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0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2答卷

合集下载

东大继续教育学院工程材料学基础 (B)

东大继续教育学院工程材料学基础 (B)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工程材料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 卷(共 2 页)1.位错是(线)缺陷、晶界是(面)缺陷。

2.碳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它具有(BCC )晶体结构。

3.材料在受外力时表现的性能叫做(力学性能),又叫(机械性能)。

4.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

5.固态物质按照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6.多数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因此规定拉伸时产生(0.2%)残余变形所对应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

7.BCC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110),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111)。

8.白口铸铁中碳的主要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9.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点阵。

10.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所有金属材料都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伸长率的测值与试样长短有关。

(×)3.凡是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4.材料的强度与塑性只要化学成分一定,就不变了。

(×)5.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6.结晶的驱动力是过冷度。

(√)7.珠光体的形成过程,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的过程。

(×)8.晶体和非晶体在是不可以互相转变的。

(×)9.凡是铁-碳合金称之为钢。

(×)10.在钢中,随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相对量也不断增加。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与( d )。

(a)含碳量;(b)冷却介质;(c)冷却方法;(d)合金元素。

2.二元合金在发生L→α+β共晶转变时,其相组成是(c )。

(a) 液相;(b)单一固相;(c)三相共存;(d)两相共存3.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 )。

东大20春学期《工程力学(二)》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东大20春学期《工程力学(二)》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20春学期《工程力学(二)》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蠕变变形机理主要为()。

A.晶界滑动
B.原子扩散
C.位错滑移
D.以上三种都有
答案:D
2.梁的内力图形状通常与()有关。

A.荷载作用位置
B.横截面面积
C.横截面形状
D.梁的材料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被动力的是()。

A.重力
B.柔索约束力
C.固定铰支座反力
D.光滑接触面约束力
答案:A
4.悬臂梁的一端为固定端支座,另一端为()。

A.自由端
B.固定铰支座
C.固定端支座
D.可动铰支座
答案:A
5.材料发生()破坏前有显著的塑性变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上。

A.流动
B.断裂
C.拉伸
D.剪切
答案:A
6.可动铰支座有()个约束力。

A.四
B.二
C.三
D.一
答案:D
7.若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为二向等拉,则除()强度理论外,利用其它三个强度理论进行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是相等的。

东大19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辅导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5题,25分
1、
11、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A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
B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温度
C马氏体的含碳量
【试题解析】答案是:C
2、
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A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
B马氏体球状碳化物
C马氏体
【试题解析】答案是:A
3、1.下述几种变形铝合金系中属于超硬铝合金的是()
AAL-Mn和AL-Mg
BAL-Cu-Mg
CAL-Mg-Si-Cu
【试题解析】答案是:B
4、
5、片状珠光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片层间距,片层间距越小,()。

A强度、硬度越低,塑性越好
B强度、硬度越高,塑性越低
C强度、硬度越高,塑性越好
【试题解析】答案是:C
5、
7、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合金是()。

A固溶体合金
B共晶合金
C包晶合金
【试题解析】答案是:B
二、判断题共15题,75分
1、
2、按冶炼方法分类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及半镇静钢。

()
A错误
B正确。

东大-20春学期《工程力学(一)》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

东大-20春学期《工程力学(一)》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

20春学期《工程力学(一)》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1.{图}A.DB.CC.BD.A答案:C2.{图}A.AB.BC.CD.D答案:D3.物体受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则三个力的作用线( )。

A.必交于二点B.必交于三点C.必交于一点D.交于一点、二点、三点都可能答案:C4.{图}{图}A.DB.CC.BD.A答案:A5.{图}{图}A.2和3B.1和3C.1和2D.1,2,3答案:B6.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

A.一扭矩B.一弯矩C.一合力D.不能确定答案:C7.度量弯曲变形的尺度是,它要求挠曲线。

A.挠度、连续B.挠度和转角、光滑连续C.转角、光滑D.挠度和转角、连续函数答案:B8.将构件的许用挤压应力和许用压应力的大小进行对比,可知( ),因为挤压变形发生在局部范围,而压缩变形发生在整个构件上。

A.前者要小些B.前者要大些C.二者大小相等D.二者可大可小答案:B9.在平行移轴公式Iz1=Iz+a2A中,z轴和z1轴,z轴通过。

A.平行、中性轴B.平行、下边缘;C.垂直、中性轴D.垂直、下边缘.答案:A10.{图}A.DB.CC.BD.A答案:A11.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条件,就称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交于一点C.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D.作用线在不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答案:A12.{图}A.DB.CC.BD.A答案:B。

东北大学20年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资料答案)

东北大学20年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作业2(资料答案)

20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2
学校:奥鹏东北大学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3、当残余奥氏体比较稳定.在较高温度回大加热保温时来发生分解:而在随后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

这种在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

[[A.]]回火抗性
[[B.]]二次硬化
[[C.]]二次淬火
作答提示
√选择是:C
2.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球状碳化物
[[B.]]马氏体
[[C.]]A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
作答提示
√选择是:C
3.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

[[A.]]Accm+30~50℃
[[B.]]Ac3+30~50℃
[[C.]]Ac1+30~50℃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4.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球状碳化物
[[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
[[C.]]马氏体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5.2、对于亚共折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的马氏体。

[[A.]]Acm+30~50℃
[[B.]]Ac3+30~50℃
[[C.]]Ac1+30~50℃
作答提示
√选择是:B
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6.31、热处理只适用于固态下发生相变的材料。

()。

奥鹏东北大学20春学期《工程岩体力学》在线平时作业2.doc

奥鹏东北大学20春学期《工程岩体力学》在线平时作业2.doc

岩体的力学性质受围压影响显著,随着围压的不断增大,岩体结构面的力学效应将()。

A.<font size="3" face="宋体">减小</font>B.<font size="3" face="宋体">增加</font>C.<font size="3" face="宋体">不改变</font>D.<font size="3" face="宋体">不一定改变</font>正确答案:A大部分岩体属于()。

A.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续、各向异性材料正确答案:D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A.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B.岩体中含有水C.岩体为非均质材料D.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正确答案:A下面不属于结构面产状要素的是()。

A.走向B.倾向C.强度D.倾角正确答案:C岩体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由()个独立分量完全确定。

A.6B.9C.5D.3正确答案:A下面不属于点荷载试验类型的是()。

A.<font size="3" face="宋体">岩芯径向试验</font>B.<font size="3" face="宋体">岩芯切向试验</font>C.<font size="3" face="宋体">不规则块体试验</font>D.<font size="3" face="宋体">岩芯轴向试验</font>正确答案:B下列关于围岩稳定性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东南大学工程材料习题参考答案

东南大学工程材料习题参考答案
3-1、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几种?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答: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塑性变形的的物理本质:滑移和孪生共同产生的塑性变形。
滑移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做整体刚性移动。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孪生面)产生一定角度的切变
3-2、为什么金属的实际强度要比理论强度低得多?详细说明之。
7、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具有复杂的斜方晶格,其中铁原子可以部分地被其他金属原子所置换,形成以渗碳体为基的固溶体。P36
8、相图---是一种简明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了合金系中各种相的平衡条件以及相与相之间的关系。
9、共晶转变---成分为E点的液相Le同时结晶出两种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αM+βN 这种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名词解释
晶体---指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的物体。
2、非晶体---组成物质的原子是无规律、无次序地堆聚在一起的物体。
3、单晶体---结晶方位完全一致的晶体。
4、多晶体---由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5、晶粒---每个小晶体具有不规则的颗粒状外形。
3)、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型转变。
6-4、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应用在什么场合?热处理后形成的组织是什么?
答:3、热处理后形成的组织和应用
1)、退火 p72完全退火组织: F+P组织 应用:亚共析钢和合金钢铸、锻件
球化退火组织:球化体或球状珠光体 .应用:过共析钢或合金工具钢
去应力退火应用:组织未发生改变. 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
10、共析转变---从一个固相中同时析出成分和晶体结构完全不同两种新相的转变过程。

工程材料学考试卷及答案

工程材料学考试卷及答案

《工程材料学》考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结合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分子键四种。

2、距液固界面距离越远,液相的温度越高的温度分布是正温度梯度;距液固界面距离越远,液相的温度越低的温度分布是负温度梯度。

3、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4、根据石墨的形态分类,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石墨为片状)、可锻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球墨铸铁(石墨为球状)、蠕墨铸铁(石墨为蠕虫状)5、按照含碳量高低,钢可以分为低碳钢(Wc≤0.3%)、中碳钢(0.3%<Wc<0.6%)、高碳钢(Wc≥0.6%);根据合金元素总量的多少,钢可以分为低合金钢(Wme≤5%)、中合金钢(5%<Wme<10%)、高合金钢(Wme≥10%)。

6、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不断降低,塑性、韧性不断提高。

7、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钢的淬透性大小用规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淬透层越深,其淬透性越好。

8、钢在固态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组织结构的转变,这种发生组织转变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或临界点。

9、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储存能或畸变能,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界面能。

10、面心立方的原子密排面为(111),密排方向为[110]。

11、任何一种物质的结晶过程都是由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12、合金组元通过相互溶解形成的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晶格类型和特征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称为中间相或金属化合物。

13、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位错运动引起的,因此,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金属的主要途径。

14、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春学期《工程材料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3、当残余奥氏体比较稳定.在较高温度回大加热保温时来发生分解:而在随后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

这种在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

A.回火抗性
B.二次硬化
C.二次淬火
答案:C
2.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球状碳化物
B.马氏体
C.A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
答案:C
3.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

A.Accm+30~50℃
B.Ac3+30~50℃
C.Ac1+30~50℃
答案:B
4.12、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

A.马氏体球状碳化物
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
C.马氏体
答案:B
5.2、对于亚共折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的马氏体。

A.Acm+30~50℃
B.Ac3+30~50℃
C.Ac1+30~50℃
答案:B
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6.31、热处理只适用于固态下发生相变的材料。

()
答案:正确
7.1、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物理化学性能均匀的组成部分叫相。

答案:正确
8.17、金属钛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
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