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详细分类方法

压力容器的三个条件:压力容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所承受的压力超过0.1MP。
2、容器直径大于0.15米且容积大于0.025立方米。
3、所盛装的介质为气体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代号L)容器 0。
1 MPa≤p<1。
6 MPa;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
0 MPa;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类别及压力等级、品种的划分压力容器类别及压力等级、品种的划分A1 压力容器的分类A1.1 介质分组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
A1.2 介质危害性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 毒性程度: 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
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 mg/m3; 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 mg/m3。
A1.2.2 易爆介质: 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A1.2.3 具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按照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
HG 20660没有规定的,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 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决定介质组别。
A1.3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A1.3.1 基本分类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1)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1;(2)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2。
图A-1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一组介质图A-2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二组介质A1.3.2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压力容器常见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常见分类标准一、使用年限: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10-15年,对高压容器,一般为20-25年。
二、按压力分(一)内压容器低压容器0.1≤P<1.0MPa中压容器 1.0≤P<10MPa高压容器10≤P<100MPa超高压容器P≥100MPa(二)外压容器容器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其中内部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0.1MPa)的外压容器叫真空容器。
三、按管理分(一)一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2、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
(二)二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3、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
4、内径小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三)三类容器(属下列情况之一)1、高压、超高压容器。
2、剧毒介质但最高工作压力P w与容积V的乘积大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
3、易燃或有毒介质且P w×V≥0.5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或P w×V≥5MPa.m3的中压贮运容器。
4、中压废热锅炉或内径大于1米的低压废热锅炉。
注:1、剧毒介质:指进入人体量小于50克即会引起肌体严重损伤或致死的介质。
如:氟、氢氟酸、氢氰酸、光气、氟化氢、碳酰氟等。
2、有毒介质:指进入人体量大于等于50克即会引起人体正常功能损伤的介质。
如: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乙烯、硫化乙烯、二硫化碳、乙炔、硫化氢等。
3、易燃介质: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20%的气体。
如:一甲胺、乙烷、乙烯、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丙烯、甲烷等。
四、按作用原理分(一)反应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如反应器、发生器、反应釜、分解锅、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等。
(二)换热容器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如废热锅炉、蒸发器、加热器、硫化锅、消毒锅、蒸压釜、蒸煮器、染色器、换热器等。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压力容器是一种用来容纳气体或液体,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作环境,压力容器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
压力容器的分类标准对于安全生产和设备选择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1.按用途分类。
根据压力容器的用途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储存容器、输送容器和反应容器。
储存容器主要用于储存气体或液体,如储罐、气瓶等;输送容器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如管道、气瓶等;反应容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如反应釜、蒸馏塔等。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2.按工作介质分类。
根据压力容器所承受的工作介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气体容器、液体容器和混合介质容器。
气体容器主要用于储存和输送气体,如气瓶、储气罐等;液体容器主要用于储存和输送液体,如储罐、液氮容器等;混合介质容器用于承受同时存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如汽液混合容器等。
不同工作介质的特性决定了压力容器在设计和制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材料选择、壁厚计算等。
3.按制造材料分类。
根据压力容器的制造材料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和复合材料容器。
金属容器是指由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如钢制储罐、铝制气瓶等;非金属容器是指由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如玻璃钢储罐、塑料气瓶等;复合材料容器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复合制造的压力容器,如复合材料储气罐、复合材料液氮容器等。
不同的制造材料决定了压力容器的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4.按设计压力分类。
根据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和高压容器。
低压容器的设计压力一般在0.1MPa以下,主要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压容器的设计压力一般在0.1MPa~10MPa之间,主要用于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高压容器的设计压力一般在10MPa以上,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不同设计压力的压力容器在制造和使用时需要符合不同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压力容器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工作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贮存或输送气体、液体或固体。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压力容器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从材料、结构形式和用途等方面对压力容器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从材料的角度来看,压力容器可以分为金属压力容器和非金属压力容器两大类。
其中,金属压力容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钢制压力容器、铝制压力容器、铜制压力容器等。
而非金属压力容器则包括玻璃钢压力容器、塑料压力容器等。
不同材料的压力容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用户在选择时需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次,从结构形式来看,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固定式压力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两类。
固定式压力容器是指安装在固定位置上,不可随意移动的压力容器,如储罐、反应釜等;而移动式压力容器则是指可以随意移动的压力容器,如气瓶、液氧瓶等。
不同结构形式的压力容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固定性和移动性,以确保安全使用。
最后,根据用途的不同,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储存压力容器、输送压力容器和反应压力容器三类。
储存压力容器主要用于贮存气体、液体或固体,如储罐、气瓶等;输送压力容器主要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固体,如管道、油罐车等;反应压力容器主要用于进行物质的化学反应,如反应釜、蒸馏塔等。
不同用途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和使用时需要考虑其承压性能、密封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材料、结构形式和用途三个方面。
在选择和使用压力容器时,用户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同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压力容器详细分类方法

压力容器的三个条件:压力容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所承受的压力超过0。
1MP。
2、容器直径大于0。
15米且容积大于0.025立方米. 3、所盛装的介质为气体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代号L)容器 0。
1 MPa≤p<1。
6 MPa;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
0 MPa;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
压力容器的种类及应用

压力容器的种类及应用压力容器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内部压力的容器,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运输液体、气体等物质。
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燃料、医药、食品、造船、航空航天等领域。
以下是对压力容器的种类及应用的详细介绍。
一、按照形状分类:1. 球形容器:球形容器以其良好的承压能力和均衡的应力分布而广泛应用于高压液体和气体的存储与运输,比如高压气瓶和高压液体储罐。
2. 立式容器:立式容器运用广泛,用于加热、储存和反应各种气体和液体。
常见的有罐式气瓶、储罐、锅炉等。
3. 卧式容器:卧式容器适用于贮装大量液体物质,如石油、乙烯、苯等。
卧式储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4. 长型容器:长型容器多用于油气管道的输送和存储,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承压能力。
例如,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二、按照功能分类:1. 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食品等行业,用于储存各种液体和气体。
例如,储罐、储气罐等。
2. 分离容器:分离容器主要用于分离混合气体或混合液体中的不同组分。
常见的应用包括塔盘塔板、分离塔、污水处理设备等。
3. 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例如,化学反应釜、蒸馏釜等。
4. 管道容器:管道容器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其主要特点是长距离输送和较高的承压能力。
常见的应用包括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三、按照材质分类:1. 金属容器:金属容器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见的材质包括铁、铝、钢等。
例如,压力储罐、石油管道等。
2. 非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主要由塑料、玻璃钢、橡胶等材料制成。
常见的应用包括塑料储罐、玻璃钢储罐等。
四、按照压力等级分类:1. 高压容器:高压容器主要应用于需要承受高压力物质的存储和运输。
例如,高压气瓶、高压液体储罐等。
2. 低压容器:低压容器适用于存储和输送低压力液体和气体,常见的应用包括乳化液储罐、环保设备中的气体储罐等。
五、按照用途分类:1. 液化气体容器:用于储存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体气体。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2009-05-07 14:32:28来源: 作者: 【大中 小】浏览:2224 次 评论:0 条压力容器可划分为三类: 一、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二、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1.中压容器。
2.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注 1)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 器。
3.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注 2)。
5.搪玻璃压力容器。
三、下列情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1.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 P•V (注 3)大于等于 0.2MPa•m3 的低压容器。
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 P•V 大于等于 0.5MPa•m3 的中压反 应容器和 P•V 大于等于 10MPa•m3 的中压储存容器。
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4.高压容器。
注 1: ①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 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 差值大于等于 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 氯甲烷、环氧乙烷、环丙烷、氢、丁烷、三甲胺、丁二烯、丁烯、丙烷、丙烯、甲烷等。
②介质的毒性程序参照 GB50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的规定, 分为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 a.极度危害(1 级)<0.1mg/m3。
b.高度危害(Ⅱ级)0.1~<1.0mg/m3。
c.中度危害(Ⅲ级)1.0~<10mg/m3。
d.轻度危害(Ⅳ级)≥10mg/m3。
③压力容器中的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应以介质的组成并按本注的毒性程 度或易燃介质的划分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 决定介质毒性程度或是否属于易燃介质。
注 2: 管壳式余热锅炉是指烟道式余热锅炉之外的、结构类似压力容器、并按 压力容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余热锅炉。
注 3: p 指设计压力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2欠扁3支持17很棒0找骂1搞笑0软文2不解0吃惊Tags:压力容器分类 标准责任编辑:花间一壶酒【大中 小】【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上一篇:压力容器使用与管理工作标准最新热帖下一篇:压力容器压力等级和品种划分标准[案例+疑难]求助 风机的故障诊断 [03-06] [TPM 专版]TPM inpl--TPM 实施管理系统:教您一步一步实施 TPM [02-09] [TPM 专版]版主推荐:本网关于 TPM 是非之争的相关资料[11-03] [案例+疑难]风机电机振动请大家诊断 [09-21] [设备修理]变频器常见的十大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转帖] [08-24] [TPM 专版]定置管理 [08-12] [TPM 专版]TPM 概述与推行效果 [07-24] [TPM 专版]TPM 活动的 9 大支柱 [07-14] [案例+疑难]哪种技术能够最早发现滚动轴承的故障征兆? [07-10] [案例+疑难]公共话题: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受到重视? [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的分类
第三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1)高压容器。
(2)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10MP 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5MP 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或等于0.2MPa·m 3);
(6)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7)中压搪玻璃钢容器;
(8)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9)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
(10)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11)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第二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second category vessel
为了有利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和监督检查,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器和贮运容器;(4)内径小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第一类压力容器(下列情况之一):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 Pa·m3 );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 a·m3);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第一类压力容器,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