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16-19世纪)的英国

合集下载

国别史

国别史

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 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国家; 是世界上最早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殖民 地对英国经济影响巨大; 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 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从20世纪至,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 义世界一直不占优势。
英国兴衰的启示:必须重视科技发展,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走科教兴国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国家的综合国 力,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美国为什么阻挠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安全利益:确保台湾的安全,实际是显 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 经济利益:台湾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之 一; 外交策略: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制约中 国发展。
台湾问题与历史上德国、朝鲜问题有何不同?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 政;德国和朝鲜的分裂是二战后国际因素造 成。
美国史
一、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 政治:1775-1783年经过北美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 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1776年《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有: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作用:为美国法律的制定作了思想理论准备,推动美国 民主化进程 根据三权分立学说,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共 和制政体; 经济:18世纪晚期美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完 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居世 界第四位。 对外:对中国:1843年签订《望厦条约》;参与第二 次鸦片战争并签订《天津条约》;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对日本,1853年打开日本的大门。
六.二战后到今: 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对抗苏联。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所在的欧盟成为国际舞台 上不可轻视力量。 经济:二战后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调整和美国马歇 尔计划的缓助,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50 -6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1973年后了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减少对经济的 干预。 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 和全球化的潮流。

[详细讲解]世界现代化历程

[详细讲解]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

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

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②法国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又重行君主专制;民主与法制交替,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③美国共和政体: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共和政体相对完善.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英国历史的演变

英国历史的演变

英国历史的演变英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事件的演变。

从古代部落社会的形成,到罗马帝国的统治,再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英国历史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文化。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探讨英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英国(公元前55年-公元5世纪)古代英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年,当时罗马军队首次进入不列颠(Britannia)。

此后,罗马帝国统治了这片土地约四个世纪。

罗马的统治为英国带来了先进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如浴场、罗马法和基督教。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不列颠陷入了混乱和持续的入侵。

各个日耳曼部落相继迁入,并形成了一系列小王国。

这个时期的英国被称为“安格鲁-撒克逊时代”,这些日耳曼部落在文化、社会制度和语言上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英国(公元5世纪-15世纪)中世纪英国是一个以封建制度为主导的时期。

威廉征服者于1066年成功征服不列颠,建立了诺曼底王朝。

诺曼征服后,法国文化开始渗透到英国社会。

英语与法语融合,继续演变为中古英语。

中世纪时期的英国社会分为三个阶层:贵族、教士和农民。

封建制度严重压迫了农民,但也为农民提供了安全和稳定的生活条件。

14世纪的英国经历了黑死病的肆虐,这一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减少和社会动荡。

英国国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权力争夺,其中包括玫瑰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十年,最终亨利七世取得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

三、近代英国(16世纪-20世纪)近代英国标志着英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亨利八世在16世纪颁布了英国国教法,将英国从罗马教廷脱离,建立了英国国教。

17世纪的英国经历了英国内战和清教徒共和国的时期,直到1660年恢复君主制度。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莎士比亚和牛顿。

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面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19世纪的英国是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称为“日不落帝国”的鼎盛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772年: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3年:波士顿茶叶党事件。
1774年:北美十三州代表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巴黎和会,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人柯特发明以煤炼铁的方法。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860年:9月,中国与英ˋ法签订北京条约。俄罗斯亦趁机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割乌苏里江以东之地。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南方各奴隶州相继脱离联邦,另组美利坚邦联,即联盟州。11月,加里波底将取得的两西西里王国赠与萨丁尼亚王国。
1861年:3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解放农奴。4月,南北战争爆发。12月,英国、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入侵墨西哥。
1628年:英国会向查理一世上权利请愿书。
1629年:英王查理一世解散国会。
1642年:英国清教徒革命爆发。
1643年-1715年:法路易十四在位。
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崇桢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满清入关,是为清朝。
1648年:签订西发利亚条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1649年:查理一世被国会判决处死,英国改为共和,克伦威尔任护国主。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法意。
1752年:百科全书开始出版。
1756年-1763年:七年战争
1762年:卢梭出版民约论。
1765年:英国向北美十三州征收印花税。哈格里弗士发明珍妮纺织机。
1768年:法国取科西嘉岛。
1769年:瓦特改良纽昆门的蒸汽机成功。理查·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织机。
1770年:英国将澳大利亚ˋ纽西兰收为殖民地。

第4册 16-19世纪的世界史:现代世界的形成

第4册 16-19世纪的世界史:现代世界的形成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 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以后凡登上王位的人,都应同法律规定的英国教 会交往。 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并且按其权利也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 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思考:以上出自哪些文件,体现了什么思想?
三、工业革命与世界现代化启动

电力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垄断 列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总结:现代世界的形成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 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转 折。 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 开始于西欧,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世界各国、各地联系日趋紧密;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在抨击教会和神学的同时,为资本主义的兴起 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 次扩展。
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思想 启蒙
西方
时代 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 英国革命 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中国 康乾盛世时期 巩固统一多民族 国家 朝贡贸易 传教士来华、西 学东渐 走向闭关锁国
重大历史事件
三、工业革命与世界现代化启动

18世纪下半叶,英国诞生了第一个现代工业部门——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瓦特成功地研制 出“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开始了。冶金业的发展, 钢铁成为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19世纪初,蒸汽机车和蒸汽船的发明实现了陆上和水 上交通运输业的大变革。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 进入完成阶段,诸多工业部分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 器生产的过渡,从而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与工业化同 时,随着工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扩 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

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

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也称奥托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

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

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

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

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

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殖民制度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

世界近代史年表(全)

世界近代史年表(全)
1866 普奥战争(德意志内战) 决战:萨多瓦之战
1870——1871 普法战争 主要战役:色当战役(1870.9)
1871.1.18 建立德意志帝国(凡尔赛宫镜厅)
日本
1853 黑船事件
1854 《日美亲和条约》
1858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1864——1868武装倒幕(日本内战)
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活动
1831——1834 法国里昂两次纺织工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44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6 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 建议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848.2 马克思主义创立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7 十月革命胜利的日子
1917——1922 苏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1922年开始叫苏联 1922.12—1991.12.25
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初政策)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后来政策)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1907 三国协约形成:英国(核心)、法国、俄国(*1892法俄缔约)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
1914 马恩河战役 双方:德与英法(德国发动)
1916 凡尔登战役 双方:德与英法(德国发动) 名将:贝当(法国)
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的标志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英国革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英国革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詹姆斯一世(1566—1603-1625) 一岁时就继承了苏格兰王位。伊丽
莎白一世死后,他因为是玛格丽特·都 铎的曾孙而继承英格兰王位。统治时期 对内镇压清教徒和非国教徒,对外加入 北美殖民地的开拓。因外表丑陋,表现 消极,被称做“最聪明的蠢人”。
4.政治阻碍——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①斯图亚特王朝的建立: 1603年(17世纪初)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从整个欧洲看,并没 有彻底改变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整体格局。 所以,在百年之后才出现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含义:
君主立宪制是指以君主为世袭元首,但其权力受 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
2.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3.主要内容: 限制了国王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地位和
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权
同:都强调议会掌握征税的决定权 异:《大抗议书》还历数了国王在内政和外 交上的弊端,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2.内战时期:1642—1648年 ①议会成为革命的领导核心 ②克伦威尔与马斯顿荒原会战 ③克伦威尔与新模范军 3.共和国时期:1649—1653年
①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②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
对外:征服爱尔兰,公布《航海条例》, 进行了第一次“英荷战争”。 对内:军事统治;
经济上发展工商业; 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
实质: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 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统治时期: 〈1653—1658〉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年 讨论: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曾经把查理一 世送上断头台,然而,11年后,同样是他们, 却迎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他们的做法是 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我们如何认识和评价英国的圈地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强和宗教改革
对外关系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对其劲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 受价格革命影响,旧贵族衰落; 封建专制,始于都铎王朝 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1534年,议会通 敌西班牙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 新贵族兴起,农村中的农场主和 (1485-1603)。亨利七世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海盗在 过《至尊法》。亨利八世废除修道院制度。 15C开始,“圈地运动”,16C是其 租地农场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 爱德华六世继续改革。“血腥的玛丽”反向 大西洋上经常劫夺西班牙殖民地和从 他们部分来源于乡绅,还有市民 世依靠新贵族和城市资产 殖民地运回金银的船只,以此作为打 第一阶段。 天主教。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至尊法》,但 和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成员。 阶级,打击旧贵族,加强 击西班牙的重要手段。1588年英国 没有取消天主教。英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重商主义。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 农民的分化 王权。 在英吉利海峡大败西班牙的“无敌舰 工业,奖励造船。 队” 经济 社会结构 政治专制加强 宗教改革
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
文化 对外关系 约翰·弥尔顿(1608-1674):1644《论出版自由》,1649《为英国人民 17世纪初,开始殖民活动。 声辩》,1654第二篇《为英国人民声辩》。失明后1677《失乐园》。 1651年《航海条例》。 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用培根的实证法研究社会问题。思想几 1652-1674,数次英荷战争。 度转变,最后成为一个共和主义者,1656《大洋共和国》。政治权力与 经济权力相平衡的理论。 艾萨克·牛顿(1642-1727),微积分,二项式定理,发展了方程式理论 威廉三世、安妮女王汉诺威选帝侯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霍布士(1588-1679年),机械唯物论,感觉论。1650年论文《论政体》 王权衰落,议会权力增长。 。1651年,《利维坦》 约翰·洛克(1632-1704年),二元论,哲学著作《人类悟性论》。1689 选举制度的不合理。 《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1690《政府论》。教育思想。 英法争霸 内阁制的形成: 1、圣·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 1714年起,辉格党长期掌权,沃波 (1689-1697年)。 尔30年总揽一切,实如首相。首相 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20、30年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职能还在发展中。 代,工业革命。 1713年)。 1、1733年约翰·凯伊-飞梭。 3、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2、1765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 1748年)。 机3、1768凯伊、海斯-水力传 4、七年战争(1756-1763年) 动的纺纱机。 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1776年出版《国富论》。 4、1779塞缪尔·克伦普顿-骡 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1783年, 机5、1785埃德蒙·卡特莱特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发展了斯密的价值学说,精辟地提出了 英国承认之。 水力织布机。 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 1832年议会改革 6、冶金、采矿业的发展。 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年),成绩最突出。从人口角度论述了这 7、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 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期,组织或参 个问题。 1789年取得专利。 与7次反法同盟。 政治、社会、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叛乱法案” 1694“三年法案” 1695废除“书报检查法案” 1701“嗣位法” 经济 1836.6,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起草“人民宪章”。 1839.2.4,伦敦召开第一届宪章派 的国民公会。 1839年,新港起义(宪章运动唯一 一次武装斗争)失败。 1840年,全国宪章协会成立。 1842年春第二次请愿书,遭拒 1842年大罢工,遭到镇压 1848年运动重兴,第三次请愿书, 4月示威游行的失败。 宪章派的分裂。运动的衰落。 琼斯1851年办《寄语人民》杂志, 1852年5月办《人民报》 1867年选举改革 19C60、70s--19C末20C初,第 二次工业革命。但是经济发展相 19世纪后半期,第三次议会改革。 对缓慢,形成垄断组织,瓜分世 行政权力膨胀、国家机器加强、政 界 府结构趋于完善、政治民主扩大、 社会立法健全。
17世纪的英国革命
革命的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建立)的反动统治 经济背景 社会等级 社会思想 1、旧贵族。2、新贵族阶层。 圈地运动,农业的资本主义化 清教运动和清教思想。长 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及其子查理一世。1、君权神授。2、工商业垄断。3、强制征 3、新兴资产阶级。4、农民。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老派和独立派。 税,随意解散国会。4、倚靠国教,迫害清教徒。 5、雇佣工人。 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革命的过程 1637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的导火线。查理一世为筹军费,于1640年召开停开了11年的议会,议案被否决,5月初将其解散。史称“短期议会”。迫于形势,1640年11月 3日重开议会,断断续续存在至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一半将其作为英国革命的开始。 长期议会开始阶段的活动:选举、斯特拉福审判案、囚禁劳德大主教、国王签署一系列法案等。 1641年11月12日,通过《大抗议书》,是革命初期的政治纲领。城乡中下层人民自发的反封建斗争、长期议会议员的政治分化。 1642年1月10日,查理一世离开了伦敦,当年秋天来到了北方。8月开始内战。两大阵营:1、国王阵营:封建贵族、上层僧侣、与国王关系密 切的大商人、官僚,在北部和西北部。2、议会阵营:工商业者、市民、新贵族、农民,在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 革命的开始和第一次内战 从双方拥有的客观条件看,议会占绝对的优势。但是内战初期(1642—1644)议会军却连遭失败,原因是领导人物的意见不一和妥协动摇态度 (1640.11.3——1646.6) 。1644年7月,马斯顿荒原之战,议会军击败王党,克伦威尔的军队被称为“铁军”。 群众运动高涨、人民反封建斗争发展:要求民主自由的小册子大量出现;独立教派出现,西南各郡的“棒民运动”。 克伦威尔改组军队。1645年1月颁布“新模范军法案”,建立起英国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1645年4月颁布“自抑法”(“克己法”),规定不 得同时具有议会议员和军官双重身份,形成独立派控制军队、长老派控制控制议会的局面。 1646年6月攻陷王党大本营牛津,第一次内战结束。 内战后,议会成为最高政权机关,胜利的果实被长老派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攫取。当时有三个政治派别: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 族利益的长老派;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独立派;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平等派,在内战之后出现。 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1646- 议会(长老派)与军队(平等派)的斗争,以军队胜利告终。 1648) 独立派和平等派的斗争:选举权、国家最高政权的形式。独立派用阴谋和武力镇压了平等派。 平等派积极宣传,影响日益扩大;克伦威尔的威信日益下降。克伦威尔等本想和国王谈判,但由于国王的敌对态度和人民的反对,只好作罢, 转而与平等派联合对付王党。 1648年春-1648.8.31,平定王党叛乱。 长老派又趁机活跃起来,重新掌握了议会,企图与国王进行复位谈判。12月6、7日,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议会,清洗186名议员,后又有人自 愿退出。史称“普莱德清洗”。只剩议员200人左右,称为“残缺议会”。全部军政大权落入独立派手中。 议会判决,1649年1月30日,将查理一世斩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标志着英国革命发展的顶峰。 1649年2月-5月,平等派活动频繁。克伦威尔等用武力镇压了平等派起义,与长老派合流。平等派退出政治舞台。 第二次内战与英吉利共和国(1648 1649年4月,伦敦附近兴起了自称为“真正平等派”的掘土派运动。代表贫雇农和一部分城市贫民的利益。领袖为温斯坦利。影响不断扩大。 地主武装和府军破坏他们的垦殖区。1650年春天,他们的垦殖活动即告停止,掘土派运动衰落下去。 年春-1648.8.31) 1649.8-1651.9,克伦威尔先后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镇压两地民族起义、粉碎王党复辟阴谋、瓦解平等派运动、掠夺财富土地。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荷兰要求废除它,遭拒,双方于1652年-1654年开战(第一次英荷战争)。布莱克领导英国海军击败荷兰。两国于 1654年4月签订《威斯敏斯特条约》,英国海上优势确立。 1953年12月,建立护国公制,12月16日克伦威尔任终身护国公(问:建立护国公制的原因)。1658年解散议会,实行个人专断独裁,同年9月3 日去世。(评价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之子继任护国公,无力掌控局面。在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拥护下,查理于1659年4月4日,在荷兰布雷达(不列达)发表《布雷达宣 言》(不列达宣言),于5月25日回到英国。1660年5月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79年-1681年的议会中,辉格党(金融大资本家、大商人、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和托利党(大土地所有者、英国国家高层僧侣的利 益)开始出现。 复辟与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查理二世(1660-1685)及其弟詹姆斯二世(1685-1688)试图恢复个人统治,又追随法国王室、鼓励天主教,不得人心。1688年11 月,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与荷兰执政者威廉应邀来到英国,1689年2月二人成为国王(威廉三世)。詹姆斯二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1688年的政变是为光荣革命。(为什么选玛丽、威廉当国王?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1850年,《社 会静力学》。他积30余年的精力,完成了多卷本的《综合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