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每日一练(之一)
第05练 必修上册《劝学》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 原卷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05练必修上册《劝学》一、易错字填空《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明而行无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假()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不积(),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马十驾,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答案】已、而、輮、暴、輮、故、砺、利、己、知、矣、须臾、跂、彰、舆、致、生、蛟、故、跬步、至、驽、锲、蛇鳝、躁二、理解性默写1.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通用版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每日一练)通用版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脱坯.(pēi)涝.洼窝(lào) 盐碱.(jiǎn)瘟.神(wēn)B.淤.塞(yū)屹.立(yì) 慷慨.(kǎi)饲.养(sì)C.佯.装(xiáng)渍.死(zì) 噙.着泪( qín) 涵闸.(zhá)D.窟窿..(kū long) 麦穗.( suì) 踮.着脚(diān)灌溉.(gài)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脱坯”的“坯”读作pī;C.“佯装”的“佯”读作yáng;D.“踮着脚”的“踮”读作diǎn。
故选B。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被鲁迅自己“称为创作”的五种作品中,()。
学界关于其他四部作品的研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有关《朝花夕拾》的研究则相对冷清。
研究之难,就难在其易懂,因为易懂,所以它似乎不包含问题,而研究者如果不能从中提出问题,就无法真正进入作品。
梳理已有成果,围绕《朝花夕拾》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主题是思乡怀旧还是现实批判;所写细节是真实还是虚构;文体是随笔还是散文;文风是统一还是杂糅……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揭示了《朝花夕拾》的部分特征,但鉴于这部作品前后风格差异较大,由它们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从总体上解释整部作品的有效性。
因此,我尝试从其原名“旧事重提”重新提出问题,以期打开新的思路。
我的问题是:旧事为何重提?旧事怎样重提?A.最易懂的一部《朝花夕拾》,也是最难研究的B.最易懂的也是最难研究的,是一部《朝花夕拾》C.《朝花夕拾》是最易懂的一部,也是最难研究的一部D.一部《朝花夕拾》,最易懂,也是最难研究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前文“五种作品中”可知,此处应说鲁迅的某一作品怎样,排除AB;比较CD两项,“是最易懂的一部,也是最难研究的一部”句式对称,强调“一部”,排除D。
选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 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8练《论语》十二章一、易错字填空《〈论语〉十二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何?人而不仁,如()何?”(《论语·八佾》)(3)子曰:“朝闻道,()死()()。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于义,小人喻于()。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文胜质则史。
()()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乎?死而后(),不亦()乎?”(·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也。
”(《论语·子罕》)(9)子曰:“()者不惑,仁者不(),勇者不()。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为仁()(),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子曰:“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非礼勿()。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斯语()。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子曰:“其‘()’乎!己所不欲,勿()于人。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答案】慎、焉、也已、礼、乐、夕、可矣、喻、利、焉、也、野、史、文质、弘、重、已、远、篑、往、知、忧、惧、惧、由己、其目、视、听、言、动、事、矣、者乎、恕、施、兴、观、群、怨、迩、于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202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
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
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威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
居潍二年,召还。
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
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德基至家,如濂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通用版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每日一练)通用版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选择题1、某知名导演正在筹拍一部大型历史剧《中华上下五千年》。
但当他审阅某编剧送来的剧本时,发现剧本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
请你阅读以下剧本中的片段,并帮导演选出正确的一项()A.(秦末军营)项羽仰天长叹,对虞姬说:“爱妃,天时不利,我军节节败退。
军中寂寞,只好借酒浇愁。
你能歌善舞,为我填一阕词,如何?”B.(汉末隆中)刘备对诸葛亮深深一揖:“我刘玄德久仰诸葛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匡扶汉室又有何难?”C.(唐代长安)元稹紧紧握住被贬谪的白居易的手:“乐天,造化无常,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也要好自珍重,来日方长,你我兄弟定有重逢之时。
”D.(明朝河南)大臣于谦回京之前对众同僚说:“各位的心意本官领了,但这些礼物,我却只能完壁归赵。
钱财关乎百姓生计,万不敢随意收取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为我填一阕词”说法错误。
词始于隋唐,至宋代达到顶峰。
项羽生活在秦朝末年,当时还没有词这种文体。
B.“倘能得诸葛亮先生帮助”说法错误。
古人为表示礼貌,不直呼其名,此处应为“倘能得诸葛先生帮助”。
C.“此番你虽蒙冤右迁九江郡司马”说法错误。
此处是被贬职,应为“左迁”,升官为“右迁”。
故选D。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衙门沏茶迷惘兵慌马乱B.交涉谛听紊乱烦燥不安C.消谴鞭挞罪孽甜言蜜语D.怪诞陨落盘踞山盟海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兵慌马乱”的“慌”应改为“荒”。
B.“烦燥不安”的“燥”应改为“躁”。
C.“消谴”的“谴”应改为“遣”。
故选D。
3、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如果经历风雨,就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江西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训练(1)及答案解析

高频考点训练(一)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1.(2013·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裨(bì)益窠.(kē)臼偌.(nuò)大潜.(qián)移默化B.发轫.(rěn) 烘焙.(pãi)禀.(bǐnɡ)赋既往不咎.(jiù)C.臧否.(pǐ) 契.(qiâ)合澄.(chãnɡ)澈乳臭.(xiù)未干D.造诣.(yì) 编纂.(zuǎn)泊.(bó)位游目聘.(chěnɡ)怀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和形近字。
A.“偌”,读ruò,区别于“诺”(读nuò)。
B.“轫”读rân,“焙”读bâi。
C.“契”读qì,区别于“锲”(读qiâ)。
答案 D2.(2013·四川省雅安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歉收照相计日成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奖掖起迄众口铄金身在江湖,心驰魏阙C.诟骂凋敝斐声文坛言者无罪,闻者足诫D.雾霾蛰伏茕茕孑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解析A.“计日成功”中“成”改为“程”。
B.“迄”改为“讫”。
C.“斐”改为“蜚”,“诫”改为“戒”。
答案 D3.(2013·山东省济南市5月针对训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本次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________出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2)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表示,________中方敦促日方切实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3)领导看望因芦山地震而导致双腿截肢的这位病人时说,________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________要努力坚持下去,使生命变得有光彩。
第17练 必修下册 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原卷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7练必修下册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弟子面对孔子的问志,其不同的言谈和神态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体现出子路性格的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出冉求的谦虚;曾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回答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景象,体现出性格洒脱与谦恭。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5)《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会微微一笑的原因是“为国以礼,_________,是故哂之”。
而曾皙的政治理想则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的暮春图代表。
(2)《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学生顾虑,先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为他们营造了轻松活跃的氛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第10练 必修上册 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 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0练必修上册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的壮丽风景,更赞美历史上在这里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豪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虞美人》中李煜以水喻愁,抒写国破家亡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详解】易错的字:是故,贤,豪杰,恰似。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____”的观点后,接着运用“____”的事例加以论证。
(3)李煜《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埃”“常”“郯”“苌”“聃”。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则“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中的仪式自古就有,如开学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等。
仪式中包含着某种承诺,意在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儿童”是孩子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就让社会低估。
心理学研究证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渴望被社会接纳、认同。
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成人常用“小孩”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团体中的某件事情的时候,成人总是会说“小孩子不懂,小孩子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足够的认同,往往变得。
对于成人,孩子可能慢慢表现得,但却慢慢丧失了想象力。
(),而“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良好契机。
对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一方面展现出社会对儿童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脉相承蠢蠢欲动灰心丧气惟命是从B.薪火相传跃跃欲试灰心丧气言听计从C.一脉相承跃跃欲试心灰意冷惟命是从D.薪火相传蠢蠢欲动心灰意冷言听计从1.B/一脉相承: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等代代相传。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灰心丧气: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心灰意冷:指灰心失望,失去进取之心,程度更深。
唯命是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言听计从:说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唯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B.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儿童只有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要想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就必须发展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2.C(原句存在主语不明确和搭配不当的现象)3.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B.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塑造孩子的身份价值C.孩子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孩子身份价值塑造的需要3.A/根据文意和陈述对象前后一致的原则。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5分)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横批:________________4.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3分)横批:振兴中华(2分)5.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
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点明漫画寓意。
(3)40—60字。
(5分)5.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其中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在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在一侧袖手旁观。
(3分)这幅漫画讽刺了学生干部中不以身作则的现象。
(2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张九龄诗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探寻,并发出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9分)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
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
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桑维翰,..,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
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
及维翰出镇相州,历泰宁、晋昌二节度,皆请质为从事。
维翰再相,质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
岁余,召入为翰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诰。
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
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当时称之。
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
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
叹曰:“宰相器也。
”世宗初征淮南,驻寿、濠,锐意攻取,且议行幸扬州。
质以师老,与王溥泣谏乃止。
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质趋前曰:“仪近臣也,过小不当诛。
”因免冠叩头泣下,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
”世宗意遂解,复坐,即遣赦仪。
世宗不豫..,入受顾命。
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戴,自陈桥还府署。
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
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
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浦等降阶受命。
质力学强记,性明悟。
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
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云。
质性卞急,好面折人。
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
闺门之中,食不异品。
身没,家无余赀。
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太宗亦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摘编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B.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C.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D.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7.D/据句意可知。
应为:“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
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是我国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会试者。
自宋朝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覆核和决定名次,其中殿试的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C.“宰相”可特指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同平章事等多达几十种官名,范质曾担任后周的宰相。
D.“不豫”对天子生病的讳称。
古代天子、诸侯、士和普通百姓生病都有不同的讳称,如普通人生病多用“违和”等说法,这是古人“别尊卑,异死生”观念的体现。
8.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质身负才华,受人赏识。
后晋宰相桑维翰因其文章极为器重,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又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
B.范质谨慎小心,处事稳重。
在契丹侵边时,少帝让他召集各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担心泄露了机密,于是单独起草。
C.范质虑事周详,敢于进谏。
世宗征伐淮南时,锐意攻取,准备进攻扬州,范质以军队疲怠为由,和王溥一起哭着劝谏。
D.范质廉洁耿介,体恤孤儿。
他从不接受各方馈赠,家中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家财,太宗和太宗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9.A/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的是桑维翰,而非范质。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读到范质考试的文章,很器重他。
(以、典、鉴、重各1分,句意1分。
)(2)太祖在评论辅相时,对侍臣说:“我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宅第,不经营产业,是真正的宰相啊!”(谓……曰、止、事、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
他的父亲范守遇,任郑州防御判官。
范质九岁能写文章,十三岁研究《尚书》,并教授学生。
后唐长兴四年(933),考中进士,被任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迁升封丘令。
晋天福年间(936~942),用文章向宰相桑维翰求取进身之路,宰相很器重他,即上奏封他为监察御史。
到维翰出京师去镇守相州,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时,维翰都请求朝廷让范质给他当从事。
桑维翰第二次任宰相时,范质迁升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
一年多后,召范质入朝任翰林学士,加任比部郎中、知制诰。
契丹侵扰边境,少帝命汉祖等十五位将领出征。
当天夜晚,范质在朝中值班,少帝命令召诸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说:“宫城已经关闭,如再召人恐怕事机泄露。
”范质单独起草诏令进送少帝,文词事理都很优秀,当时即受称道。
后汉初,加封范质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周祖征伐叛乱,每次朝廷派遣使者下诏处理军事,都符合机宜。
周祖问使者是谁起草的诏令,使者答称是范质。
周祖叹道:“真是宰相之料啊!”世宗当初征伐淮南,驻扎在寿、濠二地,锐意攻取,还准备到扬州。
范质认为军队征战太久,与王溥泣谏,世宗才放弃这个念头。
到世宗第二次到扬州,窦仪因事得怒于世宗,不知将定何罪。
范质入宫求见,世宗知道他是来救窦仪的,站起来避开他。
范质上前说:“窦仪是近臣,过错很小不应当诛杀。
”于是摘下官帽叩头哭泣,说:“臣位在宰相,难道能让人主暴怒,致使近臣就死吗?请求宽赦窦仪的罪过。
”世宗怒意才消解,回到座位,马上遣使者赦免窦仪。
周世宗有病,范质入宫接受临终遗命。
恭帝即位,加封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