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本文将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其含义。

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人类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分析。

它追求对社会问题和人物性格的客观、准确的表达,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子:荷马米勒的小说《贫民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苦生活,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2. 社会派小说•社会派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阶级、家庭、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例子: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孤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揭示了当时伦敦的社会弊端。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强调对人性、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科学观察和描写。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受到社会和生物力量的支配。

例子:爱米尔·左拉的小说《地狱》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自身气质的作用下,堕落为罪犯的过程。

4.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注重描写和再现社会现实,力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以真实的细节和具体场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例子:福楼拜的小说《简爱》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女性地位。

5.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发展。

它关注个体的价值、权利和选择,并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个体的幸福和成功。

例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通过一个男子对少女的迷恋和垂涎,展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西方现实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现实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

下面是西方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1. 起源: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当时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反对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转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巴尔扎克、福楼拜和莫泊桑等。

2. 早期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现实主义在法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人间喜剧》、《羊脂球》和《悲惨世界》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库尔贝和米勒等。

3. 英国现实主义:19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开始在英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惠斯勒和波特等。

4. 德国现实主义:19世纪末,现实主义开始在德国流行,出现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此外,现实主义画家也开始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门采尔和施特劳斯等。

5. 20世纪现实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式微,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和毕加索等。

总的来说,西方现实主义在其起源国法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发展,同时也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对现实主义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19世纪初,法国所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等 一系列政治事件、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阶级之 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决定了这一时期法国现实 主义文学的特点:反映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 主义胜利发展的过程;揭露人与人之间冷酷无 情的金钱关系、抨击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贫困 的生活状况。
二、司汤达的生平和创作
司汤达(Stendhal 1783—1842) 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代 表作家之一,原名亨利贝尔。他 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长篇小说《红与黑》等,从理论到 创作实践都奠定了法国乃至欧洲现 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他的主要 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阿尔芒斯》 ( 1827 ) 、 《 巴 玛 修 道 院 》 ( 1838 ) 、 《 吕 西 安 娄 凡 》 (1834)以及《法尼娜法尼尼》 等一系列短篇小说。
三、巴尔扎克的生平和创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Honore de Balzac ,179 9—1850)是19世纪法国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伟 大代表。 从阶级立场上来看, 巴尔扎克属于中、小资产 阶级,但是,他又有着浓 厚的贵族意识,两者之间 的矛盾在他的创作中得到 了充分的反映。
Hale Waihona Puke 巴尔扎克从1829年开始到1848年为止,巴尔扎克 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829—1835年 1829—1835 年 是第一阶段,写了40多部 作品,主要有《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 等。 1836—1842年 1836—1842 年 是第二阶段,写了30多部。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钮沁根银行》、《幻灭》 等。 1843—1848年 1843—1848 年 是第三阶段,创作了10多 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农民》、《贝姨》等。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a.把劳资矛盾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描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间: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成就;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等理论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反映社会时代,描绘生活风俗,再现社会历史。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斯丹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表现外部社会形态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前期:19世纪30-60年代,中心在法国(发源地)、英国;后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法国现实主义:(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

奠基人:司汤达、巴尔扎克。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
争生活 为 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 展奠定基础 代表人物:鲍狄埃《国际歌》,米 雪儿《红石花》,于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文学特征 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 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② 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 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③ 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④ 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福楼拜(1821-1880)
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事实和精雕细刻, 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 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 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是其的最
高成
就。
小仲马 小说家,剧作家 代 表 作 : 《 茶 花 女 》 ( 1848 ) , 作品描写巴黎高级妓女玛格丽特的 爱情悲剧。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 詹姆斯,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
代表作:《苔瑟·密勒》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大师之一。代表作 《麦琪的礼物》等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代表 作:《竞选州长》,《镀金时代》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自然派、多余人、俄国小人物、新人 形象
1.
法国文学。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的策源地。 特征: ①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 ② 揭露金钱的罪恶 ③ 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
斯丹达尔
法 国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的 奠
基人 1830 年 发 表 法 国 第 一 部 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术语解释
(1)自然派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该派的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小说突出 的三点: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的 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情节。2打破 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 之狂野不羁的新人物。3打破了流行的从容 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歌特式风 格。
三、俄国文学
自然派(名词解释)——19世纪俄罗斯文 学中的一个派别,指三、四年代由果戈理 倡导的,经过别林斯基正面总结和阐述的、 带有讽刺和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文学。该 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 “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 和专制制度。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 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体 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 “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 称。
著名评论家和作家
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 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驱。他肯定了果戈 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他的 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代 表作《文学的幻想》。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 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谁之罪》 (问题小说):主人公别尔托夫(多余人)。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一、这一时期主要文学
19世纪中期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 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之间 的文学。主要文学包括:
浪漫主义文学 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包括批判现实主义,心理
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温和现实主义 等。其中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 的作家。小说《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 的劳资矛盾。
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 家”长篇小说《名利场》:副标题“没有英雄的 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夏绿蒂•勃朗特《简• 爱》: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外国文学重难点整理

外国文学重难点整理

外国文学重难点整理(修改版)具体如下:一.名词解释19世纪前期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全欧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流露和反映。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其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

它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家及作品: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人物:19世纪俄国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作家对他们给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他们批判沙皇制度。

代表作家及作品:普希金《驿站长》、果戈里《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其中的小人物形象分别是维林、亚卡基耶维奇、杰符什金。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但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

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也不远与农民站在一起,最后沦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他们最大的弱点在于脱离人民群众。

著名的“多余人”形象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的奥勃洛摩夫新人:19世纪50、60年代,在俄国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所取代,文学中的“新人”形象则取代了“多余人”形象。

所谓“新人”,是指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受过教育的代表。

他们不是贵族,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

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等许多作品塑造了“新人”形象。

自然派: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果戈里是自然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钦差大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珀

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2 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 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 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 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 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 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 库珀斯敦。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 《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

三)德国

19世纪中期德国文学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 响和推动下,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文学的发展阶段。诗人海涅和剧作家毕 希纳尔的创作代表着这时期德国文学的最 高成就。

海涅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文 艺评论家和政论家,他早年创作受浪漫主义文学 的影响。1831年5月,海涅离开故国流亡到法国 巴黎,他不仅结识了雨果、巴尔扎克、乔治· 桑等 著名作家和流亡到巴黎的波兰音乐家肖邦等,而 且在1843年底同革命导师马克思相识并结下深厚 的友谊。这些都促使海涅的思想与创作进入一个 新的时期,他完成了代表作长诗《德国,一个冬 天的童话》,表达了强烈的革命思想。

三、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全方位真实地
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 批判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深刻揭露和批 判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丑恶。 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 典型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描写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 各国发展概况


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为俄国批判现 实主义的确立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的影响下,40年代 的俄国文坛上出现了赫尔岑、冈察洛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和屠洛涅夫等一批作家。他们的创作忠于现实生活,真实 地暴露俄国社会弊病,注意描写下层人物,具有反对农奴 制思想倾向,使批判现实主义流派在俄国文坛占据了主导 地位。而反动文人布尔加林大肆攻击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进 步文学,说他们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把他们贬为“自然 派”。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阐明了“自然派”的 特点,肯定了果戈理创作的意义,确立了文艺批评中的现 实主义原则,从此“自然派”就成了当时俄国批判现实主 义流派的别名。

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 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 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 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 《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 (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 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 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 《舵手》。
二是直接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在文学里最早 触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资矛盾,如盖斯凯尔夫 人的《玛丽· 巴顿》、狄更斯的《艰难时世》等。 三是浓重的感伤色彩和道德说教。英国的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大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一些改 良方案来缓和社会矛盾。他们强调道德理想,寄 希望于富人的道德自我完善和穷人的忍让、宽恕, 作品充满浓厚的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
(四)俄国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封建农奴制度走向崩溃、资本主 义逐渐兴起时期的产物,其文学的批判锋芒主要是针对封 建主义,后期才涉及资本主义。俄国文学和俄国解放运动 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坛往往就是进步人士的讲坛,文学在 配合革命斗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19世纪30年代前后,俄罗斯文学逐渐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 义过渡。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农奴制危机加深, 促进了一部分作家转向现实主义。普希金的后期创作由浪 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并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基础。 1830年9月,普希金完成了被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奠基作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
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基础 :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 ,矛盾更加尖 锐化;社会风气、思想意识随之转变 科学、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唯物主 义哲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 文学基础 :是以前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特别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 展;也吸收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写作经验。

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批判现实主 义具有独特之处。一是关心“小人物”的 命运,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史。英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小资产阶级, 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比较熟悉。作品主要以 小资产阶级青年的个人奋斗史为题材,通 过对他们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的描写,揭 露批判黑暗的现实,广泛地反映了英国当 时的社会生活。

30年代的黑暗统治使普希金更加注意现实问题, 并通过创作加以反映,除了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短 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外,还有通过历史题 材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如《上尉的女儿》等。 莱蒙托夫是30年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 《当代英雄》以主人公毕巧林的遭遇为主线,分 别叙述了他在高加索与玛丽公主的调情并引起决 斗、与土司女儿贝拉的爱情及其悲惨结局等故事。 这部小说的重大成就在于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二 个“多余人”形象。

(六)东欧和北欧文学


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19世纪30~60年代掀起了高潮, 这时期文学的共同主题是反对异族奴役和封建专制,争取 自由独立。亚当· 密茨凯维支在波兰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 基者,又为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他的诗剧《先人祭》 第三部和叙事诗《塔杜施先生》都表现出为民族解放而斗 争的思想。匈牙利民族诗人裴多菲· 山陀尔,不仅以诗歌为 战斗的武器,而且亲身投入革命斗争,为民族解放献出了 年轻的生命。 北欧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40~50年代形成,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丹麦的安徒生。他以丰富多彩, 充满魅力的童话,第一次为北欧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欧文的《见闻札记》中包括《里普· 温克 范· 尔》和《睡谷的传说》,原是1819年在报 刊上连载刊出的。该书在伦敦出版后,欧 文成了美国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 他在晚年已经成功地使美国在文学上获得 了地位。甚至在《见闻札记》出版之前, 欧文就以《纽约史》一书(用迪德里希· 尼 克博克这个笔名)闻名于美国。
(五)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的起步要比英、法等欧洲国家晚得多, 在独立战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未摆脱 对英国文学的模仿。19世纪初,在英、法等国浪 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开始出现了自己的浪 漫主义文学。华盛顿 前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有华盛顿· 欧文和詹姆 斯· 费尼莫· 库珀等。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是一本包括散文、随感和故事等在内 的《见闻札记》。美国西部开拓历史

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 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 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 拥有不少读者。库珀在包括《最后的莫希干人》、 《探路者》和《杀鹿者》在内的“皮袜子”的故 事中创造了第一个美国小说主人公——边疆人。 不管这人是叫鹰眼人纳蒂· 邦颇,还是皮袜子,库 用笔下这个足智多谋的人物总是靠从自然本身学 来的本领战胜那可怕的荒野。库珀的小说在欧洲 同在美国一样受欢迎。 《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826)电影改编《最后的莫根战士》



50~60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繁荣期,出现了 一批名家名作,形成了文坛上群星灿烂的局面。屠格涅夫 的《罗亭》、《贵族之家》和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是描写“多余人”的重要代表作。它们反映了40~50年代 “多余人”逐渐蜕化而丧失其历史进步性和贵族地主阶级 日益衰败的历史趋势。 描绘历史舞台上出现的新人——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是当 时重要的艺术课题。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和《父与子》 是最早描写新人物形象的重要代表作。 列夫· 托尔斯泰也在50年代进入文坛,并创作了自传体三 部曲《童年》、《少年》和《青年》等作品。
美国文学的兴起

虽然美国已经结束了在政治上附属于英国的局面,但它并 没有割断文学上同英国的关系。正如英国批评家西德 尼· 史密斯在1820年所指出的: 美国人没有什么文学——我们是说没有本土文学。 文学都是进口货……但是,既然美国人只要六周的时间便 可收到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写出的表达我们的见识、学问和 精神的大包大箱的书籍,他们为什么还要写书? 史密斯的推理是错误的。人们对华盛顿·欧文和詹 姆斯·费尼莫尔·库珀所写的真正本土故事的热烈欢迎, 表明美国人早已渴望出现一种真正的民族文学。

二、发展概况
(一)30-40年代,产生、发展、中心在法国。斯 丹达尔、巴尔扎克; (二)50-60年代,英国文学成为主流。狄更斯; 福楼拜;果戈理、屠格涅夫 (三)70年代以后,中心在俄国:陀思妥耶夫斯 基 、列夫· 托尔斯泰、契诃夫; 其他国家作家:易卜生、安徒生;美国:马克· 吐 温;英:哈代;法:有自然主义倾向,左拉、莫 泊桑、都德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诗人1843年 10月回到阔别近13年的祖国所写的旅行游 记。海涅用梦境、幻想、童话和传说等方 式,揭露和讽刺了德国的封建割据、资产 阶级的庸俗猥琐、自由主义派别的狭隘浅 薄、普鲁士的专横残暴,同时也表达了诗 人的哲学观点、政治信念和对人类前途的 希望,全诗不仅显示出现实主义描写和浪 漫主义因素的相互交织,而且还具有犀利 的讽刺特点和民间文学的色彩。

1826年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 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 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 (1831)、《黑衣教士》(1832)和《刽子手》 (1833),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 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 貌》(1838)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 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意,因此而 受到舆论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 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