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黑工艺及检验规范
发黑工艺技术要求

发黑工艺技术要求发黑工艺技术要求发黑工艺是一项将金属制品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氧化膜的工艺。
在发黑工艺中,要保证金属制品的表面均匀、持久地产生黑色氧化膜,以达到美观、防锈、耐磨等效果。
下面是发黑工艺的技术要求:1. 表面处理要彻底:在进行发黑前,必须对金属制品进行彻底的表面处理,包括去除油污、锈蚀、氧化层等。
表面处理要求彻底,以确保发黑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设备和材料的选择要合理:在进行发黑工艺时,需要选择适用的设备和材料。
设备要求工作稳定,能够对金属制品进行均匀的氧化处理。
材料要求质量可靠,能够产生均匀、持久的黑色氧化膜。
3. 工艺参数的控制要精确:在进行发黑工艺时,需要控制一系列工艺参数,包括氧化液的成分和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控制要精确,以确保发黑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清洗和中和处理要适时:在进行发黑工艺后,必须对金属制品进行清洗和中和处理。
清洗是为了去除残留的氧化液和其他污垢,以确保金属制品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中和处理是为了中和残留的氧化液,以防止对金属制品造成腐蚀。
5. 检测和质量控制要严格:在进行发黑工艺后,需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检测要求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检测金属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厚度、硬度、附着力等指标,以确保发黑效果的符合要求。
6. 储存和包装要适当:在完成发黑工艺后,金属制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储存和包装。
储存要求干燥、通风、防湿和防尘,以防止氧化膜被污染或腐蚀。
包装要求结实、耐用,以防止金属制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
通过合理控制发黑工艺的技术要求,可以确保金属制品的发黑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并提高其美观性、耐磨性和防锈性。
因此,在进行发黑工艺时,需要严格遵循上述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提高发黑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发黑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产品表面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表面处理处理。
3、引用标准GB/T15519 化学转化膜钢铁黑色氧化膜规范和试验方法GB/T11376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一、发黑的定义: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所有发黑产品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发黑产品批生产质量检验。
三、发黑外观要求1、外观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无明显色差,无发白等异常现象。
白斑、发花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2.2、颜色不正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或发红。
2.3、氧化膜不牢由于发黑前产品除油清洗不彻底、发黑处理时间过长,发黑层过厚,形成了发黑浮层,附着力差,产品酸洗后的清水冲洗不干净,将残酸带到发黑液中,造成局部反应过度;工件表面有浮锈。
2.4、锈斑发黑改变产品颜色的原因是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后的产品需及时进行脱水封闭。
如果发黑后的产品不及时浸油封闭,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气继续反应,有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四、环保性要求产品发黑后要求:无毒,无异味,环保。
(发黑剂不得含有硒化物,亚销酸盐,铬等有毒化合物)五、性能测试。
检验产品附着力和耐蚀性。
硫酸铜点滴法:每升溶液(去离子水)含硫酸铜30g、20℃、浸32秒。
有发红(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现象则判定不合格!漆前磷化处理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1、防锈磷化工艺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作用。
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涂油工件而言),广泛用于工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系磷化三大品种。
铁系磷化的主体槽液成分是磷酸亚铁溶液,不含氧化类促进剂,并且有高游离酸度。
这种铁系磷化处理温度高于95℃,处理时间长达30min以上,磷化膜重大于10g/m2,并且有除锈和磷化双重功能。
发黑的膜厚标准

发黑的膜厚标准
发黑的膜厚标准通常取决于所使用的发黑剂类型和工艺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黑膜厚标准:
1. 硫酸铜法:在50℃左右的温度下,浸渍10-15分钟,表面形成一层暗紫色的氧化膜,其膜厚通常在0.5-1.5微米之间。
2. 氧化发黑法:在100℃左右的温度下,浸渍10-20分钟,表面形成一层棕黑色的氧化膜,其膜厚通常在0.5-1.5微米之间。
3. 酸性发黑法:在常温下,浸渍1-3分钟,表面形成一层黑色或深棕色的氧化膜,其膜厚通常在0.2-0.5微米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发黑膜厚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需要高耐磨性的零件,可以选择增加发黑时间或提高温度来增加膜厚;对于需要减小摩擦系数的零件,可以选择减少发黑时间或降低温度来减小膜厚。
同时,膜厚的均匀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确保零件表面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工件的发黑质量与检测

工件的发黑质量与检测使用钢铁发黑剂发黑工件,其工艺材料和发黑机理与传统的碱性发黑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发黑后工件的耐腐蚀性能测试要有相应手段。
目前,国家尚无规定的检测标准,所以供鉴碱性发黑的检测方法和涂装防腐技术的检测技术相结合来进行,以求得较全面的检测效果。
发黑后的工件外观要求光亮美观。
在40W日光灯光源下工件离开日光灯500毫米处,观察表面发黑膜应均匀一致,呈深黑色且有光泽。
发黑后工件沉积层与基体结合力要求有优异的牢固度。
待工件干透后,用于(或棉纱)擦拭不脱色,不出现金属光泽为合格产品,亦可用落砂法冲刷检测。
发黑后工件的防锈性与耐蚀性能是靠表面有机沉积膜的包复封闭起主要作用的,其效果优于碱性发黑若干倍,可用5%的盐雾试验来测定,即在35℃温度1千克的压力下连续喷雾3小时,表面无锈为合格产品。
没有盐雾试验设备的厂家,亦要延用3%的标准NaCl溶液做浸渍检验。
发黑工件的耐腐蚀性能检测我们推荐采用德国的DIN50938规定的方法检验,即用5%的草酸溶液滴到发黑件的表面,8分钟无腐蚀斑点为合格。
致密度的情况,延用3%硫酸铜浸渍的方法来测试,即待工件干透后,将试样直接浸入3%的硫酸铜溶液中,最低时间不少于1分钟为合格,实际可达数分钟。
表面沉积层的厚度可用S-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实测,一般情况因工件的加热温度不同与溶液的浓度不同而有差异,亦可用电磁式测厚仪器做无损检测来确定实际厚度发黑后工件的防锈性与耐蚀性能是靠表面有机沉积膜的包复封闭起主要作用的,其效果优于碱性发黑若干倍,可用5%的盐雾试验来测定,即在35℃温度1千克的压力下连续喷雾3小时,表面无锈为合格产品。
没有盐雾试验设备的厂家,亦要延用3%的标准NaCl溶液做浸渍检验一、发黑的定义: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多数发黑工艺均含有硒化物,硒化物昂贵且有剧毒,长期使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尚存在工艺不稳定,溶液沉淀多,发黑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差等缺点,以致这些工艺目前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应用。
最新发黑检验

发黑检验XX工业自动化系统(昆山)有限公司金属表面发黑处理检验作业指导书讨论稿生产部2011-08-20一、发黑的定义: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所有发黑产品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发黑产品批生产质量检验。
三、质量要求1.1 外观质量1.1.1 表面不允许有未发黑的斑点、沉淀物,色泽应均匀,蓝黑色应致密,且无机械损伤等缺陷;1.1.2 因零件材料或加工工艺的不同,零件发黑允许存在色泽上的差异。
1.2 发黑性能1.2.1 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致密度,经过致密度试验,不得出现红色置换铜现象;1.2.2 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擦性能,经过耐摩擦试验,不得出现脱色或露底现象;1.2.3 表面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经过抗防腐试验,不得出现腐蚀斑点或锈蚀斑点现象。
1.3 后续性能零件经发黑处理后所产生的零件变形,不得影响零件以后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2 验收试验2.1 外观检验将发黑零件擦拭干净后放在400±100lx的光照度下(相当于40W日光灯的照度),距离300mm~350mm,正常目视检验,2.1.1、外观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2.2.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无明显色差,无发白等异常现象。
白斑、发花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2.2.3、颜色不正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或发红。
3、致密度试验2.1.1 将发黑零件擦拭干净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用氧化铜-CuO中和过的3%中性硫酸铜溶液),在室温下保持2min 后,将零件从溶液中取出,用30°C 以下的清洁温水冲洗后,正常目视检验。
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致密度,经过致密度试验,不得出现红色置换铜现象;4、耐摩擦试验将发黑零件擦拭干净后,用适量的棉本色布(GB/T 4061-999)或棉纱线,以手用5N的压力反复擦拭0.5min后,正常目视检验,零件表面应符合表面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擦性能,经过耐摩擦试验,不得出现脱色或露底现象5. 耐腐蚀试验2.1.2 将发黑零件用D-4脱脂剂去油后清洗并揩拭干净,悬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按GB/T 10125-1997 规定的中性盐雾试验要求达到3h,正常目视检验,零件表面应符合表面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经过抗防腐试验,不得出现腐蚀斑点或锈蚀斑点现象。
发黑工艺流程

发黑工艺流程
《发黑工艺流程》
发黑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术,用于制造具有黑色外观的金属制品。
这种工艺流程通常适用于铁、钢、铝等金属材料,通过特定的化学处理和表面处理,将金属制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氧化物膜,从而达到发黑的效果。
首先,待处理的金属制品需要进行表面清洁和除油处理,以确保后续的处理能够有效地进行。
清洁和除油后,金属制品需要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铁和其他杂质。
接着,金属制品被浸泡在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溶液中,进行黑色氧化处理。
在浸泡中,金属表面会生成一层均匀的黑色氧化膜。
处理时间和温度会影响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
经过氧化处理后,金属制品需要进行水洗和中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并平衡表面的PH值。
最后,金属制品进行清
洁和干燥处理,即可得到具有均匀黑色外观的金属制品。
发黑工艺流程通过特定的化学处理,使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黑色氧化膜,达到美化和防腐的效果。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建筑装饰、机械制造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黑工艺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于外观和质量的需求。
发黑工艺及检验规范

发黑工艺一金属黑化剂产品应用:本产品适用于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等各种钢铁零件。
使用方法:将钢铁零件置于浓度为3%-5%的一般金属清洗剂的水溶液中,温度为室温,时间约5分钟。
然后用清水清洗,除油。
再将钢铁零件置于浓度60%的盐酸水溶液中,室温,浸泡5-10分钟,至锈迹脱掉为止,用水清洗。
完成除油除锈后即可黑化处理,可使用浸泡方法,可也用涂刷方法。
用浸泡方法时分两次黑化。
第一次浸泡8-10分钟后取出风干,再浸入黑化剂中8-10分钟,浸泡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室温低于10度时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室温大于30度时应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如用涂刷方法,可用刷子沾发黑剂反复刷涂零件表面。
直到达到所需要的发黑膜厚度为止。
然后用温水清洗,皂化,将零件置于皂化液的水溶液中,浸泡3-5分钟,皂化温度20-50度。
皂化后用清水清洗,风干,上油,将零件置于10号机油或其他适用的防锈油中浸泡1-2分钟,油温应为20-50度。
发黑工艺二钢铁常温快速发黑液B 61 组成发黑液的组成为(g/L):硫酸铜2~3、亚硒酸5~6、磷酸盐2.5~3.5、4~5、对苯二酚1.5~2.5、OP-10适量。
鵕3_2 成分及作用(1)主成膜剂硫酸铜和亚硒酸为常温发黑液中的主成膜剂,仅由主成膜剂形成的膜层通常呈疏松、多孔,附着力和耐磨性较差,必须要加入其它添加剂。
(2)辅助成膜剂辅助成膜剂可伴随主反应的同时辅助成膜,不仅能加深黑化膜的色泽,而且还能提高膜层的致密度、附着力、耐磨性和耐蚀性等。
在常温发黑液中通常以磷酸盐、H3PO4或H3PO4-K H2PO4为辅助成膜剂。
(3)稳定剂发黑液在使用过程中因铁的溶解生成Fe3+,与SeO2+3生成Fe2(SeO3)3白色沉淀。
稳定剂多为Fe2+的络合剂,如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可阻止沉淀生成,提高发黑液的使用寿命。
在常温发黑液WX中加入EDTA、FeCl2•4H2O也能起到稳定剂的作用。
}装W蜇籚宦(4)调整剂发黑剂在工件表面的反应速度直接影响黑化膜的质量,发黑处理时成膜速度太快,造成膜层?? 疏松、结合力、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差。
发黑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产品表面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表面处理处理。
3、引用标准GB/T15519 化学转化膜钢铁黑色氧化膜规范和试验方法GB/T11376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一、发黑的定义: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所有发黑产品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发黑产品批生产质量检验。
三、发黑外观要求1、外观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无明显色差,无发白等异常现象。
白斑、发花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2.2、颜色不正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或发红。
2.3、氧化膜不牢由于发黑前产品除油清洗不彻底、发黑处理时间过长,发黑层过厚,形成了发黑浮层,附着力差,产品酸洗后的清水冲洗不干净,将残酸带到发黑液中,造成局部反应过度;工件表面有浮锈。
2.4、锈斑发黑改变产品颜色的原因是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后的产品需及时进行脱水封闭。
如果发黑后的产品不及时浸油封闭,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气继续反应,有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四、环保性要求产品发黑后要求:无毒,无异味,环保。
(发黑剂不得含有硒化物,亚销酸盐,铬等有毒化合物)五、性能测试。
检验产品附着力和耐蚀性。
硫酸铜点滴法:每升溶液(去离子水)含硫酸铜30g、20℃、浸32秒。
有发红(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现象则判定不合格!漆前磷化处理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1、防锈磷化工艺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作用。
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涂油工件而言),广泛用于工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系磷化三大品种。
铁系磷化的主体槽液成分是磷酸亚铁溶液,不含氧化类促进剂,并且有高游离酸度。
这种铁系磷化处理温度高于95℃,处理时间长达30min以上,磷化膜重大于10g/m2,并且有除锈和磷化双重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黑工艺一
金属黑化剂
产品应用:本产品适用于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等各种钢铁零件。
使用方法:将钢铁零件置于浓度为3%-5%的一般金属清洗剂的水溶液中,温度为室温,时间约5 分钟。
然后用清水清洗,除油。
再将钢铁零件置于浓度60%的盐酸水溶液中,室温,浸泡5-10分钟,至锈迹脱掉为止,用水清洗。
完成除油除锈后即可黑化处理,可使用浸泡方法,可也用涂刷方法。
用浸泡方法时分两次黑化。
第一次浸泡8-10分钟后取出风干,再浸入黑化剂中8-10分钟,浸泡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室温低于10度时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室温大于30度时应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如用涂刷方法,可用刷子沾发黑剂反复刷涂零件表面。
直到达到所需要的发黑膜厚度为止。
然后用温水清洗,皂化,将零件置于皂化液的水溶液中,浸泡3-5分钟,皂化温度20-50度。
皂化后用清水清洗,风干,上油,将零件置于10号机油或其他适用的防锈油中浸泡1-2分钟,油温应为20-50度。
发黑工艺二
钢铁常温快速发黑液 B 6
1 组成
发黑液的组成为(g/L):硫酸铜2~3、亚硒酸5~6、磷酸盐~、4~5、对苯二酚~、O
P-10
适量。
鵕3_
2 成分及作用 (1)主成膜剂硫酸铜和亚硒酸为常温发黑液中的主成膜剂,仅由主成膜剂形成的膜层通常呈疏松、多孔,附着力和耐磨性较差,必须要加入其它添加剂。
(2)辅助成膜剂辅助成膜剂可伴随主反应的同时辅助成膜,不仅能加深黑化膜的色泽,而且还能提高
膜层的致密度、附着力、耐磨性和耐蚀性等。
在常温发黑液中通常以磷酸盐、H3PO4或H3PO4-KH2PO4为辅助成膜剂。
(3)稳定剂发黑液在使用过程中因铁的溶解生成Fe3+,与SeO2+3生成Fe2(SeO3)3白色沉淀。
稳定剂多为Fe2+的络合剂,如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可阻止沉淀生成,提高发黑液的使用寿命。
在常温发黑液 WX中加入EDTA、FeCl2•4H2O也能起到稳定剂的作用。
}装W蜇籚宦
(4)调整剂发黑剂在工件表面的反应速度直接影响黑化膜的质量,发黑处理时成膜速度太快,造成膜层疏松、结合力、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差。
通常发黑时间(新配制的发黑液)应大于90s,加入速度调整剂可延长成膜时间,提高膜层质量。
本发黑液中加入对苯二酚作为速度调整剂。
#H锄FM!?
(5)湿润剂表面湿润剂能提高发黑件表面的湿润性,有利于形成结合力强的色泽均匀的黑化膜。
常用的有钺汨
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等。
3 工艺发黑液为灰褐色半透明的酸性溶液,pH值为~,无味、不燃,放置一段时间后略有灰白色沉淀物舄鶄
生成,但不影响使用。
使用温度为常温,成膜时间平均为5~7min。
工件发黑前应进行严格的前处理,即
彻底除油、除锈及清洗,防止发黑件表面出现花斑或局部不成膜。
在发黑过程中应轻轻摆动工件,待工件╓駚獡X
表面均匀成膜后取出,工件取出后在空气中停留片刻,使黑化膜在空气中老化,等膜层稳定后再清洗,提高黑化膜的结合力。
最后进行浸油封闭处理。
发黑液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滤除,同种材料使用新配制的发黑液成
膜时间较短,对于非同种材料,为了获得满意的发黑效果,可对发黑液成分进行微调,还应定期对发黑液pH值进行检测,以保证发黑液的质量。
发黑工艺三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
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金属“发蓝”药液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一、碱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1.配方:硝酸钠50~100克氢氧化钠600~700克亚硝酸钠100~200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表面务必洗净和干燥以后,才能进行“发篮”处理。
(2)金属器件进行“发蓝”处理条件与金属中的含碳量有关,“发蓝”药液温度及金属器件在其中的处理时间可参考下表。
金属中含碳量%工作温度(℃)处理时间(分)开始终止>合金钢560-90
(3)每隔一星期左右按期分析溶液中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含量,以便及时补充有关成分。
一般使用半年后就应更换全部溶液。
(4)金属“发蓝”处理后,最好用热肥皂水漂洗数分钟,再用冷水冲洗。
然后,又用热水冲洗,吹于。
二、酸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1.配方:磷酸3~10克硝酸钙80~100克过氧化锰10~15克水1000克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把磷酸、过氧化锰和硝酸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3.说明:
(1)金属器件先经洗净和干燥后才能进行“发蓝”处理。
(2)此法所得保护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钙和铁的氧化物所组成,其耐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氧化法所得的保护膜。
4.“发蓝”工作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40~45分钟。
在处理碳素钢时,药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处理合金钢或铸钢时,磷酸含量控制在5~10克/升。
应注意定期分析药液磷酸的含量。
5.“发蓝”处理后金属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发黑检验规范
(范文)
一、发黑的定义:
发黑处理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多数发黑工艺均含有硒化物,硒化物昂贵且有剧毒,长期使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尚存在工艺不稳定,溶液沉淀多,发黑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差等缺点,以致这些工艺目前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应用。
目前是确保是一种无毒、稳定、膜层性能优良的钢铁发黑工艺.)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所有发黑产品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发黑产品批生产质量检验。
三、发黑外观要求
1、外观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无明显色差,无发白等异常现象。
白斑、发花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颜色不正
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或发红。
、氧化膜不牢
由于发黑前产品除油清洗不彻底、发黑处理时间过长,发黑层过厚,形成了发黑浮层,附着力差,
产品酸洗后的清水冲洗不干净,将残酸带到发黑液中,造成局部反应过度;工件表面有浮锈。
、锈斑
发黑改变产品颜色的原因是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后的产品需及时进行脱水封闭。
如果发黑后的产品不及时浸油封闭,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气继续反应,有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四、环保性要求
产品发黑后要求:无毒,无异味,环保。
(发黑剂不得含有硒化物,亚销酸盐,铬等有毒化合物)
五、性能测试。
检验产品附着力和耐蚀性。
硫酸铜点滴法:每升溶液(去离子水)含硫酸铜30g、20℃、浸32秒。
有发红(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现象则判定不合格!
氮化发黑类产品检验规范
(范文)
一、外观要求
1、外观呈蓝黑色或深黑色。
2、膜层结晶致密、均匀,产品无露底。
无明显色差、发白等以下所描述的异常现象。
白斑、发花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氧化膜的色泽深浅不一,出现白斑、发花。
、颜色不正
产品发黑后出现偏蓝色或发红。
、氧化膜不牢
由于发黑前产品除油清洗不彻底、发黑处理时间过长,发黑层过厚,形成了发黑浮层,附着力差,产品酸洗后的清水冲洗不干净,将残酸带到发黑液中,造成局部反应过度;工件表面有浮锈。
、锈斑
发黑改变产品颜色的原因是氧化反应,所以发黑后的产品需及时进行脱水封闭。
如果发黑后的产品不及时浸油封闭,已活化的元素和空气继续反应,有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二、环保性要求
产品发黑后要求:无毒,无异味,环保。
(发黑剂不得含有硒化物,亚销酸盐,铬等有毒化合物)
三、性能测试
1. 附着力和耐蚀性测试:硫酸铜点滴法检验,每升溶液(去离子水)含硫酸铜30g、20℃、浸32秒。
有发红(触铜斑点,锈点-有铜析出)现象则判定不合格。
2. 硬度测试:100g力测试结果,板件达到HV550,车件达到HV610。
3. 盐雾测试:超过96小时无明显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