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中国心衰指南亮点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常规检查
1.心电图:所有心衰以及怀疑心衰患者均应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 律、心率、QRS形态、QRS宽度等。
2.X线胸片:对疑似、急性、新发的心衰患者应行胸片检查,以识 别/排除肺部疾病或其他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提供肺淤血/水肿 和心脏增大的信息,但X线胸片正常并不能除外心衰(Ⅰ,C)。
✓China-HF 研究显示,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4.1%。
概念及临床表现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 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 周水肿)等。
心力衰竭的分类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 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特殊检查
1. 心脏磁共振(CMR) 2.冠状动脉造影 3.心脏CT 4.负荷超声心动图 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 和/或代谢显像
6.心肺运动试验 7. 6 min步行试验 8.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 9.心肌活检 10.基因检测 11.生活质量评估来自慢性心力衰竭的诊 断流程
心衰的预后评估
与心衰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参数: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背景
背景
✓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 0.9%。
✓对国内10 714例住院心衰患者的调查显示:1980、1990、2000年 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5.4%、12.3%和6.2%,主要死 亡原因依次为左心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心脏性猝 死(13%)。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Ⅱ 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明显的气 促、疲乏或心悸
Ⅲ 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显 著的气促、疲乏、心悸
Ⅳ 休息时也有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引起不适。如无需静 脉给药,可在室内或床边活动者为IVa级;不能下床并需 静脉给药支持者为IVb级
室不同,心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个体差 异,代偿良好的心衰患者可以无症状和体征。对特 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询问患者3代家族史以 帮助确定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隅1(I,C)。 体格检查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判断液体潴留 的严重程度,注意有无近期体重增加、颈静脉充盈、 外周水肿、端坐呼吸等(I,B)。颈静脉压升高和
肺部疾病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பைடு நூலகம்
肺原性心脏病,肺血管疾病
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异常,传导系统异常
病程或治疗而发生的变化。
心衰的诊断和评估
心衰的诊断和评估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检查。慢性心衰
诊断流程见图1。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 图、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然后,通过利钠肽 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诊断标准见 表1),再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最后,还 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并发 症及合并症。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心衰患者有效治
表2心力衰竭的病因
病因分类
具体病因或疾病
0肌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0肌梗死(心肌瘢痕、心肌顿抑或冬眠),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内皮功能障碍
心脏毒性损伤
心脏毒性药物 药物滥用
抗肿瘤药(如蒽环类、曲妥珠单抗),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麻醉药 酒精、可卡因、安非他命、合成代谢类固醇等
2018年 中国心衰指南制定思路及亮点

2007
2010
2012
2018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102;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21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195
阶段D (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
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是仍有症状, 院者;需要长期静脉用药,;等待心
IV
且需要特殊干预
脏移植者;使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者
心力衰竭4个阶段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利钠肽应用:筛查(IIa,B)
对心衰高危人群(心衰A期)进行筛查、控制危险因素和干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新发心衰的风险
11
Part. 10 2018中国心衰指南 —强调心衰重在预防
心衰的阶段
定义
患病人群
NYHA心功能分级
患者为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无心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代
阶段A (前心力衰竭阶段)
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无心力衰竭的 谢综合征、使用心脏毒性药物、酗酒
无
症状和(或)体征
史、风湿热史、心肌病家族史
洋地黄类药物的推荐
• 符合中国特点
中国特色
• 中药治疗心衰 • 高原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治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10月第46卷第10期 Chin J Cardiol,October 2018.Vol.46.No.10
7
Part. 06 2018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 —采用心衰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

《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日前,《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正式发布,为中国心衰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坚实基础,翻开我国心衰整体防控的“新篇章”。
新版指南刊登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10月第46卷第10期。
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北杨杰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新指南的亮点1. 明确提出了心衰新的分型明确提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的诊断标准。
表1 心力衰竭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新指南推荐,对于HFrEF患者,应尽早给予由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的可改善预后的治疗;对于HFpEF患者,应针对症状、心血管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心血管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
HFmrEF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
2. 明确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诊断流程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
然后,通过利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接下来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最后,还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合并症。
图1 慢性心衰的诊断流程3. 新增心衰的预防新指南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评估以识别心衰危险因素,根据目前现行的相关指南,干预生活方式,控制心衰危险因素,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推荐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以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改善其预后。
4. 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对于HFrEF患者推荐应用ACEI(I,A)或ARB(I,A)或ARNI(I,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特定患者还可联合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所有HFrEF患者均应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I,A)。
2018中国心衰指南部分解读

丁水云
定义
心衰是指任何原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心室 泵血或充盈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和体 液潴留。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 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要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 要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 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三、非药物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2、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ICD)
慢性HF-PEF的诊断和治疗
一、概述
HF-PEF通常叫做舒张性心衰。由于左心室舒张期 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细胞 肥大伴间质纤维化使其僵硬度增加,导致左心室 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 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衰。单纯性舒张性心衰占心 衰患者的50%(40-71%),预后优于收缩性心衰。 舒张性心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收缩功能障碍同 时出现。舒张性心衰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 左室肥厚的老年女性,并常有冠脉疾病或房颤者。
二、临床表现
1.病史和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 性心瓣膜病为老年人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 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常为年轻人的主要病因。 2.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衰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 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 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 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应用非 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 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临床干货----2018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治疗药物总结(慢性HFrEF药物治疗)

临床干货----2018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治疗药物总结(慢性HFrEF药物治疗)引言:继201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之后,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南是在2017 ACC/AHA心衰指南及2016ESC心衰指南发布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所以该指南是国外最新指南“中国化”的产物。
该指南已经面世2年多时间,心内科医生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在基层医院,尤其是心血管内科未独立成科的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的诊疗还存在误区,或者对指南中的内容为完全理解。
指南全文30页余,能全文认真读完已属难能可贵,许多医生可能会感到无处下手。
下面的内容是对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慢性HFrEF 的药物治疗部分的总结,是本人学习指南过程中的部分读书笔记。
希望对基层医生及医学生有所帮助。
若有谬误,敬请指导。
一、利尿剂1.适应证: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Ⅰ,C)。
2. 禁忌证:(1)从无液体潴留的症状及体征;(2)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的禁忌证;(3)已知对某种利尿剂过敏或者存在不良反应。
3.注意事项:(1)体重每天减轻0.5~1.0 kg为宜。
(2)一旦症状缓解、病情控制,即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随时调整剂量。
(3)利尿剂开始应用或增加剂量1~2周后,应复查血钾和肾功能。
4.常用药物:(1)呋塞米:初始剂量:20~40 mg,1次/d;最大剂量120-160mg/天(以上是指南中推荐,如果患者存在利尿剂抵抗,钠水潴留明显,可加大剂量)(2)托拉塞米:初始剂量:10 mg,1次/d;最大剂量100mg/天(3)托伐普坦:初始剂量:7.5~15 mg,1次/d;最大剂量30mg/天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1.适应证:推荐在HFrEF 患者中应用ACEI(Ⅰ,A)或ARB(Ⅰ,A)或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Ⅰ,B)(1)所有HFrEF患者均应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Ⅰ,A)。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伊伐布雷定(II,B)
1、伊伐布雷定通过特异性抑制心脏窦房结起搏电流,减慢心率。SHIFT研究显示伊伐布 雷定使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住院的相对风险降低18%,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显 著改善。
心衰的分类与诊断
心衰治疗演变
20世纪50年代
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
对症处理,纪90年代
21世纪的今天
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
长期修复策略 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心肌病理性重构
心肌死亡
心肌坏死同,凋亡,自噬。 如:急性心梗,重症心肌炎等
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浙江邦尔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内科事业部 颜成敏 2019-1-9
目录
CONTENTS
心衰概况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终末期心衰,右心衰竭
心衰合并症
心衰的管理
心衰概况
心衰的定义
•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 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 杂临床综合征。
构
5
降亡率低 死
慢性HFrEF治疗目标
一般治疗
低脂饮食
肥胖患者减肥
限钠
轻中度患者限钠无获益 心功能III~IV级患者钠摄入<3g/d
伴消瘦
营养治疗
失代偿卧床休息
预防并发症
病情改善
鼓励积极康复
限液
轻中度患者限液无获益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利尿剂(I,C)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I,A)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亮点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亮点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年10月刊出。
该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衰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进行的全面更新,在心衰分类、诊断、预防、治疗、管理等内容中均作了全面清晰的阐述和推荐,以提高我国心衰的整体防治水平。
新指南有九大亮点如下:1.新的心衰分类和诊断标准:新指南中明确提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诊断标准。
HFmrEF 为心衰分类中新增的一类,近期研究显示HFmrEF占心衰患者中的10%~20%,在病因学、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合并症、治疗与预后等方面介于HFrEF与HFpEF之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 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 r antagonists,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能改善HFmrEF患者的预后。
2.新的慢性心衰诊断流程在心衰诊断中,①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片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②通过利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③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④还需要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及合并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CT
冠状动脉造影
特殊检查
负荷超声 心电图 心脏磁共振
核素心室造影及 基因检测 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代谢显像
生活质量评估: 心衰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有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和堪萨斯城心肌 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推荐类别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证据水平
C A A A B A
ARB
不能耐受ACEI的HFrEF患者推荐用ARB 对于NYHA心功能Ⅱ~Ⅲ级、有症状的HFrEF患者,若能够耐受ACEI/ARB, 推荐以ARNI替代ACEI/ARB,以进一步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LVEF≤35%的窦性心律患者,已使用ACEl/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 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已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心率仍 ≥70次/min 窦性心律,心率≥70次/min,对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不能耐受的HFrEF患者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α1, β1, β2 受体
血管收缩
NPS
NPRs NPs
心衰 症状和进展
RAAS活性 抗利尿激素 心率 心肌收缩力
血管舒张 血压 交感神经活性 醛固酮分泌 抗利尿激素 钠尿排泄/利尿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大
RAAS
Ang II
非活性片段
血管收缩
AT1R
NPRs:利钠肽受体;NPS:利钠肽系统;SNS:交感神经系统;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Ang II:血管紧张素II;AT1R: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
HFmrEF的特点与治疗
特点
① 介于HFrEF与 HFpEF之间 ② 缺血性心脏病 的患者比例与 HFrEF相似 ③ 可转变为 HFpEF或 HFrEF
临床研究和证据有限
治疗
A.筛查及评估心 血管和非心血管 合并症,给予相 应的治疗,以改 善症状及预后(Ⅰ ,C) B.“金三角”药 物可能改善预后
现代观点:“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 长期激活”是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础是心室重塑,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 内分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
SNS
I
I-IV
IV
利钠肽应用:筛查(Ⅱa,B) 对心衰高危人群(心衰A期)进行筛查、控制危险因素和干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 或新发心衰的风险
目录
2018中国心衰指南
更新亮点
心衰的诊断
1 2 心衰的治疗
• HFrEF的治疗: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 HFpEF&HFmrEF的治疗
心衰合并症的管理
• •
利钠肽水平升高 符合以下至少一条附加标 准: a.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 (LVH和/或LAE) b. 舒张功能障碍
LAE:左心房扩大, LVH:左心室肥大; 利钠肽水平升高:bBNP>35 pg/mL和(或)NT-proBNP>125 pg/mL
•
心衰(HFmrEF)被单独提出,此亚组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尚不清楚,单独列 出此组有利于促进对这部分心衰患者特点、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的研究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21.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40(6):449-69.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
2012年
中国心力衰 竭诊断和治 疗指南
全面和精确地更新了 心衰诊疗的内容,涵 盖了慢性与急性心衰、 HFrEF与HFpEF5
2018年
2002年
引入了慢性心衰链式发展的概念 (A、B、C、D四期),同时补充了 舒张性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心衰伴随其 他疾病的诊治、心衰的非药物治 疗等内容,完善了我国心衰的流 行病学概况2
指南证据来源:
疗效 好
PARADIGM-HF研究证实ARNI较ACEI能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与依那普利相比,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降低
相对风险降低值
心血管死亡或 心衰住院风险1 心血管死亡1 心衰住院风险1 全因死亡风险1 心脏猝死风险2
20%
心电图
异常
胸片
肺淤血、肺水肿、心脏扩大 是 利钠肽水平 NTproBNP≥125pg/ ml或BNP≥35pg/ml 是 否
否
否
是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是
心衰可能性小, 考虑其他疾病
查找病因
分类
HFrEF HFmrEF 开始治疗 HFpEF
合并症评估
2018中国心衰指南 —— 诊断:特殊检查
ARNI
Ⅰ
B
Ⅱa
B
伊伐布雷定
Ⅱa Ⅱa
C B
地高辛
应用利尿剂、ACEI/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后,仍 持续有症状的HFrEF患者
2018中国心衰指南 —— ARNI的适应症及使用
对于NYHA II-III级、有症 状的HFrEF患者,若能够 耐受ACEI/ARB,推荐以 ARNI替代ACEI/ARB,以 进一步减少心衰的发病率 及死亡率(I类,B级)
1.Kemp CD, Conte JV.Cardiovasc Pathol. 2012 Sep-Oct;21(5):365-71. 2.Schrier RW, Abraham WT.N Engl J Med. 1999 Aug 19;341(8):577-85.
血压 交感神经活性 醛固酮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大
地高辛
姑息治疗
心脏移植
左心室辅助装置
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 —— 慢性HFrEF患者药物治疗推荐
药物
利尿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推荐
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 所有HFrEF患者均应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病情相对稳定的HFrEF患者均应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LVEF≤35%、使用ACEI/ARB/ARNI和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症状的慢性 HFrEF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40%,有心衰症状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2018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 —— 采用心衰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心衰的 类型 1 2 标准 3 —— HFrEF 症状±体征 LVEF <40% • • HFmrEF 症状±体征 LVEF 40-49% 利钠肽水平升高# 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项 1. 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 (LVH和/或LAE) 2. 舒张功能障碍 HFpEF 症状±体征 LVEF≥50%
慢性心力 衰竭诊断 治疗指南
2010年
右心衰竭 诊断和治 疗中国专 家共识
2014年
中国心力衰 竭诊断和治 疗指南
专门针对右心衰 竭发布的共识4
NEW !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10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195.
3.Drug Discovery Today: Therapeutic Strategies. 2012;9(4):e131-e139.
我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演变
慢性收缩性 心力衰竭 治疗建议
我国针对心衰发 布的第一个遵循 循证医学原则的 纲领性指导文件1
2007年
急性心力衰 竭诊断和 治疗指南
填补了我国急性心 衰方面诊治指导规 范的空缺3
3 4
心衰的综合管理
2018中国心衰指南 —— 慢性心衰的治疗流程
HFrEF患者,NYHAI~IV级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按需使用利尿剂
NYHAII~IV级
eGFR≥30ml/min1.73m2 k+<5.0mmol/L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LVEF≤35%,窦性 心律,QRS时限 ≥130ms,LBBB CRT或CRT-D
• • 在《2014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 - 结合国内有代表性临床询证医学证据 主要参照 - 《2016 ESC 急性及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指南》 - 《 2017年ACC/AHA/HFSA 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 南》 强调 - 心衰综合管理 - 以预防为主 - 心衰的随访
总思路
•
•
特色
•
201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 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更新亮点
MCC批号EN61808526 有效期2019-10-24,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心力衰竭治疗历史变迁 ——从洋地黄时代到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血液动力学阶段
• 显示心衰时心脏前后负荷压 力、容量及阻力的变化 • 治疗核心增加为血管扩张剂 及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
• 认为心衰是心肌收缩力 减弱的结果 • 治疗的核心为洋地黄强 心药及利尿剂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慢性心衰的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重大的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 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1.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新视野. 薛松维. 大会论文集: 154-15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42(2): 98-122.
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 —— 强调心衰重在预防
心力衰竭的阶段 阶段A (前心力衰竭阶段) 阶段B (前临床心力衰竭 阶段) 阶段C (临床心力衰竭阶 段) 阶段D (难治性终末期心 力衰竭) 定义 患病人群 NYHA心 功能分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