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性疾病

合集下载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关于先心病的常见问题解答1父母都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孩子为什么患有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没定论,但广泛观点指出就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相关度约为55%。

据有关资料了解纯粹遗传占到8%,纯粹环境占到2%,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占到90%。

未知的危险因素包含:分娩早期的病毒感染,海拔高度,孕期营养缺乏,羊膜的炎症,胎儿承压,胎儿早期先兆流产,糖尿病、低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胎儿早期的应用领域,母亲年龄过小等。

至于遗传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具备一定程度的家族发作趋势,但根据目前遗传学的先天性心脏病就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理论,可以说道父母亲存有先天性心脏病,并无法轻易引致子女患病。

一般来讲亲属中存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其他人患病的机率下降3倍(3%),两个成员患病则机率下降为9%,如果三个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下降至50%。

2患先心病的孩子为什么长得比别的孩子小?对于罹患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患儿,例如室间隔坏死、房间隔坏死、动脉导管F83E43Se等,因心内或大动脉水平存有左向右分流,部分血液从体循环系统分流至肺循环,引致体循环血量较正常增加,进而影响全身器官血液供应,因此引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对于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因全身高热显著,因此生长发育可以受到影响。

3先心病能自愈吗?不手术行吗?对于直径大于5mm、坐落于膜周或肌部的室间隔坏死,恶病质孔型房间隔坏死,及直径大的动脉导管F83E43Se均存有自愈的可能将,可不急于手术,但前提条件就是该种心脏畸形的存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等未导致显著的影响。

因此,建议家长在等候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目的存有二:一就是检测坏死的大小有没有增大的趋势,二就是观测与否存有心脏减小、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并发症发生。

对于坏死大小并无增大趋势、肺动脉压力逐步升高的患儿则并无进一步等候的意义,须要尽早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给胎儿吗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给胎儿吗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给胎儿吗
一、概述
相信只要是怀孕的准妈妈都希望生下活泼健康的宝宝,因此,整个妊娠过程就要注意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以免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怀孕的第3-8周就要开始注意了。

如果准妈妈们在这个时期感染了病毒,例如风疹、流感、环境污染等,就很可能会诱发胎儿畸形。

那么,怀孕了怎么预防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二、步骤/方法:
1、先天性心脏病一般可能都是通过遗传进行来的。

所以今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朋友知己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与注意
自己的饮食,平时在生活中要吃一些低脂肪的食品比如说瘦肉这些,饮酒也要适量,一周喝三到九杯酒,对心脏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千万别贪杯。

2、于准妈妈来说,为了预防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准妈妈应该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尤其是在怀孕的第3-8周内,因为这个时期如果服用了影响胎儿的药物,就容易使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3、为了预防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准妈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要喝咖啡,可乐等,尽量少看手机少玩电脑和手机,这些都很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三、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孕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心脏病遗传吗?

心脏病遗传吗?

心脏病遗传吗?*导读:心脏病遗传吗?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不属于遗传病,但是只要是父辈有先天性心脏病,那么下一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就会提高。

……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患上心脏病就犹如一架机器发动机出现了问题,心脏病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所以心脏病不可以小视,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己患上心脏病已经是非常不幸的事情,自己的下一代是不是也会遗传自己的心脏病呢?心脏病遗传吗?下面小编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一下心脏病的成因,心脏病往往是由于后天的饮食或者是缺乏必要的运动引起的,只要是身体素质好了是可以避免心脏病的,心脏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一般来会父辈有心脏病,下一代发生心脏病的几率会比其他人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心脏病。

心脏病与环境因素、妊娠早期的感染以及用药、射线的照射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是做好一些预防措施,下一代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心脏病特别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不属于遗传病,但是只要是父辈有先天性心脏病,那么下一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就会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既然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那么就一定与孕妇的胎内环境有关,也就是说与母体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只要是怀孕期间多加注意,是可以避免下一代出现心脏病的。

一般来说父辈患上先天性心脏病,下一代就很有可能出现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来说一般人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是1%,而父辈有心脏病的下一代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就会提高到普通人的三倍。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总结为,先天性心脏病不是遗传疾病,只是父辈患上先天性心脏病,下一代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会提高,但是不见得会发病。

【相关推荐】:心脏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6大征兆警惕心脏病!心脏病治疗方法有哪些?3大习惯让你远离心脏病!心脏病人吃什么好?5种养心食物预防心脏病!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遗传病因相关基因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遗传病因相关基因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遗传病因相关基因的研究心脏病是世界上死亡原因之一,而先天性心脏病是其中的重要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每一千个新生儿中就会有约八个受到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这种病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和某些人类基因的遗传有关。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种类繁多,从单个基因的遗传缺陷到染色体异常都可能导致病变。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是由于环境因素和基因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尽管如此,目前许多研究集中于寻找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与基因突变相关。

研究人员研究了与心脏发育和心脏功能相关的多个基因。

其中一些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与心脏发育有关,而另一些则与心脏疾病有关。

例如,大多数研究都指出,ALDH1A2基因突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该基因代码酒精脱氢酶,它对维生素A的合成和代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 ALDH1A2 突变会导致 VitA 缺陷,从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另一个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是TBX5。

研究表明,TBX5 基因在人类心脏的发育和功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TBX5基因与肢体和心脏发育相关,而其突变则会导致Holt-Oram综合症(一种上肢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联合遗传疾病)和心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的其中一种形式)的发生。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基因是GATA4。

该基因编码GATA4转录因子,对心肌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至关重要。

GATA4 基因表达水平和其突变可以影响心室分割和室间隔的发育,从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GATA4基因在正常情况下维护着心脏的发育和信号转导。

突变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变化,进而影响心脏的发育和维护。

总的来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基因遗传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可能能够为未来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提供更多的手段。

医生提醒:这3种心脏病最容易遗传,有家族史的一定要注意筛查

医生提醒:这3种心脏病最容易遗传,有家族史的一定要注意筛查

医生提醒:这3种心脏病最容易遗传,有家族史的一定要注意筛查“最近经常有粉丝留言问,我有心脏病,会不会遗传给我的孩子?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统称,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率失常、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肺心病等。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确实是遗传疾病,而冠心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下面,“问上医”就跟大家详细讲讲。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心血管系统畸形,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导致先心病的原因主要有:(1)遗传:有的先心病患儿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但大部分的患儿还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

先天心脏病患者的家庭中,下一代再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明显的比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高。

但是,这并不是绝对,先心病确实会遗传,但并不是百分之百。

(2)母体原因:妊娠的第3~8周是宝宝心血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孕妇有病毒感染(风疹、流感)或叶酸缺乏、子宫缺氧,甚至受辐射或药物(四环素、土霉素以及各种镇静药物)影响,都可能导致胎儿心脏发育不全。

所以,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孕妇,建议在妊娠的第20~28周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做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看是否存在心脏畸形。

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简单说就是心脏尤其是心脏的心室间隔,出现增生、肥厚的疾病。

如下图:我们的心脏有4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在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有一个室间隔。

这个室间隔如果变得非常厚,就会影响血液回流至心脏,出现肥厚型梗阻心肌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有的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的则会出现心悸、胸痛、劳累后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症状,甚至还会因为左心室扩张时充盈不足,导致心脏排血降低,出现眩晕,甚至意识丧失。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血管疾病,30%以上的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

如果家里有父母、爷爷或姥爷是心肌病患者,遗传到下一代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朋友做超声心动检查排除。

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导言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发生异常,导致出生时心脏出现结构性缺陷或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而了解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并讨论其与遗传基因、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先天性心脏病在部分患者中呈现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遗传因素:单基因突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与单一基因的突变相关。

例如,肢端伸展畸形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与TBX5基因的突变相关,该基因编码转录因子T-Box 5,突变导致心脏和上肢的畸形发育。

不同的单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具体的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多基因遗传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是与多个基因的遗传异常相关。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例如导致心脏结构的变化、发育进程的中断或不足等。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识别出许多与多基因遗传相关的先天性心脏病。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也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变异两种情况。

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包括唐氏综合症、爱德华综合症和晚发性的埃尔伦-达尼洛综合症等。

这些染色体异常可以增加患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环境因素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导致先天性心脏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妊娠期感染妊娠期感染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孕妇妊娠期间感染某些病原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以增加胎儿患上先心病的风险。

感染会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心脏结构异常。

药物和药物滥用一些特定的药物或药物滥用也与先心病的发生有关。

例如妇女在妊娠期间滥用某些药物(如酒精、可卡因等)会增加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期形成的一类心血管发育异常,它通常通过基因遗传引起。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就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探讨。

一、基因诊断1. 定义和意义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突变或异常所致,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并找出其中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存在的突变,可以为临床医生确诊提供依据。

这对于家族倾向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监测至关重要。

2. 基本过程基因诊断主要包括样本采集、DNA提取、测序平台选择、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环节。

其中,样本采集即由患者取得DNA或RNA样本,DNA提取则是从样本中提取出目标核酸片段,而测序平台选择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平台类型。

最后,在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时,则需要借助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对。

3. 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如今,新一代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诊断中,使得对更多遗传异常进行筛查成为可能。

二、基因治疗1. 基本原理基因治疗是指通过修复或替换存在异常的基因,恢复其正常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而言,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递送修复型或补充型基因到患者体内,从而纠正或缓解相关心血管发育异常。

2. 效果及局限性虽然現今还没有针对所有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進行个体化的基因治疗方案,但在针对特定突变和几种常见心脏畸形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一些动物实验中已经看到了很大希望,并且相关临床试验已开始展开。

3. 注意事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仍需时间和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才能应用于广大患者。

在实施基因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

三、其他辅助手段1. 产前筛查和诊断对于已知具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准妈妈,进行产前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关键。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新认识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新认识

� 病 主 要临 床 表 现 有室 间 隔 缺 损 ( e ic a e a defec , 管 未 闭 ( ae d c a ei , P DA ), 法 洛四 联 症
V SD ) , 房间 隔 缺损 (a i a e a defec , A SD ) , 动 脉 导 � � � � T e 综合 征 � � ( e a g f F a , T OF ) , 主 动 脉 缩 窄 ( c ac ai f
动 脉狭 窄 � C OA � c a c ai � � � � � � � � � � � � � f a a� 主 动脉 缩窄 � A S� a i c 其中 以 V SD 主动脉 瓣狭窄
伴有先心病的临床综合征较常见的有 N
a 综
� � 合征 , 马 方综合 征, � 长 QT 综合征 , � 有研究表明先心病 与 2 2 1 1 微缺失有 关 4 22 1 1 缺失 A ag � i e 综合 征,
5 P - 综 合 征 (猫 叫 综 合 征 ) 第 5 对染 色 体 短 臂 缺 损
a a, C OA ) , 主动 脉瓣 狭 窄 (a i c a e� e i , A S) , 室 隔 缺 损 � V SD � � � � � � � � � � � � e i c a e a d efe c� 室间隔缺 损� 肺动 脉 狭窄 (� a � a e e i , P A S ) , 肺动 脉 瓣 � � � � � � � � � � � � � � A SD � a i a e a de fec � 房 间 隔 缺 损 � P D A � ae d c 先 心病 有单 心 室 , 单 心房 , 肺 动 脉闭 塞等 最为常见
, 是最 常见 的出 生缺 陷之 一
先心 病 严重 危害 婴 幼 先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来源:三九健康网时间:2003.09.28
正常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可以将含氧多的血液自左心室泵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系统至全身,满足身体对血液所携带的氧及营养成分的需求。

同时静脉系统自全身将已经消耗了氧和营养物质,而携带了组织代谢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废物的静脉血进入右房,右室,然后泵入肺动脉及肺,在那里血液可以获得充分的氧气,以后再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回到左心室。

心脏及大血管的主要结构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主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右侧称三尖瓣,左侧称二尖瓣。

主动脉与左心室之间,肺动脉与右室之间的瓣均为三个瓣叶,称半月瓣,或称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左右心房之间有薄的肌性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厚的肌性隔,分别称房间隔及室间隔。

出生时就有心脏结构的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右心房之间的隔有缺损称房间隔缺损,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隔有缺损称室间隔缺损。

各处瓣膜均可有狭窄或闭锁,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亦可一侧发育不良或缺如,如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

心脏各腔及动、静脉之间连接亦可以异常,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也可能多种畸形同时存在,如法乐氏四联症等。

先天性心脏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大约1%(0.6%—1.2%),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按我国10亿人口计算,大约有1千万人患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有些家庭有多个子女患不同种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多个堂兄弟姐妹患病。

一般来讲一级亲属中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其他人患病的机率上升3倍,两个成员患病则机率上升为9%,如果三个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上升至50%。

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大家多见的先天愚型(唐恩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约50%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心内膜垫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分别占32%及29%,其次为房间隔缺损占11%,法乐氏四联症占7.9%,动脉导管末闭占6.7%。

18三体综合征约90%患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为室缺、动脉导管末闭等。

近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共同基因的缺失,如CATCH综合征,为第22对染色体之一短臂11位点缺失,可合并法乐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干,主动脉弓中断等。

单纯房间隔缺损大部分呈多基因规律,先症者同胞和子女的再显风险率为2.5%- 4.6%。

少数家族中可见连续数代均有本病患者的情况。

单纯室间隔缺损呈多基因遗传,先症者同胞的再患风险为3.3%-4.4%,子女为3.7%—4%。

先症者同胞中单纯室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一致性病损为30%—60%。

动脉导管未闭呈多基因规律,子女再患风险率为3.4%—4.3%,同胞为2.6%—3.5%。

一致性病损占50%。

法乐氏四联症为多基因遗传,患者子女的再显风险率为3.0%—4.2%,同胞为2.5%—3.0%。

一致性病损小于50%。

不一致的病损以室缺、肺动脉口狭窄和大动脉转位最常见。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不过不一定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象2 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有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的都是与遗传有关的。

所以说父母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6 发表者:刘兴荣(访问人次:6386)
经常有患友在好大夫网站上问我先天性心脏病会不会遗传,有的是夫妻中有一方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有的是夫妻双方均健康但已经有过一个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但还想再生一个小孩,担心第二个孩子会不会有得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有鉴于这个问题比较具有普遍性,我特地把有关内容归集成文章供大家参考。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没有肯定的答案,只能说是遗传和环境多方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怀孕早期的病毒感染,海拔高度,孕期营养缺乏,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糖尿病、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

另外根据统计,高海拔地区比如青海、西藏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数倍,具体原因尚未查明。

至于遗传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

但目前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父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能直接导致子女得病。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极少数,目前能做的事就是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包括:孕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适龄怀孕、不随便用药、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孕妇糖耐量筛查等。

有先天性心脏病能不能怀孕
2007-08-15 责任编辑:摇篮编辑我要评论
【导读】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代谢机能旺盛,血液循环总量增加30%以上。

而妊娠期子宫增大,迫使膈肌上升,使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影响血流回流,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生产时,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心跳加快,胎儿出生后,腹压突然下降,以及胎盘血流循环停止,使母体回心重量增加。

心脏负担突然加重,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我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自从我结婚后,我和我先生都特别想要一个孩子,想问一下,我能不能怀孕?
虽然当我知道自己怀孕了的那一刻,心情非常兴奋,但兴奋过后,我又有些担心。

因为我心脏不好,怕生孩子有危险,也怕腹中的胎儿受影响,我能要孩子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代谢机能旺盛,血液循环总量增加30%以上。

而妊娠期子宫增大,迫使膈肌上升,使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影响血流回流,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生产时,子宫收缩,产妇用力,心跳加快,胎儿出生后,腹压突然下降,以及胎盘血流循环停止,使母体回心重量增加。

心脏负担突然加重,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心脏病患者能不能怀孕,能不能生孩子,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的强弱。

如果是一、二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生孩子的危险性并不大;三、四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不能怀孕,如果已经怀孕,对三级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需要与医生的密切合作,经过适当地处理和严密地监护才能进行生育。

如果是四级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绝对不能生育,如果发现怀孕,应该立即终止妊娠。

如果心脏病患者已怀孕,在妊娠期需特别注意:保障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在10-12个小时左右。

一级心脏功能不全的孕妇,每天可以从事一些体力活动,比如洗碗、扫地等。

二级心脏功能不全孕妇适当限制一般体力活动,3-5天做一次。

三级心脏功能不全孕妇,不能从事体力活动。

从怀孕第四个月开始,尽可能饮食清淡,以防止盐分过多,引起水肿和体重增加,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整个妊娠体重增加不宜超过10公斤。

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心衰等症状,以防止发生妊娠中毒症状。

至少需在预产前2周住院待产。

一方面,孕产妇乳出现异常情况可得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早日住院可使心脏病孕妇得到充分的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