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红细胞代用品的研究现状

红细胞代用品的研究现状自1901年维也纳大学Landsteiner发现人类红细胞血型以来,输血已成为临床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
虽然输血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作用重要,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各种病原体的交叉感染、血型的失配、免疫反应、短暂的储存寿命以及筛选试验的高成本等也制约着输血的临床应用。
这诸多的问题要求我们寻求安全有效的红细胞代用品。
理想的红细胞代用品应具有良好的携氧和释氧的能力、无需交叉配型、无免疫反应、循环系统内存留时间久、不产生肾毒性等特点,因而红细胞代用品也被形象的定义为“携带氧气的扩容剂”[1]。
本文就近年来红细胞代用品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 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1.1 制备HBOCs 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来源1.1.1 人外周血和胎盘血经纯化的人Hb 无免疫原性,可大量多次输入人体而不致引起补体的激活,国际上普遍采用过期的库存血作为原料。
由于来源所限,难以大规模生产人源性HBOCs。
而在中国每年的新生儿超过2000 万,以每个胎盘可采血150ml 计算,其来源非常可观。
不足之处是HbF 含量较大,氧亲和力较高,因而产品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1.2 动物血目前对来源丰富的动物Hb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以牛Hb为原料制备红细胞代用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牛的Hb氧离曲线与人Hb相似,在血液中受氯离子控制无需2,3-DPG 类似物的修饰即可达到很高的P50值,在低pH值组织中释氧能力强等特点,从而使得牛Hb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聚焦点。
Conover等[2]对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EG)结合的牛Hb(PEG-b Hb)研究发现修饰后Hb的稳定性和半寿期明显提高。
与未修饰的牛Hb相比,PEG-Hb不会导致平均动脉压的显著升高。
同时,EG 的结合也可降低牛Hb的免疫原性。
羟乙基淀粉及血浆代用品报告

小分子右旋糖酐的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百 2.5 万 2 1.5 1 0.5 0 99年
通用名 小分子右旋糖酐 小分子右旋糖酐 小分子右旋糖酐
2.3 1.7
0.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0.4
00年
厂家名称
01年
规格 6% 500ML 6% 500ML 10% 500ML
02年
02年
03年
03年 30.3 3.4 1.1
上海市场分析
千 万 3 2.5 2 1.5 1 0.5 0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2.3 2.5 2.5 2.0 1.8
右旋糖酐 20%
琥珀明胶 39%
羟乙基淀 粉 37%
聚明胶肽 4%
商品名 佳乐施 贺斯 血脉素 小分子右旋糖酐 小分子右旋糖酐 低分子右旋糖酐 706代血浆
通用名 琥珀明胶 羟乙基淀粉 聚明胶肽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
理想的合成胶体应具备以下条件:
1. 2. 3. 4. 5. 6. 7. 8.
羟乙基淀粉类(HES)
HES是从支链淀粉衍生出来的,是富含淀粉的复合物,在人和动物支链淀粉 被α-淀粉酶快速水解,通过肾脏排泄,支链淀粉的脱水糖基被羟乙基取代 减慢代谢,羟乙基取代主要在脱水糖基C2、C6上。 HES的生理和化学特性主要是由羟乙基取代程度即取代级、平均分子量(Mw) 和C2/C6比率,取代级决定半衰期,Mw决定HES效力,C2/C6比率决定了HES 代谢的快慢,C2/C6比率越高代谢越慢,人体越容易蓄积。在美国只有第一 代高分子量HES(480/0.7)用于容量扩张,它们容量扩充持久而有效,但增 加出血,并且价格也不便宜($43/500ML),比白蛋白($66/500ML)稍便宜 一点,因此,更多的医生喜欢用白蛋白。在欧洲情况完全相反,他们有各种 不同浓度的HES在临床使用,并且价格便宜($9/500ML)。 HES的扩容效果取决于它的化学特性,第一个用于临床试验的是高分子量 HES(480/0.7),以后临床研究表明6%HES(480/0.7)在正常血容量病人 60分钟后扩容300毫升,而在低血量病人60分钟后扩容达720毫升。增加剂量 到1000毫升,容量扩张更大,但并未达到2倍500毫升的扩张量。6%HES(480 /0.7)的作用时间平均24小时。大量的研究表明6%HES(480/0.7)和5% 的白蛋白的容量扩张效应是相同的,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和在体内蓄积影响 了它在临床的使用。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临床上很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由于成分不同,输血液制品被分类为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全血及其成分、高单体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液等。
而在现实临床生产中,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以及红细胞及其成分的应用数量最多,其中血浆的需求量非常大。
然而,由于血浆的稀缺性、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各国政府决定逐步禁止使用血浆及其制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血浆替代品和输注液的使用逐渐受到重视。
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是由血浆蛋白及其分离得到的血液制品和输液,打破了血浆和血浆制品在输血中的独尊地位。
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研究开发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输血替代品,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孕妇、小儿、老年人、肝病患者等,其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市场上,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生产和需求量逐年增加。
目前主要有几家企业能够生产和供应这些产品,如创新药业、天士力、贝达药业、康缘药业等。
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相对稳定,可以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
然而,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整个市场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标准和规范,导致了一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做法存在不规范和不透明的情况。
其次,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价格相对较高,超过了国内一些患者的承受范围。
此外,一些专家也提出了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监管。
综合来看,随着监管和技术的不断加强,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目前,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市场空间比较广阔,而随着国家加强对品质和安全的监管,这个市场将会逐渐规范化和健康化。
未来几年内,我们可以预见,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投资和发展领域。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血浆代用品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替代血浆功能的药物,输注液药物指的是通过静脉输液途径给予病人治疗的药物。
这两个行业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下是他们市场分析现状的内容。
一、血浆代用品市场分析现状血浆代用品是血浆成分的一种替代品,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血浆的功能,应用于各种病情需要输血的患者。
血浆代用品市场规模巨大且持续增长。
1. 市场规模庞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浆代用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血浆代用品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500亿美元。
2.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患者需要血浆代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新药开发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血浆代用品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增长机遇。
3. 市场竞争激烈:血浆代用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中国的三生制药、瑞士的罗氏以及荷兰的BTG等。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争夺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
4. 地区市场分布不均:血浆代用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发达国家市场规模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不过,新兴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血浆代用品市场的新增长点。
二、输注液药物市场分析现状输注液药物是指通过静脉输液途径给予病人治疗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该市场规模巨大且呈现增长态势。
1.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输注液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输注液药物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600亿美元。
2.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的药物需求不断增加。
而输注液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3. 市场竞争激烈:输注液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国内的石药集团、云南白药、贝达药业等,在国际市场上还有德国的拜耳、瑞士的诺华等。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药品类别,在医疗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医疗和药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采取文献调研和市场分析的方法,对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行业进行市场调研。
一、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概述血浆代用品是指用于补充或替代血浆成分的各种药物,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在临床应用中,血浆代用品通常用于急性失血、肝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输注液药物是指通过输液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药物,包括溶液、注射液、静脉用药等。
输注液药物具有快速起效、药效稳定、容量准确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市场现状1.血浆代用品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血浆代用品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血浆代用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以上。
其中,免疫球蛋白作为代表性的血浆制品,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同时,凝血因子、白蛋白等血浆代用品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输注液药物市场输注液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全球输注液药物市场在2018年达到了43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600亿美元。
主要的输注液药物市场包括基础液体、营养液和生物制品等。
其中,生物制品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三、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市场前景1.市场机遇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市场有望继续增长。
同时,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治疗需求的增加也是市场发展的机遇。
2.市场挑战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同时,生产技术和质量监管的要求也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一大挑战。
四、建议1.加强技术研发应加强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药物产品的研发和改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果,增强竞争力。
血浆置换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要点
(四)低钙血症
1.原因及临床表现 新鲜血浆含有枸橼酸钠,输入新 鲜血浆过多、过快容易导致低钙血症,患者出现口周 麻木、腿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低钙血症表现,严重时 发生心律失常。 2.预防和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低钙血症表现如口 周麻木、腿麻、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 必要时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氯化钙 10~20ml(注射时间不低于15分钟)。
三、临床应用
(三)治疗方法
1.置换的频度和量 一般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2天, 连续3~5次为一疗程,每小时置换血浆量 1000~2000ml,每次置换总量2000ml。 2.置换的容量 为了进行合适的血浆置换,需要对正 常人的血浆进行估算,可按以下公式:PV=(1-Hct) (b+cW)式中,PV指血浆容量(ml);Hct指血细 胞比容;W指干体重;b值男性为1530,女性为864; c值男性为41,女性为47.2.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男 性患者,Hct为0.40,则PV=(1-0.40) (1530+41x60)=2394(ml)。如血红细胞比容正 常(0.45),则血浆容量大约为40ml/kg。
谢谢
三、临床应用
(二)适应症
1.作为首选方法的疾病或综合征 包括冷血球蛋白症、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吉兰—巴雷综合征、高黏滞综合 征、血小板减少症、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重 症肌无力、药物过量(如洋地黄中毒)、与蛋白质结 合的物质中毒、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血友病甲等。 2.作为辅助疗法的疾病或综合征 包括急进性肾小球 肾炎、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阳性的系统性血管炎、累 及肾脏的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狼 疮性脑病)。
代血浆

由于血液制品是稀缺资源,临床上仍需使用血浆 代用品,HES具有良好的容量效应,能有效改善 组织氧供,因此,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进一步的 研究论证会给我们更多证据,现在盖棺定论为时 尚早。
葡萄糖聚合物类: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又名葡聚糖,属于第二代人工胶体,扩容效应是通过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血管周围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渗透转 移而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目前有右旋糖酐70、40,分别称为中分子右旋糖酐和低分子右 旋糖酐。
低分子右旋糖酐 分子量约为40000
药理学:
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水分而补充血 容量,维持血压 2、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粘 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防止休克后期 的血管内凝血 3、抑制凝血因子II的激活,使凝血因子I和VIII活性 降低以及其抗血小板作用均可防止血栓形成。 4、尚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每10个葡萄糖单位中约含5个羟乙基基团,平均分子量 约为200000。
药理学:为血容量扩充药,本品较低分子羟乙基淀粉有 较高的分子量、独特的取代程度(克分子取代级MS=0.5 )和取代方式(以C2位置为主,C2/C6=5:1),故有 较强的扩容效应和较强的维持时间。
快速输注10%本品后第1、4、10小时,其容量扩充效 应分别为输注量的145%、100%、75%。本品t1/2α3.35h, t1/2β大于12h,可使扩容效力维持一个3~4h的高平台期, 使血容量、血液动力学及组织供氧将得到改善,同时, 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聚集减少、血细胞压积和血液 粘滞度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从而改善循 环及微循环系统。
❖ 近年来,血源供应紧张,同种输血存在传播血源性疾 病风险,血浆代用品在临床的使用日益广泛。
随着全球对血浆代用品的研究飞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 十余个品种研发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
2024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是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体液和维持病人的生命功能。
本文将介绍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概述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是一个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体系的不断改善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细分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型进行细分。
常见的产品类型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悬液等。
这些产品在治疗不同疾病和病情时有着不同的应用。
市场竞争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这主要源于市场供应商的众多和产品的同质化。
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一些中小型企业通过不同的销售策略和定位来获得竞争优势。
市场驱动因素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驱动: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需要更多的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来治疗。
3.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增加了对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需求。
市场问题和挑战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价格竞争激烈: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制约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产品批次不同,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
3.法规限制:一些国家对于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的使用和销售存在着严格的法规限制,增加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难度。
市场前景展望血浆代用品和输注液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监管的加强,市场竞争也将会进一步升级。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加强产品创新、提高质量和安全控制,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此外,与政府合作、加强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等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老龄卒中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躯体功能的协调性减退,理解接受能力减弱,对家人的依赖性增加,对恢复自理和活动能力的主观愿望减退;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也成为影响患者提高肌力和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3]。
因此,认为心理上的消极是影响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
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肢体肌力提高Ò级以上者较为突出,充分说明本组病例通过护理干预,调动了患者自主配合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康复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研究中发现,健康教育在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对康复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从而促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根据不同的康复阶段及个体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帮助患者真正达到/身心整体康复0,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朱镰连.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机不可失.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2):840~8411[2]梁志,赵超男,董云英,等.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护理研究,2003,17(11):1249~12501[3]蒋琪霞,朱剑萍,申萍.提高老龄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1#综述#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袁洪雨,董旭(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400)摘要:随着新的输血观念引入医学实践,加之近年来血源供应紧张,血浆代用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
近些年来全球对血浆代用品的研发突飞猛进,不断有新的产品问世。
本文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血浆代用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血浆代用品全氟碳化合物缩合葡萄糖右旋糖酐明胶制剂羟乙基淀粉中图分类号:R97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738(2010)01-0030-04Recent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use of plasma substitutesYU AN H ong-y u,DON G Xu(Shando ng Q idu P harmaceut ical Co1,L td1,Z ibo255400)ABSTRAC T:In the recent years,plasma substit utes are incr easing ly widely used because o f the intro duction of modern con-cept of fluid r eplacement in clinical volume therapy and additio na lly the sho rtag e o f the human blood supply1In the past half century,a larg e number of no vel co lloids w ere develo ped as effectiv e plasma vo lume ex panders1T his review mainly repor t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 he r esear ch and clinical use of the artificial co lloids for intrav ascula r vo lume replacement1 KEY WORDS:Plasma subst itutes;per fluo rocar bo ns;po lyg lucose dex tr an;gelatins;hydro x y ethyl st arch血浆代用品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胶体溶液或被制成乳剂,适当浓度时具有近似或高于生理值的胶体渗透压,输入血管后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乃至增加血容量。
主要用于大量失血、失血浆及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紧急情况,用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血源供应紧张,同种输血存在传播血源性疾病风险,血浆代用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广泛。
由于人体对血液稀释有相当的耐受性,血浆代用品作为自身输血和血液稀释的一种替代物使用亦日趋受到重视[1]。
全球对血浆代用品的研究飞速发展,迄今已有十余个品种研发成功并相继投入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应用的血浆代用品主要分为全氟碳化合物(P erfluo rocar bo ns,P FC)、葡萄糖聚合物、明胶制剂和羟乙基淀粉四大类,其中全氟碳化合物应用较少,羟乙基淀粉类应用最为广泛,占据了血浆代用品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
1全氟碳化合物类血浆代用品全氟碳化合物是一种类环状或直链状碳氢化合物,其中的氢原子全部由氟原子替代;分子直径在012L m以下,是不溶于水的惰性物质;除了溶解一些气体和极少数物质外,对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完全不溶,与血亦不相混合。
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在体内不发生代谢变化,全氟碳化合物大部分在失去表面活性后由肺排出,几乎不由肾排出,粪便仅排出微量,另一部分进入肺、脾等被巨噬细胞吞噬;热稳定性差,需低温保存。
平均分子量45kDa,有较好的扩容作用;具有载氧能力,主要来自物理性溶解,但能力不强,必须使用高浓度氧吸入才能发挥最好作用。
全氟碳化合物必须制成不溶于水的乳剂,否则易造成栓塞;输注后可使血氧含量和心排出量增加,在出血性休克时,可使血压回升、心率减慢,其抗休克作用优于羟乙基淀粉。
适用于失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人工心肺机灌注液。
日本的绿十字公司研制的第一代全氟碳人造血液Fluo-so l,其半衰期仅几个小时,并导致补体激活,引起高血压和过敏反应,严重的并发症,1993年其批文被F DA废止。
1998年,由俄罗斯比奥格兰特生物有限公司研制的全氟碳化合物(蓝血,Blue Bloo d)已进入临床使用,2006年正式签约在哈尔滨市投入生产。
全氟碳化合物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有效时间很短,副作用较多,成熟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2,3]。
2葡萄糖聚合物类血浆代用品现在临床使用的葡萄糖聚合物血浆代用品主要有缩合葡萄糖与右旋糖酐两类品种。
缩合葡萄糖(Po lyg lucose,又名409代血浆),是以葡萄糖为原料,在酸催化下高温固相缩合反应而成,平均分子量在10KD a左右的葡萄糖聚合物。
缩合葡萄糖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70年代投入批量生产的一种等渗血浆扩充剂,分子量小且极性大,其制剂是12%浓度的缩合葡萄糖与0185%氯化钠配伍的注射液。
缩合葡萄糖有一定的胶体渗透压,可在血管内保持血容量,排泄较慢,但又不持久的蓄积在体内。
本品无抗原性,可以改善微循环,临床主要用于急性失血、创伤、大面积烧伤、剧烈呕吐及循环血容量降低而引起的休克,手术前及手术中补充血容量。
不良反应主要是偶发过敏反应,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用量过大,可出现凝血障碍[4]。
该品种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医疗资源,由于近些年来新型安全有效的血浆代用品陆续问世,缩合葡萄糖的治疗地位正在下降,但由于价格便宜,目前在低端医疗市场仍有需求。
右旋糖酐(Dex tran,又名葡聚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由肠膜状明串珠菌产生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合成,再经人工处理而生成的葡萄糖聚合物。
根据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右旋糖酐-70,平均分子量为70kDa);较低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右旋糖酐-40,平均分子量为40kDa);较小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右旋糖酐-20,平均分子量为20kDa)。
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份以补充血容量,从而维持血压,194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
扩充血容量的强度和维持时间依其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却随其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右旋糖酐-20和右旋糖酐-40还具有渗透性利尿的作用;右旋糖酐-70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排泄较慢,无改善微循环和渗透性利尿的作用。
右旋糖酐的肾阈值为分子量55kDa,其体内过程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
低分子较中分子更多被肾小球滤过,有效半衰期约为6h;中分子有效半衰期为12h。
50%~70%的右旋糖酐随尿排出,其余部分经肝代谢,降解为CO2和H2O;部分大分子量的可被单核细胞摄取,在单核巨噬系统内蓄积。
不良反应主要有类变态反应,为右旋糖酐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发生率为0132%,停止给药即可消失;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率01008%,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障碍、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死亡[5];肾功能衰竭,当肾灌注已减少时容易发生,可能系小分子右旋糖酐迅速滤过后堵塞肾小管所致,故在肾功能受损时应避免使用;凝血障碍,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出血疾病[6];由于扩充血容量,心功能不全病人应慎用。
右旋糖酐的上述诸多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使用。
3明胶制剂类血浆代用品明胶制剂(Gelatins)是一种蛋白质,是以动物(牛、猪)的皮、骨、肌腱中的胶原经水解后提取的多肽产物而制成。
目前用于临床的明胶制剂主要是尿素交联明胶(P oly geline)和变性液体明胶(M odified Fluid G elatin)。
尿素交联明胶(又名聚明胶肽、多聚明胶、尿联明胶)是由牛骨猪骨明胶蛋白经热降解后生成明胶水解蛋白,再经过尿素交联而成的一种多肽。
分子量分布为2715kDa~ 3915kDa,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有维持血容量的作用,在体内无蓄积作用,由肾脏排出,半衰期为4~6h。
目前市场上聚明胶肽注射液的主要品种有菲克雪浓,武汉华龙生物医药公司生产,1992年正式应用临床;血代(Haemaccel,海脉素),德国Schmidt-T home公司1962年出品。
变性液体明胶又称琥珀酰明胶,由牛胶原经水解和琥珀酰化而成的琥珀酰化明胶聚合物。
代表产品是德国T ourte-lo tte公司1952年开发的4%的琥珀酰明胶血定安(又名佳乐施、琥珀明胶、G elo fusin、Gelofusine、Gelofusion、Gelatin Succinate),平均分子量为30kDa,是与血浆等渗的溶液,输入后并不吸收细胞外液间隙的水分,维持血容量的有效时间为3~4h,维持血容量需要持续给药。
本药的容量效应相当于所输入量,即不会产生内源性扩容效应。
静脉输入本药能增加血浆容量,使静脉回流量、心排血量、动脉血压和外周灌注增加,本药所产生的渗透性、利尿作用有助于维持休克病人的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