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卷3.doc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卷3(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是( )。
(分数:2.00)A.《拉辛与莎士比亚》B.《(克伦威尔>序言》C.《论浪漫派》D.《实验小说》3.《红与黑》反映了法国的( )。
(分数:2.00)A.王政复辟时期B.第一帝国时期C.第二帝国时期D.第一共和国时期4.《人间喜剧》中塑造的早期资产阶级的代表是( )。
(分数:2.00)A.高布赛克B.葛朗台C.纽沁根D.高贝丹5.《幻灭》主人公是( )。
(分数:2.00)A.吕西安B.尼雪龙C.克雷斯蒂安D.贝纳西6.狄更斯直接描写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
(分数:2.00)A.《董贝父子》B.《艰难时世》C.《马丁.朱述尔维特》D.《远大前程》7.在果戈理描写旧式地主的小说中,除了《旧式地主》之外,还有( )。
(分数:2.00)A.《狂人日记》B.《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C.《外套》D.《鼻子》8.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受到民主派批评的是( )理论。
(分数:2.00)A.东正教派B.斯拉夫派C.高加索派D.土壤派二、填空题(总题数:14,分数:28.00)9.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阶级局限导致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采取的主张是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简 爱》名著导读 知识点 阅读赏析题 中考题考点(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本必读名著导读知识点阅读赏析题中考题考点练习题汇总(带答案)(一)《儒林外史》吴敬梓知识点一、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二、内容主旨《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士人灵魂的扭曲。
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了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清楚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主题思想《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四、主要人物介绍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世故周进:中举前逆来顺受,皓首穷经热衷科举追求仕途;但秉性忠厚,迂而不恶严贡生:巧取豪夺横行乡里霸道无赖奸诈卑鄙严监生:吝啬胆小怕事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各类典型人物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1.周进(腐儒的典型)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
19世纪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复调小说湖畔派诗人: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三诗人华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的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
俄国著名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因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隐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发现了“复调现象”,这是相对于巴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赞颂大自然、缅怀中古、歌颂宗法制赫金称之为“单调”的样式而言的。
在“单调”样式中,作家以一种很肯定的观点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
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来演绎故事,其观念左右着作品故事的进程直到结局。
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
他为《抒情歌谣集》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位。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作家始终未提供给读者一种肯定的结论。
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作品中特有的形象。
拜伦在他的作品中塑造思维模式——复调型的艺术思维”。
了一系列具有高傲倔强的性格和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的形象,他们为了个人的自由和爱情幸福,独自一人向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挑战。
他们都有忧郁、孤独的情绪而简答题傲世离群。
他们孤军奋战地进行个人反抗,只能以失败或死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这些人物既表现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又反映了他高傲的性格和忧郁、苦闷的情绪,因拜伦式英雄的特征而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其《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人物形象,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一)《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主人公:恩利科主要内容:①该书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恩利科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一年内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
②全书共100篇文章,由三部分组成: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老师讲的九则故事(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以上三个部分分别采用第一、二、三人称手法。
③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二)《繁星》、《春水》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1999),“世纪老人”,宣扬“爱的哲学”。
1、主要内容:①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
②内容大致包括:A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 B对大自然的崇拜 C 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2、语言风格:清新典雅(三)《伊索寓言》是公元六世纪古希腊寓言①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②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③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3、采用的手法是拟人;著名的故事:龟兔赛跑狼来了(四)《童年》.作者:前苏联高尔基主人公: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之一,另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1、主要内容:讲述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3——10岁期间的童年生活。
小说的基调显得严肃、低沉,以小孩的眼光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天真烂漫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民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人物性格: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③舅舅:粗野、自私的市侩④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如圣徒(五)《鲁滨孙漂流记》作者:英国笛福、主人公:鲁滨孙、第一人称1、主要内容:因出海航行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度过了28年的时光,在第24年搭救了野人叫“星期五”在教育下成为“奴仆”,后来成为朋友2、主人公人物形象: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顽强的毅力,在他身上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的名字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英国文学1考试题及答案

英国文学1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A. 乔叟B. 莎士比亚C. 弥尔顿D. 拜伦答案:A2.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A. 简·奥斯汀B. 亨利·菲尔丁C. 查尔斯·狄更斯D. 乔治·艾略特答案:B3.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A. 乔叟B. 斯宾塞C. 雪莱D. 拜伦答案:A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李尔王》D. 《威尼斯商人》答案:D5.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诗人?A. 华兹华斯B. 柯勒律治C. 拜伦D. 布朗宁答案:D6. 《简·爱》的作者是:A. 夏洛蒂·勃朗特B. 艾米莉·勃朗特C. 安妮·勃朗特D. 乔治·艾略特答案:A7.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尤利西斯》C. 《好兵之帅之帅》D. 《到灯塔去》答案:B8. 以下哪位作家是“愤怒的青年”运动的代表人物?A. 金斯利·艾米斯B. 约翰·奥斯本C. 哈罗德·品特D. 艾伦·西利托答案:B9. 《动物农场》的作者是:A. 乔治·奥威尔B. 阿道司·赫胥黎C. 弗吉尼亚·伍尔夫D. 威廉·戈尔丁答案:A10. 以下哪位作家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托马斯·品钦B. 萨尔曼·鲁西迪C. 伊恩·麦克尤恩D. 朱利安·巴恩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英国文学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其中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的是______。
答案:莎士比亚2.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是______。
全国自考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三))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三))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唯美主义文学正确答案: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闷的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者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
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宣扬真正的艺术和资产阶级生活制度相抵触。
和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相对立,因而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须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只有诉渚感觉、印象的形式。
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
2.巴黎公社文学正确答案: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工人诗歌、英国宪章派文学、德国的革命诗歌等。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巴黎公社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
它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3.“心灵辩证法”正确答案: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自传性小说的评价,他认为托尔斯泰最注重的是一些情感和思想怎样发展成别的情感和思想,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
小说注重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和变化的过程,并力求达到人物心理的多层次展示。
简答题4.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成就。
正确答案:中短篇小说体现了莫泊桑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这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内容上表现普法战争;描写小职员的生活。
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以诺曼底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存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映衬下,广大农民的淳朴、愚昧以及悲惨处境。
在艺术上,莫泊桑的小说文字简洁、结构严密,用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为读者勾勒出完整的生活画面,节省了很多篇幅。
以平淡的口气叙述故事。
却能够唤起读者复杂的情绪。
语言朴素无华,却字字珠玑,以最恰当的文字和描述方式展开故事内容。
他的优秀中短篇小说不仅是法国文学,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
5.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外国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1.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作者是(。
)。
’2.这则希腊神话讲述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的故事。
法国著名作家(。
)运用这则神话写出著名哲学随笔《》。
3.文学评论家XXX在《现代主义代表作i00种提要》中评价说,《追忆似水年华》像《恶之花》或《战争与和平》~样,是一百年间只出现一次的作品。
《恶之花》和《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分别是(。
)和(。
)。
4.小说《喧哗与骚动》分为4局部,第3和第4局部的叙述者分别是(。
)和(。
)5.“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
它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
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重视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
”这是作家(。
)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引用的英国女作家XXX的话。
6.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重建巴洛克式圣坛装饰屏的尝试”,从题目上可以看出作家在小说中打通诗与画的尝试。
这部小说是《——》。
7.《微暗的火》的作者是(。
)二、单项挑选题(每题2分。
共12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天象馆》、《农事诗》、《工夫的运用》,这些小说属于以下哪个流派?(。
)A.现实主义B.新小说派C.魔幻现实主义D.存在主义2.以下哪两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A.XXX、XXX、XXXC·XXX、XXXD.XXX一格里耶、XXX.XXX3·意识流小说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和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
“这种手法”是(。
)A.蒙太奇B.自由联想C.内心独自D.旁白4.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酒店老板XXX,这部小说名叫(。
)A.《出了毛病》B.《洪堡的礼物》C.《芬尼根们的苏醒》D.《万有引力之虹》5·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打字机公司的经理在由巴黎到罗马的火车上20多个小时的回忆和XXX。
19世纪外国文学大题

希腊神话的特征:1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
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
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
2 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
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
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3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
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
2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
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
3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
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这一点。
埃斯库罗斯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
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之外的抽象观念,虽不可抗拒,但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敢于抗争命运的英雄是值得同情和歌颂的,虽然最后只能是一场悲剧。
欧里庇得斯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因此他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常常是矛盾的。
1 诗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崇敬,表现出重知识重理智的理想;但又把引导他的维吉尔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2 对爱情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同情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恋情;但又按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打入地狱。
3对待爱国主义者。
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4对教皇的双重性。
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宣布他一定要人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
他认为重知识重理智才能走出苦难,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英国小说专题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1.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被称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
2.现实主义思潮
哥特式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
一般被认为随着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而产生。
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
3.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
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4.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
朗特
二、简答(5*10')
1.谈谈简·奥斯汀小说的特点
一、以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乡村绅士和淑女的日常生活、家庭、爱情、婚姻始终是其作品的中心。
在嘲讽生活的同时保持着崇高的道德感,不把生活漫画化,而是机智、幽默地向读者呈现出生活中因个性冲突而造成的种种感情纠葛。
二、善用白描手法塑造“球形”或“圆形”人物
比如《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简作品里的人物都是一部关于年轻人自我
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成长史。
三、作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
初版时比较明显,大多是三卷加一个序幕,像个三幕剧,带有承、传、转、合的意味。
因为:一是叙述起来比较方便,再者她对人物的外部表现和细腻的场景描写非常感兴趣。
四、作品具有“反传奇”的特点针对“风俗小说”、“哥特式小说”
总的来说,简在19世纪初英国小说流于感伤和猎奇之际,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写出了真实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和一个阶层的精神面貌,这是简小说一方面的成就。
2.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概况:早期(1833-1841)
大多以幽默风趣见长,同时也表现出善于抒情和渲染的特点。
作品中虽有对社会弊端的揭露,但笔调却是喜剧性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的,带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匹克维克外传》、《奥列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考贝》、《老古玩店》。
国外旅行时期(1841-1847)
除早期特点之外,还多了一分愤懑,更多地表现出慈悲之心和仁爱精神。
《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故事集》鼎盛期(1848-1861)
幽默、讽刺、抒情、哲理四大艺术要素被天才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典型的狄更斯风格。
《董贝父子》、《荒凉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晚期(1862-1870)
幽默成分减少,愤懑、哀伤甚至绝望成为作品主调。
《我们共同的朋友》
3,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威廉·萨克雷那句名言“眼睛上面没长脑袋”的理解
冷嘲的现实主义,“眼睛上面并没有长脑袋”
一、描写对象以上层市民的家庭生活为主
他认为,社会是由家庭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最初就导源于人们的家庭关系,因而描写家庭就是描写社会。
二、题材上偏爱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悲剧,比如传统婚姻导致的悲剧,此外还深刻地描写了家庭破落的悲剧。
《名利场》塞得利斯一家的衰败
对于下层民众,持同情态度,但往往采取居高临下的怜悯态度。
如《潘登尼斯》,这和他的阶级观有关系。
三、以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漫画式描写人物
《潘登尼斯》中布兰切·艾莫瑞四、“引入式”交代故事情节,认为小说是作家和读者之间进行的“恳谈”,导致小说结构松散缺少戏剧性。
早期随笔作家小说在杂志连载对现实主义的看法小说家的作用
五、逼真的景物描写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也是小说增色的原因。
3.“社会小说”。
三、论述(2*15')
1.19世纪中期,当时有人说“我们的社会现在出现了三件
大事:伦敦慈善事业、狄更斯小说、霍乱病。
”就文学层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简·爱这个人物形象的看法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
简•爱的一生悲欢离合。
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会感到恐惧。
简•爱从小受尽了舅妈和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的虐待。
然而,简•爱是一各顽强的、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
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畏惧,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简•爱受到了她舅妈的惩罚。
但她的这次举动足以令约翰胆颤心惊。
简•爱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体现她的性格。
她说:“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
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回击。
”我很赞成简的这种说法,因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
罗切斯特先生
时间会消除报复的渴望,平息愤恨和憎恶的冲动。
简•爱曾经是带着满腔怨恨离开她舅妈的,但当她听说里德太太生命垂危,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简忘却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她曾经厌恶的地方。
当她见到里德太太时,简所剩的都是对她的怜悯之情。
但是里德太太告诉了她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三年前,简的叔叔给她写了一封信,想让她继承他的遗产,因为他无儿无女,所以想收简为养女,但是因为里德太太当时对她厌恶至极,也不想让她走远,过上富日子。
所以她给简的叔叔回了一封信,说简在洛伍德生伤寒病死了。
就这样,简•爱失去了一个转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
里德太太的这种行为是很令人气愤的,然而简却没有计较这件事,还不住地安慰里德太太,让她把这些事都统统忘掉,而且简很希望能与她和解,但直到死她也没能改变她对简的态度,这使简无奈而又痛苦。
然而通过这件事,简•爱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了。
简•爱的身上到处都有闪光点。
她善良而又宽容,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更是当今社会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简•爱》这本书能够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让我们找到正
确的人生方向,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为我们的人生添上绚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