用参考指标,与旧结核菌素相比,TB-PPD具有纯度高、灵敏度高、全身反应较少等优点。
所以,在临床上诊断结核性疾病时,它是除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外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实验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
采用Mantoux法。
选用1ml容量的兰芯注射器,4-5号针头,不宜太长,前臂掌侧中下1/3处为最佳(此处皮肤薄嫩,反应敏感易观察)。
避开疤痕,血管和皱褶。
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以皮内注射法将PPD0.1ml(含5个结素单位)缓慢注入,注射深度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可出现7-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有毛孔出现),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刺激,72小时内禁止洗澡,洗脸时尽量避开注射部位,尽可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有其它反应请到有关医院检查处理。
注射后48与72小时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径,硬结平均直径=(纵径+横径)/2。
判断标准: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大于等于5mm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什),10〜19mm为阳性什+), 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与旧结核菌素一样,TB-PPD试验除引起局部反应外,偶可引起全身反应,但较前者少见。
TB-PPD试验的临床意义:(1)婴幼儿:常用于卡介苗接种的选择和监测。
阳性时常表示已感染结核菌并产生抗体而不需要接种卡介苗;阴性时则应该及时接种卡介苗。
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如果皮试呈强阳性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
(2)成年人:因我国城镇中人口密集区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很高,所以,如果PPD 5单位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
总之,TB-PPD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性疾病时诊断价值受限。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式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72小时后阴性反应及一般阳性反应(皮丘>5mm不超过10mm者可正常生活,强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预防性治疗。
如局部有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6、肾活检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主要是用于诊断狼疮肾炎,是了解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一种重要手段。
近来年,由于肾活检技术的改进,经B超引导下肾活检术逐步得到了较广泛地开展。
狼疮肾炎肾活检是确定诊断,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和慢性变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狼疮肾炎活动性病变已公认是指导积极强化治疗的指标,例如:①肾小球节段性坏死;②肾小球细胞明显增生;③基底膜铁丝圈样改变;④电镜发现内皮下及系膜区较多电子致密物沉积,核碎片较多及苏木素小体;⑤细胞新月体;⑥肾小血管病变;⑦间质广泛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
但如果狼疮肾炎以慢性病变为主者,疗效较差。
慢性病变的证据是:①肾小球硬化;②纤维新月体;③肾小管萎缩;④肾间质纤维化;⑤肾小囊粘连;⑥肾小管硬化。
上述慢性化指标占优势者肾脏5年存活率明显低。
7、类风湿结节活检类风湿结节只有通过活组织检查才能明确,类风湿结节病理共有三层,其中心是坏死层,为纤维素样的坏死组织。
周围是上皮样细胞,以及巨噬细胞。
外层是肉芽组织,由丰富的血管、淋巴细胞以及免疫复合物等组成。
如果病理切片见到这种典型的增殖性病变,将对类风湿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8、肺活检肺活检的方法有主要有四种,开胸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经纤支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主要用于结缔组织病并发肺间质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
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可见明显肺纤维化改变,肺泡结构异常,部分塌陷或消失,间质出现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胶原定量分析示肺组织有明显胶原纤维增生。
9、唇腺活检、腮腺造影、磁共振和SPECT腮腺成像(1)唇腺活检:唇腺活检主要用于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
唇腺活检病理分级按Chisholm 标准分为I〜”级,按浸润淋巴细胞>50个/4mm2为一个灶(W级),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为H级,少量为I级,介于H〜W级间为川级。
涎腺受累可作为SS主要诊断依据,原发性SS患者唇腺中都有1个以上的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继发性SS患者唇腺中86%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而单纯口、眼干和其它结缔组织病者的唇腺标本中均未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故认为灶性淋巴细胞浸润与SS高度相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腺泡的萎缩、导管扩张、脂肪组织增加、间质纤维化或淋巴细胞浸润为人唇腺的增龄性改变,以致在高龄患者中活检常常取不到腺体的现象时有发生。
也有学者发现,非自身免疫病中>60岁的唇腺中40%出现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提示唇腺的增龄改变与SS的病理表现有相似之处。
(2)腮腺造影:腮腺管注入碘化油1〜2ml,消毒棉球压迫腮腺管口,摄充盈相X片,取出棉球,含醋5min,再摄排空相X片。
以0〜W分级:0级正常;I级为腮腺导管扩张,排空延缓,分支导管减少或小囊状改变(直径<2mn) ; n级有I级表现,同时囊状改变直径>2mm 川级腮腺主导管破坏,分支导管消失,囊状破坏部分融合;"级腮腺导管及分支导管呈桑椹状改变。
腺体的损害存在不均衡性,在涎腺和泪腺之间,在不同的腺体之间,甚至在同一腺体的不同小叶之间,损害的程度都有明显差别。
由此可以解释临床上部分患者无明显口、眼干燥等症状,而以非外分泌腺的脏器受损为首发表现。
(3 )磁共振和SPEC!腮腺成像腮腺管造影检查可评价腮腺管扩张、狭窄、损伤及腮腺管结石,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X线腮腺管造影,但此方法需要插管,具有创伤性,且插管易失败和产生插管并发症(腮腺管撕裂、感染等),也不能评估腺体的感染及其它病变。
磁共振和SPEC!腮腺成像具有无创伤的优点,可以清晰显示腮腺导管及其分支,有助于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
10、骨关节的影象检查正常人体骨骼含有大量钙盐,钙吸收X线量要比周围组织大30-40倍,因此,骨骼和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天然对比。
就骨骼本身结构而言,骨皮质、骨松质和骨髓腔密度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对比。
X线摄片检查可解决多数骨关节病变诊断的需要。
由于影象检查对骨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特殊的效果,所以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检查方法:骨关节系统影象检查方法包括透视、摄片、特殊造影、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象(MR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超声(US等。
11、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arthroscopy )是应用于关节腔内部检查的一种内镜,借助它可以直接观察滑膜、软骨、半月板与韧带,特别是通过关节镜技术采取滑膜更为诊断各种关节炎提供了病理依据。
它在各种滑膜炎的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中起着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作用。
它不只为关节病提供直观的信息,同时可在非开放性手术条件下进行关节内病变组织的切除和修复,具有痛苦少,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费用等优点。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关节镜主要用于膝关节检查和直视手术,如关节内游离体的清除,滑膜切除,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关节软骨修复术,肿瘤切除术等。
关节镜技术在内科风湿性疾病临床中主要用于各种滑膜炎,像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及晶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及RA与某些滑膜炎的治疗--滑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