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比较

合集下载

中美图书馆服务情况比较

中美图书馆服务情况比较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09.174中美图书馆服务情况比较——以郑州大学和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为例高颖楠(郑州大学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1)摘 要: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文献资料电子化方兴未艾,高校图书馆传统职能急需转变。

该文通过中美两国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图书馆功能区划的对比,利用充分调研数据,从藏书、功能、情报分析、服务读者等多角度比较优劣,总结新形势下图书馆建设的趋势,为提升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学图书馆功能优化提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服务 数字阅读 文献检索中图分类号:G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174-0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给人们传统知识形式获取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影响下的新一代,数字阅读以及文献电子化,知识碎片化情况普遍,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发生在互联网,在此改革的浪潮下,传统高校图书馆如何因应形势,做出适当改变,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与大学的学科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有的高校图书馆大胆提出了空间多元化的概念,将功能与区划有机统一,在分区上也大多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是为了给读者以更优质的服务,“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应该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1]。

1 图书馆馆藏在传统教学年代,依靠板书,人们获取知识主要通过实体书阅读,各种教材与教辅书籍,以及文学著作主要通过图书馆借阅或自行购买得到,那时高校图书馆藏书丰富。

随着电子阅读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图书馆也朝着资源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各种电子文献馆藏日趋丰富起来。

在这方面美国高校的图书馆馆藏电子化起步较早,因此从馆藏采购政策、内容、版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成熟[2-3]。

美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中,大部分都在网上集中公布了包含数字馆藏内容的系统的馆藏政策或单独的数字馆藏政策、用来指导高校每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反观国内,目前虽然全国高校图工委组织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简称《政策编制指南》)[2,4,5],但国内高校公布数字图书馆建设纲要的仍然较少。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比较研究

我 国是 经 济 尚不 富 裕 的 发 展 中 国家 ,公共 图 书 馆
去 阅 览 。大 学 图 书 馆 采 用 全 部 开 架 的服 务 方式 ,对 校 外 读 者 都 是 完 全 开 放 的 ,校 外读 者 不 必 提 供 任 何 证 件 就可 以与校 内读者享 有除外 借 图书以外 的同等权 利 , 包 括 免 费 上 网 等[ 3 1 。 日本 国立 大 学 和 公 立 大 学 图 书 馆 的 开放 率 均 达 到
挥 不容忽视 的作用l l 】 。国外高校 图书馆这方面开展得较
早 。 以下 比较 了 国 内外 高 校 图书 馆 面 向 社 会 服 务 的研 究 ,以期 对 我 国高 校 图书 馆 的 发 展带 来 启 示
1 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向社 会服 务现状 . 2
教 育部早 在 20 0 2年 颁 发 的 《 通 高 等 学 校 图 书 普
中图分 类号 :G 5 2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码 :17— 2 12 1 )l04 —4 62 65 (020 一0 20
Co pa a i e S udy o h b ais’ Fa i S ce y Se vc s o l g s m r tv t n t e Li r le cng o it r ie f Co l e e a d U n v r iis a o e a r a n i e ste t H m nd Ab o d
社会 的文献 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可根据材料和 劳动
的消耗或 服务成果 的实 际收取适 当费 用 。 ”最 大 限度
几乎都 向社会读者开放 ,不论 地 区、年龄 和种 族 ,只 要来馆并 出示能够证 明 自己身份 的证件 ,就可 以办理 相关手续 .人馆 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2 1 。

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比较

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比较

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比较【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不同的社会化服务方式和效果,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中外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到各国在信息服务社会化方面的异同之处,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更好的服务效果。

结论部分将总结比较的结果,展望未来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为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对比、方式、效果、挑战、发展趋势、结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方式、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其发展趋势。

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以及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总结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经验和教训,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学习和研究资源中心,其信息服务也逐渐向社会化发展。

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实践和经验,为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背景部分从宏观角度出发,探究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和特点,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异同之处。

这一研究背景对于深入探讨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各自发展的潜力和互补之处,为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中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对比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校图书馆逐渐推行数字化服务,提供在线查询、电子资源访问等服务,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开展社交化服务,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邓珞华周欣平摘要比较了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馆藏资源的购置和布局,读者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经费及其筹措渠道等五个方面的异同,探讨了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弥补差距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比较图书馆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图书馆。

1927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成立以后,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的图书馆比较研究逐步发展起来,50年代以后形成了图书馆的一门分支学科 比较图书馆学。

它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图书馆实践,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研究形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扩展和深化对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的认识。

笔者分别来自中美两个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又分别在对方学校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

由于同是处于管理者的位置,因而对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方法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结果有较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本文中详细地列举了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馆藏资源的购置原则和布局、读者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经费数量及其筹措渠道等5个方面的异同点,探讨了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弥补差距的办法。

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吸取对方的教训,从而推动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一总体比较总体上讲,中国高校图书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又直接影响到大学图书馆的管理。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法律保障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图书馆方面的法律,而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其主要内容有:(1)各级政府要建立图书馆。

(2)为图书馆征税。

(3)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人员由行政长官指派的图书馆委员会任命,负责图书馆的经费控制、行政管理和财产管理等工作[1]。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在布局设计、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对中外高校图书馆进行比较,探究其异同点,以期进一步了解世界范围内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布局设计1.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呈现出显著的区别。

传统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多为仿古建筑,注重建筑氛围的营造,追求庄重肃穆的艺术效果。

而在国外,很多高校图书馆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注重建筑内外的环境融合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以其独特的玻璃外墙和现代化内部空间设计而闻名。

2.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利用在空间利用方面,中外高校图书馆也存在差异。

部分外国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大的面积,提供更多的自习和聚会场所,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图书馆往往较为局限于图书阅览和借阅功能,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

二、资源建设1.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中外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差异较大。

外国高校的图书馆往往拥有庞大的藏书量,收录全球各领域的研究文献。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图书馆的书籍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关注本国学术资源和课程教材。

2.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近年来,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在全球高校图书馆中日益重要。

国外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更多的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在线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术搜索平台。

而中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服务模式1.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部分国外高校图书馆实行24小时全天候开放,以满足学生不同时间段内的学习需求。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较短,晚上和周末常常关闭或限制开放。

2.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内容是衡量一所高校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些国外高校图书馆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如学术写作指导、学术讲座、信息素养培训等。

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之比较

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之比较

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之比较【摘要】大学图书馆有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责任,同样也肩负着社会的职责。

本文比较了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现代化管理系统、机构设置、流通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异同,探讨了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现代化管理;机构设置;流通服务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图书馆。

笔者在中国大学图书馆工作,同时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两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和方法上的差异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列举了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机构的设置、流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异同点,探讨了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不足及改进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发展经验,从而推动中新两国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1.图书馆服务比较1.1 “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不强是中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新加坡大学图书馆里面一般是不能用“没有”两个字把读者打发走的,参考咨询人员对于前来提问的读者必须是想方设法的满足他的要求,至少要告诉他们是怎样能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而在中国的图书馆里经常听到“没有”两个字来打发读者的。

1.2 全心全意服务于教学、科研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针对本校的教学科研特性,制定了专门的图书馆规章制度,所有的规章制度都致力服务教学与科研,使图书馆资源能被师生平等高效地使用,并且教研人员不必花费多余的精力处理费用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文献传递服务都是免费的。

1.3 人性化的服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内和馆外设立了两个还书箱以及RFID系统,可以24小时为读者提供借还书服务,超期罚款也可以自助服务实现,甚至可以通过银行卡实现本项功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的制度也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当所借阅的图书在限定的还书日期未归还,图书馆将给教职员工14日的宽限时间,罚款将从还书日期的第15日开始计算,学生则只有三天的宽限时间。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阅 、咨”一体化读者服 务模式 开始形成 …。随之 ,读者服 务工作开始贯穿于 图书馆各个 职能部 门,服务 的方法 、内
等作为 检索 式 ,在 中 国文 献 总库 中进 行 检索 ;以 “b r lry ia a rc”作为 检索 式 ,在 E s0 ]vl n 8v del e BC 、E e e 中进行 检 索 , s l" 获取相关文献。通 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 ,到 目前利用为止 ,
sv rltpc : seicra esrsac ,sri rci , e tcn lg fsrie sri u t vlao eea i o s p c6 ed r eerh evc pa t nw h o y 0 evc , evc q  ̄ y e a t n, e e c e o e ui rfr ee-
涌现。为此 ,本 文在 搜集 和整 理相 关研 究文 献 的基础 上 ,
对 中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内容进 行系统梳理 ,以为 国内 相关 研究 提供参 考。
1 国外 高校 图书馆 服务研 究 内容
00 21 年 l 月, 1 笔者以 “ 参考咨询、读者服务、用户服
务 、高校 图书馆 ad n 咨询服务、图书馆 a 资源 a ( n d n 利用 d
Co a a ie An ls fUnv ri b a i e vc t me a d Ab o d mp r t ay i o ie st Li r re S r ie a v s y s s Ho n r a
Ha n qn Hu n n Yo g ig ag
pI h ie ne sa hme o ,r ex ot t,r er hrc r ̄ a hm n bod neddt p v e a dt d r csi r er t d e a hcn n e e fe ne c h s c es e a hca t i ∞ t o eadar ,i n e r i s c ao s a t o od

国内外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比较与借鉴

国内外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比较与借鉴
原 增 冷 绣锦 。
[ 摘要 】 通过 对国 内外图书馆 读者服务的对 比分析 , 出了国 内图书馆读 者服 务的不足 之处 , 找 并就我 国实际情 况 , 出了 提
改进 读者服 务的措 施。
[ 关键词 ] 读者服务 ; 图书馆管理 ; 国外 图书馆 [ 中图分类号 ] 5 . R- 5 G2 2 0; 0 8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 号】 6 1 3 8 (0 1 0 — 00 0 17 — 92 2 1 )6 0 1 — 3
2 D lnLbay ai 0 4 Lan gPoic ,C ia . a a i r,D ln16 2 , ioi r ne hn ) i r a 1 n v
[ btatT edf i ce fedr ev ei o et bae eefudb o pr gii dm sc A s c] h ec ni o aes ri dm scl rr s r n ycm ai o et r ie s r s c n i i i w o n tn i
图书馆 , 辽宁 大连 16 2 104
164 ;. 1 4 2 大连市 0
英 国大多 数 图书 馆 采 用 开放 的建 筑 和 布 局 , 馆 内没 有封 闭式 阅览 室 , 为 书 架 自然 分 开或 必 要 时 多
[ 作者 简介] 原
增( 9 2 , , 16 一) 女 山东莱州 人 , 本科 , 研究馆员 , 发表
Y AN Z n L N i-i U eg , E G Xu j n
( . irr o ai e i l nvr t,D l n164 Lann rv c , hn ; 1Lbay f l nM dc i sy ai 104, i igPoi e C i D a aU e i a o n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第4期总第103期图书馆工作与研究T u Shu Guan Gong Zuo Yu Yan J iuN o.4Serial N o.103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比较王晓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料室,北京 100081) [摘 要]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究竟有多远?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图书馆工作中“读者第一”的观念越来越得到大学图书馆界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从而推动中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服务意识[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610(2001)0420004203新世纪曙光初露之际,中国大学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11工程”提出要在21世纪建立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图书馆,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究竟有多远?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如何迎头赶上?是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行业的重要课题。

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设备较为完善、资源异常丰富,加之近几年来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和网络化建设,因此,今天的图书馆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一部分。

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还要看到,技术的发展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图书馆历来强调为读者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遂人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图书馆只有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生存和发展。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与国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进行比较:1 “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但不管我们在战略规划、内部机制、人事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的方式,最后都要反映在图书馆服务质量上,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生存之本。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图书馆人就是通过它的各项服务,将图书馆与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地向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宗旨,这一宗旨贯穿体现在它的全部业务活动中。

要使这一宗旨得以实施,就要从观念上改变过去那种“等人借书”的被动服务意识为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

服务意识不强是中国高校图书馆多年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中美两国图书馆在服务意识上的明显差距,在美国的图书馆里,一般是不能用“没有”两个字把读者打发走的。

参考馆员对于前来提问的读者,必须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至少要告诉他们怎样能找到所需的资料。

而在中国的图书馆里,“没有”是打发读者的一个常用词汇。

当前国内图书馆采用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已不那么逊色,但在服务上却差距极大。

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所的民意测验表明:1997年有64%的美国人至少去过一次图书馆,1 10的人去过25次;1994年美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6246亿册,流通率为233%,全国人均借阅量为3册。

我国公共图书馆1995 4年的总藏量为3285亿册,但我国人均借书不足0.1册。

此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区别于我国图书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特别注重服务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一旦管理领域和营销领域出现了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他们便积极吸收、采纳,从而不断革新、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全馆提出“深化服务”后,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包括・采访:突破现有图书发行渠道,使读者能尽快看到新版图书;・建立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制度;・改革读者培训,发展网络教育;・进行资源集成服务,开展跨库跨平台检索的实验研究;・开展重点专题咨询服务;・逐步向“一步到位”的服务模式过渡等。

这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观念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和进步。

2 服务对象中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员工和高校学者,不对公众开放。

有些图书馆虽然也对社会开放但一般都要收费。

而美国公立大学图书馆对公众都是开放的。

校外读者可以免费阅览,借出馆外则要收取一定费用。

美国在强调图书馆为本单位服务的同时,还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中国很少强调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认为为社会服务主要是公共图书馆的事情,因此,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3 开放时间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普遍低于美国。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按照《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为每周72小时。

尽管有此规定,许多高校图书馆还是达不到这个要求。

而美国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一般每周超过100小时。

如匹兹堡大学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在18小时左右,每周开放时间约120小时。

目前中国部分高校已意识到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问题,有些高校根据读者到馆规律,确定服务时间,而不是机关化(即不能按机关8小时工作制上下班)。

由于高校图书馆主要读者对象是在校师生,按照学校统一上课时间,势必与上课时间矛盾,下课后师生才有时间到图书馆,而下课后的时间也正是图书馆下班的时间,因此,读者普遍反映图书馆开放时间不足,服务不方便。

“读者第一”的宗旨又如何体现?4 参考咨询参考咨询,就是“帮助读者使用图书馆馆藏”,但中美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做法上有很大区别。

美国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场所设有专门的参考咨询台,有专门的参考馆员教读者怎样查找资料,强调对读者的辅导。

而中国高校图书馆一般是设一个参考咨询部,这个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替读者查找有关资料,即读者提出课题,参考馆员查找相关资料,以题录、文摘或全文的形式提供给读者,通常收取一定费用。

中国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虽然也有培训读者的任务,但在现场服务方面,他们更多的是为读者“捕鱼”,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门则更注重给读者提供“鱼网”,让他们自己去“捕鱼”。

在读者培训方面,中国教育部规定,每所大学的图书馆要开设一门文献检索课,列入学生的课程计划,计算学分。

这种强制性的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文献的查找途径和查找方法,同时减轻了参考馆员的负担。

为科研项目做跟踪服务。

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为本校承担有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26个校级学术梯队实行重点服务,为他们送上有关的专题服务、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积极编制二、三次文献。

5 开架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开架范围一般大于中国。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除特藏外的所有文献一般都对读者开架。

而大部分中国高校图书馆都设有一个“样本书库”,每种中文书收藏一本,只供本室阅览,不能外借,采取闭架或部分开架形式。

现在中国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使70%馆藏图书让读者自由阅读,实行借阅藏合一管理。

由于中国高校图书馆中偷书、撕书、逾期不还的现象较美国严重,大部5分图书馆在实行开架让读者自由阅读时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认为应当保留一个“样本书库”以备不测。

6 现代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观念滞后往往成为影响现代化步伐的重要因素。

90年代以来,现代技术在中国高校图书馆得到迅速广泛应用,与美国的差距在迅速缩小。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实行了计算机管理,网上通讯、缩微、声像、复印、防火防盗设备都有了一定规模。

但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数量少,不能满足读者甚至工作人员的需要;设备档次低,由于经费紧张,只能购买便宜设备;网络设施不完善,网上堵塞严重。

199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单位联合在厦门举办全国图书情报资源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研讨会,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目前记录在案的15000家图书馆中,有能力提供电子信息服务的不到半数,且大多数还处在启蒙阶段,据了解筹建电子图书馆也属极少数。

不久前,科技部有关科技促进发展问题的研究人员柳御林等人,在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后得出结构:“如果说美国刚刚进入知识经济阶段的话,则中国正处在知识经济的萌芽期,多数地区不具备以知识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基础。

”7 图书馆安全据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统计,1990年由于人为的灾难,图书馆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在中国高校图书馆安全问题,尤其是偷盗问题较之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窃书者不为偷”,被抓获者顶多罚款了事,这是造成偷书现象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采取的对策是,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育,高校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地方,首先要尊重知识,也要教育读者替他人着想。

8 图书馆员美国大学图书馆里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专业馆员一般不到三分之一,而中国的这个数字一般在40%-50%以上。

按图书馆工作种类来讲,大约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是技术性的,因此专业人员占总数三分之一是合理的。

这表明中国高校图书馆里许多专业馆员在从事辅助人员的工作。

按工作人员数量来讲,美国高校图书馆一般高于中国高校图书馆。

美国大学图书馆平均工作人员数为103人,而中国仅为50人左右。

例如馆藏量同为300万册左右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武汉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比为379∶210。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图书馆的差距,在我们发展电子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当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增强服务理念,延长服务时间,扩大服务范围,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图书馆的全面质量,尽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1]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一)——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桂林访谈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2]严婉筠,林莉.略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J].福建图书馆学刊,2000,(1).[3]李桂华.服务战略:图书馆经营管理的核心战略[M].图书馆情报工作,2000,(12).[4]刘秋娜.试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其在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图书馆界,2000,(3).[5]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6]罗 曼.图书馆服务中的“关键时刻”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0,(2).[作者简介]王晓萍(1953.9-),女,馆员,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图书管理、期刊管理及中国经济改革等专题研究,发表论文等7篇。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