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容量扩充药

合集下载

血浆增量剂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血浆增量剂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血浆增量剂名词解释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血浆增量剂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临床和运动科学价值。

它们能够提供血浆组分,并在特定状况下增加血液体积,从而起到调节患者血容量和改善运动员体能的作用。

随着医学和科学的不断进步,血浆增量剂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血浆增量剂展开详细地解释、说明和概述。

首先会对血浆增量剂进行名词解释,包括其定义、作用机制以及分类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将探讨血浆增量剂的使用方法,包括血浆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及医疗领域中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运动员使用时的规范与禁忌。

然后通过临床案例和运动科学实例分析,评估血浆增量剂在临床和运动科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展望其未来创新应用及前景发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该文进行总结,并分析血浆增量剂的定义、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展望其在临床和运动科学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血浆增量剂的全面理解,包括概述其定义、作用机制、分类和应用领域。

同时,文章还将详细说明血浆增量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在临床和运动科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目的是促进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探讨,并为临床医生和运动科学家提供有关血浆增量剂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的指导。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血浆增量剂在临床实践和运动科学中广泛应用提供更多信息支持,推动其未来发展。

2. 血浆增量剂名词解释:2.1 血浆增量剂定义:血浆增量剂是一种用于增加人体循环系统中血浆容量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其中含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和养分,如白蛋白、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

通过增加血浆容量,血浆增量剂可以提高整体循环系统的功能和效率。

2.2 血浆增量剂的作用机制:血浆增量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增加循环系统的总体容积:通过输注含有特定成分的液体溶液,如新鲜冰冻血浆或盐水溶液,可有效地将额外的液体引入循环系统中,从而增加总体容积。

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

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

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右旋糖酐是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

临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

分子量高的扩充血容量效果强,分子量低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强药理作用1.扩充血容量右旋糖酐分子量大,静脉注射后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与其分子量大小成正比2.抗血栓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可抑制血小板集聚,并可降低凝血因子Ⅱ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可抑制红细胞聚集,又因增加血容量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稠性,改善微循环,可防止休克后期的DIC。

4.渗透性利尿右旋糖酐可经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发挥渗透性利尿作用,起作用强度和分子量大小成反比。

临床应用1.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作用强,可维持12h,效果与血浆相近。

用于防治急性失血、创伤性休克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扩容。

2.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分子、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作用好,用于中毒性、外伤性、失血性休克,防止休克后期的DIC。

3.血栓栓塞性疾病用于防治脑血栓形成、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视网膜动静脉血栓等。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偶见过敏反应,如发热、寒战、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用药前取0.1ml作皮内注射,观察15min。

用量超过1000ml,少数患者出现凝血障碍,可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对抗。

禁用于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用法和用量硫酸亚铁口服,每次0.3g,每日3次,饭后服。

叶酸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肌内注射,每次10~20mg,每日3次维生素B2 肌内注射,每次25~100μg,每日1次。

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或静脉注射,开始剂量为0~100U/kg,每周3次,2周后视红细胞比容增减剂量。

氨甲苯酸口服,每次250500mg,每日2~3次,每日总量为2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0.1~0.3g每日2-3次。

概述、羟乙基淀粉

概述、羟乙基淀粉

4 热原反应:致热原引起的反应 5 肝、肾功能损害
量的问题
6 其它:水电解质紊乱(临床需注意)
18
第二节 常用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血浆代用品 羟乙基淀粉 明 胶 制 剂 右 旋 糖 酐 氟碳化合物
羟已基淀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制作: 将玉米淀粉中的高分子量支链淀粉,
经轻度酸水解和糊化,并在碱性条件下 以环氧乙烷进行羟乙基化而制成(原 料来源方便)
直链淀粉 (又称α淀粉,是可溶性淀粉) α-1,4 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分子,呈线状链
淀 粉
支链淀粉 (又称β淀粉,是不溶性淀粉)在分支处 由α-1,6苷键连接
21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22
【作用机制】
HES 的扩容效应取决于
● 平均分子量(Mw)
与扩容效果有关
● 羟乙基的取代级(SD或称摩尔取代级MS) 与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有关
教学目的
掌握血浆容量扩充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教学要求
一、掌握:血浆容量扩充药的分类和特点、不良反应;羟乙基 淀粉、明胶制剂、右旋糖酐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了解:全氟碳化合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 不良反应
三、了解:理想血浆容量扩充药的要求
3
第一节 概 述
体液的组成
HES的羟乙基化程度高低决定体内停留时间 高取代级半衰期长, 低取代级半衰期短
25
天然支链淀粉会被内源性的淀粉酶快速水解, 而羟乙 基化可以减缓这一过程(即获得抗淀粉酶降解的能力) , 因此 , 大大延长其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
26
SD <0.5 为 低取代级,SD低的HES易被血浆中的淀粉酶水解 SD 0.5~0.6 为 中取代级 SD >0.6 为 高取代级 高取代级HES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 可能会发生凝血机制受损和体内蓄积(不利之处)

右旋糖酐(葡聚精,多聚葡萄糖)

右旋糖酐(葡聚精,多聚葡萄糖)

右旋糖酐(葡聚精,多聚葡萄糖)【药理与适用症】: 右旋糖酐为血容量扩充药,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浆容量和维持血压的作用,能阻止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从而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右旋糖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排泄速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

当人机体1小时后,中、低、小分子右旋糖酐分别自尿中排出为30%、50%、70%左右;24小时后分别排出60%、70%、80%左右。

临床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作血浆代用品,用于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等。

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预防或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亦有扩充血容量作用,但作用较中分子右旋糖酐短暂;用于各种休克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等。

【注意事项】1.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忌用。

心、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有过敏史等患者慎用。

2.注速据病情而定,如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注应快,必要时加压输注。

中分子量制剂每分钟注入20-40ml,低、小分子量制剂每分钟注入5-15ml,俟血压上升后可酌情减侵。

小分子量制剂必要时可作动脉输注。

3.首次使用时,注速宜慢并严密观察5-10分钟。

不宜与全血混合输注,以免引起血细胞凝集和聚集。

为血容量扩充剂,不能代替全血的作用。

输注过程应注意调节电解质的平衡。

4.小分子量制剂尚有利尿作用,有利于预防休克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宜用于严重肾病患者。

5.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500ml,如用量过大易引起出血倾向和低蛋白血症。

手术面渗血较多者及伴有急性炎症的脉管炎患者,不宜应用过多或使用低、小分子量制剂,以免增加渗血或使炎症扩展。

6.输注右旋糖酐可致血沉加快。

【用法与用量】: 静滴:每次250―500ml,或视病情而定。

【成分】: 系蔗糖经肠膜状明串珠菌-1226(Leucon05tocmesenteroides)发酵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处理精制而得。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血容量扩充药(用药护理课件)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血容量扩充药(用药护理课件)

右旋糖酐
用药护理
2、用药后护理 (3)不能与双嘧达莫、维生Lo素u口K 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B12混合, 与庆大霉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4)可使血沉加快,应定期监测血沉。
右旋糖酐
用药护理
3、用药护理评价 皮肤红润、体温转暖、尿量增加,表明药物有效。
Lou口服
右旋糖酐 药理作用
1、扩充血容量 静脉注射后,由于中分子L右ou口旋服。糖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
易透过血管壁,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吸 收入血,迅速扩充血容量。
右旋糖酐 药理作用
2、抗血栓 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L能ou口减服。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
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阻止血栓形成。
2 17
用药护理
右旋糖酐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药理作用
02
临床应用
03
不良反应
04
用药护理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是高分子葡萄糖的聚合物,依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 目不同分为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临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平 均相对分子量70000,简称右旋Lo糖u口酐服70)、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 对分子量40000,简称右旋糖酐40)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对分 子量10000,简称右旋糖酐10)。
右旋糖酐 药理作用
3、渗透性利尿 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L,ou口可服。迅速经肾小球滤过,但在肾
小管不被重吸收,从而增加肾小管内渗透压,产生渗透性利尿 作用。
右旋糖酐
临床应用
1、低血容量性休克 包括大量失血、创伤或烧Lo伤u口所服 致休克。多采用中分子右旋
糖酐。 2、中毒性休克
低分子和小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微循环,用于中毒性、外 伤性休克。

血浆代用品

血浆代用品

血浆代用品扩容所用的胶体液,一般是指“血浆代用品”,输入血管后取其“胶体渗透压”效应,可产生暂时代替和扩张血浆容量的作用。

详细介绍以下几种,供深入了解。

【中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70 , Macrodex】【低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40】【羟乙基淀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贺斯】,国产制品为【706代血浆】【明胶多肽注射液Polygeline】①尿素桥联明胶多肽—【海脉素】(Haemaccel);②琥珀酸明胶多肽—【血定安】(Gelofusine);3。

聚明胶肽——【菲克雪浓注射液】。

========================【血浆代用品 Plasma subtitute】又名【血浆容量扩充剂】,或【血浆增容剂】(Plasma expander),是一类高分子物质构成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取其胶体渗透压可产生暂时代替和扩张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的作用。

理想的血浆代用品应具备下列条件: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致热原;②能在血管内存留而产生暂时替代血容量的作用;③较易排出或被机体代谢,不蓄积;④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不干扰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不损害脏器功能,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⑤性质稳定,允许较长期保存。

目前尚无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制剂。

【中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70 , Macrodex】右旋糖酐为高分子葡萄糖聚合体(葡聚糖,Dextran),临床用其中分子溶液和低分子溶液。

1。

临床常用的制剂为6%中分子右旋糖酐含0.9%氯化钠制剂,平均分子量为70 000(60 000~100 000),简称D70,分子量接近血浆蛋白的重量。

其分子的大小范围较广,排出复杂,在血管内半衰期约6~8h,24h 时血管内还有17%。

2。

性能:它能从组织中吸收水分,适用于补充血容量。

1g右旋糖酐可增加血浆容量15~18ml,6%右旋糖酐500ml可增加血浆容量450~500ml,其扩容作用可持续4h(5~7h)。

抗贫血药、血容量扩充药、抗组胺药

抗贫血药、血容量扩充药、抗组胺药

四、组胺与抗组胺药 (一)组胺:先弄清组胺受体亚型的主要分布 及激动时时的主要效应,在此基础上了解组胺 的作用、用途。 (二)H1受体阻断药:先学习本类药的基本作 用、用途、不良反应;再通过比较,把握不同 药物的特点。 (三) H2受体阻断药:学习方法同H1受体阻断 药。
Grand and Nodus for Learning
Tab.
Questions
1.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2.下列贫血应如何治疗? 缺铁性;巨幼红细胞性;肾病性 3.右旋糖酐有哪些作用和用途? 4.血容量扩充药和脱水药有何异同? 5.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作用和用途? 6.常用抗过敏药还有哪些种类?各自的主要适 应症是什么?
Preparation Lessons for Next Class
现为急性坏死性胃肠炎、休克、惊厥、昏 迷、呼吸困难等。口服2.0g/次可致死。 2.慢性中毒:长期大量服用所致,主要表现为 血色病、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化、心衰等。 急性中毒的解救:催吐、碱性液洗胃、去铁敏、 对症。 常用铁剂 Tab.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般均采用叶酸+维生素B12来治疗。但需 注意:1)营养性者以补叶酸为主;2)抗叶酸 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所致者),应直接补 甲酰四氢叶酸钙;3)恶性贫血者以补维生素 B12为主(叶酸只能改善血象,不能改善神经症 状 )。
Sect. 3 Blood volume Expanders 血容量扩充药是一类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的药物。该类药具有扩充和维持血容量;抗凝 血和改善微循环;渗透性利尿三方面作用。临 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宜用中右); 其它休克、防治DIC和血栓形成(宜用低右和小 右);急性尿闭(宜用小右)。 常用右旋糖酐(dextran) Tab. 其它血容量扩充药 Tab. 血容量扩充药与脱水药均有渗透性利尿作 用,但两者是有差异的。 Tab.

第十二章 血浆容量扩充药

第十二章 血浆容量扩充药

1915
右旋糖配
1945
血定安
1965
706 代血浆
1970
海豚素
1972
羟乙基淀粉(HES 450/0. 7) 1974
贺斯(HAES-Steril)
1980
贺斯仿制品
1995
万纹(HES 130/0.4)
2000
研制者
B. Braun Chinese Hoechst
Fresenius Fresenius B. Braun, Abbott Fresenius
? ⑤性质稳定,在不同温度下可 长期保存。
血浆容量扩充药
? 1 、为非均匀体系,是由分子 量大小不等的成分组成,故每 种制剂的分子量为平均分子量 (MW) 。
? 2 、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和分子 量的分布可影响其生物学效应。
血浆容量扩充药
? 3 、分子量较大者,不易从肾 脏排出,在血中存留时间较长, 扩容作用较持久;
? 4 、分子量较小者则扩容作用 较短暂,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较强。
血浆容量扩充药一般共有的 不良反应
? 1.类变态反应 ? 2.降低机体抵抗力 ? 3.凝血障碍 ? 4.热原反应 ? 5.肝功能损害 ? 6.水电解质紊乱和干扰实验室检
第二节 常用药物
? 1 、羟乙基淀粉 ? 2 、右旋糖酐 ? 3 、明胶 ? 4 、氟碳化合物
理想的血浆容量扩充药的要求:
? 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 ? ②输注后能在血管内适度存留,
起到有效的血容量替代作用; ? ③较易排出体外或被机体代谢,
不在体内过分持久蓄积;
理想的血浆容量扩充药的要求:
? ④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 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 扰,对主要脏器无明显损害, 对机体内环境稳态无明显的不 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体液组成成分
250 200
血浆 细胞内液 间质液
体液组成成分
Na K Ca & Mg Other + Cl
mmol/l
150 100 50
155
103
27
16
114
HCO3 Proteins Other -
30
00
1 血浆与间质液的成分基本相似,主要差别是血浆中有蛋白质,故胶体渗透压高于间质液 2 血浆渗透压 313mOsm, 胶体渗透压<1.5mOsm(25mmHg), 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 壁,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10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 人工心肺机的预充液
为纠正低血容量 晶体液的补充量至少3倍于丢失的容量 胶体液的补充量应相当于丢失的容量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3
剂量
临床应用均为 6%各种HES、0.9%NS的溶液
706 贺斯 万汶
一般 500~1000ml
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g (33ml ) / kg.d
( 约1500ml )
血浆容量扩充药本身无携氧能力
( 但可通过改善循环功能而增加 机体的氧合作用 ) 血浆容量扩充药也没有营养、免疫 等功能,故不能完全代替血液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1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
羟乙基淀粉
明胶制剂
右旋糖酐
另还有 氟碳化合物,但较少应用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2
人工胶体液的发展历史
分子量高则扩容作用强,不易从肾脏排出
在血内存留时间长,扩容时间较持久 分子量低则扩容强度小,扩容时间较短暂, 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较强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7
Mw <100,000 为 低分子羟乙基淀粉
Mw 100,000~300,000 为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Mw >300,000 为 高分子羟乙基淀粉
人工合成胶体(colloid solutions) :
目前主要是 人工合成胶体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8
plasma expander 的特殊要求

能在血管内适度存留,起到血容量替代作用 能较易排出体外或被代谢,不在体内持久蓄留


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7
二 HES的体内过程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8
晶体液能通过毛细血管内膜自由移动,
输入的晶体液在2小时内80%转移到血管
外(即输入1000m学教研室
39
而 6%贺斯 的血浆增量效力为 100%
[(实际血浆增加量/输入量)×100% ,即, 如输入1000ml, 血容量较输注前增加1000ml ],
以后维持4小时, 8小时后仍有 72% 的扩 容量,至24h还保持285ml,故有很好的
扩容效应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0
表 1 706代血浆、贺斯、万汶的比较
"706"
(20 / 0.91)
贺斯
(200 / 0.5)
万汶
(130/0.4)
分子量 替代度
浓 度 扩容效力 时 效 半衰期
20,000 0.91
6% 50 % 1h > 20天
200,000 0.5
6%,10% 100 % 4-8 h 3-4h
130,000 0.4
6% 130~100% 4h 3h
变态反应 血 液
许勇副教授
高 抑制凝血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低 稀释
低 稀释
41

HES的临床应用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2
HES的作用是扩充血容量,包括 1 纠正低血容量 2 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HES的羟乙基化程度高低决定体内停留时间 高取代级半衰期长, 低取代级半衰期短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0
SD 0.3~0.5 为 低取代级,SD低的HES易被血浆中
的淀粉酶水解
SD 0.5~0.6 为 中取代级 SD ≥0.7 为 高取代级 高取代级HES因在体内
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凝血机 制受损 和体内蓄积
又名:血浆增容药( plasma expander) 血浆代用品 (plasma substitutes)
是一类高分子物质构成的胶体溶液,输
入血管后依靠其胶体渗透压在一定时间内有
扩充血容量的作用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7
可作 plasma expander 的有
(晶体液crystalloid solutions :葡萄糖、Nacl) 血液 :全血、血浆、白蛋白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5
羟乙基淀粉的种类常用 “ Mw (略KD)/SD ” 来表示 如 706(20/0.91) 贺斯(200/0.5 ) 万汶(130/0.4)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6
● 分子量(Mw):血浆容量扩充药为非均匀体系,
是由分子量大小不等的成分组成,故每种制剂
的分子量为平均分子量 HES分子量的大小 关系到 扩容强度和扩容效果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8
● 羟乙基的取代度(SD):
SD关系到HES在血中的存留时间
天然支链淀粉会被内源性的淀粉酶快速水
解, 而羟乙基化可以减缓这一过程 , 因此 ,
大大延长其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9
羟乙基化一般用 取代级(SD)或 平均克分子 取代级(Ms)表示 ,即如支链淀粉中10个葡萄 糖单位有4个被羟乙基化,则取代级为0.4或40%
无发生过敏样反应
下列情况不宜使用
凝血机能障碍、出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合并无尿或少尿、淀粉过敏及水中毒 状态; 纤维蛋白原降低在紧急症情况时方可使用; 妊娠早期不应使用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6
1
706 代血浆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7
706的分子量小 (20,000),扩容效力<60%,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9
淀粉(starch)有直链和支链两种:
直链淀粉 (又称α 淀粉,是可溶性淀粉)
由α 1,4 连接的葡萄糖分子组成,呈线状链 支链淀粉 (又称β 淀粉,是不溶性淀粉) 在分支处有α 1,6 连接 其直链部分也是α 1,4 连接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0
直链淀粉
但万汶今已批准 50ml / kg.d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4
当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单独用 代血浆补充; 失血量20-40%血容量时,
代血浆与全血各输一半; 失血量>50%
血容量时,则输代血浆1/3,全血2/3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45
开始的10-20ml要缓慢输入,密切观察病人有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3
2
HES 种类
第一代:高分子量、高取代级 第二代: 中分子量、中取代级,如贺斯 第三代:中分子量、低取代级,如万汶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24
HES 的生物效应取决于其
● 分子量(Mw)
● 羟乙基的取代级(SD或称摩尔取代级MS) ● C2 /C6 比率
许勇副教授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3
综上所述,羟乙基淀粉共经历了 3 代
第1代 是 高分子量高取代级的HES
如 lamasteril(450/0.7)
第2代 是 中分子量中取代级的HES
如 贺斯 (200/0,5)
第3代 是 中分子量低取代级的HES
如 万汶 (130 / 0.4)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4
羟乙基淀粉的分子结构
D-葡萄糖 基本单位
α-1,4-键 α-1,6-键
发出侧支 直线联接
羟已基化:
增强支链淀粉抗水解能力 增加HES水结合力
与糖原结构相似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增加HES渗透压
5
6
一 血浆容量扩充药 是什么 ?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6
1 血浆容量扩充药 (plasma volume expander)
多器官障碍
XII XIIa XI XIa IX IXa VII
呼吸 / 心率
250 200
血浆
体液组成成分
细胞内液 间质液
Na K Ca & Mg Other + Cl
mmol/l
155
150 100 50
0
103
114
HCO3 Proteins Other -
27
16
30
0
1 血浆与间质液的成分基本相似,主要差别是血浆中有蛋白质,故胶体渗透压高于间质液 2 血浆渗透压 313mOsm, 胶体渗透压<1.5mOsm(25mmHg), 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 壁,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4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3 凝血障碍:扩容时稀释血液,使血小板和
其他凝血因子的浓度降低,影响凝血机制 故剂量要得当 4 肝肾功能损害:可转氨酶升高,短时间即 可恢复。 肾小管阻塞,肾功受损 5 大剂量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干扰实验 室检查
许勇副教授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16
二 羟 已 基 淀 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tastarch, H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