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岩岩石命名原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大岩石课件

三大岩石课件

岩浆岩----正变质岩 沉积岩----副变质岩 变质岩的成分复杂,既可有原岩成分,又 可有变质新生成分。 变质岩特有的矿物:石墨、滑石、蛇纹石、 石榴子石、蓝晶石、红柱石、夕线石、硅灰 石等。
2、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1)结构----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 变质岩以具变晶结构为其特点。 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矿物重新结晶形成 的结晶质结构。各种新生矿物基本上同时结晶 生长,自形程度相等。 变余结构----变质岩中残余的原岩结构,如变 余粒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按照岩浆岩的产状划分: 喷出岩extrusive rock---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intrusive rocks---未喷出地表,在地下深处冷凝固结的岩石
深成岩plutonic rock---较深处形成的侵入岩 浅成岩hypabyssal rock--较浅处形成的侵入岩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黑云母、 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浅色矿物(light-colored mineral)----长石、石英 等, SiO2和Al2O3含量高。 暗色矿物(dark-colored mineral)----角闪石、辉 石和橄榄石(铁镁矿物)等,因为FeO、MgO含 量高。 组成岩浆岩的元素主要为氧、硅、铝、铁、镁、 钙、钾、钠八种元素。
白云岩( dolomite )----由白云石组成的 岩石。外观与灰岩相似,但风化面常呈污 浊的黄、黑等色,具刀砍状溶沟为其特征。 且常呈结晶粒状结构,硬度较灰岩稍高。 用稀盐酸试之(粉末起泡,晶粒微起泡)可 以较准确地与灰岩区别。
沉积岩除上列典型岩石外,常常 有过渡性的岩石,如砂质泥岩、钙质 页岩等。 沉积岩一般按颜色、构造、结构、 成分顺序命名,如“黄白色厚层中粒 长石砂岩”等。

三大岩岩石定名原则 ppt课件

三大岩岩石定名原则 ppt课件

玻璃(%)
前缀
5-20
含玻

>20-50
富玻
>50-80
玻质
玻璃质含量大于80%的岩石 ,有专门的名称, 如黑曜岩、松脂岩、珍珠岩。
火成岩命名原则
6)有前缀“微晶”字来表示比通常颗粒要细 的深成岩。
7)用前缀“变”来表示变质的火成岩, 如变安山岩、变玄武岩等。
8)对不能准确测定矿物含量,又没有化学分 析数据的隐晶质火山岩,应采用火山岩野 外分类法来暂时命名。
顺序符合一般规律时,选择生成最晚或具有最重 要意义的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 例:含有蓝晶石、十字石、石榴石的黑云母片麻岩, 称为蓝晶黑云片麻岩。
三大岩岩石定名原则
2.3参加命名的矿物名称简化的规定 1)斜长石-斜长;微斜长石-微斜;黑云母-黑云;十
字石-十字;石榴石-石榴;绢云母-绢云;紫苏辉 石-紫苏; 2)简化后易引起误解的矿物名称不能简化, 如白云石、白云母等不能简化。 3)岩石名称前附加修饰词的字数以偶数为宜。因此, 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矿物名称不宜简化,
三大岩岩石定名原则
1、沉积岩石命名原则: 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2、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 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
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 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岩石中有用组分具开采利用价值, 按现行矿产工业指标的具体规定,并换算 为相应的矿物百分含量,确定基本名称。
1)基本名称反映岩石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 的矿物组成、含量及结构、构造特征。
2)附加修饰词是用以说明岩石的某些重要附 加特征。 附加修饰词主要有次要矿物、特征 变质矿物、结构、构造及颜色等。
三大岩岩石定名原则

岩石分类命名规则

岩石分类命名规则

岩石分类命名规则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个“岩石分类命名规则”,别以为这玩意儿枯燥无味,咱得把它说成是一道大菜,色香味俱全。

想当年,我老家那片儿,有个叫大壮的哥们儿,爱好就是捡石头。

有一回,他捡了个大石头回来,兴奋得跟捡了金子似的。

他说:“兄弟,你瞧瞧这石头,多漂亮!”我一看,确实挺好看的,颜色斑斓,纹路细腻,就跟画家在上面随手一挥似的。

大壮说:“这可是我花了半天功夫才找到的宝贝!”我心想,这石头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于是我就问他:“大壮,你知道这是啥石头吗?”他挠挠头,说:“这个嘛。

我还真不知道。

”这不就尴尬了嘛?捡了石头,啥都不知道,还不如捡个苹果呢,至少还能吃。

咱这就得讲讲岩石分类命名规则了,不然大壮以后捡石头还不得瞎捡一气?岩石分类命名规则,其实就像给石头穿衣服,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你看,石头也有三六九等,啥样的石头就得叫啥样的名儿。

就好比你家门口那块大石头,它要是黑乎乎的,硬邦邦的,那它很可能就是玄武岩。

玄武岩这名字听着就霸气,跟个武林高手似的。

大壮听我这么一说,眼睛一亮,说:“那我这石头咋看呢?”我仔细一看,颜色杂乱,像是各种颜料泼洒在上面似的。

这时候我心想,这石头怕是个杂交种,啥都沾点儿边。

于是我告诉他:“大壮,这石头可能是个花岗岩,瞧这花花绿绿的,啥都有。

”大壮一听,乐了,说:“花岗岩?那我这石头是不是很值钱?”我笑着说:“那可不一定,花岗岩虽然好看,但要看它的品质和用途。

”这时候我得讲讲花岗岩了。

花岗岩是啥?它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简直是石头界的铁打硬汉。

就像大壮,个子高大,力气大,干活儿从不含糊。

大壮听我这么一说,心想自己的石头也有那么一丝丝的硬汉气质,顿时觉得自己捡了个宝贝似的。

他说:“那我这石头能干啥?”我笑着说:“花岗岩可是建筑材料的宠儿,盖房子、做地板、雕塑啥的,都离不开它。

”大壮一听,眼睛都亮了,说:“那我这石头是不是可以卖个好价钱?”我摇摇头,说:“大壮,石头这东西,得看它的品相和用途,不是说啥石头都能卖大价钱的。

三大岩石命名

三大岩石命名

三大岩石命名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沉积岩依照沈积物颗粒的大小又分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的形成1.风化侵蚀:在河流上的大石头,经年累月被侵蚀风化,逐渐崩解成小的沙泥、碎屑。

2.搬运:这些碎屑被水流从上游搬运到下游。

3.堆积:下游流速减缓,搬运力减小,岩石碎屑便沉积下来。

4.压密:新的沉积物压在旧的沉积物上,时间久了,底下的沉积物被压得较紧实。

5.胶结:地下水经过沉积物的孔隙,带来的矿物质填满孔隙,使岩石碎屑颗粒紧紧胶结在一起,形成沉积岩。

6.露出:堆积在海底的沉积岩层在板块运动的推挤下拱出海面,露出地表。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岩浆岩又分安山岩、玄武岩、花岗岩。

由地底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岩浆成分和冷却凝固方式不同,便形成不同的火成岩。

岩浆岩的形成: 1.安山岩:岩浆藉由火山口喷发出地面,快速冷却形成的。

2.玄武岩:岩浆经由缓和喷发漫流而出,逐渐冷凝形成的。

3.花岗岩:岩浆并不喷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形成的。

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三大岩类岩石定名与描述(详细版)

三大岩类岩石定名与描述(详细版)

目录侵入岩 (1)花岗闪长岩类 (1)1、细粒花岗闪长岩 (1)2、中细粒花岗闪长岩 (1)3、细中粒花岗闪长岩 (1)4、中粒花岗闪长岩 (1)5、粗中粒花岗闪长岩 (2)6、中粗粒花岗闪长岩 (2)7、粗粒花岗闪长岩 (2)8、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9、细中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10、粗中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11、中粗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3)12、微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 (3)13、花岗闪长斑岩 (3)英云闪长岩类 (3)1、细粒英云闪长岩 (3)2、中细粒英云闪长岩 (3)3、细中粒英云闪长岩 (4)4、中粒英云闪长岩 (4)5、粗中粒英云闪长岩 (4)6、中粗粒英云闪长岩 (4)7、粗粒英云闪长岩 (4)8、中细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4)9、细中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0、粗中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1、中粗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2、微细粒斑状英云闪长岩 (5)13、英云闪长斑岩 (5)二长花岗岩类 (6)1、细粒二长花岗岩 (6)3、细中粒二长花岗岩 (6)4、中粒二长花岗岩 (6)5、粗中粒二长花岗岩 (6)6、中粗粒二长花岗岩 (6)7、粗粒二长花岗岩 (7)8、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9、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0、粗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1、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2、微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 (7)13、二长花岗斑岩 (8)正长花岗岩类 (8)1、细粒正长花岗岩 (8)2、中细粒正长花岗岩 (8)3、细中粒正长花岗岩 (8)4、中粒正长花岗岩 (8)5、粗中粒正长花岗岩 (9)6、中粗粒正长花岗岩 (9)7、粗粒正长花岗岩 (9)8、中细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9、细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10、粗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11、中粗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10)12、微细粒斑状正长花岗岩 (10)13、正长花岗斑岩 (10)碱长花岗岩类 (10)1、细粒碱长花岗岩 (10)2、中细粒碱长花岗岩 (10)3、细中粒碱长花岗岩 (10)4、中粒碱长花岗岩 (11)5、粗中粒碱长花岗岩 (11)6、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11)7、粗粒碱长花岗岩 (11)9、细中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1)10、粗中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1、中粗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2、微细粒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3、碱长花岗斑岩 (12)石英碱长正长岩类 (12)1、细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2)2、中细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2)3、细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4、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5、粗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6、中粗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7、粗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3)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2、微细粒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3、石英碱长正长斑岩 (14)石英正长岩类 (14)1、细粒石英正长岩 (14)2、中细粒石英正长岩 (15)3、细中粒石英正长岩 (15)4、中粒石英正长岩 (15)5、粗中粒石英正长岩 (15)6、中粗粒石英正长岩 (15)7、粗粒石英正长岩 (15)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2、微细粒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3、石英正长斑岩 (16)石英二长岩类 (17)2、中细粒石英二长岩 (17)3、细中粒石英二长岩 (17)4、中粒石英二长岩 (17)5、粗中粒石英二长岩 (17)6、中粗粒石英二长岩 (17)7、粗粒石英二长岩 (18)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2、微细粒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3、石英二长斑岩 (19)石英二长闪长岩类 (19)1、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2、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3、细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4、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5、粗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6、中粗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7、粗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1)12、微细粒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1)13、石英二长闪长斑岩 (21)石英闪长岩类 (21)1、细粒石英闪长岩 (21)2、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21)3、细中粒石英闪长岩 (22)4、中粒石英闪长岩 (22)5、粗中粒石英闪长岩 (22)6、中粗粒石英闪长岩 (22)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2)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2、微细粒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3、石英闪长斑岩 (23)闪长岩类 (24)1、细粒闪长岩 (24)2、中细粒闪长岩 (24)3、细中粒闪长岩 (24)4、中粒闪长岩 (24)5、粗中粒闪长岩 (24)6、中粗粒闪长岩 (24)7、粗粒闪长岩 (25)二长闪长岩类 (25)1、细粒二长闪长岩 (25)2、中细粒二长闪长岩 (25)3、细中粒二长闪长岩 (25)4、中粒二长闪长岩 (25)5、粗中粒二长闪长岩 (25)6、中粗粒二长闪长岩 (26)7、粗粒二长闪长岩 (26)正长岩类 (26)1、细粒正长岩 (26)2、中细粒正长岩 (26)3、细中粒正长岩 (26)4、中粒正长岩 (27)5、粗中粒正长岩 (27)6、中粗粒正长岩 (27)7、粗粒正长岩 (27)8、正长斑岩 (27)二长岩类 (27)1、细粒二长岩 (27)3、细中粒二长岩 (28)4、中粒二长岩 (28)5、粗中粒二长岩 (28)6、中粗粒二长岩 (28)7、粗粒二长岩 (28)8、二长斑岩 (29)碱长正长岩类 (29)1、细粒碱长正长岩 (29)2、中细粒碱长正长岩 (29)3、细中粒碱长正长岩 (29)4、中粒碱长正长岩 (29)5、粗中粒碱长正长岩 (29)6、中粗粒碱长正长岩 (30)7、粗粒碱长正长岩 (30)8、碱长正长斑岩 (30)火山岩 (30)玄武岩类 (30)1、橄榄玄武岩 (30)2、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 (31)3、玄武岩 (31)4、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31)5、致密块状玄武岩 (31)6、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31)7、玄武质火山集块岩 (32)8、玄武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2)9、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32)10、玄武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2)11、玄武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2)12、玄武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3、玄武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4、玄武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5、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33)17、玄武质沉凝灰岩 (34)18、凝灰砂岩 (34)19、凝灰砾岩 (34)20、安山玄武岩 (34)21、玄武质自碎角砾岩 (34)安山岩类 (35)1、辉石安山岩 (35)2、角闪石安山岩 (35)3、安山岩 (35)4、气孔杏仁状安山岩 (35)5、致密块状安山岩 (35)6、气孔杏仁状安山岩 (36)7、安山质火山集块岩 (36)8、安山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6)9、安山质火山角砾岩 (36)10、安山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6)11、安山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7)12、安山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3、安山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4、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5、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37)16、安山质凝灰岩 (37)17、安山质沉凝灰岩 (38)18、凝灰砂岩 (38)19、安山质凝灰砾岩 (38)20、粗安岩 (38)英安岩类 (39)1、英安岩 (39)2、流纹英安岩 (39)3、英安岩 (39)4、英安质火山集块岩 (39)5、英安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9)6、英安质火山角砾岩 (40)8、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0)9、英安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0)10、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1)11、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41)12、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41)13、英安质凝灰岩 (41)14、英安质沉凝灰岩 (41)15、英安质凝灰砂岩 (42)16、英安质凝灰砾岩 (42)流纹岩类 (42)1、流纹岩 (42)2、流纹岩 (42)3、花岗斑岩 (43)4、流纹质火山集块岩 (43)5、流纹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43)6、流纹质火山角砾岩 (43)7、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4)8、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4)9、流纹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4)10、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4)11、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45)12、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45)13、流纹质凝灰岩 (45)14、流纹质沉凝灰岩 (45)15、凝灰砂岩 (45)16、流纹质凝灰砾岩 (46)17、流纹质熔结火山角砾岩 (46)18、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46)19、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46)20、流纹质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1、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2、流纹质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3、流纹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47)沉积岩 (48)陆源沉积岩类 (48)1、卵石砾岩 (48)2、含卵石砾岩 (48)3、砾岩 (48)4、砂砾岩 (48)5、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49)6、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49)7、含砾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49)8、含砾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49)9、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50)10、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50)11、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50)12、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50)13、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1)14、粗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1)15、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1)16、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1)17、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2)18、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2)19、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2)20、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2)2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3)22、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3)23、粉砂质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3)24、粉砂质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3)25、细砂质粉砂岩 (53)26、粉砂岩 (54)27、泥质粉砂岩 (54)28、粉砂质泥岩 (54)29、泥岩 (54)30、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4)31、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4)32、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5)33、含砾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5)34、中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5)35、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6、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7、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6)38、粗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9、粗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6)40、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7)41、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7)42、细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7)43、细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7)44、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8)45、中细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8)46、细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8)47、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8)48、含砾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9)49、页岩 (59)变质岩 (59)变粒岩类 (59)1、黑云斜长变粒岩 (59)2、黑云钾长变粒岩 (59)3、黑云二长变粒岩 (60)4、二云二长变粒岩 (60)5、二云斜长变粒岩 (60)6、二云钾长变粒岩 (60)7、角闪斜长变粒岩 (60)8、角闪钾长变粒岩 (61)9、角闪二长变粒岩 (61)10、透辉斜长变粒岩 (61)11、透辉钾长变粒岩 (61)12、透辉二长变粒岩 (61)13、斜长浅粒岩 (62)14、钾长浅粒岩 (62)石英岩类 (62)1、石英岩 (62)2、长石石英岩 (63)3、斜长石石英岩 (63)4、钾长石石英岩 (63)角闪岩类 (63)1、角闪岩 (63)2、含黑云母角闪岩 (64)3、黑云母角闪岩 (64)4、斜长角闪岩 (64)5、含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64)6、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64)麻粒岩类 (65)1、黑云辉石斜长麻粒岩 (65)2、含黑云辉石斜长麻粒岩 (65)3、斜长麻粒岩 (65)大理岩类 (65)1、大理岩 (65)2、白云石方解石大理岩 (66)3、方解石白云石大理岩 (66)4、白云石大理岩 (66)5、透辉石大理岩 (66)6、透闪石含金云母大理岩 (66)7、含橄榄石大理岩 (66)8、透辉石大理岩 (67)9、含透辉石透闪石大理岩 (67)片麻岩类 (67)1、黑云斜长片麻岩 (67)2、黑云二长片麻岩 (67)3、黑云钾长片麻岩 (68)4、白云斜长片麻岩 (68)5、白云钾长片麻岩 (68)7、二云二长片麻岩 (69)8、二云钾长片麻岩 (69)9、二云斜长片麻岩 (69)10、角闪斜长片麻岩 (69)11、斜长角闪片麻岩 (70)12、透辉片麻岩 (70)片岩类 (70)1、石榴黑云石英片岩 (70)2、黑云石英片岩 (70)3、白云母石英片岩 (71)4、二云石英片岩 (71)5、长石二云石英片岩 (71)6、长石白云母石英片岩 (71)7、长石黑云石英片岩 (71)8、石榴黑云片岩 (72)9、黑云片岩 (72)10、白云母片岩 (72)11、二云片岩 (72)12、长石二云片岩 (72)13、长石白云母片岩 (73)14、长石黑云石英片岩 (73)15、斜长角闪片岩 (73)16、角闪片岩 (73)千枚岩类 (74)1、绢云千枚岩 (74)2、绿泥千枚岩 (74)3、绿泥绢云千枚岩 (74)4、绢云绿泥千枚岩 (74)5、绿泥绢云石英千枚岩 (74)6、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 (75)7、绿泥石英千枚岩 (75)8、绢云石英千枚岩 (75)9、绿泥绢云长石千枚岩 (75)11、绿泥长石千枚岩 (76)12、绢云长石千枚岩 (76)板岩类 (76)1、泥质板岩 (76)2、粉砂质绢云板岩 (76)3、泥质绿泥板岩 (76)4、绢云板岩(绢云千枚岩) (76)轻微变质岩类 (77)1、变质细粒花岗闪长岩 (77)2、变质玄武岩 (77)3、变质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77)侵入岩花岗山长岩类1、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呈土黄色,新鲜面呈灰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三大岩石课件

三大岩石课件
ntary rock )
1、概 述 沉积岩 ---- 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 母岩由于海、河、湖等流水以及风、冰川等外 力地质作用剥蚀、搬运、沉积而固结形成的岩 石。 沉积岩按其沉积成因分为: 碎屑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
成岩作用过程 在地质时代里,沉积物逐层堆积,较老 的沉积物被较新的覆盖掩埋,上覆的沉积物 逐渐加厚,原来的沉积物逐渐被深埋,由于 上覆沉积物的压力,原来松散的沉积物逐渐
按照碎屑的粒度碎屑结构可分为:
砾状(>2mm)结构 碎 屑 结 构 砂 状 (2 — 粗砂 2—0.5mm 0.05mm) 结 中砂 0.5—0.25mm 构 细砂 0.25—0.05mm
喷出岩extrusive rock----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intrusive rocks----
未喷出地表,在地下深处冷凝固结的岩石
深成岩plutonic rock---较深处形成的侵入岩 浅成岩hypabyssal rock--较浅处形成的侵入岩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 主要为长石、石英、黑云母、
物或极少,主要由暗色矿物组成。 少数岩石钾、钠含量特高,称碱性岩
2、岩浆岩的组构 组构(结构和构造) 反映其形成条件,
是研究和区分岩石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构( texture)--指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及 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造(structure)--主要指岩石中不同颗粒集合 体分布与排列的特点,即某一部分颗粒与其它 部分颗粒的关系,是比结构较为宏观的组构。
岩浆岩的主要结构与构造
显晶质结构(粒状结晶结构)----粒度较粗,肉眼即可辨别不同颗粒。分为粗粒(直径>5mm)、中 粒(5-2mm)和细粒(2—0.2mm)结构。 隐晶质结构----致密状,晶粒细小(<0.2mm) ,肉眼不能辨认。 玻璃质结构----非晶质,玻璃状。 结 等粒结构----矿物全部是结晶质粒状,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是侵入岩常见结构 不等粒结构 ---- 岩石 构 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 大小不等。深成体边 组 缘、浅成体或喷出岩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大的称为斑晶, 小的称基质,基质为玻璃质、隐晶质,其中散布有较大斑晶。斑晶先结 晶,所以晶形较好,粒较大。 似斑状结构----类似斑状结构,但基质为显晶质,斑晶则更粗大。若斑 晶中发现基质的包裹体,说明斑晶形成较晚。

三大类岩石的描述与定名

三大类岩石的描述与定名

5、次生变化及其它;
6、正确定名。
B
20
火成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对于侵入岩命名,一般要按顺序考虑如下 几个方面:
(1)根据主要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定出大类名 称,如花岗岩。 (2)根据次要矿物,定出岩石种属名称;若有多 种次要矿物,则按含量多少的顺序排列,多者在 后,少者在前,如黑云角闪花岗岩。 (3)根据绝对粒度,加上修饰语,如中粒云闪花 岗岩。 (4)某些岩石(标本)B 的颜色特殊,命名时考虑21
叠层构造
水平层理
同生结核
生物遗迹构造
平行层理
成岩结核
虫迹和虫孔
交错层理
次生结核
生物成长构造
递变层理
晶痕与假晶
韵律层理 层面构造
鸟眼构造 缝合线
冲刷
波痕
变形
同生变形构造
B
5
沉积岩矿物成分
沉积岩与火成岩的平均矿物成分(%)对比
矿物
沉积岩
火成岩(65%花岗
利思与米德(1915) 克里宁(1948) 岩+35%玄武岩)
石灰质白云岩
根据方解石和黏土含量划分
岩类
方解石/%
黏土/%
岩石名称
石灰岩
100~90 90~75 75~50
0~10 10~25 25~50
石灰岩 含泥石灰岩
泥质灰岩
0~10
100~90
泥岩
泥岩
10~25
90~75
含灰泥岩
25~50
B75~50
灰质泥岩
8
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碎屑岩手标本观察的基本内容
B
2
沉积岩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按照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其中原生色又可划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

三大类岩石详细图文解析

三大类岩石详细图文解析

一、火成岩概述斑岩(porphyry)以斑状结构为特征的火成岩的总称。

以结构特征对岩石的命名。

斑岩一词,由玢岩演变而来。

玢岩由G.阿格里科拉于1546年首先引入文献,用以描述埃及的淡紫色、具斑点的岩石。

此后很长时期内,斑岩和玢岩分别泛指变化了的具斑状结构的粗面质的安山质岩石。

多数岩石学家认为,大多数斑岩和玢岩在化学成分上属于中性岩和酸性岩,因此常见的斑晶是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其中石英常发育六方双锥,具高温石英外形;碱性长石常为透长石、正长石和歪长石,具隐条纹构造或亚显微条纹构造;斜长石一般是中长石,常受岩浆熔蚀,或生成钠质斜长石膜,也可以因岩浆流动作用,构成斜长石的聚合斑晶。

习惯上,将含碱性长石和石英斑晶,或只含其一的斑状结构的岩石,称为斑岩,如花岗斑岩;将含斜长石斑晶的,称玢岩,如闪长玢岩。

如含斜长石又兼有碱性长石和(或)石英斑晶,仍称为斑岩,如花岗闪长斑岩。

含大量自形(有时半自形)铁镁矿物斑晶的斑状岩石,一般为中、基性或超基性脉岩,称作煌斑岩。

辉绿玢岩是指含斜长石斑晶的基性浅成岩。

钠长斑岩和苦橄玢岩分别是含钠长石斑晶和橄榄石斑晶的斑状浅成岩。

无论是斑岩或是玢岩,都是岩浆作用两阶段结晶的产物。

因此,它们的斑晶和基质之间矿物粒级悬殊。

斑晶由早阶段岩浆结晶产生,形成于地下较深部位;而细粒或隐晶质基质为浅位晚阶段岩浆结晶产物。

就最终侵位深度而言,斑岩和玢岩都属浅成岩,并常呈岩墙、岩脉、岩床或小侵入体产状。

斑岩和玢岩随斑晶数量的减少和斑晶与基质之间粒度大小的接近而过渡为深成岩,如斑状花岗岩是相当于花岗斑岩的深成岩或半深成岩;又随斑晶数量减少和基质粒级减小(直至隐晶质或玻璃质)过渡为喷出岩,如斑状流纹岩是相当于浅成相的流纹斑岩的喷出岩。

与斑岩或玢岩有关的金属矿产,常称为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钨矿、玢岩铁矿等,它们都是与浅成岩浆作用和岩浆期后作用有成因联系的重要矿床。

有些半风化的粗面质或粗安质斑岩,因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并被溶出,而称为药石──麦饭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9
授课:XXX
2
沉积岩命名原则
4、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一种结构存在,即以该结构作为附加修
饰词。例:细粒砂岩。 2)两种结构同时存在,按次要者在前主者
在后的顺序排列作为修饰词,如内碎屑、 不等粒、不等晶。例:鲕粒泥晶灰岩。
2021/3/9
授课:XXX
3
沉积岩命名原则
5、成岩后生变化 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小于25%-5%时,称弱XX 化或弱脱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例:弱白云石化内碎屑灰岩。
2)附加修饰词是用以说明岩石的某些重要附 加特征。 附加修饰词主要有次要矿物、特征 变质矿物、结构、构造及颜色等。
2021/3/9
授课:XXX
6
变质岩命名原则
2.1次要矿物 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矿物含量为5%-10%时,加“含”字前缀。 2)矿物含量大于10%时,直接作为附加修饰词。 3)当数种矿物含量都大于10%时,选 2-3种
2021/3/9
授课:XXX
9
四、火成岩命名原则
火成岩名称的构成 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1)基本名称是岩石分类命名的基本单元,反 映岩石的基本属性及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如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
2)附加修饰词可以是矿物名称、结构术语、 化学术语、成因术语、构造术语等。
2021/3/9
授课:XXX
10
授课:XXX
1
三、沉积岩命名原则
3、次要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次要矿物量小于5%,不参与命名。当
具特殊意义时,以微含XX质作为修饰词。
2)次要矿物量为5%及小于25%时,以含
X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例:含砾砂岩。 3)次要矿物量为25-50%时,以XX质作为附
加修饰词。例:钙质泥岩、钙质页岩。
8)对不能准确测定矿物含量,又没有化学分 析数据的隐晶质火山岩,应采用火山岩野 外分类法来暂时命名。
2021/3/9
授课:XXX
13
火成岩命名原则
9)浅色岩、中色岩、暗色岩和超镁铁质岩的 M’(颜色指数)值范围。 浅色岩:0-35 中色岩:>35-65 暗色岩:>65-90 超镁铁质岩:>90-100
沉积岩命名原则
1、沉积岩石命名原则:
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2、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
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 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 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岩石中有用组分具开采利用价值, 按现行矿产工业指标的具体规定,并换算 为相应的矿物百分含量,确定基本名称。
2021/3/9
授课:XXX
15
火成岩命名原则
附加修饰词在岩石名称中通常排列顺序如下:
蚀变作用-颜色-化学术语-成因术语-构造术 语-特殊矿物-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基本名 称。
2021/3/9
授课:XXX
16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2021/3/9
17
2)同一变质岩类型可以是多成因的。
3)既要划分标志和界限明确,又要符合自然 界的内在联系;既要有科学性,又要简明 实用。
4)应尽可能与传统 习惯用法一致。
2021/3/9
授课:XXX
5
变质岩命名原则
2、变质岩石名称的构成
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1)基本名称反映岩石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 的矿物组成、含量及结构、构造特征。
字石-十字;石榴石-石榴;绢云母-绢云;紫苏辉 石-紫苏; 2)简化后易引起误解的矿物名称不能简化, 如白云石、白云母等不能简化。 3)岩石名称前附加修饰词的字数以偶数为宜。因此, 由两个汉字组成的矿物名称不宜简化,
如,滑石片岩、云母片岩、辉石麻粒岩。
4)附加修饰词“含”字后矿物名称应用全名 ,不要 简化。
2021/3/9
授课:XXX
14
火成岩命名原则
10)成分相同,而结构构造不同的岩石应有各 自特定的名称。
11)不使用废弃性术语,不要在特定的地区以 外的地方使用地方性术语。
12)蚀变作用作为附加修饰词,只有在能恢复 原岩时才使用。
13)附加修饰词常用的只是一、两种,一般不 超过三种。
2021/3/9
5)含玻璃质的火山岩,应用下列的前缀来表 明玻璃的含量。
玻璃(%)
前缀
5-20
含玻
>20-50
富玻
>50-80
玻质
玻璃质含量大于80%的岩石 ,有专门的名称, 如黑曜岩、松脂岩、珍珠岩。
2021/3/9
授课:XXX
12
火成岩命名原则
6)有前缀“微晶”字来表示比通常颗粒要细 的深成岩。
7)用前缀“变”来表示变质的火成岩, 如变安山岩、变玄武岩等。
2)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小于50%-25%时,称XX化 或脱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例:白云石化生物屑灰岩。
3)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大于50%时,称强XX化或 极强XX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例:强白云石化(残余生物屑灰质白云岩)。
2021/3/9
授课:XXX
4
四、变质岩命名原则
1、一般原则
1)应以变质岩的岩石特征为基础,具有一定 的矿物组成、含量及结构、构造等特征。
火成岩命名原则
2、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附加修饰词必须与基本名称无冲突。
2)如果附加修饰词的词义不能一看就明了的 话,应注明其含义。
3)如果岩石基本名称之前不只一种矿物修饰 词,则按少前多后的顺序排列。
4)当矿物名称前用“含”字时,不完全是含 量的概念。
2021/3/9
授课:XXX
11
火成岩命名原则
(不超过5种)比较重要的矿物,按含量增加 的顺序(少前多后)排列,作为附加修饰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21/3/9
授课:XXX
7
变质岩命名原则
2.2特征变质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1)矿物含量小于为5%时,加“含”字前缀。有些重 要变质矿物含量小于5%时,直接作为修饰词,
例:蓝晶石、蓝闪石、紫苏辉石。
2)矿物含量大于为5%时,直接作为附加修饰词。
3)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特征变质矿物,而且其生成 顺序符合一般规律时,选择生成最晚或具有最重 要意义的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
例:含有蓝晶石、十字石、石榴石的黑云母片麻岩, 称为蓝晶黑云片麻岩。
2021/3/9
授课:XXX
8
变质岩命名原则
2.3参加命名的矿物名称简化的规定 1)斜长石-斜长;微斜长石-微斜;黑云母-黑云;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