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建模研究综述

概念建模研究综述
概念建模研究综述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年第1期

JISUANJI YU XIANDAIHUA

总第197期

文章编号:1006-

2475(2012)01-0044-05收稿日期:2011-07-27作者简介:杨斌(1980-),男,山东烟台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语义网,软件工程,概念建模;齐玉东(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义网,知识管理,软件工程,描述逻辑。

概念建模研究综述

斌1,齐玉东1,孟凡磊

2(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系,山东烟台264001;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摘要:概念建模是指创建概念模型的行为,这些模型用来描述问题,与具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和策略独立无关。在过去数十年中,大量概念建模方法和工具纷纷涌现,许多理论如本体论、语言学和认知学的引入,增强了概念建模的理论基础。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本文对概念建模的发展、概念建模语言、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以及概念模型的质量评估进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概念建模;概念建模语言;本体;模型转换;质量评估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2475.2012.01.012

Overview of Conceptual Modeling

YANG Bin 1,QI Yu-dong 1,MENG Fan-lei 2

(1.Department of Ord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China ;2.Department of Airborne Vehicle Engineering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China )Abstract :Conceptual modeling is the activity of creating models.Models that describe problems are independently from the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In the past few decades ,a large number of conceptual modeling methods and tools

have emerged.Many theories such as ontology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 enhance the concept modeling theoretical basis.Ontology based conceptual modeling got full attention.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modeling ,conceptual model language ,on-tology-based conceptual modeling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conceptual model have been studied.Key words :conceptual modeling ;CML ;ontology ;model transform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0引言

Mylopoulos [1]将概念建模(Conceptual Modeling ,CM )定义为形式化地描述我们周围的客观和社会世界的某些方面的活动,其目的是提供领域的理解和交流。概念建模在信息系统设计、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达、组织环境建模、业务处理、软件开发过程、软件需求等计算机科学的不同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概念建模研究的意义愈显重要。

1概念建模发展历程

在形成领域中的概念时,人们并不考虑模型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表达的。概念建模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久负盛名。本节探讨概念建模

在不同阶段,

不同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另外,构成某一应用域的模型不仅有静态对象也有动态的事件

和行为。因此,在探讨概念建模技术的同时也会涉及这些方面。

概念建模的产生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数据库领域之外技术的发展为概念建模奠定了夯实的

基础。首先,

抽象化被用于软件开发。Parnas 的研究[2]

对数据抽象提供十分准确和完善的说明,使得

软件片段能够相互作用;提出数据抽象的概念,

并将实现细节从用户角度隐藏。编程语言Simula 是建模领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记。Simula 提出了一组新的概念,如对象、类、方法,特别是子类支持一般化抽

象的概念[3]

。Simula 被认为是第一个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语言,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石。AI 方面,

Quillian 在文献[4]

中提出了语义网络,使用图形知识表示语言,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边表示关系,将继承作为推理的机制,这成为以后的概念建模技术的一个特点。Ross 在7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

2012年第1期杨斌等:概念建模研究综述45

术[5]是需求规格说明领域中早期的最为重要一步,在它的不同特征中着重强调数据的建模和行为的表达。

20世纪70年代中期,数据库、概念建模和语义数据模型产生。起初大部分数据库设计依赖于对数据结构的建模,把模型存储在实际的文件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Hierarchical和Network模型[6]关注于模型的物理层面。Codd将逻辑数据结构与物理数据组织相分离[7],捕获了更多的需求语义,为概念建模奠定了基础。Abrial将数据抽象引入知识表达技术[8],建议通过存取过程定义类的语义。Roussopoulos和Mylopoulos[9]为目标系统使用语义网络生成关系模式,同时为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定义了一组语义操作。Chen所提出的实体-联系(ER)模型[10]由于其简单性,事实上成为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的标准。

文献[11]对语义数据模型进行了调查研究。语义数据模型允许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设计模型,使得数据库从业者能够自然、直接地将一大部分数据的语义合并到模式。文献[12]将抽象和一般化的概念引入到数据库研究中,将一般化和聚合合并为一种结构化方法。然而在ER模式中,聚合仍然不能被容易地使用,而主要被用于面向对象数据库中。聚合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对复杂模型的易理解性和对数据库设计提供一个更加系统化的方法。它主要支持开发高度结构化的模型,而不缺失模型的智能的易管理性。第一个用来定义概念模式的高层数据定义语言,如CSL (Conceptual Schema Language)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包含了描述语言和程序语言的基础。其标准类型、对象类型和联系类型可以帮助描述数据的静态属性和动态行为。Taxis作为一个突出的数据库设计语言,覆盖了前述概念[13]。它提供关系数据库管理功能,意味着指定了语义完整性约束与事务集成的方法和异常处理机制。Taxis将类、属性、ISA关系等概念应用到了程序设计的各个方面。

20世纪80年代是概念建模快速发展的时代,概念建模这个术语被提出,AI、数据库管理和编程语言这些学科的边界逐渐被打破。各种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得到了发展。Booch方法和Rumbaugh的对象建模技术(OMT)是它们之中的重要代表。前者主要关注于面向对象设计(OOD),而Rumbaugh方法则关注于面向对象分析(OOA)。1994年,Booch和Rumbaugh 决定合并、统一他们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实现了统一建模语言UML[14]。通过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的努力支持,UML迅速被采纳为事实上的标准。UML的重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同时被用于软件建模和问题的领域建模。另一个突出成就是知识表达语言Telos,被特别设计用于信息系统应用开发。Te-los的创新在于第一次将属性作为类来处理,对时态知识进行特别的表达和推理,这些概念为处理软件的演化特性提供了手段。

上世纪90年代末,业内认为信息系统需要更好地与它们运行的组织环境相匹配。因此,需求详述不仅需要覆盖软件详述,而且需要覆盖业务模型和其它描述系统功能上下文的信息。UML强调了需求阶段的后期建模和分析,通常关注于完整性、一致性和功能需求的自动验证。后来提出的基于组织建模框架的一种开发方法Tropos[15],支持需求捕获的早期阶段;提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阶段,应该使用代理范例和有关精神方面的观念。

随着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快速发展,整合异构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出。软件程序通过Web进行存取和执行,并通过因特网进行分布式计算。不同组织转向于一个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研究。但是,只有当Web服务具有商业水准的实现,SOA才会发挥它真正的优势。因此,需要针对分析与设计过程之间的缺口进行完善。BPMN(Business Process Modelling Notation)首次对工业级的商业过程建模标准进行综合集成,从而使得模型能够被输出到BPEL中执行,并允许直接将商业过程与Web服务集成。但是,现有的自动服务识别、服务配置和整合、服务比较和自动化协商的方法仍然需要增强和标准化。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支持SOA部署的技术和基于服务的平台的技术。文献[16]详细阐述基于扩展UML的Web服务建模和基于WSDL标准的Web服务描述自动生成机制。另外的问题,如缺乏服务声誉判定机制,即提供服务质量的级别,解决服务之间相互信任问题在文献[17]中进行了讨论,但仍没有最终的解决方案。

语义网是因特网范围内互操作问题的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其中Web资源的内容无论是服务或数据都被用形式化的领域本体所描述,这也使得服务和数据可以进行比较和匹配。W3C认可的RDFS 和OWL是当前支持此规则的主要语言,后者的形式化基础是描述逻辑,其重要特征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可判定性。目前支持描述逻辑的推理系统,如FACT、RACER、LOOM等已具备成熟的逻辑框架和推理算法。

2概念建模研究现状

概念建模技术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建模语

46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第1期

言的形式化基础及其语义表达能力、与其他建模语言之间的模型转换、概念模型转换为本体描述的方法、概念模型查询语言、概念建模方法等问题。下面就目前概念建模研究热点选择如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2.1概念建模语言

概念建模语言(Conceptual Modelling Language,CML)是关于概念模型的语言表示,是对概念模型的描述,也是概念建模的核心。对于概念建模来说,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是如何定义一种合适的概念建模语言。对CML的限制太大,可能会降低其捕获被建模领域相关方面的建模能力。一种建模语言的能力在于它的结构体的语义,这种语义定义了单个的结构体和它们的组合对被建模领域的支持。因此建模语言结构体的语义相当重要。

文献[18]对概念建模的基础与人类知识模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3种模型:本体论、概念理论和语言学。本体论是哲学的分支,用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定义概念,且用一种建模语言表达,即这种语言的语义。概念理论处理人类以分类或概念化的形式组织知识,用来指引如何在概念模型中挑选富有意味的结构体。语言学处理人类如何为了沟通的目的而表达知识和如何进行沟通。特别关注语言学中的一个特定领域-言论动作理论。言论动作理论根据说话者的意图和对接受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和分析说话的方式。言论动作理论在概念建模中,可被用于捕获通信代理(包括人和机器)之间交互的动态细节。

这3个模型一起使用来构成概念建模的基础,每个模型覆盖了其它模型没有涉及的方面。

2.2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

本体(Ontology)是一个来源于哲学的概念。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是指用本体理论或模型支持概念建模的方法,最早由Wand和Weber两位学者提出。他们基于Bunge的本体开发出了适用于信息系统的本体,称之为BWW本体[19]。目前,BWW本体已成为最突出和最先进的建模理论,此外,Crisholm本体[20]、Guizzardi本体[21]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本体作为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其本质是概念模型,表达的是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建模理论所存在的低复用、低共享、语义表达能力差的缺点。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可以实现领域知识的重用、共享和使用。因此在进行概念建模前,需要进行本体建模,且从领域工程和本体工程的角度来看,本体建模其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概念建模过程,因此可以将本体建模与概念建模过程统一起来。

领域概念种类繁多且其间关系也极为复杂,基于本体建模的本质就是建立“元”模型,对于一个领域内的概念模型来说十分重要。一方面,保证了模型元素之间的概念结构一致性和概念层次的清晰性,使得概念模型可以正确地映射为设计模型,再到最后的具体实现模型;另一方面,保证了整个领域内的概念模型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联系,使得领域专家、建模人员和各种模型使用人员能够就一些领域知识达成一致理解,并具有清晰而完整的语义。

分析至此,可以将本体模型与领域概念模型的关系表示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

图1本体模型与领域概念模型的关系

上层本体定义一般化的概念及分类体系,对领域本体提供原语支持;领域本体定义现实世界的特定部分,对领域概念模型和应用概念模型提供明确的概念支持;领域概念模型表达领域内的任务、事件、条件、动作和交互等要素;应用概念模型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应用过程进行建模的成果。目前,BWW本体、SU-MO本体、DOLCE本体等[22]可作为上层本体来为领域本体和概念建模提供本体原语支持。

2.3概念模型转换为本体描述

本体在语义Web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标准化的Web本体语言OWL[23]已由W3C发布。从本体开发的角度来说,由于借助OWL本体编辑器(如Protégé)手工开发本体是一个繁重和棘手的任务,极易导致知识获取的瓶颈,因此,Web本体的可获得性早已被学术界认为是制约语义Web成功的巨大挑战之一。从现有知识源获取领域知识、以(半)自动方式学习本体,是本体开发便捷而有效的途径。ER模型、UML模型等是应用于领域内的概念建模方法。因此,研究从模型中提取领域知识并将其转换为OWL本体的方法,对Web本体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24]为解决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动态网页的语义标注问题,给出了一种从ER模式到OWL DL本体的语义保持翻译方法,该方法在形式化表示ER模式的基础上,建立ER模式和OWL DL本体之间精确的概念对应,通过一个翻译算法按照一组预定义的映射规则实现模式翻译。在概念上捕获动态网站底层

2012年第1期杨斌等:概念建模研究综述47

关系数据库论域知识的本体,提取关系数据库中隐含的领域知识,并将其转换成本体。通常采用基于XS-LT转换的方法进行UML类图向OWL本体的转换,但这种方法一方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也不易集成到更大的本体工程环境中。文献[25]给出基于Java编程来实现UML类图向OWL本体转换的方法,利用DOM API解析、提取UML类图元素,并根据UML到OWL转换规则,将其转换为相应的OWL本体元素。此外,进行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UML类图转换为OWL本体语言进行推理;使用ORM建模方法学来构建和重用本体;将ORM模型转换为OWL和描述逻辑等本体描述。

上述对概念模型转换为本体描述方法的研究有助于实现不同知识表示系统间的语义互操作,以便共享和复用现有知识。然而转换后本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还缺乏一定的校验手段;UML到OWL转换的效率和精度,自动转换和正确性验证工具的开发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2.4概念建模质量评估

概念建模就是构建概念模型的过程。概念建模质量的高低要通过质量评估工作来确定。1990年,Martin首次提出了概念模型质量评估的问题,并给出了第一个概念模型质量评估的框架[26]。目前概念模型质量评估框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规范研究的评估框架和基于实证研究的评估框架,这两类框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基于规范研究的评估框架选择现有的一门或几门理论学说,根据概念建模的目的,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演出概念模型质量评估的框架。具有代表性的是Lindland等人提出的基于语义理论的框架,该框架已被概念建模质量国际工作组织定为基础框架。

基于实证研究的评估框架从概念建模的实践出发,采用实验室实验、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概念模型的质量评估框架。Moody等人[27]针对所有概念模型提出概念模型应具备的质量特征。Gene-ro等人[28-30]针对具体概念模型采用案例研究和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提出了对EER模型(Extended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复杂性进行评估的模型,他们同时提出了对UML类模型的复杂性和可维护性的评估模型。

基于规范研究和基于实证研究的评估框架的比较,前者具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框架内容,有助于概念建模质量评估的理论研究。而后者基于建模实践,具有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概念建模质量评估的实际操作。3结束语

概念建模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地位十分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概念建模都是开发人员在更高的层次上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个好的概念模型是联系领域专家与领域技术开发人员之间的纽带。笔者认为基于本体的概念建模研究应得到更充分的重视。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概念建模语言的本体承诺保证、概念建模过程的本体工程性实施、概念模型质量的领域语义清晰性和完全性校验等方面。使用上层本体对概念模型中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分类和约束,能够保证模型在逻辑和本体上的正确性,更加准确地反映领域的事实,提高模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Mylopoulos J.Conceptual modelling and Telos[M]//Lou-copoulos P,Zicari R.Conceptual Modelling,Databases and

CASE:An Integrated View of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

ment.New York:McGraw Hill,1992:49-68.

[2]Parnas D L.A technique for software module specification with exampl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72,15

(5):330-336.

[3]Dahl O-J,Hoare C.Chapter III:Hierarchical program struc-tures[M]//Dahl O-J,Dijkstra E,Hoare C.Structured Pro-

gramming.London:Academic Press,1972:175-220.

[4]Quillian R.Semantic memory[M]//Minsky M.Seman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Cambridge:MIT Press,1968:

227-270.

[5]Ross D.Structured analysis(SA):A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ng ideas[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

ing,1977,SE-3(1):16-34.

[6]Tsichritzis D C,Lochovsky F H.Hierarchical database man-agement:A survey[J].ACM Computing Surveys(CSUR),

1976,8(1):105-123.

[7]Codd E.Extending the database relational model to capture more meaning[J].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

tems,1979,4(4):397-434.

[8]Abrial J-R.Data semantics[M]//Klimbie J W,Koffman K L.Data Management Systems.Amsterdam:North-Holland,

1974:1-60.

[9]Roussopoulos N,Mylopoulos J.Using semantic networks for database management[C]//Proceeedings of the1st Inter-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 Bases.1975:

144-172.

[10]Chen P.The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data[J].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1976,1(1):9-36.

[11]Hull R,King R.Semantic database modeling:Survey,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J].ACM Computing Surveys,

48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第1期

1987,19(3):201-260.

[12]Smith J M,Smith D C P.Database abstractions:Aggregation and generalization[J].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

tems,1977,2(2):105-133.

[13]Mylopoulos J,Bernstein P A,Wong H K T.A language fa-cility for designing database-intensive applications[J].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1980,5(2):185-207.[14]OMG.OMG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OMG UML)In-frastructure(Version2.1.2)[EB/OL].http://www.

omg.org/docs/formal/07-11-04.pdf,2007-11-04.

[15]Yu E.Modelling Strategic Relationships for Process Reengi-neering[D].University of Toronto,1995.

[16]Vara J M,De Castro V,Marcos E.WSDL automatic genera-tion from UML models in a MDA framework[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Web Services Practices,2005,1(1-2):

1-12.

[17]Maximilien E M,Singh M P.Conceptual model of Web service reputation[J].ACM SIGMOD Record,2002,31

(4):36-41.

[18]Wand Y,Weber R.On the ontological expressiven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grammers[J].Infor-

mation Systems Journal,1993,3(4):217-237.

[19]Wand Y,Weber R.Mario Bunge’s ontology as a formal found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concepts[M]//Weing-

artner P,Dorn G J W.Studies on Mario Bunge’s Treatise.

Amsterdam:Rodopi,1990:123-149.

[20]Milton S K,Kazmierczak E,Keen C.Data modelling langua-ges:An ontological study[C]//Proceedings of the9th Eu-

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Bled,Slovenia,

2001:304-315.

[21]Guizzardi G.Ont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ep-

tual Models[M].Enschede,The Netherlands:Universal

Press,2005.

[22]Niles I,Pease A.Towards a standard upper ontology[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mal On-

tology in Information Systems.Ogunquit,Maine,USA,

2001:2-9.

[23]Dean M,Schreiber G.OWL Web Ontology Language Refer-ence[EB/OL].http://www.w3.org/TR/owl-ref/,2004-

02-10.

[24]许卓明,董逸生,陆阳.从ER模式到OWL DL本体的语义保持的翻译[J].计算机学报,2006,29(10):1786-1796.[25]许卓明,顾华建,倪玉燕,等.UML类图向OWL本体转换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4):477-482.

[26]Martin J.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ook II:Planning and A-nalysis[M].Pearson Education,1990.

[27]Moody D L,Shanks G G.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ata mod-els: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 qua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J].Information Systems,2003,28(6):619-650.

[28]Genero M,Piattini M,Calero C.An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ual database models[C]//Proceedings

of the2nd European Software Measurement Conference,FES-

MA-AEMES2000.Madrid,Spain,2000:169-184.

[29]Genero M,Piattini M,Calero C.Early measures for UML class diagrams[J].L’Objet,2000,6(4):489-515.

[30]Genero M,Miranda D,Piattini M.Defining metrics for UML statechart diagrams in a methodological way[C]//Gentner

D,Poel G,Nelson H J,et al.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nceptual Modeling Quality(IWCMQ’03).Evanston,

USA,2003: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118-128.

(上接第29页)

[8]Dean J,Ghemawat S.MapReduce: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C]//Proceedings of the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OSDI’04).2004:

137-150.

[9]Andreopoulos B,An A,Wang X,et al.A roadmap of clustering algorithms:Finding a match for a biomedical application[J].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2009,10(3):297-314.

[10]Andersen R,Chung F,Lang K.Local graph partitioning u-sing pagerank vectors[C]//Proceedings of the47th Annual

IEEE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2006:475-486.

[11]Yu Y,Crucianu M,Oria V,et al.Local summarization and

multi-level LSH for retrieving multi-variant audio tracks

[C]//Proceedings of the1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Multimedia.2009:341-350.

[12]Van Dongen S.Graph Clustering by Flow Simulation[D].University of Utrecht,2000.

[13]Yang W-S,Dia J-B,Cheng H-C,et al.Mining social net-works for targeted advertising[C]//Proceedings of the39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

ences.2006:137.1.

[14]Spielman D A,Teng S-H.A Lo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Massive Graph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early-Linear Time

Graph Partitioning[R].Technical Report(CoRR,abs/

0809.3232),2008.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企业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1 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概念综述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一、文化的辞源学含义 (一)汉语中“文化”的词源学含义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儒生编辑的《易传?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集合的概念 (说课稿)

授课时间:08 年9 月12 日 授课年级、科目、课题: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 使用教材:必修1(人教版) 说课教师:刘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概念”,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版),下面我将主要从六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是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等,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从教材我归纳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 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针对现在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计算能力差的特点,第一节课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太多的计算,通过大量的举例让学生充分掌握集合的基础知识。 四、教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组织文化一直是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内涵逐渐丰富、完善起来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学者的定义、我国学者的定义阐述其概念的界定,引出国外研究状况,如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组织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问题等,还有我国研究状况,如在实践领域的塑造缺乏整体性、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问题。针对我国组织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综合把握组织文化概念、从方法论方面加强研究、注重创新实行人本管理等建议。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社会在反思了日本经济如何在短期内飞速发展的原因之后,认为一个组织不仅以结构、部门、关系存在,它们还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便构成了组织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组织文化管理问题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竞争论的问题。一大批学者围绕组织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大批学者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组织中,人们总得与组织打交道。因此要了解组织生活,了解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就必须建立组织文化的概念,对组织中的文化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组织组织文化研究文化理论研究方法 1组织文化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给予了相当热情的研究。因此当组织文化在实践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及学术界变成时髦且流行的名词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其概念并对其定义。 1.1国外学者的定义 1.1.1普遍的观点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体现组织群体意识与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物质特色。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

建模概念

1.设计(Design) 在角色设计上的一些想法: 人们常会以一些准则为依据来建构立体的角色 例如为表达生气的情绪而赋予角色一把枪 一个愚人通常会有一个大头等 这样所设计出来的角色通常较不具人性 而这些准则对角色的描述上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并非全部 当你开始建构你的角色时 应该试着在你脑海中发展一个非常清楚的角色描述若不然,则你的建构过程将会有如龟速一样慢 且会把时间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上

认真思考你的角色若真的存在这个世界时的情况!! 例如碰到某些情况发生时角色的反应会是如何? 他很容易发怒吗? 他是个压抑自己情绪的角色吗? 他的脸部和肢体语言很丰富吗? 他惹人注意吗? 它闻起来有味道吗? 他多大年纪? 试着自己设定问题并且自己回答 那么你的建构过程将会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顺利地进行一旦当你可分辨应该关心何种问题时

设计角色的过程将会变得非常自由化且有弹性 不要怕弄得一团糟 总能理出个头绪来 2.概念(Concepts) 了解概念后你将会建构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呆若木鸡的雕像而已计算机永远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导致它只能完成有限的工作 直到现在为止 我们常会因为计算机的问题而气恼地将它关机 因此你必须知道一些这种问题而去避免它 所以建构角色不只是要知道肌肉的解剖图等知识 像这种计算机的恼人问题也是必须了解的 另外像软件的操作原理等也应彻底了解 例如你是如何动画一个旋转的立方体? 阶层(hierarchy)和绑定(constraint)有何不同? 执行命令的顺序为何如此重要? 你是如何有效地使用材质设定? 渲染器到底执行哪些事? 为什么表达式(expressions)很实用且它们是如何工作? 为什么你不该在一条直线上放很多顶点在上面? 成为一个角色工程师: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饮食文化的研究综述

10加工一周超学号38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和概括,从而使大家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并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一.专著类1(日)中山.时子主编徐建新译的《中国饮食文化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人的饮食 思想以及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关系,中国人的饮食体系,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撰写论文的诸先 生都是当今日本中国学研究和食文化界享有盛名的权成人土.文章虽短,但简洁馆炼、面面俱到,可谓今日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食文化各项研究的精华。[1] 2.赵荣光著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这本书《中国饮 食文化概论》对《中国饮食文化》一书的节略和改写。共20章,70余万字,他主要讲述了饮食文化学科的的范畴、研究内容、发展过程、阶段特征以及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2年间饮食文化研究的批量成果等。同时,还探究了 饮食文化研究落后的历史原因。这本书对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民俗、筷子文化、饮食思想、传统食礼等方面否做了探究,内容十分丰富。[2] 3.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这本书虽 然只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及探访饮食的随笔,但是已向社会文化领域迈步,尽管还不成体系,却将过去中国对饮食文化的探讨从掌故提升到文化层次。[3] 4.施连方编著的《趣谈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辑)。 这本书从中国历史、饮食起源与定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做了一定的探讨。其中还谈了许多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关的饮食习惯与文化,涉及面很广,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二论文类1.季鸿克的《〈三礼〉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 作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和吉、凶、军、宾、嘉五个方面的饮食礼仪,列举了对后世影响很深的王室食官制度,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学的伦理基础。所有这些对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7] 季鸿克的《〈尚书〉与饮食文化》。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尚书》中的五味、农耕文化以及农业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勤俭节约为中华饮食消费传统的美德方面做了探讨和研究,以为当前饮食业的发展服务。[8]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集合概念的由来

集合是科学家创造的吗? 数学概念都很抽象,但是重要的核心概念都不是数学家吃撑了刻意创造的,要不然数学就不属于自然科学了呀。 “集合”和“数”很类似,属于人类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与四则运算、微积分一样,都不是发明而是发现。 外星人可以没有人样,却不能没有数学。他们的语言、外貌、生活方式也许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们必须会数数。 上世纪中旬美国向茫茫太空发射了地球使者——寻找外星人的旅行者号飞船,地球名片就是数学语言,因为只有数学是生物的通用自然语言。 古人类是为了分配管理猎物而不得不进行统计,演变成了自然数,农业产生后,丈量土地,萌生几何学。 后来人类关注的事物越来越多越复杂,就不得不分别考虑整体与局部,这就是分析、归纳的思维,于是集合的感念就形成了。 数有四则运算,集合同样有四则运算(并、差、交、余),同样都是来源于人类生活当中的事情。 组合计数的依据就是集合运算,概率论从赌博中诞生,集合同样在概率计算里扮演主角,数学家用集合来定义自然数,很漂亮。 有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集合不是数学家创造的,那就是曾经的数学危机——集合悖论(限于篇幅不能介绍了)。 如果数学家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创造集合概念,那么,他们肯定要给集合下定义,这是数学家公认的程序。 可是至今没有集合的定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数学家早就对集合概念不满,想办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你猜结果如何?狼来了,发现了集合悖论。致使当时许多数学家极度悲观,认为数学大厦必定坍塌。 因为很多数学概念都用集合来定义的呀,集合出矛盾了,整个数学不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吗?一时间数学界一遍恐慌,有些不服气的数学家想办法亡羊补牢,提出各种整改方案,至少也算是啊Q精神吧。 无巧不成书,数学家哥德尔又发现了不完备定理,给还抱着幻想的数学家当头一棒,宣判了完美主义者的死刑。 真是屋漏偏逢下雨天,直到上世纪初,数学元气才算复苏。原来,数学大厦真是破烂不堪,将就着吧。 我说这个历史故事,就是为了佐证集合这玩意儿不好惹,数学家们用它来盖房子,结果大伤元气,所以集合绝不是他们创造来自残的东东。 至于集合能解决什么问题,就像数能解决什么问题一样,数不清。 数就像温和的女孩,要多乖有多乖,绝不闹事,数不清道不完,魅力无限。 集合就像调皮的男孩,能干,啥事都扛得住,谁惹他就让谁难堪。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1、国外学者的定义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 相对而言,影响最为广泛的是Schein(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这个定义侧重描述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时,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