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本文将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其含义。
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人类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分析。
它追求对社会问题和人物性格的客观、准确的表达,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子:荷马米勒的小说《贫民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苦生活,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2. 社会派小说•社会派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阶级、家庭、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例子: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孤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揭示了当时伦敦的社会弊端。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强调对人性、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科学观察和描写。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受到社会和生物力量的支配。
例子:爱米尔·左拉的小说《地狱》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自身气质的作用下,堕落为罪犯的过程。
4.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注重描写和再现社会现实,力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以真实的细节和具体场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例子:福楼拜的小说《简爱》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女性地位。
5.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发展。
它关注个体的价值、权利和选择,并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个体的幸福和成功。
例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通过一个男子对少女的迷恋和垂涎,展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条件: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社会基础:19世纪初,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新秩序下,金钱主宰一切的冷酷现实,使欧洲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现实由不安到失望,不满情绪日益加深,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2.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学说都很丰富。
哲学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则有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
这些成就从整体上启发人们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并研究世界,探求表现现实的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人道主义精神4.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欧美各国现实主义特点: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性和揭露性。
批判锋芒由强到弱,与浪漫主义共同发展。
英国:产生于30年代,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70年代后逐渐衰落。
主要表现了劳资矛盾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
俄国: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70到8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初逐渐衰落。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塑造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美国:真正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这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有关。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龚古尔兄弟是其倡导者。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主要作品
小仲马
小说家、剧作家 小说家、 茶花女》 《茶花女》 玛格丽特
福楼拜
十九世纪 中叶法国重 要现实主义 作家
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历史上, 的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 的作用。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 精雕细刻, 精雕细刻,以“客观而无 动于衷” 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 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然 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 础。 艺术主张: 艺术主张: 1、追求真实性 2、追求客观态度 3、追求艺术美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 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 主义作家。 主义作家。 代表作: 代表作: 长篇小说《小东西》 长篇小说《小东西》 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月曜 日的故事》 日的故事》(《最后 一课》 一课》、《柏林之 围》)
英国文学
特点: 特点: 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 义的倾向。 义的倾向。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 勃朗特姐妹、盖斯凯 尔夫人等。 尔夫人等。
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他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巨著 《人间喜剧》的创作上。 人间喜剧》的创作上。 他的创作将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 峰。 专章介绍
梅里美
法国著名小说家 以短篇小说而著称
一位极具浪漫主义 艺术品格的现实主 义作家。 义作家。
主要作品《高龙
三、文学的思想特征
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 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 社会的手段, 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 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社会历史画面, 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 识价值。 识价值。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 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 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 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再次, 再次,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 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 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 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文学)

• 艺术特点:
–第一、追求艺术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反映 生活。 (“真实美学”) –第二、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第四、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尤为突 出,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达到高度成熟与 繁荣的程度。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1807—1870):具有浪漫主义艺
·
3.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 思想特点:
– 第一、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 描写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深刻的社 会认识价值。 – 第二、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 批判社会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 社会改良。 – 第三、关注社会文明发展中人的生存处境问 题,深切表达出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红与黑》( Le Rouge et le Noir )
• 小说内容:
于连 德· 瑞那市长夫人 玛蒂尔德
于连形象
• (1)于连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 青年一代奋斗者的典型。 • (2)于连是一个摆脱了信仰主义的现代个人主 义者和相对主义者,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 形象,他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变化, 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热情、反抗和虚伪、妥 协。 • (3)于连是人类奋斗的原型。
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高龙巴》(1840)、 《嘉尔曼》(歌剧《卡门》)(1845) 等。
• 小仲马(1824—1895):代表作《茶花女》(1848)。 • 都德(1840—1897):19世纪后期的一位带有自然主义
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1868)、 《周一故事集》(1873,《最后一课》)等。
在她身影完全消失以后,他的第二个想法是什么呢?她 说必须这两个字时用的那种命令口气冒犯了他。······“终 于我,”他大声叫起来,情绪激动得无法控制了,“我 这个可怜的农民得到一位贵妇人的爱情的表白!”“我 要把这封决定命运的信装在一个用火漆封好的小包里, · · · · · · 送到富凯那儿去。” “我要是让自己受到引诱,爱 上这个金黄头发、高个儿的玩偶,那才未免有点儿太傻 了。”“怎么!我被一个人家收留,作为对我受到的殷 勤接待的报答,作为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的报 答,我印了一本小册子,公布在这个人家发生的事!我 攻击妇女们的荣誉!啊,无论如何不行,宁可让我们受 到捉弄!”(《红与黑》,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 现实主义文学•定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强调描绘社会现实、人类生活和人性的矛盾。
•示例:荷尔德林的《皮皮杖》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贵族地主通过粗暴手段压迫农民的故事。
2. 现实主义小说•定义: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细致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
•示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描写军事、政治及家庭生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 社会写实主义•定义:社会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描写社会问题来反映社会现实。
•示例: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社会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孤儿的命运和英国社会的不公平,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4. 自然主义文学•定义: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进一步发展,更强调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对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的描写。
•示例:米尔扎缪·拉谢德的《人类罪恶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个年轻人堕落的描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
5. 特写手法•定义:特写手法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场景或物品的特性。
•示例: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使用了大量的特写手法,通过对角色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共鸣。
6. 现实主义的终结•定义: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现实主义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的终结指的是其在文学发展中的衰落。
•示例: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通过描写主人公突变为昆虫的奇幻情境,挑战了现实主义对真实世界的描绘。
以上列举的名词和示例只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几个重要代表,这些文学名词和作品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核心思想。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强调题材的当代性;以历史家的责任感书写时代篇章;强调细节的真实性;强烈的批判性与暴露性政治批判: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批判;经济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批判;道德批判:财富的增长与道德的沦丧。
批判现实主义的阶级基础:中小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人道主义对博爱的刻意强调-人文主义到人道主义的演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客观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全方位真实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批判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深刻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丑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
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普希金(1799、6、6-1837、2、10)1、俄罗斯民族诗人、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国“第一位偷到缪斯女神金腰带的诗人”2、普希金的创作:一、诗歌:抒情诗1、政治抒情诗。
(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自由颂》、《童话》、《致恰达耶夫》、《致普柳斯科娃》、《短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2、爱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她》、《心愿》、《致梦神》、《致凯恩》3、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阿乐哥珍妃儿)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之作。
二、戏剧:1、《鲍利斯•戈都诺夫》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人物:鲍利斯•戈都诺夫:大贵族,以非法手段登上皇位。
季米特里:皇子,被戈都诺夫所害。
葛里戈里:僧侣。
假冒皇子,推翻戈都诺夫。
三、小说:1、短篇小说:《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威林:俄国第一个“小人物”形象。
《风雪》、《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黑桃皇后》伯爵夫人、李占未塔(伯爵夫人养女)葛尔曼(下级军官,因赌博而发疯)2、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反映普加乔夫起义。
简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时代背景19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人们对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怀疑也在逐渐加深。
这些社会变革在文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客观写实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而准确的描绘,力求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
作家们以现实世界为创作对象,通过对社会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述,展现出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们力求将作品中的人物与社会结构相结合,展现出人类生活的真实状态。
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作家们通过作品的叙述、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揭示出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他们以笔触揭示出社会的丑恶、不公和黑暗面,批判社会的腐朽和不公,力求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人物的普遍性和裙体形象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人物具有普遍性和裙体性。
作家们努力刻画出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力求揭示出人类内心的普遍共鸣和共同命运。
这些人物形象通常是社会中普通的人们,他们的性格、言行和命运都能代表一定社会裙体的特征。
五、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强调对生活的客观观察和真实描写。
与浪漫主义文学相比,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平凡和复杂的表现,以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六、语言格调的平实和朴素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风格通常以平实和朴素为主,力求展现出真实的社会语言和日常用语。
作家们避免夸张和华丽的修辞,力图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中,以上基本特征贯穿始终,表现出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促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延续至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社会的巨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简述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表现,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抗衡和补充。
本文将简要介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的描写,追求客观的表现方式,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家通常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作为创作对象,力求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品中常常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希望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人性关怀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探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4. 对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进行批判和颠覆,试图摆脱浪漫主义文学的夸张和虚构,追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和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选择平实的语言和描写方式,力求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
5. 对艺术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艺术的自觉和追求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的保持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追求,力求给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学享受。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真实描写、社会批判、人性关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艺术的追求等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批判,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思想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部悲剧小说因经法国音乐家比才改编成同名歌剧而
取得世界性声誉,“卡门”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
的一个典型。
卡门
• 卡门对文明社会的仇视往往 被阐释为对资产阶级伪善的 反抗,其实这里也触摸到人 类内心最隐秘的一面,即原 始本性中追求强力和渴望自 由的欲望。所以,这位狂放 不羁且反复无常的江湖女子 竟也如此令人着迷,成为有 史以来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 的女性
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出现 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后来被称为现实主 义文学流派和思潮,它迅速取代浪漫主义,发展
成全欧性的文学潮流。
批判地再现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 系,解剖性的暴露、撕毁所有一切的假面具,故 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
• 卡门性格中最突出的是她的“恶”,她是一个丝 毫没有法律、道德约束的女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干的又都是偷盗、抢劫、走私、杀人的邪恶勾当。 这个形象心地之恶和行为上的不择手段,表现出狡诈 多变、残忍无情和厚颜无耻的特点,显示了性格上的 邪恶与玩世不恭。
• 但嘉尔曼的性格中还有着“真”的内核。她是一 个敢说敢为、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的角色。当 然,她撒谎、行骗,走私犯罪。但这些只是她“工作” 的“方法”,她在对待自己的感情和生活选择上,是 一个真实的人——尽管这真实显现出来某种内心世界 的邪恶。她珍视自由,蔑视法规,从不掩饰自己真正 的好恶,从不装假以适应别人。
• 巴黎公社的诗歌是巴黎公 社革命史的艺术纪录,是 公社英雄的纪念碑。公社 的作家和诗人都是工人、 公社领导人和战士。他们 在创作中善于借用诗歌形 式,政论性和抒情性有机 结合,使诗歌短小精悍, 充满战斗激情。
《国际歌》的诞生
《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 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16年后的1888年6月 16日,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彻夜不 眠,谱成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曲子。从此,这首战 歌响遍了全世界。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可以分 为两个时期: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 学产生、发展时期。在法国出现了司汤达、 巴尔扎克;英国出现了狄更斯;俄国出现了 果戈理等一批伟大作家。60、70年代以后到 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趋于衰落 的时期。此时,西欧虽然出现过一些著名作 家,但他们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已经减 弱了。
小仲马,代表作《茶花女》
都德
•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 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 代表作: • 长篇小说《小东西》 • 短篇小说集《月 曜 日的
故事》(《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在公社运动中产生发展起 来的,是在法国巴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尝试中诞生的。
(1823—1825)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过渡阶段
–斯丹达 梅里美
• 古典现实主义阶段
–巴尔扎克
• 转向阶段:对客观、科学原则的强化
–福楼拜
梅里美(1803-1870)
• 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
• 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 劳资矛盾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左拉《妇女乐园》 慕雷 黛尼丝
• 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 细胞 能量转化 进化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 空想社会主 义
• 文学原因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摹仿说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举起镜子照自然 启蒙文学 以文学作为工具 浪漫主义文学 细节描写
在俄国,由于兴起了反对专制农奴制度 的人民解放运动,现实主义仍在发展和深化, 出现了象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 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伟大作家。 此外,现实主义文学在北欧和美国也取得了 突出成就,出现了易卜生、马克·吐温等杰 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法国 •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
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1. 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 地反映生活
2.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 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 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 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走向成熟
与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第一,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 实地反映生活。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 义色彩;同情苦难,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 人的生存处境问题。人文主义向人道主义转变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 的新了艺术表现手段。
改编成歌剧,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小
说塑造了“恶之花”嘉尔曼的形象。
《卡门》
• 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堂何塞),使他陷入情网, 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 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
了斗牛士吕卡。于是,约瑟与卡门之间产生了日益激烈的
矛盾。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 在约瑟的剑下……
• 卡门具有独立不羁的个性,以同社会作对为乐事, 深深任何形式的拘束,追求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一种 恶的、以损害他人为基础的“自由”。为了这种维护 这种“自由”,她不但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率真大胆的个性,赋予了嘉 尔曼形象动人的光辉,使这一形象因此具有了蓬勃的 生命力量,和火一样的热情色彩。她与堂何塞的爱情 悲剧,正是野性与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暗示了嘉尔 曼式的、带原始意味的自由,与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 格格不入。但她性格中的极端自私的无政府主义内涵, 却表现 了资产阶级的某些特点。
• 代表作《高龙巴》、《嘉尔曼》(《卡门》)
• 《卡门》独特的道德、反正统的道德
梅里美与《嘉尔曼》
•
梅里美是法国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
义作家。创作风格是在现实主义的精
细描写中,带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想
像。善于描写欧洲资本主义城市文明
之外的“蛮族”生活和不同于资本主
义法律的行为方式。《嘉尔曼》又译
作《卡门》,被法国作曲家比才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