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自升式平台顾名思义是具备自升能力的功能性平台,通过一定长度可以自行升降的桩腿来实现操作高度的变化以适应不同作业水深的要求,有槽口式和悬臂梁式的,现今新建平台基本都是悬臂梁式,一些平台配置有DP(dynamic position)系统从而实现自航和自定位功能,本文仅对不带有DP系统的自升式具备钻井操作能力的平台布置的简析。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独立桩腿式和沉垫式,作业水深范围从12/14 英尺直至550 英尺。
大多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在250至300 英尺范围内,较浅水深则由一些固定式平台覆盖,比如模块钻机等。
目前主流自升式平台多采用独立桩腿式,主要船型有新加坡吉宝船厂的Keppel Fels B Class , 美国F&G 公司的Super M2 以及JU2000/JU2000E ,荷兰MSC公司的Gusto CJ系列(CJ46/CJ50/CJ70,设计作业水深不同),美国Letourneau公司的Letourneau 116 系列等.各类型平台各具特色,根据不同的可变载荷(后面会提到其影响)和设备功能配置会有不同的租金差别,但其主要差别目前仍是从作业水深来大致区分,从各自平台造价来说,设备配置占据整个平台的较大部分,再加之一些设计费用和专利费,各类型平台取决于客户的想法和习惯以及使用区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入级的船级社有ABS(美国船级社),DNV(挪威船级社,目前改为DNV—GL,同德国劳氏合并后简称),CCS(中国船级社)以及较少的BV (法国船级社),目前最主要的是ABS和DNV,原因是其关于钻井平台的要求较为详细完整,并且出台的相应的专门入级的规范,如MODU等,其网站提供相关规范的免费下载,同时每年会有相应的更新,在进行平台设计时应注意该平台入级的是哪一年的规范,同时按照对应规范进行相关设计,有些更改会对相关系统和设备由额外的要求,将会直接的提高建造成本。
海洋平台结构作业——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结构

常见自升式海洋平台升降结构对比分析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一、自升式平台简介 (3)二、现有常见升降结构 (4)1、圆柱型桩腿一单环梁液压升降装置 (4)2、方壳型桩腿—双环梁液压升降装置 (6)3、桁架型桩腿一齿轮齿条升降装置 (7)三、升降系统的对比 (8)1、桩腿结构形式对比 (8)2、触底形式对比 (9)3、升降装置对比 (10)4、动力源对比 (11)一、自升式平台简介自升式平台是一种海上活动式钻井装备,目前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钻井平台,由于其作业稳定性好和定位能力强,在大陆架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居极其重要的地位。
自升式平台主要由平台主体、桩腿、升降锁紧装置、钻井装置(包括动力设备和起重设备)以及生活楼(包括直升飞机平台)等组成。
平台在工作时用升降装置将平台主体提升到海面以上,使之免受海浪冲击,依靠桩腿的支撑稳定的站立在海底进行钻井作业。
完成任务后,降下平台主体到海面,拔起桩腿并将其升至拖航位置,即可拖航到下一个井位作业。
因此,支撑升降系统的结构对自升式海洋工作平台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升式平台的工作状态如图一所示。
图一二、现有常见升降结构支撑升降系统作为自升式平台中的核心部分,在平台的设计建造中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最常用的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和顶升液压缸式。
具体可见下表壳体桩腿是封闭型桩腿,其桩腿截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桁架式桩腿截面有三角形和四方形两种形式。
不同截面形状的桁架式和壳体式桩腿与不同类型的升降驱动方案相互组合,衍生出多种能够实现升降平台功能的支撑升降系统类型。
1、圆柱型桩腿一单环梁液压升降装置销子、销孔和项升液压缸是一种升降装置。
系统原理图如图二。
图二每一桩腿有两组液压动作的插销和一组顶升液压缸。
当装在环梁上的一组环梁销插入到桩腿的销孔中时,一组顶升液压缸的同步动作即可使环梁及销子带动桩腿(或平台主体)升降一个节距,然后进行换手:将锁紧销推入到桩腿的销孔中,退出环梁销,液压缸和环梁复位,下一个工作循环开始。
自升式平台使用建议

自升式平台使用建议(CPOE-5自升式钻井平台南堡105-3井就位和插桩感言)环渤海湾浅海地带受不同水动力因素影响,海床冲蚀类型不一样,海底地貌地形复杂,地层沉积不均匀,岩性也有很大差别。
特别是冀东曹妃甸海域,地处渤海顶部,由渤海海峡过来的海流直接面对冲蚀,后往两侧转向形成沿岸环流,造成区域内海底多横向沙丘和沟壑,古河道纵布,形成了近距离范围内地层沉积深度不一和岩性差异,极不利于自升式平台的使用选择和规范性插桩。
近二年来,我公司自升式平台在该海域作业曾出现过多次高风险插桩使用事例,平台安全令人担忧,插桩不正常现象令人费解。
主要现象包括:1)、据现场所做海调资料分析,海床顶部不是最终持力层,但是桩腿却压载不入,只能处于简单站立海床状态下维持打井。
近两年在冀东海区打井已出现过几次这样的事例,桩靴式平台和孤立桩式平台都出现过这种现象,因由解释不清,实在是另人担忧和操心。
按照常规理论,对于无桩靴孤立桩腿平台,若插桩太浅(小于桩径),地层抗风倾力矩小,极不安全;另外,资料解释海床表面为一鸡蛋壳硬层(上硬下软),在穿不过的情形下勉强升起投入作业,作业期间风浪荷载冲击摇摆和钻机振动影响极易造成桩腿刺穿。
2)、同一井位处普遍认为属同一岩性层位,但实际插桩时各桩插入深度却不一样,而且是产生了类似今年元月中旬CPOE-5钻井平台在南堡105-3井位插桩中出现的首桩×12m(拔桩会有困难)、右尾桩×2.9m、左尾桩×4m插入深度不均匀和严重深度偏差现象。
海调资料中反映12.20m为持力层,承载力为88吨/平方米;2.1M处承载力为16吨/平方米;2.1-4.5M处承载力为32吨/平方米,而CPOE-5实际压载操作对地压力已高达近48吨/平方米,按道理插到12米左右应该是正常的,最起码后部两艉桩插入深度相同或许让人便于理解和放心一点。
这种插桩现象作业中极有刺穿风险,插深不一和插不到预定深度现象实在令人费解,能否升起作业一时难已表态决策,安全无把握令事业部主管领导非常担忧和操心。
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液压升降系统解析

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液压升降系统解析摘要:本文对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以往的情况,对液压举升系统的结构,工作过程,液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液压升降系统;分析介绍一.引言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液压升降系统,由一组独立的海上钻井平台提高液压驱动系统,确保桩腿可以克服泥砂带来阻力和自身重力,将桩腿插入或拔出海床和升降平台。
根据升降平台、操作、自储存、预压等的重量计算出压力条件下的重量和重力,确定正常的起重能力,预提升系统容量的提高起升速度。
液压升降系统的设计平台应满足以下功能:确保系统有足够的力量去克服阻力和平台的重力,将桩体腿插入或拔出;在桩腿的工作过程,转动应平稳,无卡阻现象;插桩或桩过程,液压能满足一定的节距的要求;系统设计自锁液压升降系统,在各种工作和非工作状态时,该系统可以实现自锁,由计算机或控制台命令完成升降工作。
二.国内外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现状随着陆地油气资源开采力度的日渐加大和油气储量的不断减少,占全球资源总量约34%的海洋石油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新一轮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
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装备之一,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
受海洋作业恶劣环境的影响,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发展在近十几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平台装备技术和钻探方式,而是逐渐将目光从浅海移向深海、由浅油气层转向深油气层、由简单地质层转向复杂地质层等,从而使得海洋钻井平台装备也随之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固定式、自升式等装备发展到技术先进、控制性好、钻探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钻探船、半潜式平台等勘探开发装备上来,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
纵观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起源以来,直到50多年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开始有了新的起色并发生了较大变化。
当时世界范围内共有3个国家能够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结构和钻井方式均比较简单,平台适应水深的能力只有几十米。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发电机调试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发电机调试发布时间:2023-03-09T06:28:54.31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0月第20期作者:梁辉[导读]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进行了一定的介绍梁辉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116 摘要: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进行了一定的介绍,简要论述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发电机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对发电机现场负荷实验提出具体准备工作.简述再船厂发电机负荷实验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完成是调试项目。
关键词:自升式钻井平台;发电机;调试一、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的组成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主要由电源、配电装置、电力网和电力负载四部分组成。
电力系统是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核心系统,发电机又是电力系统的心脏。
发电机调试工作对于平台或船舶建造过程中,处于里程碑的意义。
发电机调试也是预示着整体生产建造转为调试建造的开始,同时也为平台的按期交付吹响的冲锋号。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单线图,如图1-1所示。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力系统简图系统图显示平台一次电力系统的全部设备,690V电盘,五台发电机,升降变压器,主变压器(690-480),钻井变压器。
同时平台电盘间还有480V电盘及230V电盘,480V电盘是做为发电机辅助设备电缆,同时包含了其他低压动力设备,例如主要通风系统、振动筛、泥浆搅拌器等。
230V电盘主要就照明系统、电盘热系统及生活区少量220V轴流风机等。
1.1电源电源是将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自升式钻井平台电源主要为发电机。
其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主要设备。
1.2配电装置配电装置是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电源、电力网和电力负载进行保护、测量、监视和控制的装置。
它包括各种开关电器、测量仪表、互感器、连接母线、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各种辅助设备。
根据供电范围和对象的不同,配电装置可分为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各种照明及动力分配电板及蓄电池充放电板等。
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升降系统技术特点分析

压 马达, 可使 升降 系统 针对 不 同 的载荷 采用 不 同 的 速度 ,这 样 节 省 了平 台 升降 的时 间 ;③采 用 大 扭
矩 、低转 速 的液 压马达 可减小 减速箱 的传动 比,从
而减小其 尺寸和 造价 。 从 操 作方式及 故障 率来看 ,两种驱 动升降方 式
均 需设置集 中控 制 台和 桩边 控制 台,集 中控制 台 内
2 齿 轮齿 条 升 降系统 的设 备 组 成
自升式平 台的桩腿齿 条是 沿桩腿 圆筒 或玄杆铺升 降系统传
动装 置 的末端 ,整 个升 降系统 的动力 由电动机或液
压马 达输 出 ,通过联 轴器传 输到传 动装置 ,再 由传 动装置 传递给 小齿轮 ,最后通 过小齿 轮驱动齿 条作
翔
T ur … o n
(7 t 0) 1
c
一 条棠 茎
B 8 00 0N・ 以上 。 目前 国 内缺 乏这 种 大速 比减 速 0 0 m
机 构 的设 计制 造 经验 ,对 于其受 力 分析 、动 力学研 究 、振 动噪声 控 制 、弹性 啮合 原理 以及 载荷 分配 等
每座平 台典型 的 电动齿 轮齿条 式升 降系统 的主
齿 轮齿条 升降 的方 式 比较 多 。所 谓齿轮 齿条式 升降
系统就是 在平 台的每根齿 条上设 置几个小 齿轮 ,齿 条及 其对应 小齿轮 数量根 据平 台所 要求 的举升能 力
和平 台总体要 求加 以确定 。动力通 过桩边 马达驱动
直 线运 动 ,从 而带动桩 腿或平 台进行 升降作业 。对
l 圈 梁 ; 2 平 台 主 甲板 ; 3 顶 升 油 缸 ;4 升 降 室 顶 饭 ; 一 — 一 -
于一个 三根绗 架式桩腿 的 自升 式平 台来说 ,每一个 桩 腿 上都有 三 根玄杆 ,每根 玄杆 上 设有 两道 齿 条 , 每 道齿 条上有 上下 两个小 齿轮 与之 啮合 ( 图 3 , 见 ) 每一 对 啮合 齿轮及 其驱 动 、传 动装置构 成一个升 降 单元 ,一般 来讲 ,升降 系统 由数 个或数 十个升 降单
浅谈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重要结构焊接质量管理

浅谈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重要结构焊接质量管理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工程设备,它在海上钻井作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焊接质量管理是保障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安全和完整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焊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焊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结构安全自升式钻井平台是在海上工作的设备,其受力环境相对复杂,如果焊接质量不过关,容易导致结构疲劳、腐蚀等问题,进而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延长使用寿命良好的焊接质量可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延长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3. 减少事故风险焊接部位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薄弱环节,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加强焊接质量管理,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
二、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材料选择目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结构多采用高强度钢材,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还需对焊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解决方法:建立完善的焊接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择具有合格资质的供应商,严格把关焊接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2. 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工艺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焊接温度、速度等参数都会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而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结构复杂,焊接工艺控制难度较大。
解决方法:建立焊接工艺规程,明确焊接工艺参数,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焊接工艺的要点,提高焊接工艺的控制能力。
3. 检测手段不足目前自升式钻井平台焊接质量的检测手段相对滞后,传统的目视检查和探伤方法存在着盲区和不足。
解决方法:引进先进的焊接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提高焊接质量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4. 人员素质不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焊接作业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但目前存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浅谈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重要结构焊接质量管理

浅谈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重要结构焊接质量管理
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为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建造过
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工作。
焊接是连接金属材料的一种重要工艺,焊接质量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为海上设施,其焊接
质量更是至关重要。
焊接质量管理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对于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重要结构,比如主梁、立柱等关键部位的焊接质量必
须得到严格管理。
在焊接工艺方面,必须确保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以及严格
按照相应的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焊接操作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比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焊接质量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焊接工艺的监控和检测。
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对
焊接接头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无损检测等。
只有通过全面的检测,才能够及时发现焊接缺陷和问题,并进行修复和处理。
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对焊接工艺
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校正焊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焊接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焊接工艺、焊
接监控和检测、焊接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只有通过严格的焊接质量管理,
才能够保证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结构安全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钻井平台的运营
效率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浅谈自升式平台顾名思义是具备自升能力的功能性平台,通过一定长度可以自行升降的桩腿来实现操作高度的变化以适应不同作业水深的要求,有槽口式和悬臂梁式的,现今新建平台基本都是悬臂梁式,一些平台配置有DP(dynamic position)系统从而实现自航和自定位功能,本文仅对不带有DP系统的自升式具备钻井操作能力的平台布置的简析。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独立桩腿式和沉垫式,作业水深范围从12/14 英尺直至550 英尺。
大多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在250至300 英尺范围内,较浅水深则由一些固定式平台覆盖,比如模块钻机等。
目前主流自升式平台多采用独立桩腿式,主要船型有新加坡吉宝船厂的Keppel Fels B Class , 美国F&G 公司的Super M2 以及JU2000/JU2000E ,荷兰MSC公司的Gusto CJ系列(CJ46/CJ50/CJ70,设计作业水深不同),美国Letourneau公司的Letourneau 116 系列等。
各类型平台各具特色,根据不同的可变载荷(后面会提到其影响)和设备功能配置会有不同的租金差别,但其主要差别目前仍是从作业水深来大致区分,从各自平台造价来说,设备配置占据整个平台的较大部分,再加之一些设计费用和专利费,各类型平台取决于客户的想法和习惯以及使用区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自升式平台目前主要入级的船级社有ABS(美国船级社),DNV(挪威船级社,目前改为DNV-GL,同德国劳氏合并后简称),CCS(中国船级社)以及较少的BV (法国船级社),目前最主要的是ABS和DNV,原因是其关于钻井平台的要求较为详细完整,并且出台的相应的专门入级的规范,如MODU等,其网站提供相关规范的免费下载,同时每年会有相应的更新,在进行平台设计时应注意该平台入级的是哪一年的规范,同时按照对应规范进行相关设计,有些更改会对相关系统和设备由额外的要求,将会直接的提高建造成本。
其中DNV的规范相对来说更加详细和严格一些,对北海区域的针对性比较强,所以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入级平台如果作业区不是北海区域,多数选择入级ABS,也有部分平台入级双船级社,这里简单的讲就是为了将来船东的运营方便,比如我国的海洋石油981(半潜式钻井平台)同时入级CCS和ABS船级社,这里还要针对双船级和双重船级说明一下,前者船级社分主次。
平台设计要有相应的设计依据,这里的依据除了按照平台的建造规格书和相关的设备技术协议外,就是我们在设计时需要遵从的行业内以及涉及到的相关规范,比如国际载重线公约,国际防污公约(MARPOL),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涉及直升机平台的CAP437等等,当然最主要的是船级社的入级规范,比如ABS的MODU(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随着行业的越来越成熟,船级社的规范更新的频率也愈加的频繁,一些要求也更加的详细,所以在设计时要仔细研读规范,涉及的部分力求理解明白,一些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可以同船级社人员进行沟通达成一致。
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布置,目前主流的平台基本都是三桁架式桩腿支撑,大三角形箱式结构的船体模块,辅以生活模块和钻井模块(悬臂梁,钻台)以及一些辅助设施等构成,一些设计公司喜欢追求较大的甲板空间,用于将来一些辅助设备和工具等的临时存放使用等。
船体按照提供的各项功能性分舱,大致分为:主机舱(发电机、日用油柜、滑油柜等)、配电板间和变压器间(Switch Board Room & transform room)、泥浆泵间(Mud Pump Room)、泥浆池以及泥浆池顶部房间用于泥浆池相关操作和流转设备的布置、辅机间(不局限于一个舱室,用于舱底水、压缩空气、冷却、消防、生活单元供给、污水处理、淡水、海水等系统的循环等等功用的各类设备处所)、储藏间(因不同船型而异,存储空间和类型各不相同)、以及船体底部和四周的一些工作舱室(燃油舱、淡水舱、污油舱、海底阀箱等)和压载水舱,各平台根据设计不同有的设置双层底,有的为单层底。
三腿和四腿甚至五腿的在选择上主要考虑上造价成本,三腿从重量升降单元数量来说相对成本较低,所以目前的主要船型采用三腿的居多,但桩腿数量少,对桩腿的举升能力和建造工艺要求也高。
桩腿形式有壳体式和桁架式,两者的优缺点简单来说就是前者制造工艺上比后者简单,但后者在较深水域有较好的抵抗波浪力和洋流作用力的影响,这个水深一般在65m左右,也就是200尺左右。
桩腿下面连接部分各种平台又有所不同,但目前按照适应性来讲,普遍采用桩靴形式,简单来讲就是避免了在软土层地区作业时桩腿插入太长影响作业深度,同时也提高了插桩和拔桩作业时安全性,一般这种桩靴底部会做成突起的过渡形状,像一个小锥形的头部,方便入泥的功用,桩靴上一般自身带有冲桩系统,但遇到复杂底层时有时还需要额外帮助提供冲桩作业帮助。
船体舱室布置按照功能性区域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式,缩短相关管线布置,优化电缆桥架走向,合理分配房间通风,考虑各设备的操作维护空间,保证主逃生通道的顺畅,同时兼顾重量重心的影响。
下面以H平台为例,此平台为三桩腿式自升式平台,平台型长260尺,型宽261尺,桩腿艏艉间距129尺,左右舷间距142尺。
配备升降单元36套,设计钻井深度9000米,设计可变载荷4500吨,包括钩载680吨,立根区载荷320吨,探井用套管张紧装置载荷600 kips。
桩腿齿条厚度7寸,半圆板半径257mm,生活楼能力150人,配备三台50吨吊机,设计水深400ft,钻井模块覆盖范围80*40 ft2,左右舷方向各20尺。
首先对整个平台的布置做下说明,后面将列举这一系列说明所考虑的因素。
整个船体布置生活区位于船艏,工作区位于船尾及船中部分舱室,动力区位置船中主甲板以下,升降控制以及直升机甲板位于生活楼顶部。
主船体四周为全型深压载舱,船体中间配置燃油舱,污水舱,淡水舱(根据规范要求要同其他舱室进行隔离,故设置管弄围绕淡水舱,有条件的可以设置隔离空仓,如果布置注意隔离空仓的规范要求,会涉及一些通道、落水等要求)、基油舱、盐水舱以及海水阀箱。
压载舱的布置相当于双层壳,对破仓稳性很有好处,当然任何做法都不是绝对,有些平台仅在桩腿周围设置压载舱。
以上舱室内液体的密度较为相近,具体舱容将根据整体稳性计算和静水力表来进行调整,受影响因素为设备和泥浆舱的布置。
船体艏部布置150人生活楼(主要以2人间为主,这个主要取决于作业海域政府的要求,有些地域会对工作人员的住所要求较高,这取决于此平台计划用于作业的区域,进而了解具体的要求进行前期设计)及直升机平台,船艉部布置钻井模块(悬臂梁和钻台)左右舷各布置一个50吨吊机,左舷尾部布置一个50吨吊机,固控模块和固井模块布置于船尾部左右舷两侧,加载站位于船中部左右舷侧,钻井模块(悬臂梁和钻台井架部分布置于船中靠近船尾处,钻井作业时自尾部滑出,船体未开槽。
船体工作舱室布置上,我们将泥浆池舱布置于船中靠近艏部桩腿,船中自首向尾依次为压载舱、桩腿围井、泥浆池舱,泥浆泵舱,主机舱,变压器以及配电板间、船尾压载舱;在泥浆池舱左右两侧布置辅泵间及水处理设备;在泥浆泵舱左右两侧布置重型装备间和散料间(用于储存调配泥浆用的散料袋,设计空间存放能力5000袋);在主机舱和配电板间左右两侧布置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相关冷却、消防、舱底水等系统的设备和阀组。
钻井模块采用悬臂梁和钻台分别滑动的移动方式变化井位,悬臂梁为门型结构,悬臂梁内部两侧布置了中间甲板,用于一些井口设备的操作控制以及维修等工作。
下面我们将阐述以上布置的原因和考虑:从主船体上布置来看,艏部放置生活楼和直升机甲板,尾部放置钻井模块,均对称船中布置,从重量中心分布来说较协调,左右两舷侧吊机基本对全船进行全覆盖,辅以左舷尾部吊机,实现了船体范围内物料的无阻碍转运。
从穿体内各舱室布置来讲,泥浆舱设计容积680立方米,工作时满舱状态泥浆重量约750吨,此不涉及加重泥浆的状态下,固将其布置于艏部桩腿附近,这样在钻井作业时,能够相对的减少整船重心向船尾井口的偏移,减少尾部桩腿的受力,提高立桩稳性,泥浆泵房则就近布置便于泥浆的循环作业,而主机舱和配电板间的布置,从较为便利的角度讲应该配电板间布置于泥浆泵房附近,而后主机舱布置于尾部,这样可以减少电缆的长度和走向造成的各类空间占用,但主机舱的通风以及排烟管的布置受限制于两舷侧桩腿井的因素,将会造成很麻烦的穿舱工作,同时涉及一些不同区域的防火等要求,故而进行如上所述布置。
在泥浆泵房左右两侧布置散料间和重物储备间的目的同上,均是为了平衡整个船体的重量分布。
其他辅机泵舱等,则主要按照各系统原理尽量采取就近便利布置,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相关管线和电缆长度和走向,减少流程损失,同时兼顾不同工作区域和机械处所的防火通风要求,权衡经济性的同时进行分类分区域布置。
生活楼模块的布置要远离工作区,减少相关舱室和毗邻处所振动、噪音的影响,相关设计遵照规范严格执行,由于钻井平台同航运船舶在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一些对于船舶上层建筑或甲板间的要求不一定全部遵照,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重量上当然是在合理范围内越小越好。
钻井模块的布置,由于海洋平台的空间有限,钻井模块中涉及的设备和控制又较多,同时钻井模块在工作中是各个系统间的协同动作,所以对钻井模块的布置要求灵活便利,相关设备根据原理合理的布置,考虑管线、电缆、通道、照明的覆盖影响有一个整体的统筹认识,对布置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同时兼顾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影响,另外一些钻井设备成本较高,合理的避让一些危险区域的覆盖,进而影响相关设备的防爆要求将会节省相应的建造成本。
优化性建议1、建议增大桩腿内围部分的甲板面积,将尾部两桩腿分别向舷外移动。
虽然对于桩腿的布置,从平台的站桩稳性来讲,桩腿之间的间距越大平台的抗倾性越好,但过大会增加船中部分结构的负担,造成平台的一些舱容减小以及平台重量的增加,但此平台左右舷侧间距142尺,型宽261尺,剩余桩腿外侧部分利用率不高,而靠近悬臂梁部分的甲板面都被一些风帽、舱孔等占用,造成甲板面积的综合利用率低。
平台设计作业水深400尺,如不在400区域作业时,位于桩腿升降基础部分之上的桩腿高度将干涉船上吊机的使用,使得平台吊装作业存在盲区。
2、将位于主甲板生活楼以下,船中部位的灰罐系统(装有水泥、膨润土和重晶石)移至船舱内部,将散料袋存储区域移至生活楼之下,原混浆系统设备仍留在原散料间。
将减少主甲板载荷,改善泥浆池顶部房间高度,同时减少泥浆混浆管线的布置,在重量分布上,如泥浆泵房另一侧的重物储备间利用率不高则可以布置部分灰罐至重物储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