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_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一.文学特征概述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4cd9edf7ec4afe05a1df2f.png)
第6章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6.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1.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们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期的产物。
2.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风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2)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也有密切的联系。
3.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1)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2)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
4.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最适于感情抒发的诗歌方面,但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也有相当的成绩。
浪漫主义小说和戏剧同样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因此,大胆地发挥作家的主观想象力,使用夸张手法,多以大自然为背景,情景交融地描写奇异的情节和情感化的人物,便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也不一样,因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发展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
1.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1)在重新发现中世纪的研究热潮中,德国最先创建了浪漫主义的理论,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探索。
如以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为代表的“耶拿派”就是以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为其理论和创作的出发点,后两人的作品还带有较重的宗教神秘色彩。
(2)霍夫曼主要是通过奇异和荒诞的故事来反映现实,对现实中的黑暗现象进行讽刺,代表作是《小查克斯》。
(3)沙米梭是是德国19世纪头20年浪漫主义作家中进步倾向较明显的一个。
他的代表作《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是德国19世纪最流行的小说之一,小说具有明显的反资本主义倾向。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第四,浪漫主义善于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德国
奥·施莱格尔
弗·施莱格尔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创立了“耶那派”诗论
意大利
亚历山大·曼佐尼
《约婚夫妇》
表现了民族复兴的思想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意大利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致意大利》、《金雀花》
美国(美国文学史上,真正作为本民族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华盛顿·欧文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见闻札记》
开创了美国短片小说创作的传统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美国的司各特”;他为美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开了先河
瓦尔特·司各特
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创作了“司各特式的小说”
《艾梵赫》
法国(法国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夏多布里昂
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
《基督教真谛》
其发表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史达尔夫人
提出了社会环境制约文、社会造就文学的唯物主义文艺思想
《论文学》、《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
论证了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开浪漫派诗歌之新风
《沉思集》
注重抒发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诗风飘逸
阿尔弗雷·维尼
《命运集》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欧那尼》
《悲惨世界》
前者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后者,贯穿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珍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流行时期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
2.产生背景(1)社会动因:法国大革命①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
②《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促使一种社会心理产生,即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
(2)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①德国古典哲学a.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定者。
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b.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
②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解决社会矛盾。
(3)自身动因:人的心理的转变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资产者、小资产者不免失望、苦闷和彷徨。
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发展过程(1)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
(2)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漫的”一词。
(3)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4)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4.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高举个性解放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3)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4)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5)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5.艺术特点(1)主题上,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库柏: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
爱伦·坡:创作了最早推理小说。
3后期浪漫主义代表:
霍桑《红字》;
惠特曼《草叶集》:草叶象征:①生命力的象征;②发展的象征;③民主的象征。
主题:自我、创造、民主。(创造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麦尔维尔《白鲸》
③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
法国通俗小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唐泰斯;莫尔赛夫夺人之妻;
维勒福落井下石;唐格拉尔陷害唐泰斯主谋。
科幻小说: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
三方面:①在地球上的漫游和冒险;《海底两万里》
②星际旅行和空中历险;《从地球到月球》
③在一地的科学发现.《机器岛》
俄国
1茹科夫斯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
提出本世纪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冉阿让);饥饿使妇女堕落(芳汀);
黑暗使儿童羸弱(柯赛特)。
②雨果描绘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这种现象;(警探沙威--法律的化身)
③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仁爱化身--福来主教)
④除了仁爱,还需实现共和。
《悲惨世界》艺术特征: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对照艺术的应用;
④大量运用同位语隐喻;⑤想象丰富;⑥语言丰富,韵律运用自如,
手法灵活。
6)《九三年》煞尾之作。哲理性历史小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
正确的人道主义。
7)小说艺术特征:(为什么雨果是浪漫主义集大成者?或雨果浪漫主义手法?)
①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对照)
②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底层人民)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具体各国: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 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 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 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 典范。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 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 现”。
1、 历史背景
•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 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 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 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 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
• 浪漫主义者崇拜三个对象: • 1、对情感的崇拜和梦幻世界的爱好; • 在华兹华斯看来,“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的目的是在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证据做依靠,而是凭借热情 深入人心。” • 拜伦说得更为激烈:“难道热情不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 吗?。。。。。。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 另一些作家则把梦幻看作解脱平庸的日常经验的束缚,进入被理性压 抑的黑暗的幻觉世界的通道。
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2)德国中期浪漫派(1805年后) • 主要代表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艾沁多尔夫、格林兄弟等。中 期浪漫派注重发掘民间文化遗产,搜集中世纪以来的民歌和民间传说, 经过加工改写后整理出版,重要作品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的民 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格格林兄弟不仅发现了德 国文学中很多重要的文献,比如《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而且加工整 理出版了举世闻名的《格林童话集》。这时期成就最大的是诗人艾沁 多尔夫。他的诗歌颂大自然,质朴、明朗、乐观,据有民歌风格,没 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的情调。他的一些抒情诗经作曲 家门德尔松谱曲后,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的早 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 斯。他与柯勒律治和 骚塞被称为“湖畔 派”。
• 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 唯物论,歌颂大自然。 •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 《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 起的标志。
雪莱(1792-1822)是英国空
想社会主义色彩最浓的浪漫主
义诗人。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819)是雪莱的代表作,取 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
济慈(1795-1821)是 一位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 人。抒情诗《夜莺》、 《希腊古瓮颂》等。
• “不要悲哀吧!哦,不要悲哀!到明年花儿还会盛 开。不要落泪吧!哦,不要落泪!花苞正在根的
深心里睡。”
————济慈《仙灵之歌》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 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 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
表的“十二月党诗人”。
代表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普希金和 莱蒙托夫。
• 美国
超验主义:爱默生、梭罗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一般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性作家有欧文、库珀、布莱恩特和
爱伦· 坡等。
后期的代表作家有霍桑、麦尔维尔和惠特曼等。
•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见闻札记》
• 库柏,边 战 士
最 后 的 摩 根 战 士 反 思 历 史
• 爱伦· 坡
艺术要使读者获得 刺激而达到灵魂升 华。
• 霍桑《红字》
反映清教徒殖民统治的黑暗、残酷以及 教会的虚伪和不公。
红 字 惩 罚
红 字 获 救
• 惠特曼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
• 历史动力、理性、目的、人物、形式、 语言。
• 古典主义: 一元、向心; 崇尚理性道德; 道德、劝善; 主要人物高大崇高、贵族; 严整典雅; 规范化。
• 浪漫主义:
多元、离心;
鼓吹非理性、非道德、强调唯美;
不及物;
主要人物畸形、特殊;
多变、破碎、诡谲;反规范化。
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 司各特 《艾凡赫》
• 德国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具有浓 厚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古典的作品是单纯客观的,浪漫的作品 是复杂主观的。
早期浪漫派以施莱格尔兄弟创办的文艺刊 物《雅典娜神庙》(1798年)为阵地,又 称耶拿浪漫派。
“人的主观精神高于一切。”
后期浪漫派以阿尔尼姆、布伦塔诺、 格林兄弟、克莱斯特、沙米索、霍夫曼等 为代表,被称为海德尔堡浪漫派。
二、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 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 展过程。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 强调自我,追求自由,反对古典主义。 • 描写理想,注重主观抒情,抒发强烈的个 人感情。
• 寄情山水,着力于歌颂大自然,诅咒城市 文明。 • 重视民间文学、民族文学。 • 想象丰富,夸张大胆、对比鲜明。
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开山之作。
胜了古典主义。
• 缪塞《一个世纪儿 的忏悔》塑造了一 个“世纪病”形象 沃达夫。
• 大仲马: 历史小说
基 督 山 伯 爵 越 狱
• 俄国 19世纪初期,俄国开始出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早期代表作家是茹可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等人,
稍后出现的是思想上更为激进的以雷列耶夫为代
• 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的民间 文学感兴趣。 • 阿尔尼姆、布伦塔诺《男童的神奇号角》
•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故事》
• 格林兄弟铜像
• 法国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倡导者是夏多布里昂和斯 塔尔夫人。 浪漫之母 拉马丁(1790-1869)的《沉思集》(1820) 雨果《欧那妮》的上演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战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源于中世纪的ramance,来自拉丁语,指中 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 流韵事。
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
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 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一、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 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