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的预控措施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1-10-12T08:47:46.18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月第14期作者:何江林徐时升[导读] 地铁是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结构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大面积覆盖了地铁线路。
何江林徐时升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地铁是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结构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大面积覆盖了地铁线路。
城市地铁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年轻人上下班选择的交通工具都是地铁。
地铁不仅方便快捷,还对城市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更多地选择乘坐地铁,相对就会减少对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而地铁车站则是地铁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地铁车站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直接关系着人们使用地铁的真实感受。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渗漏水又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将渗漏水问题处理好,它将会对地铁以后的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渗漏水问题的处理是一个必抓的重点。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处理引言就目前而言,城市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情况较为常见,其对于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地铁运行的安全风险。
因此,深入分析地铁车站结构渗漏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是提升地铁车站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
本文就某城市地铁一号线出现了渗漏水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地铁渗漏水治理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对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分析1.1主体结构混凝土问题在地铁车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较为关键,其直接决定地铁车站工程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结构施工处理存在问题,会造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问题。
(1)混凝土材料拌和站生产中,混凝土自身产品质量较低,实际防水性能未达工程标准,影响混凝土防水效率,会在主体结构投入使用后期出现渗漏问题。
地铁车站主体渗漏水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铁车站主体渗漏水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地铁车站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难度较大,其中施工的渗漏水一直是大难题,影响着地铁车站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
本文结合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分析了施工中产生渗漏水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总结了治理渗漏水的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渗漏水治理措施堵水效果当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交通出行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地铁凭借着安全、舒适、快捷等优势,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应用较多。
我国地铁车站一般采用框架结构,明挖顺作法施工。
在工程实践中,这种地铁车站会产生渗漏水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威胁着地铁车站的运行功能和运行安全。
因此,地铁车站施工必须抓好做好渗漏水的治理工作。
工程概况以某地铁车站为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全长163.7m,标准断面宽17.9m,开挖深度15.8m,基坑内设三道钢支撑。
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与旋喷桩咬合结构。
地质情况:①填土层,埋深0~1.55m;②新近沉积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中粗砂、圆砾、砂砾,埋深1.55~8.70m;③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埋深8.7~19.6m。
地铁车站施工渗漏水原因分析开挖施工至地面以下7m时,基坑侧壁钻孔桩桩间均出现渗漏水现象,渗漏水在同一平面上呈不连续分布,漏水点大小各异,经采用量筒测算,水量在1.5~52.0m3/h不等。
车站基坑两端头区间隧道与车站接口处洞门四周渗漏水严重。
车站南侧靠近地上河一侧渗漏水较大,北侧临近湖泊一侧漏水明显较大,含泥沙量大。
经勘察研究,现场漏水原因分析:①地下水位高,砂层、卵砾石层透水性好,基坑周边水源补给充足。
②设计时可能考虑到对古建筑的影响,在本站未设降水井,只设有深层减压降水井,减压降水深度为地面以下17.85m,而基坑开挖深度为16.90m,减压井不能对中层的潜水及地表水起到降水作用。
③盾构提前过站造成端头墙围护桩断开,形成不连续的止水帷幕。
地铁车站堵漏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直接影响到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实际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铁车站往往会出现渗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车站的正常使用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地铁车站堵漏专项方案至关重要。
二、堵漏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源头上预防渗漏水问题的发生。
2. 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根据不同渗漏水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堵漏措施,确保堵漏效果。
3.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堵漏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三、堵漏措施1. 施工缝堵漏:- 采用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如聚硫密封膏、聚氨酯密封膏等。
- 施工缝两侧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凿毛处理,提高粘结强度。
2. 裂缝堵漏:- 对于细小裂缝,采用化学灌浆材料进行灌浆,如聚氨酯灌浆液、环氧树脂灌浆液等。
- 对于较大裂缝,采用注浆加固和表面封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3. 孔洞堵漏:- 对于孔洞,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如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砂浆等。
- 确保填充材料密实,无空隙。
4. 地下连续墙堵漏:- 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检测,发现渗漏水部位后,采用注浆加固和表面封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 注浆材料应选择抗渗性能好、流动性好的材料。
5. 管道接口堵漏:- 对管道接口进行密封,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如橡胶垫片、密封胶等。
- 确保密封材料安装正确,无漏气、漏液现象。
四、施工流程1. 现场调查:对渗漏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渗漏水原因和部位。
2. 制定方案:根据渗漏水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堵漏方案。
3. 施工准备:准备堵漏材料、工具和设备。
4. 施工实施: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 质量检验: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五、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地铁车站防水施工要点及渗漏处理

地铁车站防水施工要点及渗漏处理地铁车站建设中,防水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车站的安全和乘客的舒适,防止地铁车站出现渗水等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工程。
本文将介绍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的要点以及渗漏处理的方法。
一、防水施工要点1. 前期准备在进行防水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检测,了解地下水情况和地质情况,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准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方法在选择防水材料时,需要根据车站建筑的特点和地下水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一般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和防水灌缝等方法,通过多层防水的方式来确保车站地下部分的防水效果。
3. 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需要特别注意施工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及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4. 施工检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防水层的检测和验收,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修复,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和可靠。
二、渗漏处理方法1. 表面渗漏处理表面渗漏是指地铁车站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表面出现渗水现象,一般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剂和防水膜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对渗漏处进行清理和修补,然后再对表面进行防水处理,确保渗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构渗漏是指地铁车站的结构部分出现渗水现象,一般可以采用灌浆、填缝和改建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找准渗漏的位置和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结构部分的防水效果。
三、渗漏预防措施1. 加强防水施工在地铁车站建设中,需要加强防水施工和质量控制,确保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建设过程中的防水部分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防水效果和施工质量。
2. 定期检测维护地铁车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防水层的检测和维护,确保防水层的长效性和可靠性。
需要对地铁车站的防水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防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明挖地铁车站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

明挖地铁车站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升,其中包括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渗漏水处理,保障工程质量。
本文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进行介绍,并分析出现渗漏问题的缘由,进而对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究,最后分析堵漏材料的科学选择。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一、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渗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该工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工程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若是对各种因素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渗漏问题。
因此,应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调控,加大力度研究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的质量水平,使工程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渗漏缘由1.围护、主体结构方面在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中,渗漏缘由有围护、主体结构方面,应对其加以重视。
在围护结构方面,一些桩体比如旋喷桩等,在施工时存在不足,并且对于桩体之间的接缝,也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理,使得渗漏现象出现。
在主体结构方面,对于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缺乏科学处理,施工人员大多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不利于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提升。
另外,在外包防水层方面,存在施工材料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出现渗漏问题的概率比较大。
2.结构自防水方面工程结构自防水方面通常存在问题,使得工程渗漏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对于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来说,自防水方面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环境较复杂,混凝土材料、地下结构支撑等工作通常难以做到位,破坏结构受力的平衡性,缝隙会在结构上出现,进而影响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质量,不利于经济效益的获得。
三、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1.明确渗漏位置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中,前期需要完成结构封顶等环节,施工过程中建设的内支撑部分需要拆掉,在顶板方面全面完成外包防水、覆土等工作,并对地下进行疏干,之后进行封堵。
地下车站结构裂缝渗漏水原因及预控措施

地下车站结构裂缝渗漏水原因及预控措施摘要:文章以某市地铁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相关站点的施工及渗漏水情况为佐证,在结构缝引起的渗漏水、结构自防水失效,外包防水失效及围护结构失效等方面进行论述,系统性地总结了地下车站结构渗漏水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供后续施工参考。
关键词:渗漏水;贯穿性裂缝;温度效应;地下车站;1 工程简介1.1 设计概况该项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围护采用地连墙+内支撑,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形成复合墙结构,并设置全包防水,地下结构主体防水等级为一级。
车站外包尺寸全长422.7m,主体标准段基坑深约16.61m,基坑宽约19.7m;盾构井段基坑深约19.2m,基坑宽约23.8m。
车站防水采用C35 P8抗渗混凝土+防水卷材、止水带、止水钢板及防水涂料全包防水,即结构自防水+材料防水的防水体系。
侧墙顶、底板等主要构件断面尺寸均大于700mm。
1.2 工程地质情况该车站基坑坑底位于③3层粉砂夹粉土中,开挖深度内以粉砂夹粉土、粉质黏土、粉砂为主,标准段及端头井地下连续墙墙趾均插入④1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主体车站位于全断面粉砂层中,所处地层渗流系数大。
1.3 工程水文情况根据钻孔揭示地层情况,该勘察场地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和第1层承压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粉土、粉砂、填土层中,静水位标高约为0.56~3.40m。
第1层承压水一般赋存于④层以下的沙土、粉土层中,主要接受径流及越流补给,水头埋深约为2~5m。
2 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2.1 结构缝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地下车站的体量一般较大,由于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及结构形式等限制,必须设置含施工缝、诱导缝、变形缝等在内的多道结构缝。
虽然设计单位已对结构缝位置进行防水处理,但目前就统计来看仍出现较多渗漏水现象。
由统计发现诱导缝除底板渗漏水频率为50%,其余部位渗漏水频率为100%,而纵向施工缝共统计68处出现渗漏水,8处渗漏水频率为12%;侧墙共统计56处出现渗漏水,9处渗漏水频率为16%;顶板统计14处出现渗漏水,2处渗漏水频率为14%;底板统计14处出现渗漏水,1处渗漏水频率为7%。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城市路面交通更加紧张,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其运输效率较高,可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工程建设规模也持续扩大。
车站主体结构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发现渗漏事故,会对工程的安全性带来直接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工程渗漏水,为施工创设安全环境。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措施技术地铁是现代大型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在运输方面具有便捷性、效率性以及安全性等特点,可以缓解城市地面压力,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地铁工程的建设规模也持续扩大,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车站主体结构作为工程建设的要点,渗漏水是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与地下水位高度、防水材料、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地质水文条件密切相关。
在发生渗漏水后,施工单位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妥善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实现地铁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出现渗漏水的主要原因1.1混凝土存在缺陷车站主体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存在施工问题,则容易导致其出现质量缺陷,进而诱发渗漏问题。
例如在制作混凝土中,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质量缺陷以及运输不及时等原因,都会对浇筑质量带来影响;又例如在浇筑过程中,由于车站主体结构高度较高,容易导致砼骨料和胶凝材料分离,发生离析状态,影响主体的防水性和抗渗性,进而在后续施工中诱发渗漏问题[1]。
1.2防水层施工缺陷防水层属于主体结构施工的核心工序,如果施工存在缺陷,则会对主体结构的防渗性带来巨大影响。
第一,在处理墙体基面中,没有对渗漏点进行封堵,防水层难以起到防水作用,这是诱发渗漏问题的最关键原因;第二,在清理基面中如果表面存在凹陷,会影响防水层施工,在凹陷的影响下出现渗漏;第三,防水层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防水层和基面粘合力不足,导致防水层出现开裂情况;第四,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钢筋绑扎烧穿或者刺破防水层,没有及时修复而诱发渗漏。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渗漏水成因及控制方法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渗漏水成因及控制方法发表时间:2020-11-25T14:46:30.13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7期作者:朱金姬[导读] 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使地铁施工防水工作难度较大朱金姬3390051978112518**摘要: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使地铁施工防水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对具体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对防水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做好防护措施。
渗漏水现象是地铁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给地铁工程安全性埋下了隐患。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避免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处理引言地铁是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结构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大面积覆盖了地铁线路。
城市地铁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年轻人上下班选择的交通工具都是地铁。
地铁不仅方便快捷,还对城市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更多地选择乘坐地铁,就会减少对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而地铁车站则是地铁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地铁车站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直接关系着人们使用地铁的真实感受。
渗漏水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将渗漏水处理好,它将会对地铁车站的使用以及人们的使用感受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地铁车站施工中,要处理好渗漏水这一问题。
1地铁车站渗漏水病害的成因地铁车站作为永久地下结构物,长期承载着岩土介质产生的土压力和地下水产生的水压力共同作用,孔隙水在多种压力耦合作用下沿着岩土介质内部孔隙浸入到地铁车站结构周边,进而沿着结构出现的缝隙渗入到车站结构内部,从而产生渗漏水病害。
总结其主要原因为。
1)施工原因,如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浇筑不连续、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合理、模板体系接缝不严等原因。
2)设计原因,如防水设计不合理、钢筋间距较小等原因。
3)材料原因,如商品混凝土质量、防水材料等级等原因。
2地铁车站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措施2.1渗漏部位确定想要有效控制地铁车站渗漏水问题,施工部门需要根据各种渗漏现象和渗漏部位的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挖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的预控措施
发表时间:2018-12-20T17:05:09.3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李威[导读] 本文通过实际地铁工程,分析明挖地铁车站结构工程出现的渗水情况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地铁工程,分析明挖地铁车站结构工程出现的渗水情况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明挖地铁车站建设质量,为城市现地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渗水控制车站结构施工完成后,结构面会出现较多的渗漏水情况,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及观感质量,同时造成后期堵漏费用大。
发现渗漏水原因,制定预控措施,将结构渗漏水有效地控制在结构施工完成前至关重要。
1、明挖地铁车站概况
xx站为全线的第13座车站,车站位于滨河路与横山路交叉口路面下,沿滨河路南北向布置。
本站为地下2层明挖车站,设9个出入口及4组风亭。
车站主体全长458.7m,标准段宽19.7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6.4m~18.1m,北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约18.2m,南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约20.1m。
车站主体为地下2层,采用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主体结构几何尺寸及结构断面图如下:顶板厚800mm,中板400mm,端头井侧墙900mm,标准段侧墙700mm。
图1车站结构示意图
地下车站(含出入口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不小于P8。
同时车站设结构外包防水层,结构底板、侧墙采用4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构底板及侧墙附加防水层采用4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泥砂浆等材料;顶板防水采用2.5mm厚单组分非焦油聚氨酯涂层等。
车站结构防水为钢筋砼结构自防水体系,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
2、车站结构渗漏水的原因分析主体结构中有一定的施工方面缺陷,或者在桩与桩之间的接缝处没有很好地进行处理而导致渗透水现象。
结构本身出现不可预知的裂缝而出现渗透水现象,这种情况较难预防,在多变的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细小差异、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的微小失误、混凝土养护出现问题、地下拆除结构导致一些部分提早受力,上述原因导致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裂缝,这也是渗透水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主体结构在一些细部防水处理不够仔细,导致少量的水渗透。
防水层失效或防水涂料出现问题而导致渗漏。
本身施工质量不过关所导致的渗透水现象。
车站主体结构工程在进行分段开挖后,首先对该部分做了防渗透水处理,并且在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做了内部的渗透水处理工作。
3、车站结构渗漏水处理技术在对渗透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如果地铁车站发生渗透水情况,必须要对混凝土本身进行良好的修复才能够解决问题,而不同的渗透水情况也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采用不同的技术。
3.1渗漏部位确定
在工程即将结束,整体防水层铺设完毕,地下降水井封堵结束后,对于渗透水情况,才会比较容易发现所处的位置以及出现缺陷的墙体。
此时,应逐步排查,对每一个墙面进行细致地检查,来排除隐藏渗水点,当排查到有渗透水的部位时,应当加以标识,并记录在案,方便集中处理。
3.2渗漏处理施工方法
3.2.1点渗漏
点渗透的特点是渗透量小,并且面积成点状,破损程度小,可以利用钉桩的方式进行补漏,在注浆管与墙体间利用堵漏粉固定好,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如果水流偏大,可以凿破该部分的墙体,再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补漏。
3.2.2面渗漏
面渗透可以说是点渗透的聚集,在一面墙上,多处出现点渗透,此时,应该先利用点渗透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向内部凿深,在25mm处进行堵漏粉的涂抹,然后使用防水砂浆将该处进行封闭处理。
3.2.3裂缝及施工缝渗漏(1)工艺流程。
如图2所示。
图2渗漏水处理流程
(2)施工工艺及要求。
主要工艺流程为:钻孔→凿槽→清理→冲洗→嵌入→堵漏→注浆→封闭→恢复。
查渗漏点。
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将要检查的墙面进行擦干处理,在墙上面洒下一层干水泥,如果有湿的点或者线,则可以确定渗透缝的位置,如果湿的位置过大,可以在上面再撒一层干水泥粉,这样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渗透的部位。
凿眼及钻孔。
对于施工缝等处的渗透,首先应该在渗透处凿出一条顺延渗透缝的槽,然后在槽内进行钻孔,一定要注意钻孔要均匀。
清洗。
在经过上述步骤后,要对该处凿点进行细致地清洗。
埋设注浆管。
设置注浆管时,要注意将管口的正中央与孔洞对齐,然后在注浆管的周围用堵漏粉固定好,对于线形裂缝,要注意将所有的凿除部分都封堵好,在不方便打孔或者埋设注浆管的地方,可以用泡沫条来进行封堵,但也要用堵漏粉进行前期的固定。
注浆。
在埋设注浆管后0.5h左右开始进行,首先利用一些带有颜色的水首先灌注,当灌注结束后,可以对墙面再次进行检查,当未发现有漏水情况后,便可以进行注浆处理。
其中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注浆的范围较大,需将其中一个孔留下不注浆,当其他的空洞注浆结束后,并且没有任何渗漏,再对这一个孔进行注浆处理。
检验。
上述工序结束后,再次利用撒干水泥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如果没有痕迹,便证明成功,如果仍然出现痕迹,则重新将上述步骤进行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