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代用品
人造血浆(人工血浆、代血浆、血浆代用品)

人造血浆(人工血浆、代血浆、血浆代用品)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人造代血浆是一种含有6%的药用羟乙基淀粉HES的生理盐水注射液。
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当然,人造血液还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人造血液中没有白血球,不具备抵抗外来病毒和病菌侵入人体的功能;人造血液中不含血小板,血液流出后便难以凝结。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血浆代用品(Plasma substitute)是一种分子量接近血浆白蛋白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依赖其胶体渗透压而起到代替和扩张血容量的作用,在治疗失血性休克时可节约部分全血。
1. 理想的血浆代用晶的条件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及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副作用;②输入血管后能存留适当时间,以期对血容量产生有效的替代作用;⑧利于排泄或被体内代谢,而无持久的蓄积作用;④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对机体重要脏器无明显损害,对机体内环境平衡无明显不良影响;⑤理化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
2. 常用血浆代用品 (1) 右旋糖酐(Dextran) Dextran是一种由葡萄糖荃聚合成的多糖高分子物。
临床上应用的有三种:中分子量(MW7万),低分子量(MW4万左右)、小分子量(MW2万左右)。
中分子右旋糖酐作用:①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冻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控制性低血压。
②失血性休克:抢救急性大量出血,可快速输注中右500-1000m1,使血压上升至10.7kPa,但不宜输注过多,以免增加出血倾向。
③内科肾脏疾病;每日500-1000ml,连续滴注7~10天。
羟乙基淀粉医药级原料

羟乙基淀粉医药级原料
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 HES)是一种合成的淀粉衍生物,常用作输液剂和血液代用品。
它是通过将乙二醇或环氧乙烷与淀粉反应而制得的。
作为一种医药级原料,羟乙基淀粉具有以下特点和用途:
1. 扩容剂:羟乙基淀粉可用作体液扩容剂,供给患者缺液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它通过提高血容量来维持组织灌注和血压稳定。
2. 血液代用品:羟乙基淀粉可以用于替代输血,解决血液不足的问题。
它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胶体渗透压,从而提高有效循环血量。
3. 手术和创伤治疗:羟乙基淀粉在手术和创伤治疗中可以用于替代丢失的血液,保持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4. 高渗透溶液:羟乙基淀粉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可用于治疗低血压和休克,改善血液循环。
5. 肾功能支持:羟乙基淀粉可以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提高血容量和肾脏灌注,维持肾功能。
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羟乙基淀粉可能增加肾功能障碍、出血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因此在临床使用中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风险益比。
常用血浆代用品

万汶与贺斯的比较
• • • • • •
平均分子量 取代级 取代方式C2/C6 取代方式C2/C6 每日最大剂量 可否用于婴儿 万汶 130 000D 0.4 9: 9:1 50ml/kg/d 可以 贺斯 200 000 0.5 6: 6:1 33ml/kg/d 否
•
琥珀酰明胶
• 原料 牛皮、骨、肌腱 • 分子量 40 000 • 扩容效果 • 无最大剂量限制 • 不良反应少 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影响
琥珀酰明胶的过敏反应
• 几率 1/6 000-1/13 000 000•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 患者女,50岁,体重60kg,ASAⅠ级。以“右乳腺癌”入 患者女,50岁 体重60kg,ASAⅠ级。以“右乳腺癌”
中分子HES最强
抗炎作用的机理
• 降低白细胞黏附性 • 血管通透性
羟乙基淀粉的不良反应
• 与浓度、平均分子量、 C2/C6取代基的比 C2/C6取代基的比
值及用量 有关 • 对凝血功能影响 • 对肾功能影响 • 组织蓄积 • 血淀粉酶升高 • 皮肤搔痒 • 过敏反应
HES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机理 HES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机理
低 中 高
羟乙基淀粉的优点
• 扩容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 改善血流动力学 提高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提高氧输送 提高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 • 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红细胞聚集 血浆黏滞度 • 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漏 • 抗炎作用 • 过敏反应低
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漏的机理
• 机械堵塞原理 • 抗炎作用
血浆代用品

血浆代用品扩容所用的胶体液,一般是指“血浆代用品”,输入血管后取其“胶体渗透压”效应,可产生暂时代替和扩张血浆容量的作用。
详细介绍以下几种,供深入了解。
【中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70 , Macrodex】【低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40】【羟乙基淀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贺斯】,国产制品为【706代血浆】【明胶多肽注射液Polygeline】①尿素桥联明胶多肽—【海脉素】(Haemaccel);②琥珀酸明胶多肽—【血定安】(Gelofusine);3。
聚明胶肽——【菲克雪浓注射液】。
========================【血浆代用品 Plasma subtitute】又名【血浆容量扩充剂】,或【血浆增容剂】(Plasma expander),是一类高分子物质构成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取其胶体渗透压可产生暂时代替和扩张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的作用。
理想的血浆代用品应具备下列条件: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致热原;②能在血管内存留而产生暂时替代血容量的作用;③较易排出或被机体代谢,不蓄积;④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干扰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不损害脏器功能,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⑤性质稳定,允许较长期保存。
目前尚无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制剂。
【中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70 , Macrodex】右旋糖酐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体(葡聚糖,Dextran),临床用其中分子溶液和低分子溶液。
1。
临床常用的制剂为6%中分子右旋糖酐含0.9%氯化钠制剂,平均分子量为70 000(60 000~100 000),简称D70,分子量接近血浆蛋白的重量。
其分子的大小范围较广,排出复杂,在血管内半衰期约6~8h,24h 时血管内还有17%。
2。
性能:它能从组织中吸收水分,适用于补充血容量。
1g右旋糖酐可增加血浆容量15~18ml,6%右旋糖酐500ml可增加血浆容量450~500ml,其扩容作用可持续4h(5~7h)。
常用血浆代用品重点

羟乙基淀粉的不良反应
• 与浓度、平均分子量、 C2/C6取代基的比
值及用量 有关 • 对凝血功能影响 • 对肾功能影响 • 组织蓄积 • 血淀粉酶升高 • 皮肤搔痒 • 过敏反应
HES对凝血功能影响的机理
• VIII 活性降低 • von Willebrand 因子水平降低 • 抑制血小板功能 • 干扰纤维蛋白凝集和纤溶系统
常用血浆代用品
羟乙基淀粉
HES 550/0.7 HES 200/0.62 HES 70/0.5 HES 450/0.7 HES 200/0.5 HES 20/0.9 HES 264/0.45 HES 130/0.4
明胶
琥珀酰明胶(血定安 佳乐施) 聚明胶肽 ( 血代 海脉素)
羟乙基淀粉
• 原料 玉米 • 分类 • 分子量 • Mw<100 000Da • 100 000Da-300 000Da • Mw>300 000Da • 取代级 • Ms 0.3-0.6 低 • Ms≧0.7 高
•
琥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胶
• 原料 牛皮、骨、肌腱 • 分子量 40 000 • 扩容效果 • 无最大剂量限制 • 不良反应少 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影响
琥珀酰明胶的过敏反应
• 几率 1/6 000-1/13 000 •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 患者女,50岁,体重60kg,ASAⅠ级。以“右乳腺癌”入
院。拟在全麻下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既往健康,家 族史无特殊记载,普鲁卡因皮试阳性。化验检查:血、尿、 便常规、心电图、胸透、肝功能、血糖、肾功能正常。术 中失血约300ml,输注4%琥珀酰明胶300ml/20mi n后开始出现BP下降至BP50~40/30~20mmHg,H R增快148~136次/分。误以为是血容量不足,反而加大加 快了4%琥珀酰明胶的输注,从而加重了休克的症状。后因, 患者颜面潮红,发热,左上肢及肩部有红色水肿性红斑、荨 麻疹出现,认识到此休克症状为4%琥珀酰明胶过敏所致
人造血浆(人工血浆、代血浆、血浆代用品)

人造血浆(人工血浆、代血浆、血浆代用品)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人造代血浆是一种含有6%的药用羟乙基淀粉HES的生理盐水注射液。
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当然,人造血液还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人造血液中没有白血球,不具备抵抗外来病毒和病菌侵入人体的功能;人造血液中不含血小板,血液流出后便难以凝结。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血浆代用品(Plasma substitute)是一种分子量接近血浆白蛋白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依赖其胶体渗透压而起到代替和扩张血容量的作用,在治疗失血性休克时可节约部分全血。
1. 理想的血浆代用晶的条件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及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副作用;②输入血管后能存留适当时间,以期对血容量产生有效的替代作用;⑧利于排泄或被体内代谢,而无持久的蓄积作用;④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对机体重要脏器无明显损害,对机体内环境平衡无明显不良影响;⑤理化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
2. 常用血浆代用品 (1) 右旋糖酐(Dextran) Dextran是一种由葡萄糖荃聚合成的多糖高分子物。
临床上应用的有三种:中分子量(MW7万),低分子量(MW4万左右)、小分子量(MW2万左右)。
中分子右旋糖酐作用:①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冻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控制性低血压。
②失血性休克:抢救急性大量出血,可快速输注中右500-1000m1,使血压上升至10.7kPa,但不宜输注过多,以免增加出血倾向。
③内科肾脏疾病;每日500-1000ml,连续滴注7~10天。
血浆代用品的名词解释

血浆代用品的名词解释血浆代用品是一种用于替代或补充正常血浆功能的药物。
它们在医疗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急需补充血浆或替代血液功能的情况下,如失血、创伤或手术等。
本文将对血浆代用品的一些常见的类别和其作用进行解释。
1. 白蛋白白蛋白是人体最丰富的血浆蛋白质之一,它在血液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白蛋白能够维持血液的渗透压,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药物,参与免疫反应等。
血浆白蛋白的不足会导致水肿、低蛋白血症等问题,因此,白蛋白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这些疾病。
2.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一类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它们能够相互作用,迅速形成血栓以止血。
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血浆代用品中的凝血因子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3.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
它们能识别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并与之结合,促使它们被免疫系统清除。
血浆代用品中的免疫球蛋白被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提供保护和调节免疫功能。
4. 全血全血是一种包含所有血液组成部分的血浆代用品。
它通过捐献者的血液经过处理和分离而制备而成。
全血可以用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如失血过多、周围循环衰竭等情况下,以迅速恢复血容量和阻止进一步的休克发展。
5. 血浆替代物血浆替代物是一类用于代替丧失的血容量和补充营养物质的药物。
它们通常是体外制备的,含有一系列替代血液功能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电解质、碳水化合物等。
血浆替代物在急重症患者中被广泛使用,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结起来,血浆代用品是一类常见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情况下的血液功能异常或丧失。
血浆代用品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全血和血浆替代物等,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有不同的应用。
它们的使用需要医生明确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健康。
尽管血浆代用品在医疗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使用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操作规范。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作用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HES)是一种常用的血浆代用品,常用于治疗休克、低血容量和失血等情况。
它具有高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双重作用,能够增加血液的容量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主要由羟乙基淀粉和氯化钠组成。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由淀粉衍生而来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可以被人体快速吸收和代谢。
氯化钠是一种电解质溶液,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保证正常的细胞功能。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在体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扩容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能够增加血浆容量,改善低血容量状态。
其高渗透压可以吸引体内的水分从组织间隙回流到血液中,增加血液容量,从而提高血流量和血压。
这对于治疗休克等危重病患者非常重要。
2. 胶体渗透压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属于胶体溶液,能够通过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得血浆在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隙之间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差,有利于维持正常的水分分布和养分输送。
3. 稳定血流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能够改善血液的黏稠度和流动性,减少红细胞聚集和血小板聚集,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同时,它还能够减少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减轻组织水肿,保持微循环的正常运行。
4. 抗凝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风险。
5. 营养作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中的羟乙基淀粉可以作为一种能量来源,为机体提供热量和营养物质。
它被人体吸收后会被代谢为葡萄糖,为细胞提供能量。
尽管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仍然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潜在的风险。
首先,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由于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浆代用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过敏反应和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代用品摘要医学实践表明,对于急性大量失血的患者,如在受伤早期几小时内得到有效的血液补充,救治率可达90%以上。
研究人血代用品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争先涉足的领域。
用动物血液代替人血是人血代用品的主攻方向,血液中的最主要成分是人血红细胞。
研究人血代用品,实际上就是研究人血红细胞代用品。
血红蛋白是人血红细胞中的具有携氧功能的有效成分,我国科学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动物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分子修饰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输血过程致命的免疫反应。
最终将动物血红蛋白转化为安全有效的人血红蛋白代用品。
关键字人血代用品血红蛋白正文血液代用品的种类目前可载氧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类:氟碳类化合物(perfluorocarbon compounds,PFC)和血红蛋白类制剂(hemoglobin,Hb)。
1 氟碳类化合物(PFC):这类化合物是一类直链或环状碳氢化合物的氟取代物,其特点能有效地溶解气体(02、CO2和其他气体),不能直接溶于水,需经表面活性剂乳化后才能输入体内。
高氟碳乳胶液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取决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通过体循环到达各个组织和器官,最终通过网状内皮系统以原形由肺排出。
第1代氟碳类化合物如2O%全氟萘烷已获FDA批准,但由于副作用强,还仅限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灌流。
第2代氟碳类化合物如全氟辛溴含有卵磷脂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携氧能力和保存期,被应用于静脉营养输入。
但其有限的氧含量和体内半衰期短影响其广泛应用。
全氟类化合物产生明显的流感样症候群副作用。
有人认为,此类副作用的出现是机体清除排斥反应的结果,也是体内单核和巨噬细胞被破坏、花生四烯酸分解代谢、前列腺素和过氧化物释放,以及引起迟发性发热反应的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因素参与作用的结果。
因此,全氟类化合物在广泛用于临床之前必须解决输注时产生的流感样综合征等副作用。
严格意义上说,全氟碳化合物还不等于血液代用品,其作用只能是在血液极稀释情况下维持组织的氧合作用,延缓自体血的回输时间。
2.血红蛋白类制品(Hb):血红蛋白类制品应属于生物制品。
哺乳动物红细胞之所以能携氧带和二氧化碳是因其有血红蛋白。
早在3O年代有学者探索将从红细胞中游离出来的血红蛋白作为红细胞代用品直接输入人体,但发现其有很强的肾毒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是由于血红蛋白的游离过程夹杂了红细胞膜基质的污染。
此后,虽然采用多种方法去除膜基质制成了无基质的游离血红蛋白溶液,但改进后的无基质血红蛋白大量输注后由于产生明显的增压效应,还会削弱巨噬细胞吞噬微生物的能力,血红蛋白在变成空泡状后被过氧化氢降解导致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形成,而且释放铁离子将使细菌快速生长可能造成败血症,这些缺点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很多研究者对血红蛋白进行化学修饰,在稳定结构、减少其毒副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表面修饰血红蛋白、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聚合血红蛋白、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微囊化血红蛋白、基因重组血红蛋白等。
通过交联剂稳定Hb结构是其中方法之一,由于四聚体共价交联而不再解聚,因而一度成为血液代用品的首选对象,通过表面多位点试剂进行聚合,循环半衰期得以延长。
血红蛋白也可以与惰性大分子偶联形成共轭产物,增大分子量使其性能稳定,但氧亲和力较低。
聚乙二醇(PEG)与血红蛋白的化学修饰所形成的共轭物可以保持血红蛋白的氧结合部位的结构完整性,钝化血红蛋白的免疫原性,提高存留时间;而且分子稳定性好,能在循环中维持较高氧含量,并降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由此减少可能的过敏和免疫反应,已成为很有应用前景的血液代用品,但需建立修饰的血红蛋白的正确含量水平及其亲和力的内吸收。
3.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iposome encapsulated hemoglo—bin,LEH)是应用脂质体包封技术将血红蛋白包裹在脂基假膜或脂质体内,这种人工红细胞的典型结构是把无基质血红蛋白溶液包封在单层或双层脂质体内,脂质体通常是一个磷脂双层加入增加机械稳定性的胆固醇分子或聚乙二醇,并加入2,32一二磷酸甘油酸(2,32一DPG)或肌醇六磷酸盐制备而成,用于调整氧解离曲线,其Ps。
与人血液极相似。
但是Rabinovici(1989)等已证实,输注LEH 后会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破坏免疫功能,使大鼠出现致命性感染,因此,至今尚未进行LEH 人体临床实验。
微囊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代用品研究的新领域,通常采用可以生物降解的聚合体膜微囊来制备。
聚合体通过相分配法和聚合体沉淀方法制备,包括聚乳酸和聚异丁基一2一腈基丙烯酸酯。
微囊化血红蛋白的微囊大小可以控制,其携氧能力也高于天然红细胞,微囊化牛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也类似于天然人血红蛋白,且由于表面能被修饰,其贮存期限较理想(4℃贮存6个月后几乎不降解)L1]。
有研究表明,其在治疗中等出血性休克中不会增加组织缺氧和其他反应_。
基因重组和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已用于血液代用品的研究,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交联或聚合的人血红蛋白突变体已在大肠杆菌(Nagai.1994)和酵母(Coghlan.1992)中表达成功,且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含有人血红蛋白血液也已有报道(Ogden.1992)。
Dieryck 等(1997)还成功地用基因工程烟草表达出功能性人血红蛋白。
尽管如此,此类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生产出的血红蛋白量能否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要求,以及血红蛋白表达后能否与微生物或动植物组分完全分离还有待研究。
4.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各有利弊,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
其主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和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和系统血压升高,其机制包括NO清除、内皮素释放、外周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增高 ]。
化学修饰血红蛋白的毒性反应有对心、肝、脑、肺、肾的毒性;离体器官的灌注和保存;药代动力学和其在网状内皮细胞的滞留;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对补体系统的影响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化学修饰血红蛋白毒性反应的来源包括不纯的杂质、各种修饰方法在处理过程的副产品、修饰过程SFH所产生的分解产物、化学修饰血红蛋白本身对脏器的毒性作用等。
第1代化学修饰血红蛋白具有潜在的致死性,引起血管收缩、肾功能和肝功能障碍、胃肠道紊乱,第2代已得到解决,有些公司已向FDA提出生物制品许可证申请,但在进行临床实验研究时被FDA提出书面通知要求对实验方案作进一步调整。
目前研制的以血红蛋白为主的血液代用品,其Hb来源于人、动物和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血红蛋白,每种都有可能存在供应和安全性问题。
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血红蛋白修饰物制备的血液代用品在进行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
有些产品在表面上看来似乎结果较为有利并具有安全性的表现[6j,而有些研究是小剂量输入有较好的结果,大剂量输注时没有结论 j。
但是,迄今为止美国FDA 等国外药监机构还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投入临床使用。
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血液代用品的质量评价涉及多门学科,其使用的安全性尚有争论。
综上所述,血液代用品发展较快,特别是血红蛋白制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氧结合特性和正常的代谢途径,比氟碳类化合物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血液代用品,但由于结构不同、选择的胶体溶液和晶体溶液存在着争论、因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效,故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重要的是血液代用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人血代用品具有携氧、释氧和扩充血容量的功能。
人血代用品的研制成功,将缓解血源短缺的困难,杜绝血源性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免除适配血型的麻烦,消除输血反应的难题。
由于人血代用品具有储存时间长,使用简捷和便于运输的优点,因此可大大提高急救输血的应急能力,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临床医疗中需要大量的血液制品,同时要有足够的药品战略储备以对灾害和战争等突发事件,因此,人血代用品的研制成功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Yu wP,Chang TM.Submicron polymer membrane hemoglobinnanocapsules as potential blood substitutes: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Artif Cells Blood Substit Immobil Biotechnol,l996,24(3):l69-l83.[2] Goto Y,Ter@ma K,Tsueshita T,et a1.Fluid resuscitation withhemoglobin-vesicle solution does not increase hypoxia or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moderate hemorrhagic shock [J].Biomed Res,2006,27(6):283—288.[3] Standl T.A new oxygen transport agent[J].Haematologica,2005,90(4):437-438.[4] Boldt J,Suttner S.Plasma substitutes[J].Minerva Anestesiol,2005,7l(12):74l一758.[5] Tsai AG,Vandegriff KD,Intaglietta M,et a1.Targeted 02 delivery by low-P50 hemoglobin:a new basis for 02 therapeutics[6].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3,285(4):H1411H l4l9.[7]曾庆平.纳米生物材料.曾庆平主编.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8] Arifin DR, Palmer AF.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mechanisms of poly (ethylene glyco1) conjugated liposome encapsulated hemoglobin dispersions. Artif Cells Blood Substit Immobil Biotechnol,2005,33(2):137—1 62.[9]Takeoka S, Teramura Y, Atoji T,et a1. Effect of Hb—encapsulation with vesicles on H2O2 reaction and lipid peroxidation.Bioconjug Chem,2002,1 3(6):1 302—1 308.[10] Keitaro S, Robert K, Beth G ,et a1. Circulation Kinetics and Organ Distribution of Hb—Vesicles Developed as a Red Blood CeII Substitute.J Pharmacol Exp Ther,2005,312(2):702—709.[11]Zhao J,I iu CS,Yuan Y,et a1.Preparation of hemoglobin—loaded nano—sized particles with porous structure as oxygen carriers.Biomaterials,2007,28(7):141 4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