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合集下载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案例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案例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案例起首,国内某省某县一养殖场存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该养殖场将大量的化学添加剂投放到鱼塘中,以加速鱼的生长速度和增加产量。

然而,这些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对环境产生了污染,还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了严峻恐吓。

例如,一些添加剂含有毒物质,会残留在养殖水产品中,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某市的一个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

该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劣质饲料,其中混有一些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养殖水产品被人体摄入,对健康产生危害。

据相关报道,曾经有一位消费者因食用该养殖户出售的水产品后出现中毒症状,而该水产品也被检验出含有有害物质。

再次,某渔场为了增加养殖水产品的产量,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不仅对水质环境造成了污染,还会引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养殖耐药性问题。

当消费者长期食用这些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养殖水产品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在治疗疾病时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并对违规经营者进行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养殖户也应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选择优质饲料、规范养殖方式,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水产品,关注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报告,缩减食用不合格的养殖水产品的风险。

总之,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是一个与每个人都休戚与共的问题。

只有通过不息加强监管、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对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增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峻恐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监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范文大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范文大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范文大全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范文大全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引起公众关注。

不时传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牵动着人们的心,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以此提醒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案例一:2018年辽宁丹东市毒蟹事件2018年5月,辽宁丹东市发生了一起引发公众关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当地居民发现购买的大闸蟹有异常现象,经检测认定蟹体内含有致癌物质硝化亚胺。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和不安,对大闸蟹的销售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案例二:2019年福建莆田市养殖污染事件2019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发生了一起养殖污染事件。

该案例中,一家水产品养殖企业被曝光排放废水到附近河流,导致附近水域水质严重受污染。

一些水产品被检测发现含有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引发了广泛的关切与不满。

案例三:2020年海南珠江案2020年9月,海南省海口市发生了一起以珠江为中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当地部分市民购买的珠江产鲜鱼、大闸蟹等水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抗生素等违禁物质。

此事件暴露出部分农民违规使用农药等行为的严重性,引发了公众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

案例四:2021年浙江温州市“塑料鱼”事件2021年4月,浙江温州市发生了一起被媒体称为“塑料鱼”事件。

该事件中,一名市民在购买的鱼类中发现了可能是塑料制品的物体。

经过调查,发现该鱼类可能是被注射塑料制品以增加重量。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质疑。

以上仅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这些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震动了社会,引起了公众对水产品质量的关注。

水产品作为人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惩违法行为,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加强对养殖、捕捞等环节的监督,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与规定。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广东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广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水产品产地之一,其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多个渔港和养殖基地。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步,广东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宽广民众的关切与担忧。

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首,环境污染是导致水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不息扩张,导致了大量的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污染了水域的生态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被水生生物吸纳并进行累积,从而导致水产品中的重金属超标和有害物质残留。

其次,水产品养殖业的不规范经营和管理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养殖场过度使用饲料、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以提高产量和防治疾病,但这些药物或者化学物质往往会残留在水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同时,一些养殖场没有严格恪守养殖标准和规范,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不到位,导致养殖环境容易滋患病原体,水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另外,市场监管不到位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的重要因素。

市场监管部门在平时检查和抽样检测中存在疏漏和不足,对违反规定和冲破安全标准的水产品往往没有准时发现和处理。

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蓄意使用劣质的饲料和 additives剂,或者掺假掺水,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解决,务必实行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企业的自律和质量控制,以及大众的参与和监督。

起首,政府应加强对水产品养殖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养殖标准和追溯体系,强化对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和治理。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监控和检测,准时查处违规行为,保卫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水产品养殖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做到科学养殖和绿色养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企业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宁竞争力。

此外,大众也应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挑战的案例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挑战的案例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挑战的案例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挑战的案例引言:水产品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由此可见,水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析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以期提高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

案例一:水产品污染问题近年来,多个国家都爆发了水产品污染案例,该类案件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水产品业的发展。

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鱼类产品被检出含有工业污染物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这些水产品中检出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这种污染现象的存在使得水产品质量受到极大的威胁,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也使得产品的销售受到严重的制约。

案例二:渔业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然而,大规模的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不平衡,导致水产品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例如,近年来中国近海渔业的状况日益严峻。

渔民的过度捕捞活动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快速减少,许多鱼类种群已经濒临灭绝。

此外,使用非法的捕捞方法和工具,如电鱼、化学药物等,进一步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案例三:市场监管不力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背后往往是监管缺失。

中国在水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监管漏洞。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质量安全标准,甚至采取欺骗手段来提高产品的价值。

例如,某海鲜销售企业在产品包装上虚构了产地信息,使用了劣质的冷冻鱼类冒充新鲜鱼类,并将过期的商品重新打包销售。

这类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破坏了水产品的声誉。

解决方案: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水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案例为切入点,讨论这些案例背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人们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我们应该如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案例一:三文鱼污染事件2018年,某餐饮连锁企业因销售含有有害物质的三文鱼而引发社会关注。

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忽视了对水产品的检测标准,导致了三文鱼污染的问题。

消费者在食用此类有问题的三文鱼后,出现了胃肠道不适、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案例二:海鲜自由污染事件2017年,某海鲜市场的海鲜自由污染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对该市场进行的抽检结果显示,其销售的海鲜中检出了含有较高重金属含量的样品,如汞、铅等。

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并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这些案例背后暴露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水产品质量监管不力。

在案例一中,该餐饮企业在采购环节中没有对三文鱼进行充分的质检,导致有害物质的含量超出了正常范围。

而在案例二中,海鲜市场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标准,难以准确评估海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其次,供应链管理不完善。

案例一中的餐饮企业并非负责生产三文鱼的,而是通过供应商采购的。

然而,这个供应链中的环节并未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污染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类似的问题在海鲜市场中也存在,由于供应链的不透明,难以追溯到每个环节的质量情况。

再次,消费者信息不对称。

案例一中的餐饮企业没有向消费者提供关于三文鱼污染的信息,导致消费者对所食用食品的质量安全没有足够的了解。

在案例二中,部分海鲜市场隐瞒了海鲜的真实来源和质量情况,使消费者无法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为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一是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质量检测标准,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处罚。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然而,由于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以及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首先,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环境、添加物使用和养殖方式等方面。

许多水产养殖场地选择的水域质量差,或者是污染严重的河流或湖泊,导致水中的重金属超标,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这样的环境使得养殖的鱼虾蟹等水产品携带有害物质,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同时,不少养殖场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滥用饲料添加剂和化学药物,如抗生素、激素、漂白剂等。

这些添加物不仅对人体有害,还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对水域生物造成了巨大威胁。

此外,一些养殖方式也存在问题,如密度过高、饵料过量和养殖周期过短等,导致水产品生长不健康,品质下降。

其次,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也与监管不力有关。

相关政府部门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管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完善,导致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部分监管部门人员怠于履职,工作不力,出现监管缺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养殖场在水产品上市前往往会进行采样检测,但很多不法商家利用检测前的间隙将水产品用化学药物处理,以达到通过检测的标准。

这种监管漏洞也增加了水产品安全问题的风险。

此外,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暴利,存在着恶意掺假和虚假宣传的行为。

他们利用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以次充好,常常掺杂谷类、豆类等廉价成分,伪装成纯正的水产品销售,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

而虚假宣传更是常见的手法,一些商家宣称自家的水产品为天然、无添加物,追溯体系完善等,但实际上不具备这些条件。

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损害了整个水产品行业的信誉。

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养殖场的选择、养殖方式、水质检测等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对养殖场的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养殖环境和饲料的安全,采取惩罚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

农夫山泉“质量门”事件

目录
2
深陷“标准门”
深陷“标准门”
农夫山泉深陷“标准门”,被质疑其饮用 水标准还不如自来水。2013年4月8日,农夫 山泉在其官方微博作出了“激烈”回应,不仅 称其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 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农夫山泉 产品的砷、镉含量低于检测限值,含量低至无 法检出。霉菌和酵母菌亦均无法检出。还直指 针对农夫山泉的一系列的报道是由国有控股饮 用水企业——华润怡宝蓄意策划。
“我们可以带着饮用饮料的消费者到医院进行 全面的检查,朱先生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对剩下的 饮料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回应称,他们处理此类 投诉,要按照相关流程,目前无权答应朱先生索赔 5000元的要求,将上报总公司进行进一步处理。
“力量帝维他命”质量堪忧
2015年10月21日下午1时左右,重庆的陈先 生向当地媒体展示了一瓶名为农夫山泉力量帝维他 命的瓶装饮料,并购买了一瓶品牌口味相同的饮料 进行对比。
8月1日,朱先生的亲戚带着孩子到朱先生店里作客, 他便从箱子里拿出一瓶“尖叫”给孩子喝。谁知孩子喝了 一口,就说味道很怪。亲戚不信,也尝了一口,也觉得有 些不对劲,便将瓶身举起来查看,竟发现这瓶“尖叫”里 有很大一团絮状物,上面还爬满了死蚂蚁。一想到自己刚 喝了这些,当时亲戚就恶心得脸色苍白,只想干呕。
这份下发给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各销售企业单 位的通知指出:鉴于近日由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生 产的农夫山泉品牌饮用水,由媒体曝光出现了多重质 量标准问题,不仅涉嫌违反《国家标准化法》的相关 规定,还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从而造成了极 大社会反响。
北京市桶装水销售协会发出通知,建议 北京市桶装饮用水行业销售企业下架农夫山 泉桶装水。记者2013年5月4日随机调查北 京市各大水站发现,大多数的水站已经对农 夫山泉桶装水进行了下架处理。其中21家水 站已不再出售农夫山泉桶装水,其他仍在销 售的9家水站表示销售量明显下降。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这些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对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保障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需要加强监管措施,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监管,实现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使用违禁药物、添加非法添加剂、饲养环境污染等。

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消费者对畜禽水产品的信任,对生产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首先,违禁药物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使用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许多农户为了追求高产、高效,滥用药物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这些违禁药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并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其次,添加非法添加剂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提高产品的外观、口感等方面的品质,一些生产者采用非法添加剂,如工业染料、果蔬保鲜剂等,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最后,饲养环境的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农户对畜禽的饲养环境不加管理,动物在不良环境下生长,容易患病,并将病菌传播给人类。

此外,畜禽养殖的废弃物排放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

针对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必须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监管,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

首先,要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剂。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环境的治理力度,推行绿色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畜禽水产品追溯体系。

对畜禽养殖、屠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加强产品检测,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此外,还应加强对畜禽水产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标签和检测报告的认识,提高对畜禽水产品的选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
• 2002年发生的出口虾仁“氯霉素事件”,导 致欧盟2002年1月31日作出全面禁止进口我国 动物源性产品的规定,造成超过6亿美元的直 接经济损失,全国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倒闭, 教训惨痛。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
•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消费预警,在“大菱鲆鱼”专项抽检中,检出违禁 药物的残留,超标药物有7种,全部都是抗菌药, 其中有3种是属于禁用鱼药,分别是硝基呋喃类、 氯霉素和孔雀石绿,有4种不是禁用药,分别是土 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消息发布后, 很多消费者“谈鱼色变”,造成全国大菱鲆停售的 局面,大菱鲆养殖业遭受重创。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危害
>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瘦肉精中毒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氯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
>病原菌耐药性(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等) >“三致”危害(雌激素、同化激素、丙硫咪挫、砷制剂、硝基呋喃类、 六六六等) >激素作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一、防
• 要求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预防行控制,在质量问题还没出现 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而不是等到出现质量问题出现才处理。 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保证苗种质量。水产品养殖企业在购买水产苗种的时要购 买有水产苗种许可证的厂家,坚决不购买药残检测不合格、有库 存违禁物的厂家,选择优质苗种,以杜绝不合格厂家的存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对于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 系,以水产品养殖单位作为水产品供应链中核心 企业,从“防”、“认”、“检”、“罚”四 个角度出发,政府职能贯穿始终,全面有效的 控制好水产品质量。
动物源食品安全事件
• 2001年——瘦肉精猪肉使顺德区630名村名中毒 • 2001年——广东省河源市2000多人疑似瘦肉精中毒 • 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 • 2006年——东莞6人瘦肉精中毒,1人死亡 • 2006年——上海瘦肉精事件,336人瘦肉精中毒 • 2006年——河北红心鸭蛋事件(苏丹红) • 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 • 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 2008年——出口日本禽产品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事件 • 2009年——广州市70人瘦肉精中毒 • 2010年——甘肃、青海、吉林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
• 第二,控制化学物质残留。在水产品供应链的的养殖环节,科学 用药,规范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次数,严禁使用非法药品, 执行休药期制度;饲料如果是自己配置,严禁滥用药物、激素和 过量使用添加剂,如果是购买成品,要从正规有生产许可的厂家 购买饲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使用抑菌剂、防腐剂,以及一 些违禁药物。在加工过程中不随意或超量使用食品保鲜剂、着色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三、检
•通过“检”增强水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确 保流入市场的水产品的安全。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要想在这个环节发 挥作用,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水产品标准。 渔业科研部门必须尽快完善水产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紧研 究制定和修订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系列标准,以满足水产品供 应链各个环节的节点企业和监督管理人员展开工作的需要。 •第二,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 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消除职责存在重叠、交叉或者空白,管 理职权紊乱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各部门将技术指导和检测相结 合,以实现流入市场的水产品是安全的。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品种
• 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再生障碍性贫血,菌群失调,抑制 抗体形成)
• 孔雀石绿(致癌、致畸) • 硝基呋喃(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急性肝坏死) • 氟喹诺酮类 • 磺胺类 • 四环素类 • 激素类 • 喹乙醇(化学促生长剂,耐药性) • 硝基咪唑类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1、不遵守休药的有关规定 •2、不正确使用药物 •3、使用未经批准上市或使用的药物 •4、水产饲料中含有药物 •5、养殖环境含有药物 •6、运输或加工时受到药物污染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二、认
对于水产品供应链中影响水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水 产养殖环节进行安全认证。现阶段中国水产品主要 分为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部 分常规水产品(达到一定标准要求)、不安全水产 品。通过质量认证,将水产养殖单位划分出层次, 从而确保质高价高的水产品能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儿童性早熟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过敏反应 青霉素 休克 四环素 荨麻疹 磺胺类 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 喹诺酮类 光敏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 破坏和抑制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非致病菌被抑制或死亡,人体菌群失调 容易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 细菌耐药物的产生,抗生素失去疗效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 一、我国相关部门监管、执行力度不到位,我国药物安全标准与 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 二、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方面还不是很重视 • 三、利益使人道德沦丧,罔顾人命 • 四、呼吁和追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剂量与药物作用关系示意图



常用量
致 中死 毒量 量

极最 最

量小 小

中致
效 量
安全范围
毒死 量量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PPT48页)
加强我国水产品残留的控制,提高质量安 全管理水平
• 1、完善水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 2、源头管理 • 3、全过程监控 • 4、完善水产品检测体系 • 5、建立信息监管系统搞好预警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