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合集下载

6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外国文学史自考

6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外国文学史自考

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第一节概述 5年9考(一)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是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导潮流。

但与19世纪中期相比,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发生了一些变化。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莫泊桑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品:《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项链》(2)都德代表作品:《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普法战争)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点(简答)中短篇小说体现了莫泊桑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1)思想内容:①表现普法战争②描写小职员的生活,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③以诺曼底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在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映衬下,广大农民的淳朴、愚昧以及悲惨处境④还写有表现人的神秘精神状态的作品(2)艺术特色:①文字简洁、结构严密,用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为读者勾连出完整的生活画面,节省了很多篇幅。

②以平淡的口气叙述故事,却能够唤起读者复杂的情绪。

③语言朴素无华,却字字珠玑,以最恰当的文字和描述方式展开故事内容。

2.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俄国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

(1)列夫·托尔斯泰,推向高峰,《复活》(2)契诃夫,19世纪后期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①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别里科夫)②戏剧:《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姐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色(简答)(1)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生活本质,见微知著。

(2)采取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作者的主观态度完全融入冷静客观的艺术描写之中。

(3)小说语言简洁,少见戏剧冲突。

但人物性格特点可通过个性化语言得到体现。

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马克·吐温,杰出代表(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

(3)欧·亨利,美国优秀短篇小说家《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法”(结尾出人意料)4.其他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英国:①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②哈代(2)德国: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艾菲·布利斯特》(3)波兰:显克微《你往何处去》(4)挪威:①比昂逊,《破产》②易卜生(二)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9世纪60年代自法国及世界的文学运动。

19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二)

19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二)

高老头的肖像描写
他越来越瘦,腿肚子掉了下去;从前因心满 意足而肥胖的脸,不知打了多少皱褶;脑门上有 了沟槽,牙床骨突了出来。他到圣•日内维新街的 第四年上,完全变了样。六十二岁时的面条商, 看上去不满四十,又胖又肥的小财主,仿佛不久 才荒唐过来,雄赳赳气昂昂,叫路人看了也痛快, 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如今忽然像七十老翁,龙 龙钟钟,摇摇摆摆,面如死灰。当初那么生气勃 勃的蓝眼睛,变了黯淡的铁灰色,转成苍白,眼 泪水也不淌了,殷红的眼眶好似在流血。 ——《高老头》
(2)小说的草创阶段 (14——18世纪) 文艺复兴时代,小说初具规模,小说的特点主要是重 视叙述情节故事。 短篇小说:《十日谈》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少年维特的烦恼》 哲理小说:《老实人》、《拉摩的侄儿》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汤 姆•琼斯》
二、法国文学
法国现实主义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又向前发展 为自然主义,因此,在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 义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到了福楼拜时代,现实主 义正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成为一种自觉的运动。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描写城市生活现象 与心理,善于展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 进程,描写资产者的发家史和城市平民的个人奋 斗史,肯定金钱。 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的主要作家有司汤达、巴尔 扎克、梅里美、小仲马、福楼拜、波德莱尔。
(3)小说的繁荣阶段(19世纪)
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 历史小说:《艾凡赫》 通俗小说:《基督山伯爵》 通俗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 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安吉堡的磨工》 田园小说:《魔沼》 现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的 作品。 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最辉煌,结构严 谨,小说的特点主要是重视人物塑造,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的描写。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之三:哈代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之三:哈代

《希望之歌》 希望之歌》
风儿载着我们 象载着过眼烟云的往事, 象载着过眼烟云的往事, 向黎明飞驰 迅速地靠近黎明; 迅速地靠近黎明; 云雀为我们歌咏 美好的明天! 啊,美好的明天! 灿烂的曙光 曙光即将来临—— 曙光即将来临 从今后 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 再也不会有 抹掉黑暗的记印 今朝这番忧愁。 今朝这番忧愁。 穿上红色的鞋 让我们借助 修理好、 修理好、重新拨正 希望, 希望,因为光明 断了弦的六弦琴, 断了弦的六弦琴, 用琴声掩盖 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 哀伤的话语声, 哀伤的话语声, 再也不会遮住光明的黑 夜空的浮云已经露出光明, 夜空的浮云已经露出光明, 暗—— 明朝的曙光即将来临—— 明朝的曙光即将来临 没有黑暗! 没有黑暗! 即将来临! 即将来临!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1891)赏析 )
讨论: 讨论:苔丝是怎样从一个美丽纯洁的 姑娘“堕落”成一个杀人犯的? 姑娘“堕落”成一个杀人犯的?
“‘典型’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 典型’明正了, 典型 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 完结了。 完结了。”
《苔丝》的艺术特色 苔丝》
作品通过外部行动描写和内心描写突出了人物 性格特征(如苔丝的善良诚实, 性格特征(如苔丝的善良诚实,亚雷的无耻狡 诈,安玑的虚伪软弱),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安玑的虚伪软弱),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结构上采取集中叙述主线的结构方式, 结构上采取集中叙述主线的结构方式,顺序铺 列有条不紊的叙述方法,显得精整严谨, 列有条不紊的叙述方法,显得精整严谨,不枝 不蔓; 不蔓; 对威塞克斯乡村自然景观、 对威塞克斯乡村自然景观、风尚习俗的描写细 微新鲜,以田园诗的背景映衬人物的悲惨遭遇, 微新鲜,以田园诗的背景映衬人物的悲惨遭遇, 更使人感到触目惊心(以乐景写哀情)。 更使人感到触目惊心(以乐景写哀情)。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英国的文学潮流一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每个文学思潮都造就一批成功的文学家,他们在这股潮流中散发出自己最独特的光彩,并随着作品的流传一直闻名于后代。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希望你喜欢。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

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纳等。

这时期的作家进一步揭露和批判了开始形成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

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义者》中刻画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形象;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

基本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她一生主要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和《妻子与女儿》。

这些小说直接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斗争,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还写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萨克雷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第七章第三节2 哈代

第七章第三节2 哈代

哈代把威塞克斯小说分为三类:
①罗曼史和幻想 (Romances and Fantasies) ②爱情阴谋小说(Novels of Ingenuity) ③性格与环境小说(Novels of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
性格与环境小说

这个分类题名也表明,哈代要在小说中描写人与环境的冲
《苔丝》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91)


社会悲剧
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伦理道德原因


性格悲剧
性格的矛盾性和悲剧性
纯洁、善良、坚强、具有反抗精神 传统道德观念和父权文化思想的束缚

命运悲剧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苔丝悲剧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社会和男性对于自然和女性长时间存在着一种侵犯和 压迫,而这两种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自然和女性两者之间有着极大 的亲近性和相连性,女性与自然都经历过帝国战争、殖民扩张以及工业文 明的摧残与排挤。

乡下石匠的儿子—— 建筑师——诗人—— 小说家——诗人
Thomas Hardy (1840~1928)
“威塞克斯小说”(Wessex Novels )


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的古地名。 威塞克斯是6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 国后,建立的7个割据王国之一。公元838年, 威塞克斯王爱格柏统一了整个英国。
追求声色享受,没有道德,没有信念,充满肉欲。
例如:艾拉白拉(《裘德》)、亚雷(《苔丝》) (3)灵肉性人物(soul incarnate)
既有灵性人物的理性,又有肉性人物的情欲
例如:裘德(《裘德》)、苔丝(《苔丝》)、亨察尔(《卡斯特桥市 长》)、游苔莎(《还乡》)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PPT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PPT




哈代与电影概览 2000年《蛮荒情仇》(据《卡斯特桥市长》 改编) 1977年《卡斯特桥市长》 1998年《远离尘嚣》 1967年《远离尘嚣》 1998年《德伯家的苔丝》 1913年《德伯家的苔丝》 1924年《苔丝》无声版 1979年《苔丝》 1996年Prem Granth(据《苔丝》改编) 1944年Man Ki Jeet (据《苔丝》改编)
哈代故居
哈代的家乡
一、 生平和创作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 县博克汉普顿村一个石匠家庭 。

(一)生平: 1840年6月2日,哈代生于多塞特郡的 博克汉普屯;父亲是个继承祖业、手 艺精湛的石匠,母亲出身于自耕农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 1、生活环境: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生 活,适合艺术家成长的土壤---田园色 彩、牧歌情调的美丽的村落:周围是 绿树成荫的林地和石楠丛生的荒原, 野马、小鹿、蛇和蜥蜴常常在附近出 没--远离现代工业世界、保持着古老 传统,恬静优美、古朴寂寥。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英国文学
特点: 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 义的倾向。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盖斯凯 尔夫人等。

作家介绍 狄更斯
英国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和杰
出代表。
专章介绍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 《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塑造了女冒险家蓓 基·夏泼的形象。

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抒发田园理想的颂歌,带有浪 漫主义的风格:主要有《绿荫 下》、《远离尘嚣》等; 2、描写威塞克斯社会的悲剧:主 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 等; 3、描写威塞克斯破产农民的前途 和命运: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 和《无名的裘德》。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哈代


1996年《无名的裘德》 1971年《无名的裘德》 BBC拍摄 1994年电视剧版《还乡》 1998年《守林人》


1987年《交易之后》(电视剧)
1939年《碧树下》 1953年《秘洞》(据《西波利探险》改编) 1973年《两个野心的悲剧》(电视剧) 1985年《西波利探险》(电视剧)




哈代与电影概览 2000年《蛮荒情仇》(据《卡斯特桥市长》 改编) 1977年《卡斯特桥市长》 1998年《远离尘嚣》 1967年《远离尘嚣》 1998年《德伯家的苔丝》 1913年《德伯家的苔丝》 1924年《苔丝》无声版 1979年《苔丝》 1996年Prem Granth(据《苔丝》改编) 1944年Man Ki Jeet (据《苔丝》改编)




4、工作环境:1862年,哈代来到伦敦,进 入亚瑟·布鲁姆菲尔德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伦敦生活使哈代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同布 鲁姆菲尔德的友谊使哈代接触到了一个新的 艺术天地。 5、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刻影响了 哈代思想和创作---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哈代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农 村扩张的时期,人民在贫困中挣扎。哈代是 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有着浓郁的悲观主 义和宿命论观念。 1928年1月,哈代在他自己设计的寓所逝世, 享年88岁。
哈代故居
哈代的家乡
一、 生平和创作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 县博克汉普顿村一个石匠家庭 。

(一)生平: 1840年6月2日,哈代生于多塞特郡的 博克汉普屯;父亲是个继承祖业、手 艺精湛的石匠,母亲出身于自耕农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 1、生活环境: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生 活,适合艺术家成长的土壤---田园色 彩、牧歌情调的美丽的村落:周围是 绿树成荫的林地和石楠丛生的荒原, 野马、小鹿、蛇和蜥蜴常常在附近出 没--远离现代工业世界、保持着古老 传统,恬静优美、古朴寂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抒发田园理想的颂歌,带有浪 漫主义的风格:主要有《绿荫 下》、《远离尘嚣》等; 2、描写威塞克斯社会的悲剧:主 要有《还乡》、《卡斯特桥市长》 等; 3、描写威塞克斯破产农民的前途 和命运: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 和《无名的裘德》。

概况:哈代的小说以优秀的艺术形象 记叙了19世纪英国南部宗法制农村社 会毁灭的历史,表现了农村的历史变 迁。 (三)评价 1、在英国文学史上,哈代一生跨越两 个世纪,有着但丁一样的独特地位。 他是英国文学中的一座桥梁:他以自 己的现实主义创作继承和发扬了英国 文学传统,又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 把传统和当代文学联系起来。20世纪 之后,哈代成为英国当时最著名的作 家,受到普遍的尊敬。
思考与讨论???
苔丝形象?其悲剧的根源? 为什么说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 悲剧和命运悲剧?



3、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内外根源: a 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 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 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 地纯洁、性格刚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和反 抗性。她饱尝屈辱的痛苦,遇到过无数的困 难和不幸,但从不自暴自弃,不求人施舍, 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屈服。 b 她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因而总 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来对待种种不幸。被骗 失身,认为自己在丈夫面前是有罪的,理应 受到惩罚,心甘情愿接受克莱对她的遗弃。

蓓基· 夏泼
蓓基·夏泼:穷画匠的女儿
爱米丽亚 :有钱人家的小姐

书写孤独、反抗和奋斗者的人生
代表作: 《简· 爱》与《呼啸山庄》 专章介绍

代表作《玛 丽·巴顿》 (1848)是欧洲 文学史上最早接 触劳资矛盾的小 说,它从侧面反 映了英国的宪章 运动 。
哈代
(1840—1928) 英国杰出的 小说家和诗人 19世纪后期最 主要的作家
悲剧根源:内在与外在并存 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的悲剧,同时 也是性格与命运悲剧。 内在: 苔丝的毁灭是她个人性格的悲剧: 单纯又相信命运,并且心甘情愿接 受惩罚。

外在:是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产生的悲剧。 社会根源:贫穷导致了苔丝的悲剧(为 生计到德伯家当雇工,遭到亚雷的蹂躏, 造成终身的不幸)。苔丝是资本主义制 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亚雷与克莱代表两种社会势力对她的迫 害:亚雷是农村资本主义恶势力的代表, 用强暴手段夺去苔丝的贞节,使苔丝备 受社会的谴责,是造成苔丝悲剧的罪魁 祸首;克莱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和传统 偏见遗弃苔丝,从精神上、道德上打击 了苔丝,并将她推向死亡的边缘。

哈代领略着大自然的美感、神秘、恐 惧和诗意,并形成了他以后创作的一 大特色。 2、家庭环境:家族喜爱音乐,对哈代 的成长很有帮助。 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培养出对音乐 的非凡感悟力;音乐培养了哈代多情的 气质,对哈代作品的情调有极大的影 响。读他的作品,人们会强烈地感受 到音乐的旋律。

3、学习环境:自学成才者 他一生只受过6年的正规教育。他曾经 风趣地说,他是在求平方根的法则和 节奏中,在沃金盖姆的《数学问题集》 中发现诗的。 哈代通过刻苦自学逐步完成了自己的 教育。儿童读物、探险故事、大仲马 的浪漫小说、历史小说、莎士比亚的 戏剧都使哈代爱不释手;除了文学作 品外,哈代还阅读了哲学和宗教方面 的著作,并且刻苦学习拉丁语和德语。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学
特点: 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 义的倾向。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盖斯凯 尔夫人等。

作家介绍 狄更斯
英国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和杰
出代表。
专章介绍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 《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塑造了女冒险家蓓 基·夏泼的形象。




4、工作环境:1862年,哈代来到伦敦,进 入亚瑟·布鲁姆菲尔德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伦敦生活使哈代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同布 鲁姆菲尔德的友谊使哈代接触到了一个新的 艺术天地。 5、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刻影响了 哈代思想和创作---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哈代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农 村扩张的时期,人民在贫困中挣扎。哈代是 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有着浓郁的悲观主 义和宿命论观念。 1928年1月,哈代在他自己设计的寓所逝世, 享年88岁。

最后的情话
这是最后的情话;最后的情话!/ 从此,一切都默然死寂,/只有苍 白的裹尸布罩着过去,/它在那时, /爱人啊,对我不会具有/任何价 值!//我不能再说;我已经说得 太多。/我不是指它一定来临;/ 我不知道它会这般增强--/或许 也未弄明/你的第一个抚摸和目光 /注定了我俩的命运!



歌 欣 赏




现在我死了,你却对我歌唱/我们曾经 熟知的歌曲;/但是,我活着的时候, 你却不愿/或者不想唱上一句。//现在 我死了,你却披着月光/心情沉重地来 到我跟前;/啊,我真盼自己能够复活 /来赢得这份温柔的情感!//当你死了, 站到我身边,/像现在这般爱我,没有 争论,/你是否会变得冷淡无情,/如 同我俩活着的时分?

作家的宿命论思想: 认为苔丝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 命运的恶意作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 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 始终不能逃脱生活所带来的不幸。 作者认为:这个有病的世界、不幸生 在德伯家、不幸生为女人、这是命中 注定的。




4、艺术特色: (1)情节集中、条理清楚、布局清晰。 以苔丝为中心,把她的遭遇分为“处女、不 再是处女、重整旗鼓、后果、吃亏的是女人、 回头人、结局”7个时期来叙述,层次十分清 楚。苔丝和两位男性的关系:亚雷对苔丝的 奸污和玩弄、克莱对她的爱慕和遗弃,交织 成苔丝的忍辱与复仇以及最终的逃亡和被当 局明正典刑,井然有序,结构巧妙。 运用一系列偶然性的巧合事件来促使情节的 发展,使矛盾冲突一步步紧张、尖锐,逐渐 达到高潮。 失马---失身---写信告白---克莱没看---新 婚被抛弃---家破人亡---同居----杀人,结 构安排井然有序、巧妙。

2、研究者众:冷酷严峻的现实主义小 说家,处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 接线上的文学巨人---一个多世纪里, 吸引着众多作家、批评家、社会学家、 历史学家。其中不乏弗吉尼亚·沃尔 芙、D.H.劳伦斯、T.S.艾略特等伟大 作家。 3、影视:著作多次被拍为电影,哈代 生前曾策划过几部电影,但由于技术 所限,未能成功。

1996年《无名的裘德》 1971年《无名的裘德》 BBC拍摄 1994年电视剧版《还乡》 1998年《守林人》


1987年《交易之后》(电视剧)
1939年《碧树下》 1953年《秘洞》(据《西波利探险》改编) 1973年《两个野心的悲剧》(电视剧) 1985年《西波利探险》(电视剧)
(二)创作: 1、最初的兴趣在诗歌方面。 1865年,他开始尝试写诗;在1865年 至1867年间,哈代一共写了三十几首 诗,其中最优秀的是《无色的音乐》 和《沉思的少女》。 哈代早期的诗简洁、真挚,情景交融, 意境深远,想像力十分丰富,但是一 篇也未能发表。

2、于是转而尝试写作小说。 他以家乡为背景,以熟悉的乡村生活 为创作素材,以长篇小说《枉费心机》 逐渐步入文坛。从《枉费心机》到 《心爱的人》,他先后发表长篇小说 14部,中短篇小说40余篇。 3、到了20世纪,以诗人的面孔再次蜚 声文坛,他用诗抒发感情,探索哲学、 回顾历史---晚年创作两部诗剧:《列 王》和《康沃尔皇后的悲剧》,从而 使他的诗歌创作到达顶峰,成为同歌 德和托尔斯泰齐名的人物。
说 介 绍
《德伯家的苔丝》(代表作):副
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无名的裘德》(时间跨度最长、最 后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劳动人 民出身的青年理想破灭,壮志不 遂的悲惨身世,形象地表明裘德 “未能如愿以偿的悲剧”。实际 上是英国整个一代劳动人民的社 会悲剧。


《还乡》(长篇小说):主人公珠宝商克 林·姚伯—从巴黎回到威塞克斯农村 作品用爱敦荒原来象征威塞克斯宗法社会, 凸显大自然的伟大和无情,人类与它抗争, 总以失败告终。 小说对社会前途抱着悲观的认识。(皈依宗 教的最后出路说明这一问题)

(4)景物描写与人物命运相连: 景物描写起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使 景物描写具有暗示、烘托、象征人物 命运的重要作用。 苔丝被亚雷骗奸的那个晚上,森林中 昏暗多雾,四面不见人—突出苔丝的 不幸;布雷谷农场的色调明朗多彩, 是一派优美而充满生机的景色,帮助 苔丝恢复心灵创伤,并衬托出她的新 生活和她与克莱相爱的幸福心情。
《卡斯特桥市长》 :主人公亨察尔—农民 阶级的代表、宗法制思想,市长,在与资产 阶级较量中失败毁灭走向悲剧。

名解:威塞克斯小说 1、哈代的故乡多塞特郡及其地区古代 称为威塞克斯,人们把哈代以故乡为 背景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称为威塞克 斯小说。 2、这类小说主要揭示19世纪后期资本 主义入侵农村后广大农民日趋破产的 悲惨命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宗教、 法律和道德观念。 3、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 《无名的裘德》等。


(5)细致而独特的心里描写:注重矛盾 冲突中刻画心理活动,表现复杂的心 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苔丝初次见到克莱的复杂感情(剪不断、 理还乱) 新婚之夜的感情世界(错综复杂)
(2)出色的对比手法。 两个德伯家的对比:一家贫、一家富。 克莱和亚雷的对比:比较纯洁、淫邪 不正;一个因无力摆脱传统道德的偏 见而遗弃苔丝、最终幡然醒悟;一个 则出于卑鄙的目的,为满足自己的淫 欲污辱苔丝的肉体、戕害她的灵魂、 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3)反衬手法: a 苔丝的纯真、美丽----社会的黑暗: 迫使她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 b 苔丝的美丽反衬她命运的悲惨,这 正是悲剧的实质:将美活生生地毁灭 给人看。 c 苔丝与克莱的新婚之夜已经充满矛 盾,但是克莱在早晨却表现得若无其事, 让人觉得他很快乐,令人羡慕。这也反 衬出他的虚伪,反衬出苔丝在这幸福的 表面里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