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东北欧文学
大部分东北欧国家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呈现出明显 的人民性和战斗性。 特征: 1、反对外族侵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腐朽与伪善。 2、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抗争。 3、具有深沉的爱国意识和强烈的变革意识。
代表作家: 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挪威的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匈牙利民族诗人斐多菲。
“批判现实主义” 来源
后人对西方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概括与评价。 法国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提出“现 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 高尔基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定义:“批判地再现 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地暴露、撕毁所 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为了区别于以往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我们沿用“批判现 实主义”这一名称,来指称从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以“批 判地再现”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文学
特征: 1、以反封建专制反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2、出现了系列化的人物形象 3、浓厚的宗教色彩与精神探索性
“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生活在贵族阶 级趋向没落的时期, 在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但因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 缺乏生活目标,不能有所作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 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 “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现实主义”的兴起
1850年,库尔贝(法)标榜其绘画属于“现实主义”艺术。 其后,杜朗蒂等人创办刊物《现实主义》(1856-1857)。 1857年,尚弗勒里出版论文集《现实主义》。 分为两个时期: 19世纪30-60年代为前期,中心在法、英等国。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绘画
(一)思想内容特征
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雾濛濛的早晨》希施金(俄国)
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表现人的异化,寻求人 的心灵自由。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 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4、哈代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 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中的最伟大的 悲剧大师”,韦伯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 莎士比亚”。 • 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 、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普通人的命运,宿 命论和悲观色彩较浓。《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 名的裘德》等。小说多以作者家乡多塞特郡一带 为背景,这是英国古代威塞克斯王国的建国之地 ,因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作“威塞克斯小说”。
3、文学背景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 方式:“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 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 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 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 亚里士 多德提出的第一种方式“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肯 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必须具有 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现实 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 社会的人情世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 代的社会风貌。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 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奥立佛· 退斯特》 、《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 科波菲 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 》、《雾独孤儿》等。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4、赫列斯达可夫:出身乡村地主的纨绔少爷,也是
官僚机构的产物。
(1)愚蠢自私、夸夸其谈,生活的目的是享乐:
(2)浅薄无聊的集中表现 :吹牛撒谎 ;玩弄爱情
‚我们的司长跟我交情很深,有一回,人们 甚至把我当作总司令,士兵们都从卫兵室里 跳起来,对我举枪致敬‛,‚我每天都进宫, 明天我就要升为元帅。我走过的时候,所有 的人都像树叶似地发抖。‛ “我吃的西瓜一个值七百卢布,锅里的汤是直 接用轮船从巴黎运来的。‛
的攻击,认为他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
“诽谤”,并轻蔑地称之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 强调“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了农奴制
社会的黑暗面,它以下层人为主人公,着重反映其贫
困和屈辱。
(四)别林斯基(1811-1848)
(五)赫尔岑(1812-1870): 《谁之罪》:开创“问题小说”先河;别里 托夫是奥列宁、毕巧林和罗亭的中介人物。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俄罗斯)
第一节 概述
与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 1、批判重点:西欧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对 社会持改良态度;俄国则针对封建农奴制和 蒙昧制度,到19世纪后期才有所改变。 2、整体风格悲怆沉郁:包含民族苦难和生 命力,这与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质 和宗教有关。
‚死就死吧,对世界又不是什么大损 失,况且我自己也过得腻透了。我好像一 个在舞会上打哈欠的人,不回去睡觉,只 因为他的马车还没有来接她,如今马车来 了……别了!从此以后还值得苦苦活下去 吗?‛
(三)果戈理(1809-1852):自然派盟主
“自然派”: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为果 戈理的创作锋芒直指农奴制和专制制度,遭到反动者
二、代表作:《死魂灵》1842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
争生活 为 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 展奠定基础 代表人物:鲍狄埃《国际歌》,米 雪儿《红石花》,于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文学特征 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 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② 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 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③ 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④ 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福楼拜(1821-1880)
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事实和精雕细刻, 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 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 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是其的最
高成
就。
小仲马 小说家,剧作家 代 表 作 : 《 茶 花 女 》 ( 1848 ) , 作品描写巴黎高级妓女玛格丽特的 爱情悲剧。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 詹姆斯,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
代表作:《苔瑟·密勒》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大师之一。代表作 《麦琪的礼物》等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代表 作:《竞选州长》,《镀金时代》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自然派、多余人、俄国小人物、新人 形象
1.
法国文学。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的策源地。 特征: ①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 ② 揭露金钱的罪恶 ③ 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
斯丹达尔
法 国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的 奠
基人 1830 年 发 表 法 国 第 一 部 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术语解释
(1)自然派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该派的

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以真实描绘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

然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批评和反思,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揭示现实主义文学的局限性和缺陷。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常常关注个体的命运和生活,而忽视了社会的根本问题。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它试图通过揭示社会的本质和根源,唤醒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

现实主义文学常常以中产阶级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观念。

然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有限和片面的,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图突破这种限制,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质疑和反思,呼唤更多元和包容的观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将人物形象简化为符号和代表,忽略了个体的内心体验和复杂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个体心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试图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使读者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感受个体的生活经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

现实主义文学往往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缺乏创新和突破。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图通过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桎梏,开拓新的表达方式。

它尝试用更加生动和多样的语言,以及更加灵活和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批判、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对个体心理的关注以及对语言和叙事形式的创新等特征。

它通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思和批判,试图超越现实主义文学的局限性,呈现更加真实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文学更具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反映和表达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第七章 19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  19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经典作家(二)
•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以宪章运动为背景, 宣言“仁爱”精神,企图以此化解劳资矛盾,解 决社会问题。
• “勃朗特”三姐妹几乎同时横空出世,被称作 “勃朗特峭壁”现象。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描述平民女子追求平等自由生活的奋斗史。艾 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表现人的自然情欲中 善与恶的斗争。安妮·勃朗特《艾格妮丝·格雷》 描写一个女家庭教师受尽磨难而终于如愿以偿的 故事。
• 5、北欧文学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为北欧文学赢 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 丹麦文学理论家勃兰兑斯,法国《大百科 全书》称他为“比较文学之父”。他的《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系统研究了19世纪 欧洲文学,对后世文学史研究和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
• 挪威易卜生以“社会问题剧”享誉欧洲文 坛,《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
普柳什金形象
• (1)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农奴主的典型,是 一个完全失去了人性的吝啬鬼、守财奴, 在他身上集中了守财奴最特出的特征:贪 婪、吝啬、保守、没落和腐败。
• (2)是俄罗斯民族的一个毒瘤。
• 自然派 是19世界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 别。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为忠 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 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 “小人物”为主。在体裁上,多以散文为 主。自然派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主要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6、俄国文学
• 后起之秀俄国文学在十九世纪呈现出群星灿烂的壮观 景象。

特征
• A、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主要批判沙皇专 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黑暗腐朽。
• B、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知识分 子深广的忧愤、沉重的焦虑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 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16世纪发生在巴黎的宗教屠杀 中短篇小说:早期的《马蒂奥•法尔戈纳》、
《塔曼果》;后期的《高龙巴》、《嘉尔 曼》
《嘉尔曼》:反文明的倾向
1845年创作 1875年被法国音乐家
改为歌剧《卡门》, 引起轰动。
嘉尔曼的形象:酷爱 自由、独立不羁、热 情浪漫,不愿受制于 人。
嘉尔曼是一位美丽迷人而又桀骜不驯的吉 普赛姑娘,她爱上了军官唐何塞,使其陷 入情网。唐何塞为嘉尔曼与上司拔刀相斗 ,被迫离开军队。不久,嘉尔曼移情别恋 ,爱上一位斗牛士,唐何塞难以忍受,要 求嘉尔曼跟他走,遭到嘉尔曼的拒绝。伤 心欲绝的唐何塞拔刀刺死了嘉尔曼后投案 自首,将自己送上了绞架。
兴起与发展
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转型社会的矛盾性 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小人物和底层生活 德国﹑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革命与战斗 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民主性与人民性
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斯丹达尔 巴尔扎克 梅里美
梅里美
1825年化名发表《克拉拉•加祖尔戏剧集》 1828年发表历史剧《雅克团》 1839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时代轶
亨利·詹姆斯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的创作,笔力 刚劲,语言质朴,情节 富于戏剧性。他常常将 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 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 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 最真实的品格。杰克·伦 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 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 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 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 心灵震撼。
二、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 批判现实的罪恶,提倡社会改良。
三、批判现实主义的人道主义也有了新的 特点—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
一、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
种倾向。 四、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果戈里:俄国“自然派” 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陀斯妥耶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多余人到新人
怎么办
少女薇拉反对买卖婚姻,离 家出走,嫁与罗普霍夫。婚 后她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创 办了缝纫工场。后与丈夫的 朋友吉尔沙诺夫发生爱情。 罗普霍夫假装自杀,赴美国 参加废奴运动。几年后,他 回国并重新结了婚。最后两 家人住在一起,相处融洽。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历史背景 主要特征 兴起与发展
历史背景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变化 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 哲学观念的更新:黑格尔的辨证法;费尔巴哈
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哲学 文学的现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说散文作品多部。 1837年普希金决斗身亡,他一夜之间写出
《诗人之死》一诗。 1840年写作的《当代英雄》塑造了又一个
“多余人”形象毕乔林
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废奴文学:斯托夫人《汤姆大叔的小屋》 乡土小说:马克·吐温(建立美国文学精神) 心理小说:亨利·詹姆斯(探讨欧洲文明与美国本土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 人的故事》。其中的“新人” 分为两类:一类是薇拉、罗 普霍夫、吉尔沙洛夫和梅察 洛夫等人,是普通人中的 “新人”——合理利己主义; 另一类就是拉赫美托夫等人, 是“新人”中的特殊人“盐 中之盐”。
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1814—1841 400多首抒情诗、20多部长诗、7部剧本、小
她们表达欲望、情感的坦诚、大胆,非 常独特。英年早逝的命运,更为其作品 增添了神秘色彩。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出生在印度的加尔哥答,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高 级官员。
《名利场》被看作是1832年到1848年间最佳的英 国小说。
蓓基•夏泼:英国文学中最讨人喜欢的女无赖形象。 时代跨度大,有社会全景的扫视。 “回忆录”式的写作方式:回首的纵深感与当时
文明的关系) 短篇小说:欧·亨利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
《汤姆大叔的小屋》
19世纪中叶,美国北方肯塔基州农场主 谢尔比家有一名忠心维护主人利益的黑 奴,大家都称呼他为汤姆叔叔。因主人 在股票市场投机失败而破产,主人只好 将此汤姆等十名黑奴价卖给奴隶贩子利 格里抵债。一起乘船运回南方。在船上 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小女孩,特别喜欢 汤姆叔叔唱歌,就坚决请求她的父亲圣 克莱尔买了下汤姆叔叔、由于圣克莱尔 主张解放黑奴,利格里等奴隶主对他恨 之入骨,隧下毒手将他暗杀。从此,汤 姆叔叔又落入奴隶贩子利格里手中。汤 姆叔叔为解救不愿充当利格里玩物的奴 女卡茜,被车撞得重伤致命。他在生命 奄奄一息的时刻,终于悟出了只有斗争 才会有自由的真理。他督促黑奴们尽快 离开这人间地狱,于是黑奴们砸开水闸 在白人的帮助下,与利格里展开斗争。 这时汤姆叔叔躺在他的小屋里,眼看着 利格里自认失败落魄离去,对自己黑人 同胞能取得胜利,以及有许多白人都站 在他们一边而无限欣慰地离开了人间。
的进行感交织。
《名利场》
以滑铁卢战役为背景。蓓基和 爱米丽亚是同窗女友,但蓓基 来自于下层社会,她尝过贫穷 的滋味,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摆脱困境。她设法进入了 富商的女儿爱米丽亚的家庭并 结识了他们所有的朋友。在有 利时机,她不择手段,凭谄媚 奉承、走小道儿钻后门,飞上 高枝。蓓基破坏了自己的生活, 变得多病,虚弱和孤独,也破 坏了其他许多恋人们的生活。
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狄更斯 勃朗特三姐妹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 《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 《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1820—1849): 《艾格尼斯•格雷》、《怀尔 德菲尔府的房客》
将浪漫主义的澎湃诗情化入日常生活的 场景,在沉重的人生、情感、精神负荷 中挣扎出鲜活的不屈的独立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