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接触网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安放底板立杆整正安装下部横卧板填写隐蔽工程记录撤除整正器安装上部横卧板回填1.适用范围接触网支柱组立和整正2.作业预备2.1内业技术预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生疏标准和技术标准。

2.2外业技术预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了解好铁路沿线的交通状况。

3.技术要求3.1支柱进展外观检查,外表平坦,弯曲度不大于2‰;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 1~2 根的,可修补使用,露筋 3~4 根的,可修补降级使用,超过 4 根的,不得使用。

3.2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纵向裂缝,但收缩性水纹不在此限3.3固定整正器的两钢轨卡子距支柱的水平距离一般为 2.5-3m。

3.4每回填 200mm,用捣固锤进展捣固夯实;支柱的地面培土应高于地面300mm 为宜,并回填成一个大于支柱边缘 0.5m 的长方形。

3.5待立支柱应提前吊装到平板车上,并按杆型排好挨次。

3.6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

4.工艺流程4.1安放底板将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棕绳将底板系好,缓慢放入坑底。

4.2立杆立杆车就位,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支柱对准坑位后,缓缓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让杆缓缓落入坑底。

待支柱倚住坑壁稳定后,进展摘钩,取下钢丝套子、吊臂复原、安装列车撤离。

图24.3整正4.3.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安装高度一般为轨面上方400mm左右),整正器一端四角固定于支柱四周适当位置上〔确保不侵入限界〕,另一端连接到支柱框架上,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

4.3.2调整支柱面与线路平行时,则将圆木矫正器插入腹孔,人工转推圆木进展调整,确保支柱面与线路平行,用丁字尺进展测量检查。

4.3.3在调整过程中,应同时利用丁字尺、水平尺、倾斜率测量仪器进展数据测定,边观看、边矫正,直至参数达标。

2作业指导书

2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贯彻质量手册,依据环形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工艺技术规程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以作为水泥电杆成型过程各工序的作业依据。

一、作业前准备操作前应查看有关记录和通知,穿戴好安全用品,试机查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铲模、擦油、布筋1、上、下及两头企口要清铲干净,档头板内表面及模内壁要清除残留混凝土。

2、隔离剂按1:8~1:10比例稀释,擦模时要处处擦到,底部不得有余油。

企口及档头板内侧用原油擦,不得过多而淋到杆模内壁上。

3、普通杆筋笼入模后要拔正,根端离档头板间隙为5~10mm,纵向筋偏短时,小头补抽3~4根短筋。

保护层垫环损坏过多时要补充,1.5m范围不少于1个。

螺旋筋间距要拔均,抹平折弯的螺旋筋。

固定分布好预杆钢丝,具体按钢筋骨架成型作业指导书的方法及要求执行。

三、装灌砼料及合模1、存放时间超长或明显搅拌不匀、不熟、过硬、过烂的砼料禁用。

2、夏天槽板上要保持潮湿,不得随意在砼料中加水,要勤聚勤拌,先到先用,严禁用脏砼料。

3、筋笼未经检查拔正,不得灌砼料,灌料后须拔正回原位。

4、灌料量控制方法如下:(1)Φ150×7m—10m预杆①小头3m范围内要上满加高,其中2m范围内要捣实加高;②小头4m处虚的与上筋平,两边无空隙,捣实后比支口高3~3.5公分;③8m大头2m处(即7m大头1m处,小10m大头4m处),捣实后比支口高0.5公分;④小10m大头2m处,捣实后与支口相平;⑤其它各部位依据上述各处规定类推。

(2)Φ190×10m—15m预杆①小头0.5m范围内捣实加高,小头0.5~2m范围内上满,两边不留空隙,不需加高;②小头4m处捣实比支口高2.5公分;③10m大头2m处(即12m大头4m处,15m大头7m处),捣实后比支口低0.5公分;④12m大头2m处(即15m大头5m处),捣实后比支口低1公分;⑤15m大头2.5m处,捣实后比支口低2公分;⑥其它各部位依据上述各处规定类推。

固定式人字抱杆整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固定式人字抱杆整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摘要 (1)前言 (2)1施工准备 (3)现场勘查 (3)编写立杆施工错 (3)2、施工作业流程 (3)选配施工器具和材料 (3)、抱杆高度的选择 (3)、上下风钢丝绳的选择 (3)、滑动组的择 (3)、绞磨的选择 (3)、其他器具与材料选择 (4)组织现场施工 (4)、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 (4)、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4)、起吊前的检 (4)、起吊后全面检查 (5)、起吊 (5)、电杆进坑到位 (5)、撤除抱杆等起重设备 (5)3、工作终结 (5)、现场检查施工质量 (5)、安全文明生产 (5)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5)(一)施工准备 (5)(二)、现场布置 (6)(三)、抱杆的竖立 (6)(四)、杆塔吊立 (6)(五)、扒杆拆除 (7)(六)、施工注意事项 (7)(七)、检查项目及质量评定标准 (7)三、易引发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固定式人字抱杆整立电杆施工作业指导书学生:刘森磊指导老师:袁帅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摘要:介绍了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时,场地布置与要求、抱杆高度确定、立杆方法及设备受力、引发倒杆事故的原因等关键问题,以提醒现场施工人员的重视。

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以其方便、灵活、工器具简单,一直被各县(市)供电企业起吊15m及以下电杆所采用。

但由于现场少数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在场地布置及起吊环节上不够重视,导致施工中倒抱杆、倒电杆及人员伤亡事故屡屡发生。

为此,笔者特从起吊布置及要求、引发事故的原因等方面加以分析与提醒,目的是让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真正成为10kV配网施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固定式人字抱杆、受力、立杆方法、事故原因、安全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xed herringbone hold pole pole, site layout and requirements, hold the rod height determined, rod method and equipment by force, causing pole collapse accidents and other reasons, to remind the attention of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Fixed herringbone holding pole pole, with its convenient, flexible, easy to implement and has been used in counties (cities),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ifting 15m and following pole. But due to the careless field few construction staffs, in the site layout and lifting link enough attention, resul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verted holding bar, a reverse pole and the personnel casualty ac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To this end, the author from lifting layout and requirements, caused the accident reasons be analysis and reminded to make fixed herringbone holding pole pole truly becom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Key words: fixed herringbone pole, pole, force method,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safety前言:在输电线路中安全一直是个长期的问题(一)材料运输:材料运输是以起重、装运内容为主的工作项目。

电力基坑开挖及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电力基坑开挖及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改建铁路长荆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基坑开挖及立杆整正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工作需要。

3、技术要求3.1、电杆埋深需满足下表要求:3.2、安装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涂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允许偏差的规定。

3.3、卡盘安装前将须将其下部土壤分层夯实,直线杆卡盘安装与线路平行,并在电杆左右交替埋设,承力杆安装在承力侧,卡盘上平面距地面不小于500mm。

3.4、基坑回填时,土块应打碎,基坑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回填过程应清除树根杂草。

松软土质基坑,回填时应增加夯实次数。

3.5、回填后的电杆基坑设置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3.6、电杆组立应符合下列要求: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30mm;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梢径。

转角杆应向外角倾斜,杆梢位移不应大于一个杆梢(15~20cm)。

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但杆梢位移不应大于一个杆梢。

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不应超过±30mm。

4、施工工艺流程图4.2、立杆整正5、施工程序 5.1 、基坑开挖5.1.1、放坑:根据复测标桩,用石灰粉画出开挖范围。

5.1.2 、开挖:挖土时应垂直开挖,不可上宽下窄,也不要掏空挖掘,挖出的土放在距沟边0.5米的两旁。

【精编范文】吊车立杆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8页)

【精编范文】吊车立杆作业指导书-范文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吊车立杆作业指导书篇一:吊车保养作业指导书吊车保养作业指导书一、维护类别和职责:1 日常维护,每班工作中或工作后,操作人员进行。

1 一级技术保养,每月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进行。

1. 二级技术保养,每年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进行保养。

二、维护项目1 日常维护桥(门)式起重机:1空载试验时各机构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

2检查大、小车两端行程开关齐全、可靠,缓冲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注意上升限位是否可靠。

3制动器是否制动可靠;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接触良好、平稳;松开闸瓦时制动器的闸瓦间隙均匀;制动轮无裂纹无破损,无磨擦垫片固定铆钉引起的划痕。

4检查卷筒和滑轮上的钢丝绳缠绕是否正常,有无脱槽、串槽、打结、扭曲等现象,钢丝绳压板螺栓是否紧固,是否有双螺母防松装置。

5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是否有断丝等现象,检查钢丝绳的润滑状况。

6检查轨道上是否有阻碍运行的异物。

7吊钩固定可靠、转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无剥离,吊钩螺母的防松装置是否完整,吊钩危险断面磨损不大于原高度的5%。

8滑轮有防止钢丝绳子脱槽装置、罩壳完好无损坏,滑轮无裂纹、轮缘无缺损。

9检查金属结构及传动部分连接件的紧固。

10集电器托架及软线有无挂卡碰饶现象。

11行车上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部件均有防护罩12驾驶室上大车平台舱口、端梁门、驾驶室平台栏杆门联锁开关正常有效13锚锭、夹轨器是否良好14行车上无悬浮物15驾驶室内无积灰、无烟头,玻璃无损坏16每班清扫起重机灰尘,每周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清扫,清除其上污垢一次。

电动单梁(或半门)起重机:1空载试验时各机构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

2检查大车制动是否良好,两端行程开关齐全、可靠,缓冲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注意上升限位是否可靠。

3运行中检查主勾有无溜勾现象,及时报修调整。

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1. 脚手架搭设前,基础必须夯实平整,设置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

2. 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之间应用钢管扣件搭接,接头应错开,螺拴要紧固,立杆底部必须使用底座(或设置垫木)和加绑扫地杆,脚手架与建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拉结,并设置剪刀撑稳定加固脚手架。

3. 脚手架必须用安全网进行封闭,网与网之间连接牢固,并与脚手架固定。

4. 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与模板相连。

5. 操作面必须设置挡脚板和防护栏杆,并立挂安全网,脚手架必须设置上下通道,通道四周立挂安全网,有坡度的通道,须加设防滑条或其他防滑措施。

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6. 脚手架上的材料和工具要堆放整齐,废弃物和杂物应及时清除。

7. 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缆风绳,每增高10m应再加设一组。

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缆风绳的地锚应设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8. 拆除脚手架应按设计程序进行,拆除时,周围必须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并设置护栏,派专人看管,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作业现场;拆除应从上而下地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擦下的脚手杆、板用人工传递或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电力专业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导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力专业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导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xxxx标段编号xxxxxxxx电力专业电杆组立、金具安装、导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编制:审核:批准: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2016年4月5日发布2016年4月6日实施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5.施工要求 (3)6.劳动组织 (5)7.材料要求 (5)8.设备机具配置 (6)9.质量控制及检验 (7)10.安全及环保要求 (8)xxx工程混凝土支柱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工程电力专业导线架设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架空电力线路采用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铁横担,高压线路采用LGJ 型钢芯铝绞线或采用JKLGYJ型绝缘导线,GJ型拉线。

贯通和自闭线路采用LGJ-70导线,通过林区地段采用JKLGY-70绝缘导线,并且3-4KM进行换相,避雷装置2KM设置一处,耐张和终端杆接头处设置线路故障指示仪。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配盘、放线、紧线→弛度观测→电杆导线固定→导线连接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基坑测量及放样用丁字尺和钢卷尺测量基坑位置、确定限界和坑口尺寸,用水准仪测量轨面与路基面高差,确定基坑实际深度;用白灰对开挖部分进行放样,放样后用线坠和钢卷尺复测基坑限界。

跨距偏差合理分摊在有关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

接触网工程立杆作业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立杆作业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立杆作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工程列车的任务工程列车又叫安装列车(简称安列),它是接触网施工机械化的基本骨干力量。

目前,它主要担当接触网立杆、装卸杆、工地搬迁等任务,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它将担当支柱整正、支柱装配、架线等工作,形成工程列车流水作业线,以加快电气化铁路的建设。

第二节装卸杆作业接触网杆的装卸作业是由工程列车上履带式吊车进行吊装,由超重装卸工配合完成。

当装卸作业任务量比较大时,应由地面上的吊车进行吊装。

一、支柱吊装方法装卸作业地点应事先与车站协商确定,一般选择在专用线或行车不太繁忙的铁路线周围,作业地点地面平坦坚实,作业范围内不影响装卸作业的障碍物。

装卸杆作业的支柱吊装方法一般采用平吊,平吊又分为单面两点平吊和一点平吊,前者适应于钢筋混凝土支柱,后者适应于钢柱。

钢筋混凝土支柱吊装时,将两个长度相等并套有橡皮的钢丝套子分别套在钢筋混凝土支柱根部的第一个腹孔和顶部的第二个腹孔,杆子小面朝上,然后起吊。

为了方便立杆,在吊装混凝土软横跨支柱时,必须将主筋少的一侧放在上面。

往工程列车上装杆时,应按立杆顺序进行,先立的后装,后立的先装。

二、装卸作业操作要领1、准备工作(1)、检查起重机在平板车上(或地面上)是否稳定。

(2)、清除起重机有效半径有、效高度以外5米范围内的障碍物,以免防碍操作和发生事故。

(3)、启动发动机,检查各仪表、传动、制动、保险装置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并经过试运转,确认安全。

(4)、若往工程列车装杆时,由专人检查支柱有无合格证明,没有合格证明的产品,不能装上工程列车。

(5)、当一切准备工作妥当后,指挥人员鸣笛示意,准备开始作业。

2、起吊(1)、司机、挂摘钩人员必须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口哨或手势)进行操作,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以及其他事项不合乎规定时,有权拒绝执行,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2)、挂好钢丝绳套,装卸杆时吊钩中心应垂直通过被吊支柱重心,当支柱吊起离地面20~50厘米时,须停车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广线(北京局)松林店(不含)~局界
电气化改造工程
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004
编制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广铁路电化工程项目经理部
1 目的
规范现场作业,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2 施工准备
2.1劳力组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职能
1 轨道车司助人员人
2 司机、助手各1人
2 吊车人员人 1 司机
3 司索人员人 1 兼现场负责人
4 立杆整正人员人
5 立杆、整正、回填、带工
5 防护人员人 2 驻站1人,现场1人
2.2主要工机具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轨道车台 1
2 轨道吊台 1
3 平板个 1
4 支柱整正器套 2
5 斜率测量仪1m 个 1
6 丁字尺 3.5-4.2 把 1
7 带工人员工具套 1 带工人员随身携带
8 对讲机台 4
9 钢钎 1.5m 把 2
10 捣固锤把 1
11 铁锹长把把 4
12 安全帽顶若干每人1顶
13 防护员其它工具套 2 防护员随身携带
2.3主要材料设备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支柱 混凝土柱
根 1 支柱型号依照设计图
2 底板 块 1
数量及规格依照设计图和土质情况定
3 横卧板 块 若干 数量及规格依照设计图和土质情况定
4 棕绳 Φ12~14 米 10
5 铁线 Φ4.0 kg 若干
6 垫木
300×200×200mm 块 2 数量根据有无底板
来定 7
圆木矫正器
2m

2
3 工艺流程
3.1安放底板
将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棕绳将底板系好,缓慢放入坑底。

3.2立杆
立杆车就位,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支柱对准坑位后,徐徐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让杆缓缓落入坑底。

待支柱倚住坑壁稳定后,进行摘钩,取下钢丝套子、吊臂复原、安装列车撤离。

安放底板
整正
立杆
安装上部 横卧板
回填
安装下部横卧板
拆除 整正器
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图2
3.3整正
3.3.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安装高度一般为轨面上方400mm左右),整正器一端四角固定于支柱四周适当位置上(确保不侵入限界),另一端连接到支柱框架上,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

3.3.2调整支柱面与线路平行时,则将圆木矫正器插入腹孔,人工转推圆木进行调整,确保支柱面与线路平行,用丁字尺进行测量检查。

3.3.3在调整过程中,应同时利用丁字尺、水平尺、倾斜率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定,边观察、边矫正,直至参数达标。

矫正器圆木
基坑
原水沟
丁字尺
改道水沟
(支柱整正图)
3.4安装下部横卧板
支柱侧面限界、倾斜度达到标准后,停止整正,将整正器手柄卸下,用棕绳系好横卧板并送至坑底,施工人员下坑调整横卧板至与支柱密贴并安装Γ型螺栓。

3.5回填:每回填200mm夯实一次,使其密实牢固。

3.6安装上部横卧板
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路基面不小于300mm,根据横卧板的尺寸计算出最下面一块距支柱底部的距离,然后从下往上进行安装。

横卧板安装时应与支柱密贴,螺栓紧固力矩要符合设计要求。

3.7加固完成后,卸下整正器。

3.8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4 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
4.1支柱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弯曲度不大于2‰;支柱翼
缘破损局部露筋1~2根的,可修补使用,露筋3~4根的,可修补降级使用,超过4根的,不得使用。

4.2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纵向裂缝,但收缩性水纹不在此限
4.3支柱整正标准:支柱的埋深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不大于-20~+50mm;混凝土腕臂柱的轴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大于2°;支柱承载后的施工允许偏差:支柱顺线路方向直立,允许偏差±0.5%,锚柱顺线路方向端部向拉线侧倾斜,允许偏差≤1%;曲线外侧和直线腕臂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侧倾斜,允许偏差0~0.5%;曲线内侧腕臂柱横线路方向应直立,向受力反侧倾斜允许偏差0~0.5%。

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接近铁路线路支柱允许施工偏差+100mm,安装硬横梁的支柱允许施工偏差+20mm,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4.4固定整正器的两钢轨卡子距支柱的水平距离一般为4.5-5m。

4.5每回填200mm,用捣固锤进行捣固夯实;支柱的地面培土应高于地面300mm为宜,并回填成一个大于支柱边缘0.5m的长方形。

4.6待立支柱应提前吊装到平板车上,并按杆型排好顺序。

4.7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

5 质量保证措施
5.1立杆前,须对有关车辆、吊车进行检查,严禁带病出车。

5.2立杆前应对待立支柱的基坑限界、坑深进行全面复查,不合格的立即修复、清理至合格后方可安装。

5.3操作整正器时,手用力要均匀,不得猛拉,猛推,以免断
裂损伤支柱。

5.4遇有炉渣、碎石、块石或砂质土壤,必须掺有粘土拌合回填;冬季施工时,应将冻土块打碎,不得掺杂冰雪块等,考虑回填土雨后会下沉,支柱地面以上部分应适当培高一些。

6 安全保证措施
6.1安装列车在运行中,不得进行起吊作业,吊臂停在规定位置,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

6.2起吊作业时,应听从指挥,不得随意转向和起落吊臂,吊臂下不得站人。

6.3在复线或车站立杆作业中,吊车转向时,严禁侵入邻线限界,并采取防护措施。

6.4在有跨越或平行的电力线路附近立杆时,须保持吊臂、支柱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立杆前调查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查出安全绝缘距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立杆时应设专人防
护。

6.5如需下坑工作,必须先装好支柱整杆器,确认安全后,方可下坑工作,坑内有人时,严禁移动支柱。

6.6任何人员不得在线路上坐、卧、休息等。

6.7立杆时应检查确认坑口稳固性,防止扶杆者滑入坑内。

6.8必须按设计要求安装横卧板和底板,向坑内放置横卧板时,坑内不得有人,横卧板应用绳索系住缓慢下放,放好后方可下人作业。

6.9在施工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本线一侧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车,严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

必需横过铁路时,应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的制度。

6.10搬运重大、长件物体时,要设置好防护,必须有专人指挥。

7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7.1进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戴安全帽,穿防护服,持证上岗,管理人员佩带职务标志。

7.2回填时严禁使用线路上的道碴及其他设备。

7.3回填完后,应将污染的道床清理干净;余土清运至指定位置。

7.4位于水沟和水沟沿上的支柱,回填完应保证水沟畅通,并应及时修复好,必要时,可将水沟改道。

7.5与施工相邻单位、居民及当地人民政府搞好关系,尊重当地风俗,爱护周围群众的财产,发扬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

8 质量检定及记录处理
8.1测量检定技术参数,感观检定文明环保施工情况。

8.2规范及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